南通文峰雷克薩斯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226001) 陳 杰
雷克薩斯LX570車右后減振器無法升降
南通文峰雷克薩斯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226001) 陳 杰
故障現(xiàn)象一輛雷克薩斯LX570車,車主反映,該車右后減振器無法升降,其他減振器升降正常。
故障診斷接車后試車,起動發(fā)動機,組合儀表顯示正常,無報警信息;觀察組合儀表中央信息顯示屏上的車身高度(圖1),為“N”位;下車觀察車身姿態(tài),無側傾;操作懸架控制開關上的車身高度選擇開關(圖2),將車身高度調整至“HI”位,等待一段時間后,組合儀表中央信息顯示屏上的車身高度由“N”位變?yōu)椤癏I”位;再次下車觀察車身姿態(tài),車身往右后方向傾斜,檢查發(fā)現(xiàn)右后減振器無法升高,其他減振器均能正常升高;操作車身高度選擇開關,將車身高度調整至“LO”位,發(fā)現(xiàn)右后減振器也無法下降,其他減振器均能正常下降。
詢問車主車輛的使用情況,車主反映該車故障是最近出現(xiàn)的,且最近車輛沒有維修過。拆下右后車輪處的翼子板內襯,檢查AHC油儲液罐(圖3),AHC油液面正常。連接故障檢測儀,進入AHC(主動高度控制懸架)系統(tǒng),無故障代碼存儲??紤]到只有右后減振器無法升降,推斷可能的故障原因有:右后減振器及其液壓管路損壞;右后車身高度傳感器及其線路故障;右后車身傳感器安裝錯誤。
圖3 AHC油儲液罐位置
圖4 故障車AHC系統(tǒng)數(shù)據(jù)流(截屏)
讀取AHC系統(tǒng)數(shù)據(jù)流(圖4),發(fā)現(xiàn)右后車身高度傳感器(RR Height Control Sensor)的數(shù)值為113.7 mm,與其他3個車身高度傳感器的數(shù)值相差很大;松開右后車身高度傳感器的調整螺栓(圖5),移動右后車身高度傳感器和連桿的連接位置,發(fā)現(xiàn)無論怎么調整,右后車身高度傳感器的數(shù)值還是很大。檢測右后車身高度傳感器線路無異常,更換右后車身高度傳感器后試車,故障依舊。
圖5 右后車身高度傳感器的調整螺栓
重新整理維修思路,既然右后車身高度傳感器及其線路均正常,且調整右后車身高度傳感器時其數(shù)值可以變化,排除懸架控制ECU損壞的可能,懷疑右后車身高度傳感器的安裝有問題。仔細檢查右后車身高度傳感器的安裝情況,發(fā)現(xiàn)其固定支架(圖6)存在輕微變形,應該是在經過不平路段時發(fā)生剮蹭造成的。
圖6 右后車身高度傳感器固定支架
故障排除修復右后車身高度傳感器固定支架后試車,右后車身高度傳感器數(shù)值恢復正常,右后減振器可以正常升降,故障排除。
友情鏈接
雷克薩斯LX570車主動高度控制懸架系統(tǒng)解析
雷克薩斯LX570車主動高度控制懸架(AHC)系統(tǒng)可實現(xiàn)車身高度控制、減振力控制、前懸架彈簧剛度控制及四輪相關控制,大大提高了車輛的舒適性、操控性及越野性能。
如圖7所示,該系統(tǒng)主要由車身高度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懸架控制開關、車身高度控制閥單元、彈簧剛度轉換閥、減振力控制執(zhí)行器、懸架控制泵及懸架控制ECU等部件組成,其主要部件的安裝位置如圖8所示。
1.1 懸架控制泵
懸架控制泵為AHC系統(tǒng)提供液壓,用于調節(jié)車身高度。如圖9所示,懸架控制泵上集成有泵電動機、AHC油儲液罐、泵減壓器、油液壓力傳感器和油液溫度傳感器等。
1.2 懸架控制泵蓄壓器
車身升高時,車身高度控制閥單元內的蓄壓器閥打開,懸架控制泵蓄壓器(圖10)排出存儲油液以加快車身升高速度。
1.3 車身高度控制閥單元
如圖11所示, 車身高度控制閥單元由4個調平閥、2個閘閥和1個蓄壓器閥組成。調平閥負責打開和關閉懸架控制泵與各車輪氣室間的液體通道;閘閥負責打開和關閉左右減振器間的液壓通道;蓄壓器閥負責打開和關閉至懸架控制泵蓄壓器的液體通道。
1.4 中央懸架控制缸
如圖12所示,中央懸架控制缸由4個液室和1個活塞組成,液室通過來自各減振器的液壓管互相連接。根據(jù)輸入液壓,中央懸架控制缸通過工作中的活塞將液壓最優(yōu)分配至各車輪。
1.5 前懸架控制閥總成
如圖13所示,前懸架控制閥總成主要由彈簧剛度轉換閥和1號氣室(低壓縮率)組成。彈簧剛度轉換閥負責打開和關閉至1號氣室的液體通道,以執(zhí)行彈簧剛度控制。
1.6 懸架控制蓄壓器總成
懸架控制蓄壓器總成分為前懸架控制蓄壓器總成和后懸架控制蓄壓器總成。如圖14所示,前懸架控制蓄壓器總成主要由減振力控制執(zhí)行器和2號氣室(高壓縮率)組成;如圖15所示,后懸架控制蓄壓器總成主要由減振力控制執(zhí)行器、1號氣室(低壓縮率)和減壓氣室組成。
圖7 雷克薩斯LX570車AHC系統(tǒng)
圖8 雷克薩斯LX570車AHC系統(tǒng)主要部件的安裝位置
A HC系統(tǒng)的液壓管路如圖16所示,液壓油路如圖17所示。
3.1 車身高度控制
通過操作車身高度選擇開關,可手動調節(jié)車身高度。當車身高度選擇開關處于“N”位時,為標準車身高度;處于“LO”位時,為低車身高度,相對于標準車身高度,車身前部下降約60 mm,車身后部下降約40 mm;處于“HI”位時,為高車輛高度,相對于標準車輛高度,車身前部上升約50 mm,車身后部上升約60 mm。另外,在行駛中,懸架控制ECU根據(jù)車身高度狀態(tài)、分動器狀態(tài)及車速可自動調整車身高度,例如當車身高度設置為“LO”時,若車速超過12 km/h ,車身高度會自動調整至“N”。
接通儀表板左側的方便進入模式開關(圖18),組合儀表上的方便進入模式指示燈點亮(圖19),在同時滿足下列條件時,車身高度自動由“N”位降至“LO”位,以方便車主及乘客上下車。
(1)車輛在平坦路面上。
(2)車身高度為“N”。
(3)換擋桿至于“P”位。
(4)車速為0 km/h。
(5)斷開點火開關。
以升起車身為例,將車身高度選擇開關由“N”位調至“HI”位,如圖17中紅色箭頭所示,懸架控制ECU打開車身高度控制閥單元內的各車輪調平閥;懸架控制泵提供的油液經過中央懸架控制缸體流入各減振器,從而使車身高度升高;同時,車身高度控制閥單元內的蓄壓器閥打開,懸架控制泵蓄壓器排出存儲油液以加快車身升高速度。車身高度由車身高度傳感器檢測。
3.2 減振力控制
圖9 懸架控制泵
圖10 懸架控制泵蓄壓器
圖11 車身高度控制閥單元
圖13 前懸架控制閥總成
圖14 前懸架控制蓄壓器總成
圖15 后懸架控制蓄壓器總成
圖12 中央懸架控制缸
懸架控制ECU根據(jù)減振模式選擇開關信號,確定減振模式,然后根據(jù)3個加速度傳感器判斷車輛行駛時的顛簸情況,最后控制減振力控制執(zhí)行器工作。
3.3 前懸架彈簧剛度控制
前減振器油路中包括1號氣室和2號氣室。正常行駛狀態(tài)下,懸架控制ECU打開彈簧剛度切換閥,此時1號氣室和2號氣室均工作,從而減小彈簧剛度并確保舒適駕駛;轉彎或踩下制動踏板時,如果車速超過預定速度,則懸架控制ECU關閉彈簧剛度切換閥,1號氣室不工作,只有2號氣室工作,從而增大彈簧剛度以控制車身姿勢,并提高轉向穩(wěn)定性。
圖16 AHC系統(tǒng)的液壓管路
圖17 AHC系統(tǒng)的液壓油路
3.4 四輪相關控制
如圖20所示,車輛轉彎、制動或在不平整道路上行駛時,若某個減振器的液壓因行駛狀態(tài)的改變而改變時,四輪相關控制通過中央懸架控制缸調整其他減振器的液壓,以穩(wěn)定車輛姿勢,從而達到最佳的舒適性和操縱穩(wěn)定性。
4.1 車身高度偏差校準
在更換懸架控制ECU及車身高度傳感器,需要執(zhí)行車身高度偏差校準,其步驟如下。
(1)按以下步驟穩(wěn)定車輛姿態(tài):
1)確保車輛空載且停在水平路面;
2)調整輪胎壓力;
3)通過松開駐車制動器并上下顛簸車輛的各角來穩(wěn)定懸架;
4)起動發(fā)動機,按照“HI→LO→N”順序操作車身高度選擇開關2次,最后車身高度選擇開關處于“N”位;
5)斷開點火開關,將換擋桿移至N位并向前和向后移動車輛。
(2)按圖21所示測量出4個測量點的高度,(A-B)為前車身實際高度,(C-D)為后車身實際高度。
(3)使用千斤頂,將車身高度設定為標準車身高度(前車身標準高度為101 mm,后車身標準高度為94 mm),并消除左側與右側之間的高度差異。
(4)連接故障檢測儀,讀取AHC系統(tǒng)數(shù)據(jù)流(圖22),記錄每個車輪的車身高度調整值(Height Adjust)和車身高度調整后值(After Height Adjust)。
(5)如果“車身高度調整值”+(“車身高度標準值”-“車身高度實際值”-“車身高度調整值”)的計算值為20 mm 或更高,通過移動車身高度傳感器上的調整螺栓(移動該螺栓1 mm,改變車身高度約2 mm)將該值調至20 mm以下。
圖18 方便進入模式開關
圖19 方便進入模式指示燈
圖20 四輪相關控制
圖21 實際車身高度測量點
圖22 AHC系統(tǒng)數(shù)據(jù)流(截屏)
(6)按“AHC→Utility→Height Offset”菜單執(zhí)行車身高度偏差校準功能,輸入每個車輪的車身高度實際值和車身高度標準值(圖23)后進行校準。
(7)拆下千斤頂,起動發(fā)動機。
(8)操作車身高度選擇開關至“LO”位并確保組合儀表中央信息顯示屏顯示“LO”。
(9)操作車身高度選擇開關至“N”位并確保組合儀表中央信息顯示屏顯示“N”。
(10)斷開點火開關,重新測量車身高度,確保車身高度實際值與車身高度標準值的誤差不超過±8 mm。
圖23 車身高度實際值和車身高度標準值輸入界面(截屏)
(11)執(zhí)行橫擺率和減速度傳感器零點校準。
4.2 AHC系統(tǒng)液壓回路放氣
維修AHC系統(tǒng)液壓回路的相關部件后,需要對AHC系統(tǒng)液壓回路進行放氣,其步驟如下。
(1)在發(fā)動機沒有運轉的情況下將AHC油儲液罐中加注滿AHC油。
(2)在水平地面上起動發(fā)動機,并確保車身高度選擇開關處于“N”位。
(3)組合儀表中央信息顯示屏顯示“N”后將發(fā)動機熄火。
(4)擰松前懸架控制蓄壓器總成放氣螺塞,當包含空氣的乳化油液幾乎排空時,重新擰緊放氣螺塞,反復此操作2次~3次。注意:在排放 AHC 油時,車身高度會突然降低。
(5)按照步驟4為后懸架控制蓄壓器總成放氣。
(6)起動發(fā)動機,組合儀表中央信息顯示屏顯示“N”后檢查AHC油儲液罐中AHC油液面高度,添加AHC油至標準刻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