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英 杰
(山西省公路局太原分局,山西 太原 030006)
?
山嶺重丘區(qū)的道路安全隱患治理
張 英 杰
(山西省公路局太原分局,山西 太原 030006)
分析了省道榆古線K81+000~K81+400段與K81+900~K82+300段存在的安全隱患,根據該路段的建設條件,闡述了各種安全隱患的防治方案,經實踐證明,該方案達到了預期的治理效果,實現了環(huán)境、經濟及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道路,邊坡,安全隱患,社會效益
省道榆古線最初修建于1971年,省道榆古線修建距今已有40年之久,于2004年對其進行了改造。公路等級為二級公路,汽車荷載等級為公路—Ⅰ級,路基寬度為8.5 m。
當初開挖的山體在經過這40年來的風雨侵蝕后,尤其是近年來環(huán)境污染較為嚴重,降雨偏酸性,俗稱“酸雨”,更加劇了巖體的風化程度。目前省道榆古線有多處段落出現滑坡及滾石現象,尤其是在雨后,這種現象尤為顯著,如果遇到連續(xù)幾天降雨的天氣,山體的滑坡和滾石就經常會造成交通中斷的狀況出現。
省道榆古線K81+000~K81+400,K81+900~K82+300段位于古交市,山嶺重丘區(qū)。
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右側山體風化嚴重、巨石懸浮,碎石碎落時有發(fā)生,容易造成車輛被砸及沿線設施被毀等事故,左側沿河路堤缺少安全保護設施。這不僅給區(qū)域交通帶來不便,還對途經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威脅,急需通過增設和完善災害防護設施,對邊坡、路基、排水設施進行綜合整治,消除安全隱患,提高道路的抗災能力、通行能力和行車安全水平,避免災害發(fā)生,保障道路通行便利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1)K81+000~K81+400段:該段為二元結構的邊坡,分別由巖層及其上覆的松散堆積構成,控制性結構面是巖土分界面和沉積層面,控制穩(wěn)定的因素是土體強度和沉積面產狀與坡面的組合關系。這種結構的坡面極易坍塌,主要是由于自重應力超過巖土體強度而產生張剪性破壞,由坡頂向遠處逐漸產生破裂面。排水設施不完善。
2)K81+900~K82+300段:下層為松散堆積層,上層為巖層,極易滾落下來的大孤石。這種結構的坡面極易坍塌,主要是由于自重應力超過巖土體強度而產生張剪性破壞。同時孤石極易滾落造成災害。排水設施不完善。
1)保障道路行車和區(qū)域居民生命財產安全。目前省道榆古線有多處段落出現滑坡及滾石現象,尤其是在雨后,這種現象尤為顯著,如果遇到連續(xù)幾天降雨天氣,山體的滑坡和滾石就經常會造成交通中斷的狀況出現,給道路行車和區(qū)域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急需對該路段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治理。
2)適應經濟發(fā)展的需要。榆古線作為貫穿我省的中西部地區(qū)的交通大動脈,對于我省西煤東運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同時也是太原市與各個地區(qū)聯(lián)系的紐帶,對于我國經濟建設實施由東向西,由內陸經濟向外型經濟的發(fā)展戰(zhàn)略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3)適應該地區(qū)交通運輸迅速增長的需要。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fā)展,交通運輸也迅速增長,預計遠景交通量到2030年為4 726輛/d。省道榆古線作為太原市東西方向的大動脈,是山西省的主要物資流通和晉煤外運的主要通道,保障其道路通行關系到該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因此,本項目的建設已刻不容緩。
沿線附近可供筑路的材料有石料、砂、砂礫、卵石、水泥、土和水,質量也能滿足要求,運輸條件方便。
1)石料:石料場地主要分布在古交方向的中社對面,多為砂巖,質地堅硬,滿足砌體要求。2)砂及砂礫:砂及砂礫料以沿線汾河支流為主,屬石英砂、長石砂,中粒砂,質地較均勻,可滿足要求。3)土和水:沿線村莊可取施工用水;便道填土可以遠運借土,也可利用荒山、荒坡借運。4)水泥:可采用古交市水泥廠、清徐縣水泥廠及太原水泥廠的水泥,施工時宜擇優(yōu)選購。5)鋼材:鋼材應盡可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經過詳細的實地調查研究,并進行認真的分析論證,按照安全、耐久、節(jié)約、和諧的原則,貫徹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方針,擬對該路段的右側險山的邊坡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防護治理。針對各部分路段的實際狀況,擬對其進行分段處治,具體的處置方案如下:
1)K81+000~K84+000段,長度400 m,擬采取的治理措施:清理虛方;按1∶0.5刷坡到自然變坡點;增設4 m高護面墻;增設截水溝、急流槽;重建邊溝;采用兩袋一皮路面防護。
2)K81+900~K82+300段,長度400 m,擬采取的處治措施:清理虛方;按1∶0.5刷坡(原坡面懸出部分);增設8 m高護面墻;增設截水溝、急流槽;重建邊溝;采用兩袋一皮路面防護。
省道榆古線K81+000~K81+400,K81+900~K82+300段的安全隱患治理工程的路線全長800 m。其主要工程量:整治邊坡挖土方5 223.33 m3,挖石方12 187.77 m3;棄土方5 223.33 m3,棄石方12 187.77 m3;邊溝800 m/600 m3;截水溝1 200m/1 039.2 m3;急流槽36 m/69.9 m3;護面墻1 200 m/6 947 m3;兩袋一皮防護6 800 m2。
本路段安全隱患治理投資估算金額為604萬元,平均造價為756萬元/km。
1)一般原則:本項目施工組織應盡可能保證施工連續(xù)、協(xié)調、均衡和經濟,施工方法以流水作業(yè)法和平行作業(yè)法為主。
2)準備工作:準備工作包括三通(通水、通電、通路)、平整場地和臨時工程等。建設單位應專門組織安排實施三通工程,取保施工單位順利進場。總的原則是:施工準備工作要抓早、抓緊、抓全面,業(yè)主和承包商各負其責,通力合作。
3)材料供應和運輸:對于主要外購材料和大量地方材料,根據設計要求和施工組織計劃,應保證質量、準確及時、供應到位。應由業(yè)主或承包商與供應商簽訂供貨合同。材料運輸以采用汽車運輸為主。施工單位對各種材料的規(guī)格、用量、供貨時間和臨時堆放場地等應擬出合理的安排計劃。
4)工期安排:建設期為2個月。
1)項目用地:擬建項目為原有舊路的安全隱患治理工程,沒有新增占地。施工時盡量利用現有道路修建,在施工過程中設置簡易排水系統(tǒng),既利于工程機械通行,又減少施工過程中的水土流失。施工完成后采取松土、土地整治、覆土、綠化等措施恢復。
2)環(huán)境影響分析:擬建項目施工現場遠離居民區(qū),不會對水環(huán)境、空氣環(huán)境、聲環(huán)境造成不利影響,達到環(huán)保的要求,施工完成后,恢復路側的綠化,使綠化率達標。
3)社會效益:省道榆古線K81+000~K81+400,K81+900~K82+300段安全隱患治理工程為原有道路災害邊坡防護工程,該路段的安全隱患治理直接影響到省道榆古線的通行狀況,對附近居民的出行造成了威脅,急需實施以保障道路通行,其所引發(fā)的社會經濟效益十分明顯。
On treatment of hidden hazards of road safety in mountainous terrains
Zhang Yingjie
(TaiyuanBranch,ShanxiRoadBureau,Taiyuan030006,China)
The paper analyzes the hidden hazards along K81+000~K81+400 section and K81+900~K82+300 section of Yuci-Gujiao provincial road, illustrates the prevention schemes for all kinds of hidden hazards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along the section, and proves the scheme can achieve the expected treatment, so as to realize the maximum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road, slope, hidden hazard, social benefit
1009-6825(2016)27-0134-02
2016-07-11
張英杰(1976- ),女,工程師
U415.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