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孝
(山西省五臺山國有林管理局,山西 繁峙 034302)
砂河地區(qū)銀杏長勢分析與栽植技術(shù)
張振孝
(山西省五臺山國有林管理局,山西 繁峙 034302)
銀杏為中國特有樹種,是現(xiàn)存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被譽為“活化石”,國家已將其列入二級珍稀瀕危植物。銀杏樹干通直、高大,夏季葉色濃綠,秋季葉色深黃,是優(yōu)良的園林綠化樹種。
五臺林局;銀杏;生長量
銀杏為銀杏科、銀杏屬落葉大喬木,俗稱白果、公孫樹。銀杏為中國特有樹種,是現(xiàn)存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被譽為“活化石”,1984年國務院環(huán)境保護委員會將其列為國家二級珍稀瀕危植物。銀杏樹高20m~30m,個別樹高可達60m,莖干直徑可達2.0m~3.0m,有的甚至達到4.0m以上。幼樹樹皮近平滑、淺灰色,大樹皮為灰褐色,并呈不規(guī)則縱裂,葉片為扇形,花期5月與葉同時開放,果熟期10月份。銀杏夏天郁郁蔥蔥,秋天樹葉金黃,冬天挺拔俊俏,壽命長,生長緩慢,不需要經(jīng)常修剪,是一種極具觀賞價值的園林樹種。
銀杏是一個溫帶落葉闊葉樹種,在年平均溫度8℃~20℃的范圍內(nèi)均適宜其生長發(fā)育,但是以16℃的溫度最為適宜。年降水量400mm~1 200mm、平均溫度14℃~18℃時,銀杏生長良好。銀杏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在酸性、中性及鈣質(zhì)土壤中均能生長發(fā)育,最適土壤為砂壤土和河灘沖積的沙土。在地下水位不超過1.0m,土壤含鹽量不超過0.10%與pH值4.5~8.5范圍內(nèi)均可生長。銀杏在過于干燥或過于黏重的土壤中生長較差,澇洼地由于水浸時間過長會引起銀杏窒息死亡。
銀杏為深根性強陽性樹種,耐干旱,不耐水澇,光照不足時樹葉與根系生長不良,很容易發(fā)生病蟲害。有機養(yǎng)分不足,會影響銀杏開花數(shù)量、坐果率以及白果品質(zhì)。銀杏能夠忍耐-18℃~-20℃的低溫環(huán)境,并且能在-32℃的短期寒冷條件下不會被凍死,但是如果持續(xù)低溫時間較長,則會使其受到凍害,甚至造成死亡。
銀杏在繁峙縣砂河鎮(zhèn)(以下簡稱砂河地區(qū))的栽培時間雖然較短,但近年來在園林中的栽植也越來越多。山西省五臺縣國有林管理局機關院內(nèi)的銀杏1996年(24年生)時,其胸徑為21.20cm,樹高9.60m,冠幅6.10m;2014年10月(42年生)測定時,胸徑34.70cm,樹高13.80m,冠幅8.30m。據(jù)此分析,銀杏在前24年中的年平均胸徑生長量0.88cm、樹高0.40m、冠幅0.25m;在24年~42年生之間年平均胸徑生長量0.75cm、樹高0.23m、冠幅0.12m;在前42年的年平均胸徑生長量0.83cm、樹高0.33m、冠幅0.20m。
總體來講,銀杏在該地區(qū)初期的7.0a~10a內(nèi)長勢較為緩慢,而后期的生長量較為迅速,與北方地區(qū)其他銀杏生長區(qū)比較而言,年均生長量仍然處于中等水平,但是相對于當?shù)啬昃鶜鉁?.30℃、1月平均氣溫-10.60℃、極端最低氣溫-28.50℃的氣候條件來說,這個生長狀況還是值得稱贊的。
3.1 適樹適地
銀杏對土壤條件選擇并不嚴格,但以砂壤土最為適宜,并以排水良好且具一定濕度的土壤為佳。研究結(jié)果表明,土壤含鹽量在0.25%以下時植株生長發(fā)育較為正常,而土壤含鹽量高于0.30%時植株根系的生長則會受到抑制,使根系吸水較為困難,導致植株生理干旱。盡管銀杏能夠耐較高程度的含鹽量,但當選擇栽植銀杏地塊時,也應在地勢開闊、排水良好、光照充足、地勢較高的向陽地帶進行栽植。
3.2 適時栽植
選擇適宜的移栽時間是提高樹木移栽成活的基礎,在砂河地區(qū)仍以春、秋兩季栽植為宜。若在新梢旺盛生長期移栽,會因根系受損、水分吸收大大減弱,導致樹體失水嚴重,降低成活率。有資料顯示,銀杏根系生長的最適宜溫度為20℃~25℃,而莖腐病病菌在土壤中屬于弱寄生真菌,在30℃~32℃的溫度條件下適宜生長。銀杏苗木移栽后,對病菌侵染的抵抗力較低,極易受病菌的侵襲。一旦銀杏發(fā)生病害要及時清除病株,并結(jié)合澆水,噴灑托布津、多菌靈、波爾多液等殺菌劑進行防治。
3.3 大坑大苗
經(jīng)驗表明,胸徑小于5.0cm的銀杏苗木可以裸根栽植,而胸徑超過6.0cm時應該帶土球移植。銀杏定植時覆土不宜過深,否則地溫上升較慢,土壤透氣性下降,不利于根系傷口愈合以及新根的萌發(fā);栽植較淺時,地溫上升較快,土壤透氣狀況良好,其根系愈合較早,有利于根系生長發(fā)育。
栽植時,樹坑要適當大一些。一般來說,樹坑的直徑是苗木胸徑的15倍~20倍。挖樹坑時要將表土與心土分開,表土與心土應各放一邊。樹坑挖好后需在底部施足基肥,可將腐熟的農(nóng)家肥與熟土充分拌勻后施入坑中,其上填入20cm~30cm的熟土,避免根系與肥料接觸而使根系受到灼傷。埋土時要填一層土踏實一層,使苗木根系與土壤緊密結(jié)合。
3.4 及時澆水
銀杏栽植成活率高低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缺水死亡,而是由于澆水太多,根系長時間浸泡使其缺氧窒息,導致根系逐漸腐爛。栽植大規(guī)格的銀杏苗木時,應在栽植前將坑中灌滿水,待水滲完后再進行定植。苗木栽植后5.0d~7.0d進行第二次澆水,以后每隔10d左右澆一次透水,1個月以后可依據(jù)土壤墑情確定澆水量與澆水次數(shù),總的澆水原則是不能缺水也不能浸水。
銀杏怕澇,根系有15cm深的積水,連續(xù)10d就會引起落葉和爛根,嚴重的會造成樹木死亡,所以銀杏樹的排水也非常重要,特別是雨季要挖好排水溝,以利積水及時排出。
3.5 合理施肥
銀杏樹施肥應在其落葉后進入休眠狀態(tài)時進行,可沿樹冠投影外側(cè)挖寬、深均為30cm的溝壑;也可以銀杏樹干為中心,在距樹干20cm~30cm處至樹冠投影外側(cè)以“米”字型挖6條寬20cm~30cm、深30cm~40cm溝壑,將有機肥均勻填入溝中,然后覆土。進入夏季以后,追施氮肥應當慎重,應根據(jù)其長勢確定,一般用0.30%~0.50%配比的尿素溶液對葉面進行噴灑。
3.6 適度修剪
銀杏生長較為緩慢,新梢抽條量較少,尤其是在北方地區(qū),新梢生長量極少,一般不需要修剪,應盡量保持其原有樹形。但對于過密枝、傷殘枝、病蟲枝和枯死枝,則應去除。夏季修剪包括摘心、拉枝、環(huán)割、縱傷,冬季修剪宜在落葉后至翌年萌芽前進行。對于移植的銀杏應進行適當定干修剪,譬如樹齡長、樹冠大、側(cè)枝較多的銀杏,可對其部分重疊枝、交叉枝進行適當疏剪,但應當注意樹冠整體形態(tài)的平衡。修剪以后,對于大的剪口要用石蠟等防腐藥劑進行涂抹處理,防止病菌感染。
銀杏樹極具觀賞價值,高大的銀杏驅(qū)干、勢若華蓋巨傘的樹冠,使人感到非凡的氣度,其枝虬曲柔軟、柔中帶剛,萌芽力強,呈現(xiàn)出欣欣向榮的活力。銀杏作為高檔次的園林綠化樹種,應遵循因地制宜、合理規(guī)劃的原則,不僅要考慮當?shù)卦灾矖l件,做到適樹適地,而且還應統(tǒng)籌考慮地形、地勢、建筑、道路和花草等因素,以便合理配置,達到理想的綠化效果。
繁峙縣砂河地區(qū)雖然不是銀杏最佳適生區(qū),但是應該視為生長區(qū)。銀杏在該區(qū)生長初期較為緩慢,后期生長較為迅速。該地區(qū)范圍年均氣溫6.3℃,1月平均氣溫-10.6℃、極端最低氣溫-28.5℃,生長良好,表明該區(qū)大部分庭院均能正常生長,具有一定的栽培發(fā)展前景。因此,在砂河地區(qū)園林綠化中適當配植一些銀杏不僅可行,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區(qū)域綠化檔次,從而收到良好的綠化美化效果。
S664.3
C
1005-4707(2016)06-028-02
10.3969/j.issn.1005-4707.2016.12.013
張振孝(1965-),男,2012年中共中央黨校畢業(yè),現(xiàn)任山西省五臺山國有林管理局工程師。
2016-12-10;
2016-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