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湖南省委直屬機關黨校(410001) 嚴永
雇傭關系和承攬關系如何區(qū)別
中共湖南省委直屬機關黨校(410001) 嚴永
2012年10月4日,某公司負責人張某將承包的一農(nóng)田整改工程的砌石坎的業(yè)務包給李某,口頭約定砌石坎以每方150元計酬。李某找了肖某等8人一起干活,約定按每天100~150元不等計酬,肖某等人的具體工作任務均由李某安排和監(jiān)督檢查。2012年10月20日,在工程開始不久,肖某在工作中不慎被石頭砸傷,花銷醫(yī)療費15000余元,后經(jīng)司法鑒定為十級傷殘。張某、李某、肖某就賠償問題發(fā)生爭議后,肖某訴至法院,要求張某承擔賠償責任。
本案的爭議焦點是張某、李某、肖某之間的法律關系性質(zhì),是雇傭關系還是承攬關系,這是確定本案賠償責任主體的前提。雇傭關系與承攬關系有一些共同點:二者都存在一方當事人按另一方當事人的要求完成工作,另一方當事人向其支付報酬。但二者之間又有區(qū)別,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分析:
1.雇傭關系是以提供勞務為目的,雇員所從事的工作,多為勞務,側重勞務給付的過程。也就是說雇傭關系建立后,受雇人按約定付出了勞動,就應當獲得報酬,而不管雇傭勞動是否取得實際效果;承攬關系則是以完成工作成果為目的,承攬人完成的工作體現(xiàn)為成果,側重工作成果完成的交付結果。承攬關系中勞務只是作為完成工作成果的手段,承攬人只有按照約定提供了工作成果,才能取得報酬利益,否則即便承攬人付出了勞動,也不能索要報酬利益。
2.在完成工作時,雇員在一定程度上要聽從雇主的支配和指揮,而承攬人與定作人之間則不存在服從與被服從的關系,他們之間地位平等,承攬人具有獨立勞動性,對工作的安排完全有自主決定權,且承攬人須獨立地完成工作任務。
3.雇傭關系與承攬關系中給付的報酬不盡一致,承攬關系中的報酬不同于一般勞務關系中的報酬,其報酬不僅僅包含勞動力的價值,還應當含有技術成分的價值以及一定的利潤成分。
具體到本案,李某是獨立地完成砌石坎的工作,具體工作如喊多少人做事、做什么事等都是由李某自行安排,按照張某的要求獨立地完成承包任務,張某作為定作人只是審查工作成果即石坎是否砌得符合要求,而不去監(jiān)督、管理工作過程,張某與李某之間法律關系的標的是勞動成果而不是勞動力。
李某作為承攬人與定作人張某按約定砌石坎以每方150元計酬結算后,再按李某與肖某等8人按天100~150元不等計酬的約定支付給肖某等8人,這一方面符合承攬關系中承攬人可以雇傭他人幫助完成工作的法律特征,另一方面每方150元計酬方式與每天100~150元的計酬方式明顯標準不同,內(nèi)涵也不同。
綜上所述,李某與張某之間形成的是承攬關系,李某與肖某之間形成的是雇傭關系。根據(jù)民法原理,承攬人在承攬活動中應自行承擔風險,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或造成他人損害的,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因此,本案中肖某遭受的損害,定作人張某不承擔賠償責任。當然,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chǎn)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fā)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fā)包或者分包業(yè)務的雇主沒有相應資質(zhì)或者安全生產(chǎn)條件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規(guī)定,張某的連帶賠償責任或許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