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瑤,劉方銘(.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04級碩士研究生,山東 濟南 5004;.山東省千佛山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山東 濟南 5004)
針刀松解夾脊穴治療腰椎內固定術后慢性下腰痛16例
原 瑤1,劉方銘2
(1.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2014級碩士研究生,山東 濟南 250014;2.山東省千佛山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山東 濟南 250014)
腰椎內固定術是針對因腰椎退變導致脊椎生理管腔狹窄和腰椎生物力學改變而引起的一系列神經根或馬尾神經卡壓綜合癥采取的開放性手術治療方法。目前在臨床上已得到廣泛認可與應用,然而術后產生的并發(fā)癥亦不容忽視,慢性下腰痛為較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慢性下腰痛是一組以下背、腰骶臀部疼痛為主要癥狀的綜合癥[1]。筆者采用針刀松解夾脊穴治療腰椎內固定術后慢性下腰痛16例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16例,均為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康復醫(yī)學科收治患者。男10例,女6例;年齡35~66歲,平均(50±2)歲;病程6個月~5年,平均(360±3)天。
臨床特點:①疼痛局限在下腰部一側,多不伴有下肢放射痛,腰部肌肉僵硬、板直;②腰椎活動度明顯受限,彎腰、轉側動作時腰部疼痛誘發(fā)加劇,平臥時疼痛減輕;③查體未見明顯陽性體征,如腰椎壓痛(-)、直腿抬高試驗(-)、雙“4”字征試驗(-);④排除因感染等導致疼痛的情況。
選穴:腰椎華佗夾脊穴(已固定腰椎及鄰近腰椎棘突下旁開0.5寸)配合雙側腰3橫突。
操作:患者俯臥于治療床上,C型臂引導下定位標記下腰部華佗夾脊穴透視下達腰椎小關節(jié)及雙側腰3橫突,用0.75%碘伏無菌棉球以標記點為中心進行常規(guī)消毒,鋪無菌洞巾。局麻后,持Ⅰ型2號針刀,刀口線與脊柱縱軸平行,刀體垂直于皮膚,嚴格按照漢章針刀4步進針法進針,分天、人、地3層漸進治療:淺層(天)觸及淺筋膜,疏通絡脈;中層(人)觸及肌肉,疏通腠理、解痙止痛;深層(地)到達椎體小關節(jié)骨面及橫突尖,刺破關節(jié)囊,減壓減痛。患者局部出現酸、麻、脹等得氣感后出針刀,按壓針刀孔2分鐘無滲出后無菌敷貼帖敷。每周治療1次,2~3次為一療程,治療1個療程后統(tǒng)計療效。
療效評定參照改良MacNab標準[2]。優(yōu)(癥狀完全消失,無運動功能受限,恢復正常工作和生活)5例。良(仍有輕微癥狀,活動輕度受限,對正常工作和生活無大的影響)8例??桑òY狀有所改善,但仍有較明顯的疼痛,活動受限,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3例。差(治療前后無明顯差別,甚至癥狀較前術前加重)0例。
陳某,男,38歲,2015年6月12日初診,主訴:腰痛2年,加重3月余。2年前因“腰椎間盤突出癥”于當地醫(yī)院行“后路下腰椎融合內固定術”,1年前內固定取出術后出現下腰部疼痛,性質為酸痛,半彎腰時疼痛加劇,無下肢放射痛。查體示腰3/4、腰4/5、腰5/骶1椎旁、雙側腰3橫突壓痛,直腿抬高試驗(-),雙“4”字征(-),膝腱反射(++)。用針刀松解夾脊穴治療1次后疼痛減輕,繼續(xù)治療1次后體征和癥狀消失,隨訪半年,未見復發(fā)。
慢性下腰痛屬中醫(yī)“腰痛”、“痹癥”、“傷筋”等范疇,其病機主要為經絡、經筋痹阻不通或失于濡養(yǎng)。腰椎內固定術主要應用于腰椎退行性病變后保守治療無效,存在明顯神經功能損害尤其是馬尾神經損害的癥狀,雖然手術解除了機械性壓迫,然而術中難免會造成神經根牽拉、靜脈出血及軟組織的損傷,而且內固定術后造成脊柱生物力學和運動學特點發(fā)生改變,導致臨近節(jié)段的退變[3],出現小關節(jié)壓力增加而加速骨質增生、關節(jié)退變等病理變化[4]。這些病理變化會導致關節(jié)無菌性炎癥反應、關節(jié)囊腫脹、關節(jié)腔積液從而引起局部疼痛[5]。同時,開放性手術損傷督脈之陽,耗傷氣血,“不榮則痛”;離經之血瘀阻經絡,氣滯血瘀,“不通則痛”。夾脊穴處于督脈和膀胱經之間,兼具督脈“主一身之陽氣”“項背強痛、不得俯仰……”與足太陽膀胱經“是主筋所生病者,……項、背、腰、尻、腘、腨、腳皆痛,小指不用”之功,具補氣活血、祛瘀通經、調和陰陽之效。針刀療法屬閉合性中醫(yī)微創(chuàng)技術,將針與刀結合,既起到針的刺激穴位、經絡之效,又發(fā)揮刀的切割疤痕、粘連之功。分天、人、地3層松解下腰部夾脊穴,能疏經通絡、激發(fā)陽氣、活血化瘀,同時松解粘連及瘢痕組織,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減輕小關節(jié)囊內壓力及炎性致痛物質的釋放,促進無菌性炎癥吸收[6],兼顧臨近節(jié)段,恢復脊柱生物力學平衡,從而減輕或治愈疾病。因此,針刀松解夾脊穴治療腰椎內固定術后慢性下腰痛安全有效。
[1] 劉世杰.實用外科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2114-2117.
[2] MACNAB I.NEGATIVE DISC EXPLORATION. An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nerve-root involvement in sixty-eight patients[J].J Bone Joint Surg(Am),1971,53(5):891-903.
[3] 于崢嶸,李淳德,劉憲義,等.腰椎內固定術后臨近節(jié)段退變原因[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07,17(2):149-151.
[4] 曹海泉,羅軍,楊雙石.后路腰椎內固定術后急性痙攣型腰痛分析[J].廣東醫(yī)學,2011,32 (15):2022-2024.
[5] 李淳德,于崢嶸,劉憲義,等.腰椎內固定融合術后臨近節(jié)段退變的影響因素[J].中華外科雜志,2006,44(4):246-248.
[6] 崔虎山.小針刀松解復合腰脊神經后支阻滯治療腰椎關節(jié)突關節(jié)源性慢性下腰痛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33):169-170.
R245.998.153 [文獻標識碼]B
1004-2814(2016)07-0708-01
2016-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