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民
(長江大學 經濟學院,湖北 荊州 434000)
荊州市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融資問題研究
李民
(長江大學 經濟學院,湖北 荊州434000)
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不僅關系到我國長期糧食安全,更關系到農民增收、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條件。農村水利基礎設施是為農業(yè)生產、農村經濟發(fā)展、鎮(zhèn)村居民生活創(chuàng)造條件的基礎設施。文章首先分析了農村水利基礎設施的內涵,然后分析了荊州市農村水利建設融資存在的問題,最后分析了荊州市農村水利基礎設施投融資政策及荊州市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模式。
荊州市;農村;水利基礎設施;融資
農村水利設施對于緩解氣象自然災害對農業(yè)生產的影響、提高糧食產量、優(yōu)化農業(yè)產業(yè)結構等方面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隨著中央及各級地方政府一系列扶農惠農政策的落實,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得到不斷改善。與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的農村水利設施建設存在著建設標準低、設施不能全面覆蓋、抗災能力不強、功能老化、配套設施不完備等問題,這已成為制約我國發(fā)展現代農業(yè)的主要障礙。造成我國農村水利設施建設滯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建設資金缺乏是最重要原因之一。如何有效化解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中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創(chuàng)新農村水利設施建設融資模式,為農村水利設施的建設和維護提供可持續(xù)的、穩(wěn)定的資金來源,是擺在眼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1)財政投入嚴重不足。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具有周期長、資金需求量大特點,資金投入是關鍵。目前,資金不足是荊州市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的主要原因。近幾年來,尤其是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頒布后,中央及地方政府在宏觀政策的指引下加大了對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但是,由于省級財政資金的補助少,縣級政府本身財政資金短缺,對農村水利基礎設施的投入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造成農村水利建設嚴重供小于需的現狀。此外,荊州市農村水利建設資金配置不合理,沒有做到“有的放矢”,資金挪用、資金浪費現象普遍存在,也是農村水利建設資金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
(2)農村水利信貸資金缺失。銀行信貸是荊州市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融資的重要方式。金融機構具有規(guī)避風險,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特點,然而,農村水利建設高資金需求,低投資回報的弊端,以及農業(yè)信貸風險補償機制不健全等因素導致目前荊州市農村水利建設缺少金融支持。首先,國有商業(yè)銀行逐漸向大城市集中,農村的支行數量不斷減少,農村支行的主要業(yè)務集中于吸收存款,對農村水利的貸款數額很小。其次,農業(yè)發(fā)展銀行作為促進農村經濟發(fā)展的政策性銀行,其經營業(yè)務中除了國家規(guī)定辦理的農業(yè)貸款之外,對農村水利貸款采取消極戰(zhàn)略。隨著國家對其自主經營權的放開,其對農村水利建設信貸支持的淡化會越來越明顯。再次,在國有銀行和農業(yè)發(fā)展銀行降低農村水利貸款的背景下,農村信用合作社成為農村水利貸款的主要力量。然而,財力單薄的農村信用社無力獨立擔當起農村水利建設的重任。
(3)“一事一議”的農村辦水模式降低了民間投資的意愿。稅費改革前,鄉(xiāng)鎮(zhèn)政府運用各項預算外收入為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稅費改革后,荊州市農村水利建設開始實行“一事一議”制度?!耙皇乱蛔h”是指取消鄉(xiāng)統(tǒng)籌和村提留開支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等公益事業(yè)項目的資金,不再固定向農戶收取,而是采取“一事一議”的辦法來籌措資金。“一事一議”制度作為荊州市一項重要的制度安排,本來目的是反映農民的水利建設需求、降低農民負擔,然而其實是加劇了荊州市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短缺的問題。荊州市目前實行家庭承包體制,農民的地塊多而分散,合作難度大,降低了農民投資農田水利的意愿。
(1)從財政政策入手。水利設施具有公共產品和壟斷的性質,關系到國民經濟的發(fā)展,水利設施的建設應以政府為主體,通過財政撥付的形式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由于水利基礎設施投入建設成本大的原因,因此政府應該加大財政資金的投入力度。
(2)從貨幣政策入手。政策可以制定信貸優(yōu)惠政策,利用杠桿原理根據不同類型的水利設施,鼓勵民間資本加入,加快農村水利基礎設施發(fā)展的步伐,也可以提高農民對農業(yè)發(fā)展的熱情。
(3)積極實施《水利產業(yè)政策》。探索適合我國水利產業(yè)發(fā)展的步伐,同時建立健全其他相關的法規(guī)政策,完善政府監(jiān)管機制和運行體制。
(1)農戶自用的微型設施。這一類水利設施存在建設成本低。受益范圍窄的特點,政府對于這類建設應該提倡個人建設為主,政府補助為輔。由于現在大量農村出現“空心化”特征,許多農業(yè)勞動者外出務工,將其承包田轉租給他人或者閑置承包田使之荒蕪,這些承包田所包含的微型設施由于常年無人維護、使用而報廢,有些成為垃圾庫有些成為隔壁的豬圈,造成很高的浪費率。政府應該許可農戶在轉讓承包田時,采用轉讓或者租賃等靈活多變的形式將使用權轉給承租方。這樣承租方在使用承包田進行農業(yè)生產時,既可以維修微型水利設施,又可以保證其持續(xù)使用,充分發(fā)揮效益最大化原則。
(2)較多農戶受益的小型設施。眾所周知,水利設施具有準公共性特征,一些小型設施的建設如果單靠某個農戶承擔,就會出現“搭便車”的現象,這是不合理也是不公平的。并且有些小型水利設施的成本與其他社會投資來說,仍比較高,不能一味的靠政府來解決。政府可以引入民間資本,采用PPP模式來解決此類工程的建設:私人單位可以通過收取水費來收回成本,也提高了他們的投資熱情,增加建設活力;公共部門參與監(jiān)督管理,更好地為農戶服務。在這種合作組織中能極大地調動民間資本的加入,進一步解決農村融資困難的問題,又因為有私人資本的加入,會促進水利設施的更新和節(jié)水技術的進步,從而推進社會的進步和更好的收益良性循環(huán)。
(3)帶公共產品性質的大型工程。此類工程的建設成本大、技術要求高、受益面積廣。政府可以組建股份制企業(yè),吸引投資者入股參與經營,采用BOT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過多的私人資本參與進來,他們會以利潤最大化追求經營,難免會利用農田水利設施的壟斷地位,給農戶造成損害,因此政府在此類經營模式中,必須加強監(jiān)管力度,建立健全監(jiān)管機制,規(guī)范這類企業(yè)的經營行為。
綜上所述,完善農村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對于促進現代農業(yè)健康持續(xù)發(fā)展,推進新農村建設有著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大投入力度,解決農村水利建設中的融資問題,發(fā)展多元化融資模式,成為加強我國農村水利建設的重中之重。
Research on Financing in Jingzhou City Rural W ater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LI M in
(School of Economics,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Hubei 434000,China)
Rural water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s not only related to long-term food security in our country,but also related to the farmers'income and the basic conditions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ural water infrastructure create condition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and county-rural residents.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rural water infrastructure,and then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Jingzhou city rural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financing,finally analyzes Jingzhou city rural water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policy and Jingzhou city rural water conservancy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mode.
Jingzhou city;countryside;water infrastructure;financing
F323.213
A
2095-980X(2016)09-0077-02
2016-08-24
李民(1978-),男,湖北洪湖人,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