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雪琴
(山西省中醫(yī)學校,山西 太原 030012)
循經按摩結合艾灸治療女性更年期綜合征29例
余雪琴
(山西省中醫(yī)學校,山西 太原 030012)
根據(jù)女性更年期綜合征發(fā)病的情況,抓住腎虛之本,以補脾益腎疏肝為中心思想,重視臟腑內在的聯(lián)系,通過局部和整體辯證,采用循經按摩結合艾灸、心理疏導的方法進行綜合治療,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
女性更年期綜合征;循經按摩;艾灸;辯證論治;心理疏導
女性更年期綜合征,又稱為圍絕經期綜合征,近代中醫(yī)婦科學稱之為“絕經前后諸證”、“經斷前后諸證”。該病是一種臨床多發(fā)病,常見病,而且容易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骨質疏松、糖尿病等疾病,嚴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正常工作。近些年,由于工作壓力大,生活節(jié)奏快、精神緊張等因素的影響導致該病發(fā)病率逐年上升[1]。目前主要用激素替代療法來緩解女性更年期綜合征的相關癥狀,但是長期應用激素具有誘發(fā)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心臟病、中風等副作用。相比之下,中醫(yī)則在治療女性更年期綜合征方面具有施治安全、經濟簡便、療效顯著的優(yōu)勢。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艾灸取太陽真火,可以回垂絕元陽。服之則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濕,轉肅殺之氣為融合。灸之則通透諸經,而治百種病邪,起沉疴之人為康泰,其功亦大矣?!惫P者在實踐中采用循經按摩結合艾灸的方法,辯證求因,選取相關的經脈、穴位,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治療女性更年期綜合征29例,療效確切,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9例患者中,年齡38~56歲,平均48.7歲;病程最短20 d,5年,平均2.1年。其中月經正常者3例,月經紊亂者19例,停經者7例。辯證分型為腎虛肝郁型為13例,心脾兩虛型9例,心腎不交型6例,脾腎兩虛型2例。
1.2 主要癥狀
月經紊亂是更年期首先出現(xiàn)的臨床表現(xiàn),與性腺功能衰退有關。時有烘然而熱、面赤汗出是更年期綜合征最突出的特征性癥狀,患者自覺有一股熱氣自胸部向頸部、臉部上沖,繼之出現(xiàn)局部發(fā)紅、出汗現(xiàn)象,也有少數(shù)患者表現(xiàn)為怕冷、面色蒼白,每次發(fā)作一般持續(xù)幾秒鐘到幾分鐘,多在煩惱、生氣、緊張、興奮、激動時發(fā)生,這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血管舒縮功能不穩(wěn)定的表現(xiàn)。情緒不穩(wěn)定,容易緊張、煩躁、激動、敏感多疑、焦慮,失眠,多夢,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疲勞乏力,這是雌激素水平持續(xù)下降,內環(huán)境紊亂所致。
1.3 中醫(yī)診斷標準
病例均依照《中醫(yī)常見疾病臨床診斷與療效評價標準》,符合更年期綜合征的診斷標準和辯證分型。
1.4 治療方法
先進行腹部按摩,然后循背部脊柱中央的督脈、兩旁循行的膀胱經第一、第二側線,腹部任脈,腹部及下肢部足少陰腎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的經脈走行路線,邊按摩,邊艾灸。治療1次/d,7 d為1個療程,兩個療程之間休息3 d。
1.4.1 操作方法 腹部按摩:摩丹田、揉腹、摩腹,點按上脘、中脘、下脘穴。循經按摩并艾灸:以拇指螺紋面循經絡走行進行點按、點揉,邊揉邊手持艾條循經做溫和灸,遇到條索結節(jié)加以彈撥與理筋并施以雀啄灸。
1.4.2 主要穴位 阿是穴、心俞、肝俞、脾俞、腎俞、膏肓、中脘、神闕、關元、足三里、三陰交、涌泉。
1.4.3 隨癥配穴 月經紊亂者加灸地機、血海;烘熱汗出,加灸陰郄、復溜;煩躁易怒者,加灸期門、太沖; 失眠重者加灸安眠、三毛穴(奇穴,在大腳趾有汗毛的位置,是治療失眠的特效穴);手足發(fā)冷者加灸百會、大椎。
1.4.4 心理疏導 讓更年期婦女充分認識更年期的生理特點,解除心理壓力,正確認識疾病,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用合理的方式發(fā)泄情緒的結點,消除恐懼心理,克服各種癥狀帶來的痛苦,戰(zhàn)勝心理障礙[2]。
1.4.5 注意事項 a) 確保使用高質量的艾條。筆者使用的藥艾是用三年陳艾制作的高純度艾絨配以道地中藥材炮制而成,其火力柔和,滲透性強。b) 要求施灸者手到、心到、意到、氣到,人艾合一,相互感應,這樣能更好的把艾草的純陽之氣滲透到被灸者體內,灸感強烈,療效顯著。
2.1 療效標準
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治愈:主要癥狀基本消失,情志異?,F(xiàn)象逐漸恢復,精神振奮,未見復發(fā);好轉:治療后癥狀減輕;無效:治療后癥狀未減輕或癥狀加重??傆行?(治愈+有效)/總例數(shù)×100%。
2.2 治療結果
29例患者,治愈17 例(58.6%),有效9例(31%),無效3例(10.4%),總有效率89.6%。
蔣某,女,48歲,公務員,2012年3月12日初診?;颊呓?個月覺自發(fā)性烘熱汗出,五心煩熱,急躁易怒,胸部脹悶不舒,睡眠不安,已絕經,舌質淡紅,苔薄黃,脈弦細數(shù)。診為更年期綜合征,腎虛肝郁型。筆者依上述推拿艾灸方案給予治療,隨癥加減穴位配方,并進行心理疏導,囑正確對待疾病,對待人生,治療14次諸癥得以緩解,精神清爽,總計治療42次,諸癥消失。隨訪半年,生理、心理健康狀況良好。
《素問·上古天真論》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fā)長;二七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六七三陽脈衰于上,面皆焦,發(fā)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女子更年期正是經歷“六七、七七”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沖任二脈逐漸衰少,天癸將竭,精氣、精血不足,容易引起氣血失調,臟腑功能紊亂,腎之陰陽失和,故而出現(xiàn)女性更年期綜合征的一系列臨床癥候群。 由此可見,腎虛乃是導致該病的根本原因,腎之陰陽平衡失調,影響到心、肝、脾從而發(fā)生一系列的病理變化。筆者認為該病總的治療原則應為補脾益腎疏肝。先從調補脾胃入手,注重發(fā)揮腹部按摩的功效。 中焦乃水谷之海,氣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唯有調理脾胃之氣,使水津四布,五經并行,和調五臟,灑陳六腑,氣血生化不息,水谷之精源源不斷輸注于腎,才能使腎精得以充盈,使機體陰陽、氣血建立新的動態(tài)平衡。孫思邈曾經寫道:“腹宜常摩,可祛百病”。人體的腹部為“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fā)源”。揉腹不僅可以調脾胃,還可通和上下,分理陰陽、去舊生新、充實五臟、驅外感之諸邪,清內生之百癥?!鹅`樞·官能》曰:“針之不為,灸之所宜……陰陽皆虛,火自當之”。循經按摩結合艾灸督脈、膀胱經、任脈、脾經、胃經、腎經、肝經經絡及特定穴位,可以對經絡系統(tǒng)及臟腑功能進行調節(jié)疏導,協(xié)調陰陽,撥亂反正,清虛熱,助脾運,活氣血,使體內氣機通暢,陰平陽秘,諸癥可愈[3]。在諸多穴位當中,筆者尤為重視阿是穴的使用。阿是穴是由于病理反射及病變部位的經脈氣血不通而致,所以,想要疏通經絡,激發(fā)氣血運行,充分發(fā)揮經絡的作用,首先就要按摩、艾灸阿是穴。另外還有一點必須提出的是,推拿艾灸治療結合心理疏導,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實踐證明,心理疏導可以幫助更年期婦女消除和改變消極態(tài)度,減輕患者不舒適感,對其穩(wěn)定情緒,增強自我調控能力有一定的幫助。循經按摩、艾灸、心理疏導三管齊下,治療女性更年期綜合征,簡便易行,行之有效,值得推廣。
[1] 李 藝,何金森.針灸治療更年期綜合征臨床研究進展[J].遼寧中醫(yī)雜志,2009,36(6):1046.
[2] 葉燕萍.女性更年期綜合征病機及辯證分型的研究[J].江蘇中醫(yī),2000(8):18.
[3] 金 鴻,黃美珍.婦女更年期綜合征的中醫(yī)治療[J].云南中醫(yī)學院學報,1998,21(4):24.
本文編輯:王知平
余雪琴,女,講師,從事中醫(yī)學教學工作
R245
B
1671-0126(2016)03-00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