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瑀
道家思想與魏晉風尚之傅粉華服
林瑀
道家思想對魏晉傅粉華服產生重要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天人合一”的審美追求、“道法自然”的審美原則和“得意忘言”的體悟方式等方面。傅粉華服對道家思想也有發(fā)展,主要體現(xiàn)在精神載體的發(fā)展、思想內涵的升華和對于屈原“想象”的現(xiàn)實化和實踐化等方面。
魏晉風尚 道家思想 傅粉華服
魯迅曾言“中國的根柢全在道教”。魏晉時期,道家“天人合一”的審美追求、“道法自然”的審美原則、“得意忘言”的體悟方式對魏晉傅粉華服的特殊風尚產生了較大影響。
魏晉時期社會動蕩,政權頻繁更替,致使人們不得不內求于己身,強烈需要一個精神上的支柱,而道家思想無疑給生活在高壓下的人們一個很好地選擇?;奶频臅r代人們只能應之以荒唐,魏晉傅粉華服的社會風尚就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表現(xiàn)及展示。
1.“天人合一”的審美追求
莊子認為“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人性是生而即有的,天地萬物本就是同源,天人合一,即是生活的至高境界。王充也說過“人命稟于天,則有表候于體”,人的內在精神與外在的表征是相互關涉的。魏晉的人們認為,若“萬物與我為一”,真正地打通了與天地間的關系,體悟了天地的精神,都會通過外在表征體現(xiàn),最終達到神超形越的境界。
魏晉戰(zhàn)爭頻發(fā),人民生命猶如朝露,人們對生命有著執(zhí)著的追求與哀傷。道家“天人合一”的審美追求,讓魏晉時期的人們看見了自己,重視生命本真?zhèn)€性的發(fā)展,擁有一雙重視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更是提高了美的境地?!翱礆⑿l(wèi)玠”這樣荒誕離奇的故事也只有這個時代才會發(fā)生吧,“衛(wèi)玠從豫章至下都,人久聞其名,觀者如堵墻。玠先有羸疾,體不堪勞,遂成病而死”,一個絕世美男究竟是否真的被一群人活活看死了,我們不必深究,重要的是故事背后傳遞出來的是魏晉人們對于美的崇尚。由此可見,道家“天人合一”的審美追求不僅讓魏晉時期的人們發(fā)現(xiàn)了美的存在,更提升了美的境界,這無疑會進一步加重魏晉傅粉華服的風尚的流行。
2.“道法自然”的審美原則
《道德經(jīng)》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碧斓亻g萬事萬物都遵循著自然的規(guī)律,不必加以約束,“絕圣棄智”的生活智慧對魏晉傅粉華服的影響也較為深刻。
魏晉人向外發(fā)現(xiàn)了大自然的美麗,更從自身發(fā)現(xiàn)了自身之美,亦或說是一種人性的覺醒。說到傅粉,何晏之白,竟讓人到了懷疑的地步。為了證實這白乃是自然,魏明帝竟叫人“正夏月,與熱湯餅。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轉皎然?!保ā妒勒f新語》)一方面,可以看出何晏的白果然是天生麗質;另一方面亦可見魏晉人對自然之美的崇尚,以致后人紛紛效仿。傅粉后外在表情巧妙遮掩,這也是魏晉對于“道法自然”下無美無丑的一種獨特的外化形式。他們穿的服裝,寬袍大袖,給人“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之感。當時的名士解衣當風,袒胸赤足,散發(fā)不拘。筆者認為那是魏晉名士們努力想將天性復歸自然,對嚴格規(guī)定的服飾產生厭倦,心靈不愿被捆綁的同時,希望身體也能有自然之感。這一批精神貴族,外在上也渴望達到和內在一樣的干凈、自然。傅粉華服成為魏晉一種獨特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這與“道法自然”的審美原則定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3.“得意忘言”的體悟方式
莊子有言“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究其精髓,外在只是一種表現(xiàn)形式,超越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絕對自由,恰如《逍遙游》之達到物我兩相忘的境界,以至于無己、無功、無名。道家“得意忘言”的體悟方式,更是讓魏晉傅粉華服的風尚愈演愈烈了。
魏晉人有一種特殊愛好,他們對于女性的美有一種忘乎所以的追求,在形貌上注重清麗之美,喜愛膚白如玉,甚至“好服婦人之服”,逆反的審美融入的是魏晉人們對于生命的珍視與對世俗的突破。這樣荒誕怪異的背后,我們似乎看見了魏晉人們痛苦的選擇,既然世俗不適合我,那又何必按照世俗的規(guī)矩來做呢!任性放達的劉伶醉后,不著一物,大曰:“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褲衣,諸君何為入我褲中!”既已“得意忘言”,那么我相貌如何,穿什么衣服,有沒有穿衣服,又與他人有什么關系呢,只愿自己的心性得到完全的解放。魏晉人恐怕也是用道家的體悟生活的方式,彰顯人性的本真,宣泄對世俗的不滿,通過傅粉華服的奇特風尚,表現(xiàn)對于道家“忘言”之境的追求。
實際上,魏晉的人們正是用傅粉華服這樣看似狂放不羈的行為,承載著道家的精神實質,實踐他們心中的道家思想。
1.形式:精神載體的發(fā)展
魏晉時期,道家思想在朝野廣為流傳。精神和思想意識往往會借助某種外在形式表露出來。道家思想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其載體也在進行著一場又一場的凈化與發(fā)展。
漢末魏初是新型道家思想的孕育時期,建安文學那通脫自如的詩歌、書文自然成了很好的傳播載體。曹魏時期則是其建立時期,載體自然更加豐富多樣了。正始名士尚服藥之風,竹林名士喜飲酒之風;明帝時喜讀《老子》的何晏,更是通過“傅粉”這樣的外在表征來彰顯道家思想。至于晉代,傅粉華服的風尚更是風流相仿,服飾越穿越寬松,配飾越來越講究,巾子、木屐、揮麈談玄的種種都逐漸成為風尚。至此,道家思想的精神載體從精神層面逐漸外現(xiàn)于物質層面。就拿揮麈談玄來說吧,名士們在談玄論道時,麈尾不僅是一種配飾,更成了道家思想的載體。思想火花相互碰撞的同時,麈尾也在清風中相互招搖。名士們相約于竹林之間,穿著寬松愜意的服飾,拿著樽樽淡酒,確是一種美的景象,讓我不禁想到王導《麈尾銘》中“拂穢清暑,虛心以俟”的自在境界。傅粉華服的魏晉風尚可以稱得上是道家思想傳播史上的重要一環(huán),它發(fā)展了道家思想的精神載體,進一步將將道家思想生活化、日?;?/p>
2.內容:思想內涵的升華
魏晉是道家思想從漢代“獨尊儒術”之后的一場復活。一開始,名教與“自然”相結合,夏侯玄說:“自然者,道也,道本無名,故老氏強為之名”;稍后嵇康和阮籍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最后,東晉儒釋道三者相結合,對道家思想做了新的闡釋,使魏晉玄學發(fā)生新變。不得不說,傅粉華服的社會風尚更是豐富升華了道家思想的內涵。
傅粉華服的風尚能將道家的思想表現(xiàn)到極致,進一步升華其內涵,多了幾絲浪漫,增了幾多歷史的厚重感?!板羞b”之于魏晉,是藐姑射之神的無所憑依而游于四海,而魏晉對于女性美的偏愛更是給這樣的絕對自由平添了浪漫主義的色彩。傅粉何郎“好服婦人之服”的極端表現(xiàn)將老莊奇特瑰麗的想象引進了日常生活之中,后人更是寬衣博帶,袒胸露臂。服飾上的仙風道骨,背后傳遞出的是對生命意識的張揚、生命短暫的悲嘆和遺世而樂的逍遙,傅粉華服成為了魏晉人們抒發(fā)本真天性和追求無任無為的最極致的表現(xiàn)。魏晉是最混亂、最痛苦的時代,這時期的人們比和平時期更多了一份對生命的感悟,對道家思想“生死有命”的生命觀增加了歷史的厚重感。他們珍惜生命,講究及時行樂,不允許自己像曇花秋桂一樣轉瞬即逝,要求自我的價值達到最大的體現(xiàn)。當生命的長度自己無法掌握時,他們被迫延展生命的深度,用豪放不羈的大膽穿著,傾訴著自己的與眾不同;荒誕怪異的傅粉行為,彰顯著自我的獨特魅力。所以說,把握到道家的本質之后,傅粉華服的魏晉風尚更讓道家思想融入于對生活的感悟與體驗,思想內涵得到了升華,承載著浪漫的氣息和歷史的厚重。
3.傳承:屈原“想象”的現(xiàn)實化、實踐化
屈原的影響貫穿了此后所有時代,他的不少詩歌都透露著道家的浪漫自由。魏晉傅粉華服的風尚是屈原“想象”的現(xiàn)實化,聯(lián)結道家思想,神形并茂地進行實踐、傳承和發(fā)展。
《詩經(jīng)·碩人》中有“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膚白如玉的美人或許只能活在詩里,但魏晉傳承了屈原想象中碩人的明眸善睞和理想中藐姑射仙子肌膚若雪,并將其發(fā)展為實踐,形成了傅粉的風氣?!峨x騷》中有“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內外兼修的香草美人,魏晉人們談玄論道修養(yǎng)心性的同時采取傅粉華服的方式以講求形神兼?zhèn)涞男Ч?。兩者相異的是屈原停留在想象中,而魏晉人發(fā)揮在行動中,將可念而不可得的理想與對現(xiàn)實的憤懣凝聚在傅粉華服的實踐之中。魏晉前,屈原想象中的“香草美人”只是一縷精魂,魏晉的人們卻將其變得豐滿現(xiàn)實,實現(xiàn)了屈原的想象,結合重視個體本真的道家精神,用傅粉華服的生活實踐來踐行道家精神,發(fā)揚道家本質。
總之,道家思想與魏晉傅粉華服的風尚有著密切的關系。道家學說“天人合一”的審美追求、“道法自然”的審美原則、“得意忘言”的體悟方式為這一風尚的形成提供了理論基礎,而傅粉華服的風尚發(fā)展了道家思想的精神載體,升華其思想內涵,將屈原的“想象”變?yōu)榱爽F(xiàn)實,更是在這一風尚的豐富實踐中,不斷刺激著道家思想的發(fā)展。
[1]劉義慶:《世說新語詳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2]魯迅:《而已集》之《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7
(作者介紹:林瑀,常熟理工學院中文系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