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惲代英對《共產(chǎn)黨宣言》的傳播與認知

        2016-04-04 09:33:18馬曉琳
        關鍵詞:惲代英共產(chǎn)黨宣言唯物史觀

        劉 芹, 馬曉琳

        (山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淄博255000)

        ?

        惲代英對《共產(chǎn)黨宣言》的傳播與認知

        劉 芹, 馬曉琳

        (山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淄博255000)

        《共產(chǎn)黨宣言》傳入中國后,成為當時進步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的讀物。惲代英在對《共產(chǎn)黨宣言》的傳播與認知過程中,思想觀念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完成了由“教育救國”向“革命救國”、由“英雄史觀”向“群眾史觀”、由“人的改造”到“制度改造”的轉變,反映出以惲代英為代表的早期中國共產(chǎn)黨人成長為共產(chǎn)主義者的心理路程,以及作為傳播主體的他們對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的歷史貢獻。

        惲代英;《共產(chǎn)黨宣言》;唯物史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惲代英是我黨早期理論先驅者之一,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fā)展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在中共黨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以惲代英與《共產(chǎn)黨宣言》(以下簡稱《宣言》)為例,探究早期中國共產(chǎn)黨人對《宣言》的傳播、體認過程,以及對其確立馬克思主義觀和成為共產(chǎn)主義者所產(chǎn)生的影響,有助于今天重新認識經(jīng)典原著的理論價值,回歸馬列經(jīng)典原著,為提升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yǎng)提供有益借鑒。

        一、惲代英接觸《宣言》的渠道

        二十世紀初的中國正值社會轉型時期,國內(nèi)政局紛亂更迭,光明與黑暗并存,救亡與啟蒙成為中國社會的首要任務。惲代英與同時代大多數(shù)致力于改造舊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一樣,自身擔負的社會歷史責任與救國救亡重任促使他們積極尋求救國救民真理,馬克思主義理論著述便成為進步青年的追求與選擇。

        (一)惲代英的文化知識結構

        1895年,惲代英出生于湖北武昌地方官宦世家,祖父、父親曾為州縣官員,母親亦出身于仕宦家庭,惲代英在其日記中有“世家”出身的說法,并以此常常砥礪自己應“緬懷祖德,用以自發(fā)其志氣”,進行自我勵志教育[1]1-3。在其成長過程中,惲代英讀過舊式家學和私塾學堂,接受的是傳統(tǒng)儒家思想教育,研讀的是經(jīng)史子集等傳統(tǒng)文化書籍。他讀過《綱鑒易知錄》《古文觀止》《戰(zhàn)國策》等,更喜歡讀梁啟超的《飲冰室文集》[1]8。在當時救亡圖存的社會背景下,年幼的惲代英能夠從書籍中找到中國歷史上仁人志士的經(jīng)典原型,知曉并崇尚同為楚地英雄譚嗣同的事跡,品讀“天道剛健,君子當自強不息”與“地勢柔順,君子當以寬厚之德容載萬物”的內(nèi)涵[2]63,懷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道,為去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儒家經(jīng)世情結[3]287-288,開始樹立“收復失地、刷新政治、澄清天下”的遠大志向與抱負[1]8。傳統(tǒng)文化中愛國思想的浸潤與濡化,鄉(xiāng)邦先賢的指引與激勵的導向,無疑在惲代英的成長過程中起到了一種激勵與形塑作用。這些蘊含在歷史知識中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奮發(fā)向上與愛國主義的思想,為惲代英接受馬克思主義理論架起一座相通相容的橋梁。

        在中華大學讀書期間,惲代英開始系統(tǒng)閱讀、接觸西方進步書籍。1913年18歲的惲代英考入武昌中華大學預科,1918年以優(yōu)異成績大學畢業(yè)。該校是一所具有現(xiàn)代辦學理念與教學方式的學校,其校訓是“成德、達材、獨立、進取”,惲代英在這里感受到了時代發(fā)展、社會進步的脈搏,這對其影響很大。早在上大學之前,惲代英已經(jīng)讀過盧梭、孟德斯鳩、達爾文的譯著,接觸西方資產(chǎn)階級民主的書籍。大學期間惲代英廣泛閱讀大量的社會科學書籍,也閱讀其他的物理、生物學等自然科學書籍,在通曉英文基礎上,還自學日文和德文,這為惲代英接受、翻譯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確立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提供了有利條件[1]8-10。

        (二)惲代英接觸《宣言》的渠道

        惲代英從原來所接受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到上大學時接觸的西方進步理論,從開始接受進化論思想、社會達爾文主義,到成為一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展示出他對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斷認識、理解、選擇、接受、認同的體認過程,重要的理論載體則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書籍、報刊等,惲代英接受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渠道大致有以下幾方面。

        1.通過《新青年》《新潮》等刊物接觸。惲代英喜歡看《新青年》《新潮》等刊物,他認為這些刊物是傳播博愛、互助、勞動的福音的[4]101,這兩種刊物上都曾刊登過《宣言》的部分譯文。譚平山在1919年《新潮》第1卷第5號上發(fā)表過《“德莫克拉西”之面面觀》一文,介紹了《宣言》的部分內(nèi)容。劉秉麟在1919年《新青年》第6卷5號上發(fā)表《馬克思傳略》,文章簡單介紹《共產(chǎn)黨宣言書》的成因及主要宗旨,并說此書的翻譯版本眾多,傳播地區(qū)較廣。李大釗在1919年《新青年》第6卷5號和6號上發(fā)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引用日本河上肇的《宣言》中的8個自然段,李大釗是當時比較系統(tǒng)介紹《宣言》內(nèi)容的學者,他主要介紹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階級斗爭等基本觀點并加以闡釋說明[5]191-120。從惲代英喜歡閱讀的《新青年》《新潮》刊物上,他獲得了《宣言》的主要內(nèi)容,這對惲代英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學說起到了重要作用。

        2.通過組織、參與利群書社社會實踐接觸。惲代英主持、組織利群書社的社會實踐使他接觸到《宣言》的系統(tǒng)版本。1920年1月,惲代英與林育南、廖煥星等12人在《時事新報》副刊《學燈》上發(fā)表《共同生活的社會服務》,成為利群書社的宣言。利群書社初名為利群書局,它是一個傳播進步文化知識的團體,也是惲代英在武漢宣傳馬克思主義和新文化的中心。利群書社從1920年1月成立到1921年6月被毀期間,它所經(jīng)售的馬克思主義進步書刊有《共產(chǎn)黨宣言》《階級斗爭》《共產(chǎn)主義ABC》《社會主義史》等,成為推動進步青年知識分子追求救國救民真理、研讀馬克思主義學說的重要理論書籍。1920年8月陳望道《宣言》翻譯本,經(jīng)陳獨秀和李達校閱后在國內(nèi)公開出版,從時間上來看,利群書社曾經(jīng)營銷過的《宣言》應該是陳望道版本,此時的惲代英可能接觸到的就是這個版本。

        3.學術研究團體的推動。惲代英是在李大釗等人的指導和推動下成立的少年中國學會和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的成員。1919年7月,由李大釗、陳獨秀等人組織發(fā)起、參與推動的少年中國學會在北京成立。1919年10月,惲代英加入并成為該會會員。惲代英根據(jù)學會“本科學的精神,為社會的活動,以創(chuàng)造少年中國”的宗旨,不斷踐行著自我修養(yǎng),成為自我砥礪的道德嚴格主義者。他在這時期發(fā)表過大量文章,幫助少年學會組織出版刊物,宣傳馬克思主義,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做出貢獻。1920年3月,在李大釗倡導下,由鄧中夏、黃日葵、高君宇等人在北京成立馬克思學說研究會。這是中國最早研究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團體。學會經(jīng)常組織會員集體學習馬克思義理論著作[6]59,其中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組織學生,直接從德文版翻譯并油印過《宣言》。惲代英是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成員,有機會接觸到德文版《宣言》內(nèi)容,這對惲代英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與知識素養(yǎng)提升,選擇馬克思主義作為其理想信念起到重要作用。

        惲代英通過對《宣言》的接觸與研讀,使其思想受到影響、形塑并發(fā)生轉變,他選擇信仰馬克思主義,以唯物史觀來認識、分析、解釋中國社會性質及改造中國的工具,向馬克思主義者轉變。

        二、惲代英對《宣言》的傳播與認知

        《宣言》的核心思想主要有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觀點、階級斗爭觀點、全球化思想、“兩個絕大多數(shù)”思想、“兩個必然”思想、無產(chǎn)階級政黨思想、“消滅私有制”和“兩個決裂”思想、無產(chǎn)階級革命和無產(chǎn)階級專政思想、人的全面發(fā)展思想、無產(chǎn)者聯(lián)合思想等[7]123-126?!缎浴纷詡魅胫袊螅冗M青年知識分子成為在中國傳播《宣言》的主體力量,經(jīng)過他們的自身體認后,變成他們用來認識中國社會性質、解釋中國國情、改造舊中國積貧積弱局面、指導中國革命實踐的有力思想武器。

        (一)惲代英對《宣言》的傳播

        從接受、認同到傳播馬克思主義,這是惲代英作為早期馬克思主義理論先驅者走過的路程。五四運動之前,惲代英在《物質實在論——哲學問題之研究》一文中關于物質實在論的論斷,體現(xiàn)出其哲學認識已經(jīng)達到較高水平。而他的《經(jīng)驗與智識》則認為“智識未有不從經(jīng)驗中得來者也?!盵8]337他認為人的認識來源于具體實踐,知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但這時的惲代英僅僅是一名樸素的唯物主義者。五四運動之后,惲代英的《致王光祈信》《致少年中國學會全體同志》《怎樣創(chuàng)造少年中國?》《革命的價值》《論社會主義》等文章的發(fā)表,反映出惲代英在思想上已開始向馬克思主義者轉變。此后,惲代英作為我黨早期的理論先驅者,身體力行、積極傳播以《宣言》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1920年4月,惲代英在給少年中國學會的信中曾列出二十多種書目,其中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學說的書籍列為首選書目,有《馬克司及其學說》(今譯馬克思)《唯物史觀》《布爾塞維克》《克魯泡特金及其學說》《普魯東及其學說》等書籍,并將這些書籍列為《少年中國學會叢書》專題研究書目[9]38-39,成為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重要載體,大大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與普及。

        同時,惲代英利用自己精通英文、日文、德文的優(yōu)勢,為中國思想界翻譯、出版了一些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1920年下半年,惲代英受陳獨秀委托,翻譯出版了德國柯祖基(今譯考茨基)的《階級爭斗》。此書1921年1月由上海新青年社作為新青年叢書第八種出版,惲代英在書中提及《宣言》的核心思想與勞工階層的結合以及促進勞工階層的聯(lián)合斗爭,這是在中國首次介紹與正確闡釋馬克思主義階級斗爭學說的一部論著,它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史及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毛澤東在與斯諾的談話中提到了惲代英翻譯的《階級爭斗》,他說:“有三本書特別深地銘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對歷史的正確解釋后,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就沒有動搖過?!边@三本書分別是《共產(chǎn)黨宣言》《階級爭斗》和《社會主義史》[9]312,它們也曾對周恩來、董必武、瞿秋白、蔡和森等進步青年成為馬克思主義者產(chǎn)生了較大影響。

        普及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實現(xiàn)大眾化,這是惲代英的又一項重要工作。1920年秋天,惲代英到安徽宣城任省立第四師范教務主任。他組織學生學習《宣言》《新青年》等進步刊物,舉行“五四”、“五七”紀念會,將安徽省立第四師范變成宣傳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陣地。惲代英在1921年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后不久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早期黨員。隨后惲代英去四川瀘州川南師范任教,先后擔任教務主任、校長等職。1922年5月,惲代英在川南師范學校成立了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組織學生學習《宣言》等經(jīng)典著作。同時惲代英還鼓勵南通師范學校的先進青年學生成立晨光社,指導他們學習《宣言》《共產(chǎn)主義ABC》《共產(chǎn)黨禮拜六》《資本論入門》《唯物史觀》《俄國革命紀實》《社會科學概論》等,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10]25。惲代英通過指導青年學生學習《宣言》活動,在青年學生中間傳播馬克思主義,為我黨黨組織的建立與發(fā)展培養(yǎng)了大批骨干人才。

        (二)惲代英對《宣言》的認知

        惲代英對《宣言》的認識與理解主要表現(xiàn)在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唯物史觀、階級斗爭觀點以及無產(chǎn)階級的聯(lián)合思想等方面。

        惲代英關于階級斗爭及階級分析的文章有《革命勢力與反革命勢力》《國民黨與階級爭斗》《五卅運動與階級爭斗》《國民革命與階級斗爭》等,他對《宣言》的理解、認知、選擇與接受的思維邏輯與認知發(fā)展表現(xiàn)在,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識中國社會性質,利用階級分析法來認識社會各階層,秉承《宣言》中“全世界無產(chǎn)者,聯(lián)合起來”的號召,惲代英特別重視對唯物史觀和群眾心理的研究,更為注重人民大眾的聯(lián)合斗爭。

        針對民國初年人們的信仰危機,各派政治力量和社會文化階層都提出了自己的救世與救國方案,如康有為就將儒家思想作為儒教,并主張以此定為國教;有人則以信仰基督教作為改造社會現(xiàn)實的救世之法。惲代英很重視人的信仰問題,在大學期間就發(fā)表了《論信仰》《我的人生觀》和《我的宗教觀》等文章,以此來說明所謂的國教和宗教既不能救世也不能救中國,唯有真理才能救舊中國,在理性指導下實現(xiàn)舊社會到新社會的轉變?!叭祟愋枰顝氐椎恼胬怼W顝氐椎恼胬?,不但能指導人的路徑,而且能安慰人去走這一條道路”[9]456?!拔覀円鯓用撾x舊社會,怎樣到新社會里去,才可以少些痛苦,而且求個長治久安之道,這處處要靠理性指導”[9]457。同時,受經(jīng)世致用觀念的影響,他認為欲救國,必須進行實踐,“做實際的事業(yè)”[9]463,才能改造社會,實現(xiàn)社會變革。惲代英眼中的“理性”與“真理”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實際的事業(yè)”則是指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實現(xiàn)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的社會實踐。

        惲代英在其著述中多次提到唯物史觀,如“唯物的歷史”[9]279、“我們要研究唯物史觀與群眾心理”[11]25、“我們應研究唯物史觀的道理”[11]31、“我們要研究唯物史觀”[11]32等,從“唯物史觀”詞語的頻繁使用來看,可以看出唯物史觀已經(jīng)成為惲代英思考問題、認識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了;同時他也對青年人提出了學習研讀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方向與要求?!芭f社會的罪惡,全是不良的經(jīng)濟制度所構成。舍改造經(jīng)濟制度,無由改造社會?!覀円獰o限制的利用機會,為社會作這些努力”[11]25。惲代英認為唯物史觀的作用在于幫助人們“發(fā)現(xiàn)歷史進化的必要條件,因用以制造歷史。我們不是滿意以前唯物的歷史,我們須要造歷史。但我們要造歷史,不可不注意歷史進化的必要條件,不然我們造不出歷史來”[5]32。早期共產(chǎn)黨人運用唯物史觀主要是以物質基礎或經(jīng)濟基礎為標準來分析中國社會階層,劃分中國社會結構的階級分析法,如他認為群眾的革命運動是“他們因為自己或者別人所受經(jīng)濟生活壓迫而生的反動力量,這便是唯物史觀所推闡的進化原理”[11]31。

        惲代英從五四運動和五卅運動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實踐中,看到群眾聯(lián)合的威力,所以他非常重視對群眾心理的研究與把握?!拔ㄎ锏臍v史,告訴我們?nèi)祟惖纳?,一天天向越是分工越需要互助的方面走”[9]279。在給中國少年學會同仁的信中他提到“我們要研究唯物史觀與群眾心理”[11]25,為此給他們開列出的書目中就有《群眾心理》這本書[9]39?!拔覀儜?當)如何改造舊社會?我們應得(當)利用一種力量”[11]30?!叭罕娂掀饋淼牧α?,是全世界沒有可以對敵的”[11]30。人民群眾處于社會最底層,“我們應研究唯物史觀的道理,喚起被經(jīng)濟生活壓迫得最利害的群眾,并喚起最能對他們表同情的人,使他們聯(lián)合起來,向掠奪階級戰(zhàn)斗?!云笄笏麄円灾寥祟惖母@盵11]31。實現(xiàn)人們自身及全人類的解放,這是《宣言》的追求目標,共產(chǎn)黨人為此必須做到“冷靜、周到、敏捷、決斷的指導群眾,是我們的責任”[11]25。而如何組織、動員人民群眾,作為共產(chǎn)黨人的惲代英認識到,“我們總要盡量的利用機會,扶植群眾,喚醒群眾,指導群眾,以預備或實現(xiàn)各種有效力的反抗運動”[11]32?!叭罕姷穆?lián)合以反抗掠奪階級,其實是經(jīng)濟進化中必然發(fā)現(xiàn)的事?!覀円鼙M量利用群眾的力量,但我們要能使社會化,……那便我們必須能使群眾愿受我們的指導,而且我們必須確能善于指導群眾”[11]31。只有合于這個目標,無產(chǎn)階級的革命實踐才變得更有價值且有意義。惲代英此時提倡對群眾心理的研究與把握,主要還是利用法國人勒龐的群眾觀點,但此時的惲代英已經(jīng)認識革命群眾必須要有先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進行武裝,這是惲代英思想的先進之處。

        惲代英對《宣言》的認知基本上是正確的,是符合馬克思主義學說本義的。在這種思想觀念指導下,惲代英在文章中陸續(xù)地闡明了馬克思主義階級斗爭學說,并與當時中國社會實際情況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這是早期共產(chǎn)黨人和先進知識群體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體力量,是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三、《宣言》對惲代英思想觀念的影響

        在對《宣言》的體認過程中,包括惲代英在內(nèi)的一大批先進中國知識分子,他們深受《宣言》影響,使其在思想觀念、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革命實踐水平等方面都得到了較大提升。

        (一)從“教育救國”到“革命救國”

        20世紀初,救亡圖存成為中國社會的時代主題。如何拯救國家危亡?人們在實踐路徑上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救國方案并進行過大量的實踐探索,諸如實業(yè)救國、科技救國、教育救國、變法救國、革命救國等等。青年惲代英是教育救國的提倡者與實踐者,他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于“利導人類可陶冶的本能(教育學愿意有懲創(chuàng)意,即言慎防本能之過度發(fā)展也),使各種本能合當發(fā)達,社會由之改進”[4]196-197。拯救國家的前提是養(yǎng)成善勢力,而善勢力的養(yǎng)成又在于社會風俗的改變,“正風俗為救國惟一要事,風俗既正,一國之治理乃有基礎可言”[12]205。教育則是正風俗的“一種手段”和“唯一切實的工具”。就個人教育而言,要加強個人修養(yǎng)和個人道德,目的是“養(yǎng)成善勢力”。為此他制定自省表,每日從“作課”“練習體育”“作助人事”“晚起”等方面進行自我反省,[12]472自我按照道德嚴格主義者的標準與要求,加強自我修養(yǎng)的提升。

        他認為發(fā)展教育與改造社會是相輔相成的,主張教育家必須“把改造教育與改造社會打成一片?!盵9]4741918-1923年,惲代英從中華大學畢業(yè)后,曾先后受聘中華大學附中部、安徽宣城省立第四師范學校、四川瀘縣川南師范學校、成都高等師范學校、上海大學等學校擔任校長、教務主任、文化課教師等職務,他將其所到之地變成馬克思主義的傳播陣地,處處播撒教育革新與革命的火種。惲代英傳播馬克思主義時,在受到當?shù)乇J貏萘头磩觿萘Φ牟粩嗯艛D與打擊之后,惲代英思想發(fā)生變化,逐步認識到要想根本變革社會,首先是要用暴力推翻舊政權,和平漸變的教育方式是難以對當時中國社會進行徹底變革的。

        《宣言》為在摸索中前進的惲代英提供了及時理論指導,也促使惲代英逐步成長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在深入研讀《宣言》之后,惲代英認識到“《宣言》的思想,已深入歐洲作戰(zhàn)的勞動者,及歐洲以外許多勞動團體的心中。各地階級戰(zhàn)爭,與社會主義的運動,都變成了一個事體,……勞動者階級戰(zhàn)爭的原理、目的、方法,各地都漸歸一致”[9]437。喚起人民的階級斗爭意識,引導他們?yōu)楸倦A級的正當利益斗爭,才是當務之急。對考茨基《階級斗爭》著作的翻譯標志著惲代英已經(jīng)接受階級斗爭理論,這是他由和平改良式的教育救國轉變到無產(chǎn)階級斗爭的革命救國方式及路徑選擇的轉折點,此后惲代英逐步成長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

        但應該看到,雖然惲代英較早地接觸《宣言》,但由于對其理解的廣度、深度以及對和平斗爭方式的崇尚,惲代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未能樹立徹底的馬克思主義觀,如惲代英曾提出利用群眾力量形成監(jiān)督政府的力量,而不是采用革命的手段來改造社會,摧毀舊制度,建立新社會,反映此時的惲代英還是崇尚、希望采用溫和的、和平的改良方式來變革社會的思想觀點。而現(xiàn)實的政治運動與和平改良主義試驗及嘗試的失敗,促使惲代英反思實踐結果與理論預期間差距的根源所在,進而以更全面、更深入的角度重新認知馬克思主義理論,樹立了徹底的馬克思主義觀。

        (二)從“精英史觀”到“群眾史觀”轉變

        精英史觀是指惲代英把“智識階層”作為社會改造和救亡圖存的基本力量,“夫國之當救,此略受教育者所能言,不待加以任何之解說者也”[13]125。這里的“智識階層”,惲代英認為主要包括青年學生或青年知識分子,他們是改造社會的基本力量,是中國未來希望之所在,拯救中國危亡,“一定是要盼望一班有能力的青年,一班有能力青年的團體”[9]47。惲代英創(chuàng)辦互助社、利群書社,加入少年中國學會,以期培養(yǎng)一批青年才俊,通過他們的力量達到改造社會的目的。

        但惲代英以智識階層作為改造社會基本力量的精英史觀在現(xiàn)實實踐中遭受挫折。1919年武漢學生響應北京五四運動游行示威,遭到湖北軍閥王占元血腥鎮(zhèn)壓,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六一”、“六三”慘案。當天,惲代英就走訪了武漢商界聯(lián)合會的正副會長劉子敬、馬剛侯及漢口紅十字會保安聯(lián)合會負責人鄭慧吾,為愛國學生“作說客”,希望商界繼起,援助學生。在惲代英的奔走下,商界漸起,罷工罷市,迫使王占元讓步。五四運動由愛國學生發(fā)起,延至工商界、工人大眾,這一事件使惲代英認識到群眾運動的巨大力量。在工讀互助團、利群書社失敗的現(xiàn)實打擊下,惲代英反思到:“以我們藐乎小矣的幾個人,便把純粹的血與汗集合起來,亦做不成什么事業(yè)?!乙郧耙嘤幸环N錯見解,以為我們只有用自己的力量,創(chuàng)造自己的事業(yè)。然而結果只有挫折與失敗?!盵11]28-29“一個新的社會方式,不是幾個特別優(yōu)越的人的活動”,最為切合實際的做法是“我們必須利用群眾集合的力量”[5]30,要重視并領導群眾運動。“我們現(xiàn)在努力的對象,不單是智識階級;光是智識階級的覺醒,不會做出怎么了不得的成績來的,所謂‘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便是這個意思。我們現(xiàn)在要向田間去,要向那農(nóng)民社會里去,要使一般農(nóng)民覺醒;農(nóng)民哪一天覺醒,改造的事業(yè)便是哪一天成功”[14]511。

        由此惲代英建立起一種群眾史觀,他把人民群眾作為社會改造的基本力量。“我們應得(當)如何改造舊社會?我們應得(當)利用一種力量。……群眾集合起來的力量,是全世界沒有可以對敵的”[11]30。他看到人民群眾力量的強大,提出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加以指導,形成改造中國社會的偉大社會力量,建立新中國的有效途徑,這是惲代英的群眾觀,也是在20世紀早期中國共產(chǎn)黨人對群眾力量及作用的正確認識,也是知識分子開始走與工農(nóng)相結合道路的理論起點?,F(xiàn)實政治運動教育了惲代英,促使其反省《宣言》中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的適用性和原則性,在理論與實際的碰撞與調(diào)試中,惲代英樹立了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群眾觀,完成了由“精英史觀”向“群眾史觀”的轉變。

        (三)從“人的改造”到“制度改造”

        在社會改造根源的認識上,惲代英實現(xiàn)了從“人的改造”到“制度改造”的根本性變,即對決定社會改造成敗根源的認識經(jīng)歷了由“唯心史觀”向“唯物史觀”轉變?!叭说膯栴}”即國民性問題,指的是普遍存在于國民身上的包括精神特質、性格特點、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等在內(nèi)的,一種較為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和行為方式。初期的惲代英認為它是決定社會改造成敗的根源,屬于“唯心史觀”范疇?!爸贫葐栴}”即經(jīng)濟制度、政治制度等。惲代英以“制度問題”作為決定社會改造成敗的根源,屬于“唯物史觀”范疇。惲代英對社會改造根源的認識經(jīng)歷了從“人的問題”到“制度問題”的轉變,即從“唯心史觀”到“唯物史觀”的轉變。

        惲代英認為個人的精神特質、性格特點、思維方式、行為方式,都是有志青年所要急于修養(yǎng)的。惲代英認為,社會改造依賴于“善人”做事,“我相信善人應該做事,這是救中國,亦是救世界的惟一方法”[4]75。善人之善,即體現(xiàn)在品格與能力方面,因而惲代英提倡個人與群體的修養(yǎng)。就個人修養(yǎng)而言,養(yǎng)成事前計劃的周密性,臨時計劃的機警性,事后計劃的恒久性,對人的領導力,對事的負責意識[12]589。就群體修養(yǎng)而言,養(yǎng)成公德、公心、誠心、謹慎、謙虛、服從、禮貌、利他等品質[8]99-104??傊?,在惲代英看來,當務之急在于“速養(yǎng)民智民德”。惲代英從人性角度尋求解決社會問題的答案,這是歷史唯心主義的表現(xiàn)。

        工讀互助團破產(chǎn)后,惲代英在反思問題的癥結所在時,認為“對于工讀互助團的批評,……我想‘人的問題’是有的,但所以集合這樣些人的,自然要怪發(fā)起時辦理步驟的不合”[9]499。惲代英已認識到社會改造的失敗并不能完全歸于“人的問題”,應該歸于政治與經(jīng)濟的因素?!耙晕乙荒陙?,利群書社的生活,深信都市中作小商業(yè),實有不免經(jīng)濟壓迫的地方。我們真飽受了經(jīng)濟壓迫的況味”[11]312。因此“要改造須全部改造。須將眼前不良的經(jīng)濟制度,從根本上加一種有效力的攻擊”[11]28。對以往以“人的問題”作為社會改造根源的認識,惲代英也進行了自我批評,“我們非打倒外國的壓迫,非振興實業(yè),談一萬年的‘人格救國’,亦只是空話”[11]133。惲代英因而得出“制度問題”是決定社會改造成敗的關鍵所在,利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對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因素進行分析,力圖找到改造社會的關鍵點和突破口。

        總之,惲代英對《宣言》的傳播與體認經(jīng)歷了一個從認識到實踐、再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是教條主義的話語,不是高喊口號及不切實際的行動。與同時代的早期共產(chǎn)主義者相比,惲代英對《宣言》的傳播與體認是從自覺地做一名道德嚴格主義者開始的,他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確立,是經(jīng)過自覺接受馬克思主義理論,然后逐步內(nèi)化為自覺行動的過程。惲代英結合當時社會的實際情況對《宣言》進行創(chuàng)造性地認知與靈活運用,這是他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的重要貢獻。從惲代英對《宣言》的傳播與體認過程中,我們既可以看出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在中國的傳播路徑圖,有利于推動當今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眾化與時代化。同時又可以觀察以惲代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革命先驅者自覺確立馬克思主義觀、成為共產(chǎn)主義者的心路歷程,對我們增強當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理想信念教育具有一定借鑒價值。

        [1]李良明,鐘德濤.惲代英年譜[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劉大鈞,林忠軍.易傳全釋[M].成都:巴蜀書社,2005.

        [3]朱熹,呂祖謙,張京華.近思錄集釋[M].長沙:岳麓書社,2009.

        [4]惲代英.惲代英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5]陳家新.《共產(chǎn)黨宣言》在中國的翻譯和版本研究[J].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2,(8).

        [6]羅章龍.椿園載記[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4.

        [7]郝貴生.如何認識《共產(chǎn)黨宣言》的核心思想[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3,(11).

        [8]惲代英.惲代英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9]惲代英.惲代英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0]謝波. 檔案館里的江蘇——《江蘇經(jīng)濟報·江蘇檔案》專版100期集萃[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2015.

        [11]惲代英.惲代英全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2]惲代英.惲代英日記[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1.

        [13]惲代英.惲代英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4]惲代英.惲代英文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責任編輯 魯守博)

        2016-08-22

        山東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地方黨史研究專項“學術視野下山東黨史人物傳記的文本研究(1919-1949)”(16CDSJ06)。

        劉芹,女,山東臨朐人,山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歷史學博士。

        A121

        A

        1672-0040(2016)06-0026-06

        猜你喜歡
        惲代英共產(chǎn)黨宣言唯物史觀
        五四時期的惲代英與學生運動
        文史春秋(2022年3期)2022-06-15 01:48:40
        淺析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重要思想的指導意義
        整體性視域下的功能解釋唯物史觀批判
        《共產(chǎn)黨宣言》教我們怎樣做合格黨員
        惲代英的兩副對聯(lián)
        老友(2016年12期)2016-04-01 17:20:02
        唯物史觀下關于“禮”的起源的理論闡釋
        從唯物史觀角度分析辛亥革命
        《共產(chǎn)黨宣言》預見到了今天
        唯物史觀與思想方法
        惲代英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
        黨史文匯(2007年10期)2007-11-29 11:22:28
        久久综合五月天啪网亚洲精品| 91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热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国产精品又黄又爽又色| 国产视频自拍一区在线观看| 偷偷色噜狠狠狠狠的777米奇| 极品尤物高潮潮喷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久人妻一区二区无码Av| 国产老熟女伦老熟妇露脸 | 国产大屁股喷水视频在线观看| 777午夜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98亚洲精品| 日本精品熟妇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av综合网成人|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 亚洲AV秘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1|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av| 黄片视频免费在线观看国产| 中文字幕中文字幕人妻黑丝| 狠色人妻丝袜中文字幕| 777国产偷窥盗摄精品品在线| 狠狠噜天天噜日日噜| 91久久精品国产性色tv| 老熟女富婆激情刺激对白| 亚洲精品无amm毛片| 亚洲区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白丝爆白浆| 无套内谢孕妇毛片免费看| 纯爱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播放 | 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播放灌醉水嫩大学生国内精品|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97国产免费全部免费观看| 亚洲最大的av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免费| 999国内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日韩久久av电影| 日本人妻系列中文字幕| 免费大黄网站| 欧美一区二区午夜福利在线yw| 男女性生活视频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