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晨陽
(中國傳媒大學,北京,100024)
動態(tài)色彩與音樂情感表達的互動關系
■朱晨陽
(中國傳媒大學,北京,100024)
藝術門類的相通使得諸多藝術種類都有著彼此的交匯,其中,音樂與美術的交匯點有很多,尤其是美術領域的色彩學與音樂的交匯可以算是一個較為成熟的研究領域。筆者在翻閱相關資料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關于動態(tài)色彩與音樂的交互研究還相對較少,因此,將試對此課題做一番探究。
(一)思路來源:色彩與情感的主觀對應
色彩的情感化是指色彩中所帶有的光感信息被人類的視覺器官所采集,而后在視神經的作用下在大腦中形成思維,最終在對自身經歷的主觀聯(lián)系下產生的一系列心理感知。目前,在色彩與情感對應關系的研究領域,前人已做出了一些有所共識的判斷。如,在視覺色調方面,人們總結出冷、暖、中性三種色調。人們在看到紅、橙、黃等暖色調的顏色時,會產生溫暖、熱烈、危險等情緒沖動的反應;而在藍、藍綠等冷色調的作用之下又會產生寒冷、理智、平靜等感覺;中性色調的綠使人聯(lián)想到青春、生命、和平等感覺。前人為我們提供了色彩與情感的主觀對應,也有諸多外國學者曾經利用色彩與測試者的心電圖的對應關系來闡釋不同顏色對人類情緒所帶來的起伏變化。這些為筆者提供了研究動態(tài)色彩與音樂情感交互方法上的啟發(fā),也是下文將會提到的基于“Waves”波形及頻譜插件(它是一系列混音插件、效果器插件的總稱,在電子音樂界比較常用,目前最高版本為14.0)的音樂色彩情感分析的思路來源。
(二)對音樂與動態(tài)色彩交互的思考
關于色彩與音樂的互動,較典型地體現(xiàn)在近年來興起的“色彩音樂”,特別是其中的“動態(tài)色彩音樂”藝術實踐中——這種藝術綜合了音樂、美術、聲學、光學、電子等多門學科思想。色彩音樂設備大多以電子控制裝置為基礎,對音樂設備進行色彩的操控。音樂信號通過電子裝置時,其中一部分控制光源亮度,另一部分通過分頻器分成高頻、中頻、低頻三個通道——分別與紅、綠、藍三組彩燈相聯(lián)系,彩燈的色彩將隨著樂曲的抑揚頓挫變化而變化。
但是,電子裝置的色彩音樂有很大的局限性——色彩只能映照在特制的屏幕上,屏幕上幻象萬千,僅供近者享受,遠者卻只聞其聲,不見色彩。激光的興起使色彩音樂得以發(fā)展,如,音樂噴泉作為色彩音樂發(fā)展道路上的一個不可不提的典型創(chuàng)造,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改變了傳統(tǒng)的噴泉呈現(xiàn)方式,是色彩音樂與情感內容相結合的劃時代產物。今天的色彩音樂藝術已突破屏幕的局限,不斷地制造出更多交互性更強的產品與設計,隨旋律的進行,色彩與圖像在空中相應地演變。人們在美妙的音樂聲中,可同時感受到來自色彩的藝術熏陶,色彩美與音符美的雙重藝術質感得到更好的詮釋與展現(xiàn)。
關于動態(tài)色彩與音樂情感的交互,筆者將通過把音階、音程、和弦、調性等音樂的基本要素與色彩逐一對應來展開思考。
音階與色彩大眾通常所說的音階包含了七個基本的單音(不考慮變化音)的循環(huán)排列。不同的調從不同的音高開始其循環(huán),但一定要到起始音的八度上結束。而對于白色光的成分(即彩虹的顏色),許多文化都認為是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并且還能進一步析出?!捌邆€音階”和“七種色光”同樣指向數(shù)字“7”,人們便很容易將這兩者進行對應聯(lián)想,由此試圖找出音頻與光波之間的聯(lián)系規(guī)律。
先后有許多作曲家、美術家對此進行了各種探索,坊間也流傳了不少相關的傳說。在當今,有鋼琴品牌設計“色彩鋼琴”的概念產品,將琴鍵做成不同的顏色,直觀化地表現(xiàn)出樂音與色彩的聯(lián)系。然而,鋼琴的琴鍵雖然做了色彩的對應,但是在交互體驗過程中依然會造成音階的混亂,因此有人對此進行了調整,將不同八度之間的色彩通過明度或飽和度來控制,更科學地梳理和應用了音樂與色彩的關系。
音程、和弦與色彩音程與和弦是另外兩個關鍵的音樂要素——音程由兩個音組成,和弦由三個或者更多的音組成,與音階通過橫向的發(fā)展來表達音樂的情感起伏不同的是,它們通過縱向的音與音之間的關系來控制音樂的整體風格。當音程、和弦與動態(tài)色彩聯(lián)系在一起時,會表現(xiàn)出什么樣的效果呢?如果進行單純的主觀對應,很容易造成受眾的思維定式,甚至會出現(xiàn)錯誤的情感反饋。因此,可借助理性化的數(shù)據(jù)思維來進行分析。如,Waves波形及頻譜插件的音樂色彩情感分析便是一種這樣的工具。不同和弦之間的差異,很多時候能通過波形和頻譜非常理性化地呈現(xiàn)出來。
這種分析可應用于一種有代表性的可體現(xiàn)出色彩和音樂情感關系的產品——將彩色燈效與音響結合起來的“色彩音箱”。目前市面上的所有色彩音箱都是單一顏色的變化或者閃爍,而且色彩與音樂內容并沒有很大的同步對應關系。如果利用Waves波形與頻譜來對色彩與音響交互模式進行分析,則能找到某種基于理性(而非主觀判斷)的“色彩音樂”設計思路。
調性與色彩我們知曉,大調所對應的通常是明朗、開闊、輝煌的特質,小調則常表現(xiàn)出陰暗、狹隘、暗淡的個性。在調性與色彩的對應關系上,俄國音樂家里姆斯基-科薩科夫與斯克里亞賓都做過相關的研究。然而,他們所提到的對應關系都是根據(jù)自身的音樂寫作經驗而來的。那么,如何尋求一種理性化的音樂調性與色彩的對應關系就成了一個客觀存在的問題。前人對于音樂調性與色彩的對應關系的認識往往是單一化的,如果通過對波形與頻譜進行理性分析,可能得出很不一樣的認識。從理性化的數(shù)據(jù)中看到的對應關系是可以為我們的動態(tài)色彩音樂生活提供多元化的思維結果的。
(三)動態(tài)色彩與情感表達在音樂領域的應用
利用音樂情感與色彩情感的對應,可以帶給人們更好的生活感受。用一種理性化的數(shù)據(jù)對應關系來認識動態(tài)色彩情感在音樂當中的對應關系,就可能制作出更多科學、理性的,可應用于日常生活的音樂交互應用產品來造福人類。
目前,在動態(tài)色彩在音樂情感領域里的應用不是很多,前文提到的“色彩音箱”是典型的一種。下面就此再做進一步的討論。在“色彩音箱”領域,Sonos算是走在前列的制作公司之一,其設計中帶有許多交互性的內容,在使用戶完成體驗的同時增加對音箱設備的全新接觸方式——這也是增加人與設備互動的較新嘗試。
Sonos音箱最大的“賣點”就在于它能夠通過Wifi進行連接播放,手機或其他支持Wifi的移動設備均可以對播放的音樂內容進行編輯對應。不同的房間可以對應不同的風格,用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設置在不同房間的音箱中所播放的音樂內容,同時也控制了各個房間的燈光色彩效果。這不僅讓用戶體驗得到了一個質的提升,同時也給色彩在設計中提供了更大的空間,使燈光與音樂色彩很好地結合。
然而,在觀看口號為“音樂點亮生活色彩”(“Fill your home with music”)的Sonos音箱的廣告片時可見,其中渲染的燈光色彩并非與音樂的情感類型直接對應,而好像是由制作者主觀設定的,這就使得原本看起來已做到極致的“色彩音箱”顯得過于主觀化。此問題應該可以用此方式來解決——通過Waves波形及頻譜分析的方式來實現(xiàn)對色彩情感與音樂的理性化對應。
動態(tài)色彩與情感表達在音樂領域的應用大多在近些年的交互產品中有所體現(xiàn),但是真正做到利用理性化的分析設備或插件來進行產品設計的公司幾乎沒有。目前,有的品牌手機自帶的錄音軟件能很清晰地查看音頻的波形,這表明,將波形插件植入硬件設備是完全可以實現(xiàn)的。那么,如果將這種技術植入到音箱或者其他音樂設備中,利用科學的波形數(shù)據(jù)和頻譜數(shù)據(jù)與色彩及色調進行人類情感的對應測試,得出相應的關系數(shù)據(jù),我們的音樂生活將更加理性化,而交互形式又實現(xiàn)了感性化的用戶體驗。這樣,先前多為人為定義的色彩-情感對應、音樂色彩觀就變得更具說服力,也可使得美術與音樂這兩門藝術形式能得到更好的融合,在人類的生活中增添更多的交互趣味。藝術的發(fā)展過程中從來不缺乏
朱晨陽,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音樂學專業(yè)2015級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