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強 夏貝
如何訓練青少年歌唱
蔣強 夏貝
從大學畢業(yè)走向歌唱藝術教育崗位將近二十載,我在長期的教與學工作中,不斷摸索、不斷總結,從而積累了一些歌唱訓練的經驗,在此我想與大家分享一下青少年歌唱訓練的一些方法與技巧。
不論是就讀中小學的孩子,還是就讀于音樂專業(yè)的青少年,他們都處于青春期發(fā)育的前后期,由于嗓子成長發(fā)育期的特殊性,因此培養(yǎng)一個良好的歌唱狀態(tài)掌握一個科學的歌唱技巧就顯得尤為重要。
要想獲得一個優(yōu)美、動聽的聲音,必須進行科學的發(fā)聲訓練,這會是一個較長期的訓練過程。很多青少年嗓音條件較好,張口就有一定的高音,因此在初學時會用所謂的本嗓子大喊大叫,這樣是不行的。這樣不僅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歌唱效果,而且還可能造成對嗓子的破壞,影響到以后的歌唱,所以我們應循序漸進,要注意到青少年心理和生理的特點,采取符合青少年特點的歌唱方法,經過長期不懈的訓練,使學生逐步做到音色統(tǒng)一、音域擴展、音高準確,從而能自如地表達歌曲的藝術意境,較好地完成歌唱作品。
那么如何去訓練青少年的歌唱呢?如何才能找到科學的發(fā)聲方法呢?各國的音樂教育家們都有論述,曾經讀過一位日本音樂家的著作,他提出三條訓練原則:第一,要用頭腔發(fā)聲,也就是要重視頭腔、胸腔、腹腔三腔中的頭腔共鳴,當歌唱者的共鳴大多集中在頭腔共鳴時才能解放口腔下巴肌肉的緊張,而胸腔與腹腔的共鳴就隨之來得較為自然。第二,要重視音質、音色,不要追求音量。第三,注意練聲的音高區(qū)域,一般從小字1組的B左右開始做下行音階練習,并且在訓練時注意聲音不要太強,要唱而不是喊,只有唱的輕才能適中,才會美,一個不能唱輕聲的人肯定不是個成功的歌者,用輕聲的狀態(tài)去找假音,去碰高音位,用下行音階練習找高位置。綜觀專家們對青少年歌唱的觀點,都主張輕、柔,采用頭聲來體現(xiàn)青少年那透亮的音色。
青少年處于成長期,歌唱器官的能力與成人有所不同。他們的肌肉組織較嫩,控制能力遠不及成人,因此容易疲勞。特別是肺活量小,氣息的控制能力較弱,而且青少年的聲帶較薄且短,不能承受太劇烈的練習,加上精神狀態(tài)容易分散的心理特點,要他們在短時間內有意識地掌握歌唱技巧是不容易的。為此,必須根據(jù)他們的心理和生理特點,通過形象的語言和手勢進行啟迪,并盡可能地使語言通俗,手勢比喻盡可能形象、簡單,最好能有觸摸的感知,盡量不用抽象、深奧的比喻,因為不當?shù)谋扔魅菀鬃寣W生走進死胡同,鉆牛角尖,會給以后的教學造成很大的困難。
在練習曲訓練的選擇上,我覺得最開始應用閉口哼鳴,從較高音做下行音階練習,逐步擴展音域,隨后進行E、u小嘴型元音練習,最后練習開口音a和元音o,并且把五個元音編織穿插練習,從而達到位置統(tǒng)一、音色一致,進而能更好地為歌唱服務。
歌唱技巧的訓練只是手段,通過良好的歌唱方法去表達歌曲的內容和感情,使青少年受到音樂藝術的感染,得到美育的熏陶才是歌唱的目的。因此,作為一名音樂教師,除了有計劃地、系統(tǒng)地對學生進行歌唱技能的訓練外,還要引導他們深入音樂內容中,去感悟音樂的精髓,領悟歌曲所表達的意境,從而使他們的歌唱水平與音樂素養(yǎng)得以完美展現(xiàn)。
蔣強 夏貝:江西省藝術職業(yè)學院
責任編輯:謝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