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洋
《飄》中斯嘉麗形象探析
趙洋
一場戰(zhàn)爭讓曾經美好寂靜歲月從此逝去。這場戰(zhàn)爭改變的不僅僅是一個時代,更是一代人的信仰。斯嘉麗作為這部書的主角,無疑是最吸引人的一個形象。她的吸引力并不僅僅是因為美貌,更是因為她的惡中摻雜著的善。她絕不是一個“女神”的范本,對比梅蘭妮,她沒有圣母般的情懷;也沒有看透戰(zhàn)爭的智慧;她追求的愛情跌跌撞撞,最后以幾近悲劇收場。但是她是豐滿真實的,她的身上有許多奮斗著的開拓者的影子。
斯嘉麗 戰(zhàn)爭 開拓者
在多年以前,十六歲的斯嘉麗和其他這個年齡的貴族少女一樣任性嬌慣,熱衷于舞會和漂亮衣服,對音樂和文學一無所知,只不過多了點愛爾蘭貧民血統(tǒng)的狡黠、不拘小節(jié)和我行我素。在恣意的少女時代,她對戰(zhàn)爭興趣缺缺,當然,在未來的時日里,她依然對戰(zhàn)爭滿不在乎。在《飄》的世界里,斯嘉麗扮演了一個“投機者”和“堅守者”的雙重形象,作為一個投機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面對戰(zhàn)爭,經常說的那句話:“坦白說,親愛的,我什么也不在乎”。斯嘉麗對戰(zhàn)爭的認識從來沒有深刻過,只不過在往后的年月里,戰(zhàn)爭帶來的饑餓、恐慌和痛苦如影隨行。她的“堅守”體現(xiàn)在她對家鄉(xiāng)和土地的熱愛無與倫比上。“土地與日月同在。它是世界上唯一值得你去為之工作,?為之戰(zhàn)斗,?為之犧牲的東西,因為它是唯一永恒的東西?!彼辜嘻惏堰@句話鐫刻到了靈魂里。她可以不恨這場戰(zhàn)爭奪走了驕傲的生活方式,但不能不對飽受戰(zhàn)爭摧殘的土地無動于衷。斯嘉麗既想當保守的莊園主,又想當投機的資本家,于是她的身上充滿了矛盾與糾結。
戰(zhàn)爭伊始,斯嘉麗就暴露了“本性”,過去埃倫教給她的的善良優(yōu)雅,一切淑女準則成為泡影,她不再掩飾自己的欲望,和瑞特跳舞,像個瘋子似的渴望著新衣服,甚至期望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把自己從閉門戴孝中拯救過來。當炮火侵襲亞特蘭大時,她想過逃跑,卻因為阿希禮的囑托一直守著梅蘭妮。雖然這可能不是她的本心,但有時候最重要的并不是腦海中剎那的想法,而是最終選擇的結果。我想,這才是作者想要通過斯嘉麗的行為告訴我們的。
斯嘉麗性格中最突出的特點是——遇到困難,她思考未來,而不是緬懷過去,這是最區(qū)別于其它南方貴族的地方。當然,午夜夢回,她也摸索過從前的記憶——記憶中的塔拉,夏日的微風吹過一望無垠的原野,陽光照進大片的棉花地里,閃著耀眼的光芒。這是她夢寐以求的景致,她為此付出了無數(shù)次的努力,不擇手段,犧牲了婚姻,暴露了自我。她從亞特蘭大城中逃出來,面對荒蕪的塔拉莊園,站在蘿卜地里發(fā)誓“即使要去偷去搶去殺人也不讓我家人挨餓”時的悲壯和熊熊怒火,我想,每個人都會為之動容。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誰也無法理直氣壯地指責一個人基本的生存需要?;蛟S沒有這場戰(zhàn)爭,斯嘉麗依然是個“淑女”,但戰(zhàn)爭讓生活變成生存之際,任何理智都會變成對生的渴求,這是作為一個開拓者必有的特質。
瑞特曾經說過:“斯嘉麗,停止戰(zhàn)斗,讓我替你戰(zhàn)斗下去。我想讓你好好地玩耍,像個孩子似的好好玩?!驗槟愦_實是個孩子,一個受過驚嚇但仍然勇敢而倔強的孩子?!彼辜嘻惖恼麄€青年時期都在奮斗,為自己,為塔拉,甚至為梅蘭妮和阿希禮。但她本質上就是一個固執(zhí)的孩子,塔拉和阿希禮是她夢寐以求的糖果。她曾經自以為自己什么也不怕了,因為她經歷了最殘忍的戰(zhàn)爭時刻,她的信仰和生活曾一度崩塌。但當她愛的梅蘭妮、瑞特離開的時候,她終于陷入了畏懼的迷霧中,再一次和嬤嬤回到了塔拉莊園,回到了自己魂牽夢繞的童年居所。
方丹老太太曾經對斯嘉麗說“孩子,要對付一個比可能遇到的還要壞的處境,是十分不幸的事情,因為她一旦對付了最壞的處境,以后就什么也不害怕了??墒且粋€女人要是什么也不害怕,那就糟了。” 方丹奶奶在很早的時候就以敏銳的眼光看透了斯嘉麗并給了她忠告,斯嘉麗在不斷地追尋中的勇敢和堅毅,伴隨著虛偽,貪婪和不擇手段,也就是因為這樣,斯嘉麗錯過了自己的愛情。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這是對斯嘉麗愛情最好的詮釋。對于一個孩子般的少女來說,自尊心和追逐的快感足夠掩蓋一切了。或許她從未了解過阿希禮,阿希禮在她心中永遠是一個美麗的夢,因為得不到,所以想象得愈發(fā)美好。所謂愛情,看到的應該是表象包裹下的本質,而不是一個浮華的外表。瑞特和阿希禮很早就認清了斯嘉麗,斯嘉麗卻一直生活在自己包裹的殼里。書中的一句話準確的描寫了斯嘉麗的愛情:“愛到分離才相遇”。
戰(zhàn)爭是場愛恨交織的悲喜劇,如果沒有這場戰(zhàn)爭,斯嘉麗或許還會一如既往地享受平靜的生活。但一切歲月,一切情感在戰(zhàn)爭過后都變得震顫人心,當舊的時代過去,必定迎來艱辛的蛻變。面對這樣的改變,我們不僅僅是單純的適應,更需要勇敢開拓的精神,這是斯嘉麗教會我們的,也是全書的魅力所在——即使一切都將隨風而逝,但希望永遠都在明天。
[作者單位:中國石油大學(華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