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斐章(廣東)
家庭和睦貴在溝通
文 李斐章(廣東)
人們常說婆媳是天生的對頭,其實家翁也不好當,否則怎么會有“不癡不聾,不做家翁”的古話。我自當家翁后謹言慎行,與兒媳婦相處雖不熱也不冷,好在同城生活,一周相聚兩次,至少沒有發(fā)生過正面沖突。
不久前,在兒子家?guī)兔?歲孫女的親家因病住院,我臨時受命到兒子家?guī)O女。開始,我們相安無事,但一周后矛盾爆發(fā)。事情發(fā)生得很偶然。那天,我哄好孫女上幼兒園,一路上,她還算聽話,離幼兒園很近了,她卻突然掙開我的手哭喊著往家跑。這一幕剛好被兒媳婦看見了,她責怪我沒有注意孫女的安全。事出突然,其實孫女掙開我的手也就幾秒鐘,我怎么會不注意孫女的安全呢?翁媳當場就爭吵起來。
這次,我沒有再裝聾作啞,向兒子訴說了事情過程和我的不滿。在兒子的調(diào)解下,我很快收到了兒媳婦道歉的微信。其實,兒媳婦是很尊重我的,她對我的意見主要有3個方面:一是我太節(jié)儉,自己省吃儉用,錢都給孫女;二是不會享受生活,退休后又工作了幾年不說,現(xiàn)在還忙著當志愿者和寫作;三是嬌慣孫女,經(jīng)常越俎代庖,不利于孩子成長。原來兒媳婦主要是心疼我,只是平時沒有表達出來罷了,我也通過微信向她作了自我批評。
雨過天晴,通過微信溝通,我們消除了誤會,增進了了解,全家更和睦了。兒媳婦還為我買了許多時尚的衣服,讓我“與時俱進”,我對孫女的教育也更加注意科學的方法。話不說不明,親人間也是需要經(jīng)常溝通的,通過交流,達到互相理解、互相謙讓,這才是家庭幸福和諧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