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澎
懷孕的準媽媽們,你們聽說過“唐篩”,但是你們又聽說過“糖篩”嗎?
“唐篩”和“糖篩”是什么?
“唐篩”和“糖篩”都是妊娠期非常重要的產科篩查,用于發(fā)現(xiàn)唐氏綜合征和妊娠期糖尿病。它倆名字相近,但是作用卻差了十萬八千里。
1.“唐篩”是唐氏綜合征篩查的簡稱。唐氏綜合征(Down氏綜合征)其實大家并不陌生,我們生活中看到的先天愚型主要就是唐氏綜合征患者。唐氏綜合征是由于第21條染色體比正常人的2條多出來一條造成的,因此也叫作21-三體綜合征。為了防治唐氏綜合征胎兒出生,在孕期通過抽血的手段來預測唐氏綜合征的風險,這就是“唐篩”。
2.“糖篩”是妊娠期糖尿病篩查的簡稱。不管孕前有無糖尿病,妊娠期有些孕婦會出現(xiàn)血糖異常甚至糖尿病,如果不加以控制會造成一系列母體和胎兒損害。因此,早發(fā)現(xiàn)妊娠期血糖異常乃至糖尿病也是很重要的。
啥時候做唐篩和糖篩?
“唐篩”一般在懷孕16~21周之間抽血進行,有的醫(yī)院會在12周左右和16~21周做兩次抽血。
“糖篩”在懷孕24~28周通過口服葡萄糖水進行。
“唐篩”和“糖篩”做的方法一樣嗎?
前面提到,“唐篩”是通過檢測血中3種物質的含量來計算胎兒為唐氏綜合征的風險。做“唐篩”抽血的同時要告訴醫(yī)生孕婦的年齡、末次月經時間、體重和準確的孕周,這對于結果的判斷非常重要。
而“糖篩”要求空腹12小時后,在5分鐘內服用50克葡萄糖溶于200毫升水內的液體,然后1小時后抽血檢測血糖值,通過血糖值的高低來判斷有無妊娠期糖尿病可能。
怎么看“唐篩”和“糖篩”的報告呢?
“唐篩”的報告顯示的是一個分數(shù),如1/270描述的是胎兒發(fā)生唐氏綜合征的風險。如果是“高風險”,并不是說就是唐氏綜合征了,要通過羊水穿刺等手段進一步確認。如果報告顯示為“低風險”,也不等于胎兒百分之百就沒有問題,只不過發(fā)生唐氏綜合征的風險很低。
另外,“唐篩”只能篩查唐氏綜合征,有的醫(yī)院的報告可能還含有開放性神經管畸形的風險篩查,它不能取代B超的畸形排查。比如大家關心的寶寶有沒有兔唇、多指(趾)甚至缺胳膊少腿這類問題,“唐篩”是解決不了的。
“糖篩”結果是血糖值<7.8毫摩爾/升基本可以排除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如果超標,那么需要做75克糖耐量實驗(OGTT),OGTT能夠明確判斷到底有沒有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