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云
反腐劇“解禁”助推廉政文化建設(shè)
文/李云
背景:“以為是江湖劇,結(jié)果是反腐劇?!边@是很多影迷看完電影《老炮兒》的心聲,原因不難想象,因為距離包括《黑洞》、《絕對權(quán)力》在內(nèi)的反腐劇熱播已10年之久,這種“畫風(fēng)”真的是久違了!隨著十八大后反腐工作的大力推進,反腐劇也迎來“解禁”,僅2015年,就有7部與反腐有關(guān)的電視劇在廣電總局立項。(4月24日《北京青年報》)
反腐劇“解禁”按下“快進鍵”。一方面體現(xiàn)在中紀委出馬復(fù)活反腐劇,給廣電總局留“作業(yè)”;另一方面體現(xiàn)在反腐劇將來源于生動的反腐實踐,用影視劇的形式展示反腐成果。也許,這也是反腐倡廉工作的一個新趨勢,尤其是廉政文化教育與傳播的一個有效載體,我們是否可以認為,此舉還是“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的一個嘗試?
反腐相聲率先發(fā)出“好聲音”,給春晚帶來“辣味”。央視2015羊年春晚的“反腐相聲”,不僅當時給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而且至今縈繞于耳、回味無窮。一方面給春晚增添“反腐力量”,尤其是這些相聲來源于紀檢監(jiān)察部門提供的“真實素材”,可謂真材實料,有利于反腐倡廉的宣傳與傳播;另一方面讓反腐文化與廉政文化進入春晚,是在用先進的文化、有警示功效的文化滋潤春晚,給春晚添一份“辣味”。
“友誼小船”蕩起廉政文化雙槳。4月12日下午,四川省成都市紀委“廉潔成都”微信結(jié)合最新輿論熱點,創(chuàng)新推出《紀檢人友誼的小船是怎樣說翻就翻的?》,通過“約紀檢人出游”、“向紀檢人打聽消息”等6幅幽默詼諧、淺顯易懂的圖文,真實展現(xiàn)了紀檢干部的工作生活狀態(tài),引起網(wǎng)友熱議。這既是“微時代”廉政文化內(nèi)容的創(chuàng)新,又是廉政文化傳播路徑的擴容。
廉政文化是進一步加強反腐倡廉宣傳教育的客觀需要,也是推進反腐敗斗爭的“內(nèi)生動力”之一。廉政文化有其固有的功能,它不能取代反腐亮劍與制度規(guī)范的作用,但是,它具備觸及靈魂與滌蕩心靈的獨特作用——“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有觀點認為,廉政文化一旦形成和固化,其所表現(xiàn)出來的道德約束力,往往比正式制度更有力度,更具有持久性、穩(wěn)定性和連續(xù)性。
反腐劇“解禁”,我們都是“群眾演員”。普通公眾首先是反腐劇的觀眾,與此同時,在廉政文化的熏陶下,我們相信,公民參與反腐的覺悟與積極性也會得到提升,人民群眾的反腐潛能可得到充分挖掘,也就是說,你我都不只是圍觀者,更是參與者。反腐劇不僅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而且具備點燃與催化反腐熱情的預(yù)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