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昭旭
每次上課前,我先認真分析教材,理清各類知識點、關鍵點、重難點,在腦中構思著板書,當然,那是一張思維導圖板書。剛開始時專門利用一兩節(jié)空堂慢慢地想,細細地揣摩,書上也被我畫得滿滿當當,連邊角的空白處都被我用上了。我還欣喜地發(fā)現,當一幅思維導圖板書成型后,我對教材吃得更透,對教學目標把握得更清晰,重難點、突破點、訓練點在我的腦海里一目了然,這樣的備課讓我覺得更加輕松,更加高效。
所以,每次帶著想好的板書去上課的我信心百倍。上,我手里拿著各色的粉筆,在黑板上一步一步把自己的講解要點呈現出來,我心里敞亮,學生們的眼睛也亮了起來,個個學得有條不紊,自在輕松。一篇篇課文學下來,我的板書一改以前的簡單呆板,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漸漸的,我發(fā)現這樣的導圖板書,不僅可以給我?guī)沓删透?,對學生也大有益處。一節(jié)課沒上完,憑借導圖板書回顧一下上節(jié)課教學的脈絡結構、知識點、重難點,學生也能思維清晰地回憶起來。一篇課文學完,黑板上就有了一份完整的思維導圖,也是一份完整的課文分析圖。一個單元學下來,學生復習時,只要參考著每一課的導圖板書,就能把整篇文章的要點、重難點一一地梳理一遍,學生還可以就著每一篇課文的導圖板書,去繪制一份單元復習思維導圖,大大提高了復習的效率。
當然,學生的思維導圖也在慢慢地變化著。可是變著變著我發(fā)現了端倪:學生們的導圖變得和我的導圖板書越來越像。于是,我的板書不再面面俱到,而是只寫一些關鍵詞,比如“字詞易錯”“文章結構”“重點詞句”“表現手法”“人物性格品質”“課外拓展”“獨特收獲”等,讓學生自己通過文字、線條、顏色、符號在導圖中將易錯的字音字形、文章脈絡結構、關鍵詞句的理解、文章的表達方法、人物的性格特點、聯想的課外延伸和自己的一些個性的感悟展現出來。漸漸的,學生的思維導圖開始呈現出個人的學習風格和表現方式。
一段時間下來,我們班學生的思維導圖較之從前有了質的飛躍,一張張導圖結構簡明,條理清晰,圖文并茂,色彩鮮明,洋溢著同學們獨特的個性。
(作者單位:南京市東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