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
(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音樂學院民樂系,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21)
茶香綿綿,笛聲悠悠
——論茶藝表演中的笛聲伴奏
楊帆
(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音樂學院民樂系,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21)
茶藝作為中國傳統(tǒng)茶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其藝術價值以及人文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在當今社會中,隨著茶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的普及和發(fā)展,國內也掀起了一股茶文化復興熱潮。茶藝表演也因此受到更多人的關注。茶文化包括很多內容,內涵也十分豐富,在這其中背景音樂,也就是茶藝伴奏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茶藝表演的背景選擇十分講究,具有不可改變的原則,其中古典音樂的選擇比較多,本文以茶藝表演中的笛聲伴奏為內容,展開幾點研究。
茶香綿綿;笛聲悠悠;笛聲伴奏
茶葉最早在中國被發(fā)現(xiàn),最初以藥用為主。后來經過發(fā)展,茶葉逐漸成為了中國人最熱愛的飲品,并形成了極具中國特色的茶文化體系。中國也是世界茶文化的發(fā)源地,茶藝作為中國茶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在沖泡、表演以及環(huán)境等方面非常講究,其中背景音樂屬于美學要素之一,每一種茶藝,根據(jù)其意境以及內涵的不同,所選擇的背景音樂也不同。但是這些音樂大部分都是由中國民族樂器演奏的,比如笛子、古箏。這是因為古典文化與古典音樂之間具有眾多的相似點,不管是意境,還是韻律都十分契合。而本文主要對笛聲伴奏進行研究。
1.1意境美
笛子作為中國典型的古典樂器,演奏過程中呈現(xiàn)出來的意境極為深遠。在笛子演奏的時候,人們往往會沉浸在演奏的意境中,進而體會樂曲本身的內涵。比如:《秋湖月夜》這個作品,它的創(chuàng)作背景是創(chuàng)作者在《念奴嬌過洞庭湖》的觸動下創(chuàng)作出來的。樂曲的主旨是對碧湖秋葉美好景色的贊美,在聽這首曲子的時候,人們仿佛可以看到波光粼粼的水面,和皎潔月光。該曲旋律悠揚和和諧,給人們留下了無限的聯(lián)想,這種恬靜的氛圍,能夠營造出一種情境,聽者好像身臨其境一般,在笛音的引領下,“清月分輝、明河共影”的意境美也得到了升華。
1.2情感美
音樂是人類最美的語言,在音樂中創(chuàng)作者融入了自己的喜怒哀樂,也將自己的愛情、親情以及友情都能夠通過音樂完美的展現(xiàn)出來。笛子作為中國的傳統(tǒng)樂器,其音色非常特別,千百年來,一直是受到人們的喜愛和推崇,因此也將笛音稱之為“蕩漾之音”的說法,笛子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他們經過長期的研究和摸,以及對大自然、對世間萬物的崇敬之情,不斷完善笛子的制作工藝。笛子制作、笛子的發(fā)展都彰顯了中國人這種崇尚自然、熱愛自然的心情,演奏笛子的人,內心必然是純凈的,高潔的,是對自然抱有深厚情感的。
1.3音色美
說到笛子演奏的特點,就不得不提起笛子的音色,由于笛子制作材料的特殊性,使得其所發(fā)出的音色也極具特色,最初的笛子是骨制成,后來逐漸演變?yōu)橹褡?,開始笛子音色是粗獷的,原始的。后來逐漸變得委婉、細膩,甚至可稱之為天籟之音。笛子擁有如此完美的音色,也是經歷了千百年的發(fā)展與改進的。笛子的音色具有空靈、悠遠、質樸的特點。首先,笛子的材質源于大自然,因此發(fā)出的聲音也是自然之音,體現(xiàn)的是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其次是笛膜,笛子發(fā)聲的原理就是笛膜震動,由于笛膜震動而產生清澈,悅耳的聲音,這是一種極具穿透力的美妙音色。
1.4神韻美
笛子演奏具有非常獨特的美感,在景物神韻塑造上極具優(yōu)勢,以《梅花三弄》這個曲子為例,這是一首非常受大眾歡迎,這主要是因為曲子吟誦的是大家都十分熟悉的梅花,并且中國人對梅花不畏嚴寒的品質十分推崇和了解,因此普及度很高,后來經過改變,開始采用笛子進行演奏,并大受好評,笛子能夠更加完整的詮釋這首曲目的藝術內涵,在營造氣氛、感情抒發(fā)以及神韻傳遞方面更具效果。這首曲目也是現(xiàn)代茶藝表演中常用的伴奏音樂。
正是因為笛子演奏具備這樣的特點,與茶藝表演的要求十分契合,它的使用能夠更好的襯托茶藝的文化內涵和神韻。同樣都屬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笛子與茶藝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笛子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傳統(tǒng)樂器之一,采用笛子演奏的曲目大多都是中國古典音樂曲目。音樂屬于文化的一部分,傳統(tǒng)音樂并不是以創(chuàng)作時間而定,而是音樂所展現(xiàn)出來的藝術特征,比如:《漁舟唱晚》,該曲雖然創(chuàng)作時間不長,但是它們卻具備了傳統(tǒng)音樂的特征,繼承了傳統(tǒng)音樂的內涵,因此也被視為傳統(tǒng)音樂作品。同樣的道理,笛子演奏中也有大量這樣的曲目。笛子演奏與茶藝表演同屬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范疇,兩者之間具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笛子的氣韻體現(xiàn)在含蓄、婉轉的笛聲之中,有一種迂回、曲折的藝術境界。同時,笛子的氣韻與表演者的心理、表情、語言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表演中借助這些感官系統(tǒng),模擬大自然的語言,展現(xiàn)大自然的美好,最終呈現(xiàn)出的必然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髓相契合。茶藝表演的氣韻,同樣是通過表演者的動作、體態(tài)以及神情表現(xiàn)出來,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清雅、高潔之美以及優(yōu)美、典雅的氣韻。在中國,笛子也是歷代文人墨客的心頭之好,而飲茶,最初也是文人雅士爭相效仿的行為,在思想領域、文化層次上,兩者具有很多相同的基礎,因此在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勢必也會產生眾多聯(lián)系。
3.1神韻美的笛子伴奏選擇
通常來說,綠茶茶藝表演中選擇笛聲伴奏較多,綠茶具有色綠、香味濃郁、味道醇厚,形態(tài)美觀等特點,這類茶品的茶藝表演,動作簡潔、韻律輕快、節(jié)奏張馳譽度,因此在選擇伴奏音樂的時候,要以典雅、古典、明快的曲子為主,這個時候笛子的行云流水之音是最合適的選擇。
比如:在華農綠茶表演的時候,笛子伴奏可以選擇《姑蘇行》,此曲的節(jié)奏十分流暢,茶葉在水中慢慢舒展,好似一位妙齡少女,在翩翩起舞一樣,而在紅茶的表演中也可以采用笛子伴奏,比如古典名曲《梅花三弄》,該曲的內涵是:將梅花比作茶葉,梅花具有傲骨天性,就算是在寒冷的冬天,依然能夠散發(fā)出陣陣幽香,花茶是將綠茶、紅茶以及烏龍茶作為茶胚,將鮮花作為原料,并采用酒窖工藝制作而成?;ú璧奶攸c就是既有花香、又有茶的韻味,在花茶的表演中,可以選擇笛子曲目《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將音樂悠揚、舒緩的曲調表現(xiàn)出茶品的香氣和特色。
3.2意境美的笛子伴奏選擇
在笛子的樂曲中有很多都是描述月下美景的,月下美景意境深遠。在笛子演奏月下美景的代表中《春江花月夜》最具代表性,該曲目的特點是節(jié)奏舒緩悠揚,旋律質樸。通常在烏龍茶茶藝表演的時候,會選擇這首笛子曲目。烏龍茶又叫做青茶,其藝復雜,韻味獨特,香氣沁人脾肺,是茶藝表演中最講究的茶品之一。烏龍茶以超乎尋常的香氣著稱,表演所使用的茶具材料為紫砂,因此在欣賞烏龍茶茶藝,品味烏龍茶的時候,人們會深深被烏龍茶沉穩(wěn)、端莊的意蘊所感染。根據(jù)烏龍茶本身的這些特色,選擇以笛子演奏的古典音樂作為合適,《春江花月夜》就是其中之一。此曲能夠更能襯托出烏龍茶的香氣和韻味。
3.3情感美的笛子伴奏選擇
笛子的曲調悠揚,音色清澈,適度適中,十分柔和,圓潤,因此在茶藝表演中,采用笛子伴奏是最恰當不過的。在演奏的時候,笛音一定要細膩,這樣才可以襯托出茶藝表演的優(yōu)雅,飄逸,茶香四溢,笛聲悠揚,品茗者在這樣的情境中,與表演者的情感會產生交通和共鳴,繼而對茶藝表演的深刻內涵體悟得也會更加深刻。能夠襯托出茶藝表演情感美的典型曲子是《姑蘇行》,該曲展現(xiàn)的是江南水鄉(xiāng)的秀美景色,同時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儒雅氣度,品茗者也可以感受到江南絲竹的獨特韻味,其中的意蘊都能夠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出來,在演奏的過程中,演奏者氣息的強弱,氣顫的大小都會影響演奏的效果,演奏者與茶藝表演者相互配合,此曲與碧螺春茶藝表演相得益彰。江南美景襯托碧螺春的碧綠清澈,給人以情感無限延展。
3.4音色美的笛子伴奏選擇
利用笛子的音色,襯托茶藝的精湛,陶冶人們的情操,提升情感、意境以及韻律的體悟和享受,這是笛子伴奏的最大特色。上文已經提到了笛子是中國傳統(tǒng)樂器,展現(xiàn)了是中國獨特的古典美,茶藝也是如此,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茶藝的特點是典雅、和諧,與笛子演奏之間存在著諸多契合點,兩者的融合相得益彰。《妝臺秋思》是一個典型的低音色笛子演奏曲目,展現(xiàn)的是王昭君遠嫁以后對故國以及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一般在紅茶表演中會選擇此曲,此曲音色低,吹奏時與簫的音色十分相似,與紅茶濃郁的香味相配合,品茗者能夠體會深深體悟到其中蘊藏的厚重情感。
3.5其他方面的笛子伴奏選擇
除了以上幾個方面,還可以從傳統(tǒng)音樂的方面研究笛子伴奏與茶藝表演?!陡呱搅魉肥谴蠹曳浅J煜さ墓殴~名曲,實際上笛子演奏中此曲同樣出眾。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曲子,笛子能夠模擬出大自然的流水之聲,人們仿佛也可以看到高聳的山巒,清澈的溪水,此情此景,品茗者的身心都會得到舒展,茶藝表演中采用這首曲子,能夠達到營造情境的目的。一般來說,綠茶茶藝表演中常用此曲作為伴奏,綠茶種類多,香味濃郁,在表演的時候,茶具十分講究,茶具的材質通常都是采用青瓷、玻璃或者是白瓷制作而成,同時還要輔以綠色植物搭配。在這樣的表演中,奏上一曲《高山流水》,一邊品茗,一邊欣賞茶藝和綠色植物,樂曲的意境與茶品的意境完全融合,可謂最佳結合的典范。
笛子的音色豐富,或高亢、或明亮、或圓潤、或厚實;情感展現(xiàn)或悲傷、或輕快;節(jié)奏或舒緩、或平靜,這種巨大的包容力,為茶藝表演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也能夠更好的提升茶藝表演的藝術魅力,烘托茶藝表演的情感展現(xiàn),人們一邊喝茶,一邊聽著清澈的笛音,生活的中諸多煩惱都仿佛可以消散,身心得到了暫時的舒展。笛子演奏的名曲很多,幾乎都可以引用到茶藝表演中,本文是將笛子伴奏與茶藝表演的幾個方面進行了研究,希望可以為我國茶藝發(fā)展以及民族古典樂器的傳承與發(fā)展有所助力。
[1]陳文華.關于《禪茶》表演的幾個問題[J].農業(yè)考古,2001,04:285-294.
[2]林東波.芻議茶藝表演背景音樂的選擇和創(chuàng)作 [J].福建茶葉,2011,05:47-49.
[3]余婷婷.茶藝的配樂之美[J].廣東茶業(yè),2009,05:35-37.
[4]張勝波.淺析茶藝表演過程中樂曲的選擇技巧 [J].福建茶葉,2015,06:132-133.
[5]葉娜,王魁.茶藝表演中的背景音樂研究[J].音樂時空,2014,22:115.
楊帆(1983-),女,河南洛陽人,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竹笛教學與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