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海軍(黃河科技學院,河南鄭州450000)
?
風景區(qū)茶院室內空間設計分析
呂海軍
(黃河科技學院,河南鄭州450000)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也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在閑暇時間選擇出門旅游,這就使得旅游風景區(qū)中的娛樂場所顯得更加重要,茶室作為我國獨具特色的文化,也得到了充分的特色發(fā)揮。本文通過對茶室進行簡述后,將茶院的室內功能屬性進行深入的分析,最后,提出了茶院室內空間設計的特征。
關鍵詞:風景區(qū);茶院;室內空間設計
茶院作為中國傳統(tǒng)、特色文化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自古以來就是人們飲茶、休閑、娛樂、消遣的好去處。風景區(qū)的茶院空間設計不僅要符合風景區(qū)的功能屬性,也要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游客在旅游過程中的精神和心理的需求。
1.1茶院茶室淵源
茶院茶室始于我國唐朝。大唐盛世中茶文化也隨之產生,各文人雅士開始鐘情于茶文化,從而形成以茶道、茶藝和茶禮為特色的中國獨有的一種茶文化。至宋代,宋人經常把一些藝術品放置于茶席之上,于是出現(xiàn)了插花、掛畫、焚香和茶“四藝”。
1.2茶院茶室作用
近年來,茶室在風景區(qū)中不斷增多。新建茶室,要對風景區(qū)內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入的調查和分析,避免其對風景區(qū)產生沖突。要在發(fā)揮其特色的基礎上,為風景區(qū)的園景增添色彩。茶室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供游人飲茶、休息,同時,游人在飲茶之余還能夠從事文娛活動。
1.3茶院茶室位置選擇
茶院茶室選址應該在風景區(qū)人流集中的景點附近,同時要兼顧風景區(qū)的環(huán)境,使人們在品茶的過程中還能欣賞到風景區(qū)的優(yōu)美景色。茶院茶室應該遠離各種污染源。在滿足衛(wèi)生標準的同時,應具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風的條件,充分利用風景區(qū)的景色,使茶院茶室和景色相融合。茶院茶室周圍交通條件要保證能夠方便顧客來往。
茶院茶室的主要功能屬性分為五個方面,分別是信息空間、休閑空間、居住空間、餐飲空間和體驗空間。
2.1信息空間
風景區(qū)的茶室中的室內裝飾多數(shù)裝飾簡單,背景墻選擇鏤空的形式,在墻上裝飾一個大“茶”字,茶幾的左邊多擺放一些植物,有效的打破原有空間的對稱性,增加茶室的趣味性。茶室中左邊模板裝飾能給游客提供信息交流的地方。游客可以在休息之余在這里進行品茶和交流。所以,風景區(qū)的茶院、茶室具有信息空間的功能屬性。
2.2休閑空間
茶室的功能是多種多樣的,其中之一是幫助游客在旅游過程中得到一個放松,所以,多數(shù)茶院茶室都是以木質材料為裝修,使人感覺更加親切和自然;用石頭和玻璃組成的茶室能夠增加茶室古樸之感,通過玻璃看到玻璃下各種各樣的小石頭,也能夠增加游客的趣味性,使游客在勞累的游覽中感到身心愉快。另外,茶室中還可設一定的書柜,用一些燈光照向書架,從而增添茶室中的文化氣息,而茶室中的書籍類型一般為啟示性書籍或者茶文化書籍,使游客在飲茶品茗過程中心靈得到了凈化。游客置身在風景優(yōu)美的景區(qū),泡一壺茶,看一本書,不僅學習到了新的知識,也陶冶了自身的情操,提高了游客的個人素養(yǎng)。
2.3居住空間
茶院茶室的地理位置一般在風景區(qū)的人流較多處,還有一些茶院茶室則設置在山腰部位,茶院茶室的優(yōu)美風景,使游客在飲茶的過程中,欣賞到當?shù)刈匀痪坝^的美。如果游客想要看日出的話,山腰中的茶院能夠提供相應的居住空間,方便游客第二天出行。
2.4餐飲空間
茶院茶室內最重要的一個功能屬性就是提供一個餐飲空間。不同風景區(qū)的茶室其主要茶品種也不盡相同。為了滿足游客休息之余的需要,茶院茶室也提供相應的餐飲,方便游客在休息過程中能夠更加深層次的對當?shù)氐奶厣诉M行品嘗和了解,體驗當?shù)鼐用竦牟煌盍晳T。
2.5體驗空間
茶院茶室中最主要的特色就是彰顯當?shù)氐牟栉幕?,突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高雅文化,所以,在風景區(qū)中設立茶院茶室不單單起到使游客能夠飲茶的目的,在茶室中通常會擺放精美器具,將中國的傳統(tǒng)掛畫掛到茶室的墻壁上,增加茶院茶室的歷史氣息,通過這些外在物品的擺放,使游客對我國茶文化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和思考。部分風景區(qū)中還保留中正前方供奉茶神的傳統(tǒng),體現(xiàn)當?shù)鼐用褡怨乓詠淼囊环N習俗活動即祭茶大典,來祈求收到更好的茶和茶葉的好收成。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使游客更加了解當?shù)氐娘L俗習慣。
茶院的空間設計主要體現(xiàn)人文精神,充分表達風景區(qū)所在地的地域文化特征,體現(xiàn)當?shù)厝宋那閼?。另外,空間設計是根據某種設想要表達的內容而設計出一定的造型,并賦予造型中一定的光影、色彩效果,使人們在茶院中能夠充分感受風景區(qū)的獨特景色,感受到自然之美。
3.1實體和虛擬更加靈活化
實體空間具有最明顯的特點就是范圍明確性、空間獨立性,但是虛擬空間中,存在著比較強的限定性。虛擬空間主要通過茶院中的家具、陳設、隔斷和照明等因素,通過色彩的變化進行設計,材質的不同也會帶來一定的不同,另外,通過降低頂棚高度或者抬高頂棚高度來增加空間內的層次感。一般在茶院中,進門之后就會出現(xiàn)臺階或者隔斷,這樣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使茶院和外面的空間相隔開,通過空間的虛實結合來劃分茶院的空間。茶院中通常有很多的欄桿,欄桿能夠起到增加空間內通透感的效果,不僅增加了茶院內的文化氣息,也使茶院內空間的虛實結合增加茶院內的空間立體感。
3.2裝飾與陳設多樣化
空間設計中,通過裝飾以及陳設裝飾品等對空間設計進行補充和完善,這對烘托茶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室內設計裝飾的地位不斷加重,所以,室內陳設重要性不斷加強。傳統(tǒng)物品、書畫等一些極具中國文化的物品得到越來越多的重用,不僅美化了茶院內的空間,也使茶院內充分表達了風景區(qū)的社會文化和地方特色。陳設品在茶院中出現(xiàn)最為廣泛,處處可見,這些含有中國歷史文化氣息的物品極大的增加了茶院的特色。另外,書畫在茶院中的擺放也比較多,書畫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極具代表性的物品之一,極具文化氣息,在茶院中擺放書畫,充分的營造出茶院中的文化氛圍、提升茶院的藝術品位。茶院中的書畫都是過去在景區(qū)所在地域的有名人物或者描繪景區(qū)風景的一些書畫,這樣就會使游客充分感受到風景區(qū)的文化內涵。茶院中的綠色植物,不僅使茶院的空間表現(xiàn)力十足,也起到了美化茶院空間的作用。
3.3私密和敞開區(qū)別化
茶院中敞開的環(huán)境和私密的環(huán)境主要體現(xiàn)在公共性空間和包間當中,公共空間就是通過隔斷將整個空間進行不同程度的隔離,敞開的公共空間主要供游客和周圍環(huán)境進行交流。游客不僅可以飲茶,也可以到茶園親自采摘茶葉。私密空間就是通過建立一個獨立的空間和外部公共空間相分隔。私密空間要保證能夠充分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對于私密的空間在設計過程中主要使游客能充分建立自我認同感,在一個私密獨處的環(huán)境中,游客通過靜雅的環(huán)境,認識到內心深處的自己,在一個私密的空間進行思考。所以敞開空間、私密空間缺一不可,它們都是游客在茶院中所需求的。
3.4重疊和滲透相結合
重疊主要能夠表現(xiàn)出空間的位置關系,包括空間的穿插和包含,而滲透主要是指在將空間進行分隔時能夠在某種程度上依然連通,滲透能夠使在這一個空間的游客感受到另一個空間的景物,增加游客的興趣。一般來說,茶院的空間設計多數(shù)為對稱的形式,建筑結構基本一樣。而空間大小的不同也決定了功能的不同,各個小空間共同組成了大空間。茶院通常以組合的方式進行家具的擺放,在古代建筑中,作為正廳的部分一般都會作為展示廳向游客展示當?shù)貧v史文化,空間設計為對稱建筑,也能夠給人一種穩(wěn)定感,游客可以在大空間中逐漸轉向一個小的空間,充分保持了空間通透性和連接性,加之建筑物的對稱性特征,從而給游客帶來一種靜態(tài)平衡感。
各個茶院的地域特征和民俗風情各不相同,通過對茶院室內空間進行設計和分析,讓游客置身其中時能夠充分體現(xiàn)茶院中的自然美,感受茶院的文化氣息,這對風景區(qū)所在地茶院的設計要求也越來越高,通過虛實結合、多樣化的裝飾和陳設、私密空間和敞開空間的區(qū)分以及重疊和滲透相結合多種方式,為游客打造一個更加舒適的環(huán)境,使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得到充分結合,加之在設計過程中融入情感設計,使游客更好的體驗茶院中的文化氣息,在休閑中體驗生活,欣賞自然之美。
參考文獻
[1]許慧.中式設計風格的現(xiàn)代演繹——鄭州市中原區(qū)九龍城樣板房室內設計案例分析[J].中華民居旬刊,2011(12):120-124.
[2]王曉俊,王瑋.中國庭院在茶館室內空間中的運用[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1,(06):69-70.
[3]伍賢亮.論室內設計的發(fā)展趨勢——家居空間設計分析[J].大舞臺,2010,(7):91-92.
[4]冀承毓.室內空間形態(tài)設計的分析與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16):263.
[5]劉存幸.室內空間形態(tài)與設計理念[J].中華民居,2013,(36):22.
[6]于曉菲,張琳.論茶文化在室內空間藝術中的運用——以中國傳統(tǒng)茶樓設計為例[J].中國包裝工業(yè),2012,(19):28-29.
[7]張春華,張雨晴.韶關市“和道軒”茶藝坊的室內設計方案小析——新中式茶文化空間與地域文化的結合[J].美術大觀,2015,(04):117.
作者簡介:呂海軍(1978-),男,河南開封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環(huán)境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