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蘭華 曾莉
宜都市陸城第一小學(以下簡稱“陸城一小”)開展的“生態(tài)童年”德育實踐活動,以“生態(tài)大視野”“生態(tài)大實踐”“生態(tài)大課堂”和“生態(tài)大課間”四個模塊為主,串起了一條生態(tài)德育鏈。宜都市教育局局長周樸華稱贊說,陸城一小的“生態(tài)童年”系列活動,優(yōu)化了兒童與自我、與自然、與他人、與社會的關系,引導著學生過一種綠色、童真、審美、快樂的童年生活。
生態(tài)大視野:與大自然的生命一同成長
在陸城一小校園內,有一個生態(tài)農場。在這里,教育回歸生活,學生體驗種植蔬菜瓜果的過程,享受收獲的快樂。通過這一活動,孩子們學會了尊重生命、呵護生命,與大自然的生命一同成長。
農場里擺放著一溜兒大大的花缸,花缸里種植著辣椒、黃瓜、苦瓜等秧苗,每棵秧苗旁邊都插著一根長長的小木棍,秧苗纏繞著木棍攀爬著,雖然弱小,卻展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以至于那幾條剛結出的小黃瓜雖然羞羞答答,卻也精神飽滿地掛在翠綠的枝頭,引得一群孩子在旁邊垂涎欲滴,卻又呵護有加,不忍觸摸。
劉欣然把自己在家里種的小辣椒花缽帶到了學校。每天,她都和小伙伴一起去呵護它。語文老師陳明和她一樣,也是這株小辣椒最忠實的朋友。
這天,花缽里的小辣椒結了好幾個,還有一個已經開始變紅了,俏生生地垂在碧綠的葉片下。
陳老師笑著對欣然說:“小辣椒和你的小臉蛋一樣可愛美麗!愛分享的孩子就是不一樣,種出來的辣椒比花兒還水靈。”
欣然甜甜地笑了。
除了生態(tài)農場,學校還建設了生態(tài)長廊。在這里,有各形各色動物的介紹,引導孩子們與動物和諧相處。學校還斥資打造了文化長廊、生態(tài)童年守則林蔭道。在這里,有“愛國、友善”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平安健康快樂比成功更重要”等溫馨守則,時刻提醒孩子們要擁有陽光的心態(tài)、健康的體魄、智慧的頭腦、良好的習慣。
剛下課,幾個一年級的孩子就跑到黃家喜校長身邊“圍觀”。說起孩子們的成長,黃校長滿臉笑容:“學校不僅是學習的地方,更是成長的搖籃。每個孩子都好比生態(tài)農場里種植的花苗,等待著我們去培育、呵護,我們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隨意修剪他們,只能按照他們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去幫助他們成長。只有這樣,才能讓每朵花、每棵苗都能茁壯成長?!?/p>
生態(tài)大實踐:讀萬卷書,更要行萬里路
作家龍應臺認為,上100堂美學課,不如讓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陸城一小人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詮釋了自己的理解——教育不能局限在校園里和課本中,給孩子生態(tài)童年不能只是讀萬卷書,更要行萬里路。他們通過推出生態(tài)大實踐系列活動,讓孩子們走出課堂,走出家庭,走向社會。
“今天,在這個草長鶯飛的春日,我們又開始做春天的夢了,一個水靈靈的綠色的夢?!眳⒓油陮W校一年一度的春游踏青戶外實踐活動歸來,五三班的孩子亞楠在自己的詩集里開始寫詩了。
在宋山德育實踐基地,熊熊篝火旁,潘灣民族小學的孩子們吹著口琴合奏著陸城一小的《生態(tài)童年之歌》,表達他們對一小孩子們在“和山區(qū)孩子手拉手”活動中給予幫助的感激之情。一小的孩子們情不自禁地圍攏在潘灣民族小學孩子們周圍,高聲唱了起來,“拾著美麗的貝殼,采摘童年的快樂……”歡快的歌聲久久地回蕩在宋山的夜空中?;鸸庥痴障?,是孩子們激動的笑臉,是老師們熱淚盈眶的雙眼。
操場上,近兩千名師生仰著頭,望著一望無際的天空。幾只鴿子在蔚藍的天空中自在地盤旋。突然,鴿子們好像約好了似的,齊齊地向下飛,孩子們發(fā)出了一陣陣歡呼!鴿子在孩子們的頭上盤旋著,又緩緩地飛向空中,孩子們仰著頭,不舍的目光始終追隨著它們的身影。今天,他們親手把自己精心喂養(yǎng)了一年的鴿子送上了屬于它們的藍天。同在一片藍天下,孩子們放飛著鴿子,也在放飛著自由的童年。
……
在一小孩子們的詩集里、記憶中,還珍藏著許多這樣的鏡頭。
生態(tài)大課堂:讓孩子站在課堂的中央
課堂教學的靈魂是育人,抓住課堂,才抓準了學校德育的命脈。陸城一小人創(chuàng)造性地構建了系列化的“生態(tài)大課堂”。一是環(huán)保大課堂,倡導低碳教學;二是健康大課堂,關注孩子們身心狀況和學習情緒;三是生成大課堂,在預設的前提下,教師主動構建生成性課堂教學,讓生成成為一種習慣,讓課堂彰顯活力;四是快樂大課堂,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學生負擔適量,師生關系和諧;五是生命大課堂,尊重學生個性與人格,正視學生的差異。
五大課堂,無一例外地都強調讓孩子站在課堂的中央,在課堂上享受成長,力圖全方位地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力圖讓每個孩子都獲得屬于自己的成功。
在一小,課堂已不僅僅局限在教室內,很多教師都把課堂搬到了教室外,他們致力于讓學生在生態(tài)中親自感受,在實踐中學習知識。語文老師陳蓉在執(zhí)教《桂花雨》一課時,把孩子們帶到了學校的桂花樹下,孩子們“賞花形、聞花香、搖花雨”,流連忘返。
生態(tài)大課間:給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
清晨的陸城一小校園,琴聲飛揚,歌聲飄蕩。
五年級的萬徐正楊敲擊著清脆的鼓點,在市首屆鋼琴節(jié)一等獎得主許安同學的伴奏下,瀟灑地展示著自己的特長——架子鼓。萬媽媽一邊開心地給兒子攝像,一邊激動地告訴老師:“這個活動太好了!以前,我的兒子內向膽小,怎么也不敢上臺表演。開展清晨才藝展演后,孩子變得開朗自信了,我都不敢相信今天在這里揮灑自如的是我那內向的兒子!”
自“清晨才藝展演30分鐘”開展以來,已有一百多名孩子爭先恐后地報名參加,每天都有2~5人展演。每天早晨,一小的師生踏著琴音踩著鼓點進入校園,周邊居民也成了學校固定的聽眾,都不禁為孩子們點贊。
校長黃家喜聽著琴聲,無比感慨:“我只希望,我們老師和孩子們幸福的一天,能從踏進校園的這一刻開始,讓我們的課間成為孩子們最美的時光?!?/p>
陸城一小人對“生態(tài)大課間”有自己的獨特詮釋:譜寫“生態(tài)童年之歌”,在歌聲中讓學生學會尊重自然;編排“生態(tài)童年之舞”,并將手語編進舞蹈,在舞蹈中學會尊重、關愛他人;成立腰鼓隊、故事組、民族傳統(tǒng)體育組等學生社團,以滿足學生多層次、個性化的發(fā)展需要。
陸城一小是該市的百年名校,盡管孩子們表演的場地和學校的建筑一樣并不“高大上”,但學生在藝術、體育、科技、寫作等各領域捷報頻傳。陸城一小的孩子在這多彩的活動中體驗著生態(tài)的童年、幸福的童年。
“迎著晨曦我們把歡樂綻放,仰望星空我們把美好珍藏。我們的童年沐浴著生態(tài)之光……”每天清晨,隨著《生態(tài)童年之歌》序曲的響起,一小孩子們充滿生機與幸福的一天又如約而至。
(作者單位:宜都市陸城第一小學)
(責任編輯 周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