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麗嫦,康淑泉,曹玲麗(廣東省中山市人民醫(yī)院婦科一區(qū),廣東 中山 528403)
婦科三大常見惡性腫瘤患者術后隨訪模式的探討
馮麗嫦,康淑泉,曹玲麗
(廣東省中山市人民醫(yī)院婦科一區(qū),廣東 中山 528403)
目的探討我院婦科三大惡性腫瘤患者術后進行隨訪模式的應用影響效果。方法選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患者268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2011年8月前1年為對照組130例和2011年8月~2012年8月為研究組138例。對照組按常規(guī)護理,出院時給予常規(guī)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導,研究組住院期間給予登記患者的詳細信息檔案,并建立隨訪表,出院后進行1年的電話隨訪、追蹤,出院后1年來門診復查時進行調查問卷,評價隨訪效果。結果 研究組與對照組比較,焦慮、抑郁程度減輕,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出院1年后兩組三大惡性腫瘤患者生存質量得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婦科三大惡性腫瘤患者出院后進行追蹤、電話隨訪和心理指導,可有效地控制婦科惡性腫瘤的復發(fā)和轉移。
婦科;三大惡性腫瘤;術后隨訪
我院開展婦科腫瘤術后隨訪服務,現(xiàn)將未接受術后隨訪與接受術后電話隨訪后1年內比較的影響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患者268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2011年8月前1年為對照組130例和2011年8月~2012年8月為研究組138例。研究組宮頸癌65例,卵巢癌12例,子宮內膜癌61例,平均年齡(50.0±19.5)歲。對照組宮頸癌60例,卵巢癌8例,子宮內膜癌62例,平均年齡(47.4±13.6 )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出院時常規(guī)接受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導。研究組登記患者住院的詳細信息檔案,由專人負責,收集患者的姓名、年齡、住院號、診斷、管床醫(yī)生、管床護理組長、出入院時間、手術方式、治療方式等,聘請專家對癌癥患者的信息收集全面性、準確性及量表的科學性、實用性進行評估。建立隨訪表,進行電話隨訪,電話訪問小組在患者出院后按照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術后出院隨訪時間進行電話隨訪,≥5 min。隨訪時給予心理護理和指導。對照組出院后不進行電話隨訪,并按照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術后隨訪的時間囑咐患者按時回院復查,不適隨診。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均于出院后12個月到門診復查時分別完成婦科腫瘤隨訪調查問卷內容包括:①一般情況,如:年齡、性別、職業(yè)等,②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SDS)。本組采用的是由萬崇華等[2]根據(jù)歐洲癌癥研究治療組織開發(fā)的癌癥患者生活質量量表體系中的核心量表。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結果
研究組焦慮評分為(21.54±14.45)分,抑郁評分為(0.52±17.44)分,對照組分別為(38.68±18.65)分,(49.67±20.35)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在出院后1年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研究組睡眠、軀體活動、精力、疼痛,情緒反應和較對照組好,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在出院后1年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患者在出院后1年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組別 研究組 對照組 P n 138 130軀體功能 42.3±18.3 55.5±25.3 0.023角色功能 48.7±12.5 58.1±22.3 0.031軀體功能 50.1±20.1 69.0±19.9 0.008情緒功能 44.9±17.4 59.2±20.1 0.033認知功能 58.7±22.5 67.8±15.3 0.048社會功能 51.3±12.1 59±19.3 0.032生活質量感 46.9±16.2 62.3±22.3 0.002總體健康狀況 52.3±15.5 68.9±21.8 0.035
國內醫(yī)療資源有限,醫(yī)療人力資源不足,社區(qū)醫(yī)療網絡不健全,大部分出院病人的追蹤隨訪缺失,同時導致醫(yī)院對婦科惡性腫瘤術后的轉移、復發(fā)不能及時管控,或對自身疾病健康知識缺乏,不懂得復診的意義及重要性,或認為手術或放化療后不需要回院復診等各種原因,導致患者的依從性差。
婦科惡性腫瘤患者普遍存在心理壓抑,而且心理壓抑是導致生活質量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許多文獻證實,心理干預能幫助患者減輕心理壓抑和改善生活質量[1-2],因此根據(jù)患者不同的心理狀況做好心理護理極其重要[3]。
建立婦科三大常見惡性腫瘤患者隨訪模式,規(guī)范、完善、科學的追蹤和隨訪,不但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改善了患者不良情緒,及時對婦科惡性腫瘤術后的轉移、復發(fā)進行管控,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及提高生存時間,而且使醫(yī)院的護理工作延伸到病人的治療和康復過程中,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質量,同時也提高了整體護理水平。
[1] 馬麗莉,何 仲.影響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生活質量的因素及干預措施[J].中華護理雜志,2013,11(38):877-878.
[2] 潘寶偉.淺析婦科惡性腫瘤患者心理特點及護理對策[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3,21(3):176-177.
[3] 陳麗玲.宮頸癌患者出院后電話隨訪[J].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13,45(1):114-115.
[4] 張洪英,李曉林.電話回訪在外科出院病人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17(11):840.
本文編輯:王 琦
R246
B
ISSN.2096-2479.2016.12.17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