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小麗(玉林市中西醫(yī)結合骨科醫(yī)院,廣西 玉林 537000)
關于護理實習生帶教的PDCA循環(huán)管理實施效果觀察
龍小麗
(玉林市中西醫(yī)結合骨科醫(yī)院,廣西 玉林 537000)
目的觀察護理實習生帶教的PDCA循環(huán)管理實施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5月~12月骨科實習護生40名為研究對象,對照組使用一對一帶教管理模式,觀察組使用PDCA循環(huán)管理實習帶教,觀察實施效果。結果觀察組護理實習生實習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帶教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護理實習生對帶教老師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護理實習生各時間溝通能力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實習生帶教的PDCA循環(huán)管理實施效果較好,值得推廣應用。
護理;實習生帶教;PDCA循環(huán)管理
現(xiàn)階段醫(yī)院護理實習生帶教備受關注,帶教工作綜合質量對下一代醫(yī)療技術水平產(chǎn)生直接影響,為讓護理實習生在臨床教育中獲得較好發(fā)展,PDCA循環(huán)管理獲得了相應應用,主要研究PDCA循環(huán)管理在臨床帶教中的應用效果[1]。研究對象選取我院護理實習生,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5月~12月骨科實習護生40名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20名。男3名,女37名,年齡17~22歲,實習骨科后,采用問卷與個別問卷的方式調查護生的自我評價情況,PDCA方法應用于帶教過程改進中,對帶教效果,做出觀察。
1.2 方法
對照組使用一對一帶教管理模式,要求護理實習生明確護理操作基本流程,熟悉常見的護理規(guī)范,搞好早晨護理與晚間護理工作,定期將護理實習生組織起來,搞好早間護理與晚間護理,為臨床護理實習生提供診治培訓。
觀察組使用PDCA循環(huán)管理實習帶教。結合護理部實習情況,考慮科室特征,編制帶教計劃,實施檢查,確保達標,以檢查結果為依據(jù),編制新的計劃,付諸實施。
首先,計劃。設立專業(yè)帶教小組,由總代教老師、帶教老師與護士長共同完成,臨床實習開展前,對本科室護師以上護理人員進行理論培訓,實施操作考試,評選優(yōu)秀護士,擔任帶教教師職務,從所有帶教教師中選取1名總帶教老師,明確專業(yè)知識內容,落實到個人,明確實習操作項目;編制各周帶教重要內容;通過臨床帶教路徑對工作計劃進行打印,落實監(jiān)督工作。
其次,實施。臨床護理實習生入科當天,由總帶教老師為學生介紹病區(qū)環(huán)境與科室醫(yī)務人員等,開展崗前教育培訓工作。各護理實習生配置相應的帶教教師,依照帶教計劃,嚴格要求帶教教師,為實習生展示各項操作,在科內普及優(yōu)秀帶教意見,提升教育質量,確保較高的帶教能力。每周三將學生組織起來,針對復雜病例,查看護理病房,總帶教教師作引導,規(guī)范病例書寫。每周四開展??评碚撆c技能的月考核,周五組織召開座談會,對本月的學習狀況進行總結與點評,對帶教教師的知識與技能進行考核,時刻把控帶教情況,提高處理問題的能力。以月考核結構為依據(jù),適當調整帶教計劃。
再次,檢查。自主設計教學評價表,清楚實習情況;開展出科考試,考試內容包括理論知識考核與??撇僮骷寄?,滿分為100分,理論、專業(yè)技能操作、病歷書寫分別為60分、20分、20分。
最后,落實、完善。參照檢查結果,對臨床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做出總結,對帶教計劃做出調整,不斷循環(huán)。
1.3 觀察指標
a.實習6個月結束后,評價兩組實習效果,對各項及綜合成績做出統(tǒng)計。b.使用臨床帶教質量評價表,評估帶教帶教質量變化,分為1個月、3個月、6個月的帶教質量情況,包括理論知識、病例書寫與操作技能的內容,滿分為100分,評分高表明帶教質量高。c.使用自制臨床帶教質量評價問卷,對護士對帶教質量滿意度做出評價,滿分為100分。非常滿意:90分;滿意:60~90分;不滿意:<60分。d.使用自擬臨床溝通能力評價量表,評定實習1個月、3個月、6個月后,對學生溝通能力的變化做出評價,分為1個月、3個月、6個月的溝通能力變化,28~112得分,分值高表明溝通能力強。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實習生實習效果比較
觀察組6個月實習后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病例書寫、綜合成績的得分均明顯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實習生實習效果比較(,分)
表1 兩組護理實習生實習效果比較(,分)
組別 n 理論知識 操作技能 病例書寫 綜合成績對照組 20 43.55±2.75 12.18±1.08 14.77±1.45 70.52±5.30觀察組 20 54.97±2.54 17.65±1.47 18.11±1.25 90.75±5.28 t 13.643 13.411 7.802 12.093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兩組帶教質量評分比較
兩組經(jīng)過3個月與6個月實習,帶教質量評分明顯比實習1個月較高,觀察組帶教質量評分明顯對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護理實習生對帶教老師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實習生對帶教教師滿意度明顯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護理實習生各時間溝通能力評分比較
兩組實習3個月、6個月,溝通能力評分比實習1個月明顯較高,觀察組溝通能力評分比對照組明顯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2 兩組帶教質量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帶教質量評分比較(,分)
組別 n 1個月 3個月 6個月對照組 20 71.25±4.15 83.35±1.26 89.76±2.05觀察組 20 82.64±3.38 89.96±1.25 96.63±1.36 t 9.517 16.655 12.489 P 0.000 0.000 0.000
表3 兩組護理實習生對帶教老師滿意度比較 [n(%)]
表4 兩組護理實習生各時間溝通能力評分比較(,分)
表4 兩組護理實習生各時間溝通能力評分比較(,分)
組別 n 1個月 3個月 6個月對照組 20 69.77±2.28 79.43±2.10 88.25±1.20觀察組 20 86.25±3.63 98.63±1.25 106.31±2.15 t 17.193 35.135 32.802 P 0.000 0.000 0.000
學校教育不斷深化,臨床教育實施改革,該階段也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階段,提升了學生綜合能力[2]。臨床醫(yī)學改革逐步深入,要求較高的臨床教育,所以,PDCA循環(huán)管理不斷深入、推廣。
本研究研究結果得出,護理實習生帶教運用PDCA循環(huán)管理,觀察組護理實習生實習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帶教質量評分、護理實習生各時間溝通能力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護理實習生對帶教老師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PDCA循環(huán)管理應用于臨床帶教過程中,有效提升了醫(yī)院護理質量,使學生具備了護理思維能力。
[1] 王 蕾,李汝珂,陳萬芳.PDCA循環(huán)管理在護理實習生帶教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11:13-14.
[2] 秦立慧,南興建.PDCA循環(huán)管理模式在臨床護理實習生帶教中的應用[J].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6,05:131-133,137.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3.5
B
ISSN.2096-2479.2016.12.151.02
龍小麗(1980-),廣西玉林人,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護理科研方面的和教學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