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曉,馮新藝,楊錫紅(江南大學附屬醫(yī)院,江蘇 無錫 214062)
優(yōu)質護理在腫瘤PICC置管患者中應用維護以及依從性的研究
朱 曉,馮新藝,楊錫紅
(江南大學附屬醫(yī)院,江蘇 無錫 214062)
目的探討優(yōu)質護理在腫瘤PICC置管患者中的應用維護情況以及依從性的研究。方法選取2014年9月~2016年3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的腫瘤患者84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觀察組患者采用綜合優(yōu)質護理干預措施,比較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治療依從性及患者滿意度。結果對照組中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3.81%(10/42),觀察組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僅為2.38%(1/4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PICC管維護依從率為71.43%(30/42),觀察組的依從率為92.86%(39/4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滿意度研究中,對照組患者護理后滿意度為66.67%(28/42),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為95.24%(40/4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腫瘤PICC置管患者,采用優(yōu)質護理干預措施不僅能夠更好的為PICC管提供維護,也能有效提高患者維護期間的依從性,保證了化療的順利進行,值得臨床推廣。
優(yōu)質護理;腫瘤;PICC置管;維護;依從性
近年來,我國惡性腫瘤發(fā)病率在逐年提高,而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統(tǒng)計結果發(fā)現(xiàn),2010年來全球腫瘤患者中死亡人數(shù)為760萬之多,死亡率為13%左右,從這個趨勢看在2030年~2035年因患癌癥而死亡的人數(shù)將突破1300萬大關[1]。目前臨床治療惡性腫瘤的手段有放化療、手術、靶向以及中醫(yī)藥治療等,而靜脈化療是目前最為有效的保守治療措施之一,然而長期靜脈化療勢必會對患者的外周靜脈造成損傷,因此為有效保護外周靜脈,PICC置管目前已經(jīng)成為腫瘤化療患者中最為常見的護理項目之一,然而鑒于患者對PICC管的了解程度不深,為護理人員日后的維護帶來了較大的難度,本文即是探討優(yōu)質護理在腫瘤PICC置管患者中的應用維護情況以及依從性的研究,現(xiàn)筆者將在我院行PICC置管的腫瘤患者84例相關研究資料整理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9月~2016年3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的腫瘤患者84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84例患者均經(jīng)過病理明確診斷為惡性腫瘤患者;(2)尚未有靜脈化療史;(3)家屬表示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伴有嚴重的心肝腎等慢性疾?。唬?)有精神系統(tǒng)疾病家族史;(3)文化程度過低或智力低下無法正常溝通交流。按照隨機原則分為兩組。對照組年齡29~77歲,平均年齡(56.2±6.9)歲,病程0.4~2年,平均病程(1.2±0.4)年,肺癌13例,消化道腫瘤20例,乳腺癌6例,其他部位腫瘤3例,KPS評分60~80分;觀察組年齡28~76歲,平均年齡(55.3±7.4)歲,病程0.2~1年,平均病程(1.2±0.3)年,肺癌15例,消化道腫瘤19例,乳腺癌6例,其他部位腫瘤2例,KPS評分60~80分。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B超引導下進行PICC置管術。在置管以及維護過程中,對照組患者僅予以常規(guī)護理,內容為相關注意事項、導管脫落預防、置管皮膚護理以及導管堵塞后護理。觀察組患者在此護理基礎上在輔以優(yōu)質護理干預,具體為:(1)置管宣教:很多患者對PICC置管缺乏基本的認識和了解,護理人員要詳細向患者講解PICC管優(yōu)越性、置管注意事項以及使用過程中自我觀察等,當發(fā)生穿刺部位有滲出、疼痛等不適情況時能夠及時的與主管醫(yī)師匯報溝通。此外,告知患者進行置管的一側手臂一般情況下不會對患者的吃飯、洗澡等造成影響,不用過于的擔心和排斥。同時在患者身體允許情況下可以適當對置管手臂進行活動以促進其血液循環(huán)。在夜間睡眠時避免長時間壓迫導管。(2)心理干預:鑒于均為腫瘤患者,因此在心理層面很多患者存在焦慮、恐懼、煩躁等負性情緒,因而心理干預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加上PICC管在體內長期的留存,更容易增加患者的焦慮情緒。護理人員此時要耐心的開導患者,讓患者感受到溫暖,從而能激發(fā)患者的自信心,打消消極的情緒,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工作。(3)并發(fā)癥護理:靜脈化療過程中,要時刻觀察導管情況,如堵塞、扭曲以及折疊觀察等。導管堵塞,導管扭曲折疊要及時進行處理,以免影響化療進程,若出現(xiàn)導管破裂,應當及時更換。(4)出院后指導:告知和指導患者避免置管側負重,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潔以及干燥。定期的進行PICC管的沖管、換藥以及換肝素帽等。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治療依從性及患者滿意度。①靜脈炎:根據(jù)《護理學基礎》中靜脈炎的診斷標準進行評價[2]。②導管相關感染:穿刺部位及周圍持續(xù)紅腫;穿刺部位有異常分泌物;穿刺部位有疼痛、壓痛感或者隧道部位疼痛感。3項中出現(xiàn)1項即診斷為感染。③導管堵塞:輸液速度減慢或停止。④導管破損:注入液體時導管連接處發(fā)生液體外漏。⑤靜脈血栓:術肢發(fā)生腫脹、肌肉酸痛,經(jīng)B超檢查確認為靜脈血栓。治療依從性[3]:“完全依從”指遵醫(yī)囑行PICC置管治療,并按規(guī)定實施維護;“部分依從”指部分遵醫(yī)囑,選擇PICC置管治療,但維護比較馬虎;“完全不依從”指導管維護混亂,或完全不按要求維護。滿意度評價標準采用醫(yī)院自行制定的患者滿意度調查表對腦出血患者進行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包括服務質量、服務態(tài)度、護患雙方溝通情況等情況,滿分100,以80~100為滿意、60~79為比較滿意、<60為不滿意。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對比兩組患者并發(fā)癥情況,其中觀察組僅靜脈血栓1例,對照組中靜脈炎4例、靜脈血栓2例、感染2例、導管堵塞1例、導管破裂1例。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 [n(%)]
2.2 2PICC管維護依從性
從統(tǒng)計結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的PICC管維護依從性要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PICC管維護依從性對比 [n(%)]
2.3 護理滿意度對比
對比兩組對不同模式下護理工作滿意度情況,其中對照組滿意度為66.67%,觀察組則為95.2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對比 [n(%)]
PICC置管是腫瘤化療病人中最常見的一種置管方案,是從外周靜脈入管將導管置入到患者上腔靜脈中,這樣可以保證靜脈藥物進入血液后迅速稀釋起效,也避免了化療藥物對外周靜脈的損傷和刺激[4]。PICC的優(yōu)勢在于不僅提高靜脈化療的效率,同時也減輕了反復的靜脈穿刺對患者的痛苦[5]。治療期間,PICC管并不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造成較大的影響,治療維持得當,在化療期間一般無需更換導管[6]。但是長期的置管仍然無法避免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因此護理維護就顯得尤為重要,是減少和避免靜脈炎、導管堵塞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的最佳措施。有文獻稱,通過置管期間向患者進行必要的宣教、相關教育手冊發(fā)放,對于提高患者及家屬的導管維護意識作用是十分顯著的,患者依從性也得以提高,對護理工作滿意度也逐步上升。在置管以及維護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建立完善的PICC置管護理記錄表,以便能夠對患者的PICC管有動態(tài)的觀察。(2)無菌操作:要時刻緊記住無菌操作,尤其是對肝素帽的消毒要按照規(guī)定流程進行消毒。(3)堵塞時的沖管:在PICC管堵塞時,可用尿激酶溶栓通管。(4)管道維持時間點:無菌敷料一般是1周更換1次,紗布敷料48 h更換1次。在每次輸液結束后要及時沖管防止導管堵塞,肝素帽更換時間為每7天1次。另外,對于護理人員的PICC導管維護護理培訓也是十分重要的[7],只有護理人員本身掌握了扎實的維護知識,才能在實際工作中應用。
在本研究結果中,觀察組患者在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依從性以及滿意度三個方面均要明顯的優(yōu)于對照阻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對于腫瘤PICC置管患者而言,提供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是有利于患者依從性、滿意度的提供,同時置管后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也能夠明顯降低。
綜上所述,在對PICC置管患者的置管及維護期間實施綜合優(yōu)質護理,能夠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率,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有利于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和滿意度的提高。
[1] 陳萬青,張思維,等.中國2010年惡性腫瘤發(fā)病與死亡[J].中國腫瘤,2014,01:1-10.
[2] 劉 芳,方少梅,葉詩敏,等.PICC置管及維護專項護理成本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8):807-808.
[3] 韓孝欣,張 娟.PICC置管后防止感染管路維護與護理改進[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17):98-99.
[4] 秦艷玲.綜合護理干預對提高PICC置管患者維護依從性的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1):127-127,128.
[5] 陸 青,劉臘根,孟愛鳳,等.全程無縫隙護理管理在PICC置管及維護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8):88-89.
[6] 李 莉.護理干預對PICC置管患者導管維護依從性的影響[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25(17):64-66.
[7] 田愛萍.PICC置管后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干預[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3):1230-1231.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6.12.1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