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靜(江蘇省泰興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江蘇 泰州 225400)
優(yōu)質護理干預在大隱靜脈曲張圍手術期的應用觀察
戴 靜
(江蘇省泰興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江蘇 泰州 225400)
目的觀察原發(fā)性大隱靜脈曲張患者圍手術期應用優(yōu)質護理干預模式的臨床護理效果,探討其可操作性。方法選擇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擬行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加點式剝脫術的原發(fā)性下肢靜脈曲張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圍術期護理方法的不同和,各30例。P組患者在圍手術期進行普通的手術護理,Y組患者在P組的基礎上進行優(yōu)質護理干預模式。分析兩組患者在兩個護理模式下的圍手術期的心理舒適狀況及術后癥狀和功能康復情況。結果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P組患者的SDS和SAS評分均高于Y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Y組患者皮下血腫消失時間、下肢麻木不適消退時間、首次肛門排氣時間均明顯短于P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優(yōu)質護理干預模式應用于原發(fā)性大隱靜脈曲張圍手術期護理,具有能緩解患者焦慮水平、減輕患者的抑郁水平,改善患者的不適癥狀、促進患者的功能康復能力的優(yōu)點,其可操作性強,值得臨床護理參考。
優(yōu)質護理;原發(fā)性大隱靜脈曲張;圍手術期
原發(fā)性大隱靜脈曲張是外科常見病、多發(fā)病。手術治療是相對于保守治療來說最徹底的治療方法,經典的手術方式是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和下肢靜脈曲張點狀剝脫術,手術操作簡單、時間偏長,創(chuàng)傷較大,愈合時間較長,為提高手術的效果,必須采用優(yōu)質護理干預來減少可能發(fā)生的感染等并發(fā)癥[1]。為了探討優(yōu)質護理干預模式在原發(fā)性大隱靜脈曲張圍手術期的可操作性,泰興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外科護理組選擇擬行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加點式剝脫術的患者60例進行優(yōu)質護理干預,觀察原發(fā)性大隱靜脈曲張患者圍手術期應用優(yōu)質護理干預模式的臨床護理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擬行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加點式剝脫術的原發(fā)性下肢靜脈曲張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圍術期護理方法的不同和,各30例。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齡45~81歲,平均年齡(56.5±4.5)歲;病程2~30年,平均病程(9.1±2.2)年;單側40例,雙側20例?;颊呔胁煌潭鹊南轮槟?、酸脹乏力,長時間站立癥狀會加重的情況,抬高患側肢體或平臥時癥狀可明顯減輕,站立時體格檢查可見迂曲擴張的大隱靜脈。排除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礙等疾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P組患者護理干預措施
在圍手術期進行普通的手術護理干預,主要為:入院術前健康知識宣教、住院期間相關工作流程,檢查患者的基本生命體征,協助完善各項檢查項目,術前常規(guī)外科方面的禁水禁食指導,肢體毛發(fā)長的患者協助家屬對患肢皮膚進行清洗,并常規(guī)對毛發(fā)長或者多的進行備皮準備。
1.2.2 Y組患者護理干預措施
在P組的基礎上進行優(yōu)質護理干預模式,具體措施如下。
(1)麻醉后的優(yōu)質護理措施
本研究中的患者使用的麻醉方式是腰硬聯合麻醉,該麻醉方式具有起效快、麻醉效果好、完善的鎮(zhèn)痛的優(yōu)點,但是其對下肢血管的擴張容易引起腫脹等不適,降低患者的應激水平。術后應該常規(guī)去枕平臥6 h,用支具抬高患肢,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血壓、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加強護理床邊巡視,及時了解患者的各種不適癥狀,密切關注患肢的溫度、皮膚顏色、腫脹程度、疼痛等情況,必要時匯報管床醫(yī)生作相應處理。
(2)加強宣教術后功能鍛煉和心理護理的優(yōu)質護理措施
術后常常因為下肢腫脹疼痛不適、擔心傷口裂開等因素,患者不敢早期運動。護理人員應該詳細了解其顧慮,進行針對性的護理溝通,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增加其信任感和依從性。對患者及其家屬講明早期功能鍛煉的原因、重要性、目的、方式及相關注意事項,讓患者及其家屬意識到:及早進行患側肢體功能鍛煉將有效促進下肢的血液循環(huán),防止和減少形成深靜脈血栓的機率,加快患者的康復,從而自覺的進行下肢功能鍛煉活動。
(3)加強營養(yǎng)和飲食護理的優(yōu)質護理措施
護理人員對患者及家屬進行營養(yǎng)與飲食針對性的護理,囑患者注意合理均衡的營養(yǎng),多樣化的膳食結構,多選擇新鮮的蔬果,補足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忌油膩、辛辣刺激食物,適量的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也是必需的,同時養(yǎng)成多喝水的習慣,保持大小便暢通,避免發(fā)生便秘[2]。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在兩個護理模式下的圍手術期的心理舒適狀況及術后癥狀和功能康復情況。患者心理舒適狀況從抑郁和焦慮兩個方面進行考察,并分別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進行綜合評估;從皮下血腫消失時間、下肢麻木不適消退時間、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來評估術后癥狀和功能康復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圍手術期心理舒適狀況比較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P組患者的SDS和SAS評分均高于Y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DS和SAS評分情況()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DS和SAS評分情況()
注:與Y組相比,*P>0.05,△P<0.05
組別 n 干預前SDS 干預前SAS 干預后SDS 干預后SAS P組 30 22.6±6.1* 28.1±3.8* 67.2±5.8△ 62.5±5.1△Y組 30 23.4±6.3 27.9±5.2 31.5±8.2 32.1±4.3
2.2 兩組患者術后癥狀和功能康復情況比較
術后Y組患者皮下血腫消失時間、下肢麻木不適消退時間、首次肛門排氣時間均明顯短于P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癥狀和功能康復情況()
表2 兩組患者術后癥狀和功能康復情況()
注:與P組相比,※P<0.05
首次肛門排氣時間(h)組別 n 皮下血腫消失時間(w)下肢麻木不適消退時間(m)P組 3 0 3 . 2 ± 1 . 8 5 . 5 ± 0 . 2 1 0 . 2 ± 0 . 5 Y組 3 0 2 . 0 ± 0 . 7※ 2 . 5 ± 0 . 5※ 6 . 5 ± 0 . 6※
原發(fā)性下肢靜脈曲張是周圍血管疾病中的常見疾病之一,主要臨床表現為下肢淺靜脈不同程度的迂曲怒張成團,甚至出現皮下淤血、水腫瘙癢、色素沉著、糜爛潰瘍,小腿麻木不適等癥狀[3]。臨床上選用已久的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加點式剝脫術的治療方式,其療效已得到臨床醫(yī)師和患者的肯定和認可。文獻表明[4-5]: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加點式剝脫術圍手術期間實施優(yōu)質護理可提高手術效果,不僅能夠增強患者的依從性和信任感,而且能夠有效預防和降低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本研究采用麻醉后的優(yōu)質護理、加強宣教術后功能鍛煉和心理護理、加強營養(yǎng)和飲食護理的優(yōu)質護理干預的系統(tǒng)模式,觀察圍手術期患者的心理舒適狀況及術后癥狀和功能康復情況,取得滿意效果。結果表明:優(yōu)質護理干預模式應用于原發(fā)性大隱靜脈曲張圍手術期護理,具有能緩解患者焦慮水平、減輕患者的抑郁水平,改善患者的不適癥狀、促進患者的功能康復能力的優(yōu)點,其可操作性強,值得臨床護理參考。
[1] 蘭麗英.原發(fā)性下肢靜脈曲張圍手術期行優(yōu)質護理干預效果研究[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2014,2(9):163-165.
[2] 沈海囡.臨床路徑在大隱靜脈曲張高位結扎加點式抽剝術應用中的護理體會[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14,19(6):1057-1058.
[3] 孟祥惠,張紅梅.X線透視引導下下肢靜脈曲張泡沫硬化治療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9):817-818.
[4] 柴 溫,王 喆,王瑞娟.原發(fā)性下肢靜脈曲張患者圍手術期的優(yōu)質護理措施和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4:122-130.
[5] 郭 軍.臨床護理路徑在下肢大隱靜脈曲張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8):85-86.
本文編輯:王 琦
R473.6
B
ISSN.2096-2479.2016.12.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