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靜(江蘇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眼科,江蘇 徐州 221000)
?外科護理?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變化特征及心理護理干預效果
王 靜
(江蘇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眼科,江蘇 徐州 221000)
目的探討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變化特征及心理護理干預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76例作為研究對象,依據患者入院順序分為甲組和乙組,各38例。甲乙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護理,而甲組患者加用心理護理,對比甲乙兩組患者的心理特征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甲組患者出現急躁沖動、緊張恐懼、憂慮擔心、孤獨寂寞以及悲觀抑郁的概率均少于乙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甲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乙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心理護理在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很好,明顯降低患者不良心理發(fā)生的風險,并且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值得推廣。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心理變化特征;心理護理;應用效果
在臨床上,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眼科疾病,發(fā)病率較高,致盲率也比較高。因該病的發(fā)病比較急,病狀比較重,患者的視力出現急劇的下降,導致患者出現急躁、焦慮以及抑郁等不良心理[1]。所以,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就顯得特別有意義。為了探討和分析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變化特征及心理護理干預效果,此次研究我院收治的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76例作為研究主體,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76例作為研究對象,依據患者入院順序分為甲組和乙組,各38例。甲組男8例,女30例;年齡42~84歲,平均年齡(62.38±3.18)。乙組男6例,女32例;年齡43~83歲,平均年齡(62.01±3.0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心理變化特征(1)急躁沖動:患者的情緒比較容易激動,同他人爭吵,易鉆牛角尖。青光眼患者在發(fā)脾氣之后會導致青光眼急性發(fā)作,情緒變得更加激動,再加上患者術后視力并未提升而心煩意亂。(2)緊張恐懼:因發(fā)病突然,頭痛和眼痛癥狀明顯,出現虹視、霧視以及視物不清,甚至是視力急劇下降?;颊咭蚝ε率鳎诩由咸弁措y忍而出現緊張、恐懼等不良心理。(3)憂慮擔心:患者對疾病不了解,擔心視力是否能夠恢復,再加上女性患者較多,其內心和性格相對比較脆弱,對以后生活產生憂慮。(4)孤獨寂寞:患者易產生孤獨、寂寞等不良心理,環(huán)境陌生,再加上感知視覺的改變,孤獨無助感加重。(5)悲觀抑郁:因青光眼是終身性的一種疾病,要終身治療,患者治效果果不理想時,患者就會對治療失去信心,從而產生抑郁、悲觀等不良心理。
1.2.2 護理:甲乙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護理:環(huán)境護理以及飲食指導等。甲組患者加用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同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主動傾聽患者的傾訴,向患者講述疾病相關的知識,耐心解答患者所提出的問題,確保護患關系良好的建立;可給予患者收音機,使用聽覺來彌補視覺障礙,增加對外界信息的感知,緩解其不良心理,在一些地方配置呼叫器,確?;颊呖呻S時得到幫助;注意使用溫柔、真誠的語言同患者進行溝通,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對患者進行鼓勵,增加治療的信心;囑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養(yǎng)成適宜的睡眠習慣;給予患者足夠的關心,同時指導患者進行自我護理。
1.3 觀察指標和效果評價標準
觀察并記錄甲乙兩組患者躁沖動、緊張恐懼、憂慮擔心、孤獨寂寞以及悲觀抑郁等發(fā)生的情況。使用我院自制的問卷調查患者護理的滿意度,總滿意度=非常滿意率+滿意率+比較滿意率[2]。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甲乙兩組患者心理特征情況的對比
甲組患者出現急躁沖動、緊張恐懼、憂慮擔心、孤獨寂寞以及悲觀抑郁的概率均少于乙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甲乙兩組患者心理特征情況的對比 [n(%)]
2.2 甲乙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對比
甲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乙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甲乙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對比 [n(%)]
目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病因尚未明確。有研究報道指出,當患者存在不良心理,其眼壓會急劇上升,所以,心理因素在青光眼患者中起到比較重要的作用,也就意味著了解和掌握患者心理變化特征,并使不良心理得到緩解或者消除就十分有意義[3]。臨床中因患者情緒波動異常導致疾病發(fā)生的案例較多,在發(fā)病后,患者因情緒不穩(wěn)定,會直接影響用藥后藥物的吸收,降眼壓效果較差,收縮瞳孔效果差,未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容易復發(fā)[4-5]。臨床調查數據顯示,當患者有過度悲傷或者興奮、情緒激動等癥狀時,會直接導致眼壓急劇上升,病情會由此加重?;诖耍蛻摻o予患者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護理人員應該與患者及時有效溝通,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從根本上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在接受治療時能夠更加積極配合,提升治療有效率,縮短病程。本組研究中,經護理后,甲組患者緊張焦慮等心理明顯低于乙組患者,且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乙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在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很好,明顯降低了患者不良心理發(fā)生的風險,并且提高了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值得推廣。
[1] 王曉丹.急性閉角性青光眼患者的心理變化特征及心理護理干預效果[J].飲食保健,2015,02(12):140-141.
[2] 華芳芳.急性閉角性青光眼患者的心理變化特征及心理護理干預效果[J].飲食保健,2016,03(8):92-93.
[3] 陶 芬.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心理變化特征及心理護理干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6,16(20):247.
[4] 趙麗萍.探討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變化特征及心理護理干預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8(3):108-109.
[5] 孫忠娟.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心理變化特征及心理護理干預[J].東方食療與保健,2016,34(2):76.
[6] 劉立新.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心理分析及護理[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21):286-287.
本文編輯:王 琦
R473.77
B
ISSN.2096-2479.2016.12.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