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婕,趙 萌,井紅艷
(黑龍江科技大學,黑龍江哈爾濱 150022)
?
高校健美操課程中培養(yǎng)團隊精神的教學設計研究
安 婕,趙 萌,井紅艷
(黑龍江科技大學,黑龍江哈爾濱 150022)
本文基于當代大學生合作意識較弱,缺乏團隊精神的現(xiàn)狀,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方法進行科學的課程設計,努力在課堂上培養(yǎng)女大學生的團隊精神,指出健美操教學可以通過合理的課程設計來有效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及團隊意識。
健美操;課程設計;團隊精神
團隊精神是指組織成員在工作中盡職盡責,與本隊中的其他成員協(xié)作配合,以組織的利益和目標為重,自覺地共同努力奮斗的意愿和作風。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年齡特點及所處的環(huán)境是影響學生團隊精神的關鍵,因此在體育課程設計中加強對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
1.1 大學是團隊精神培養(yǎng)的重要階段
目前,我國多數(shù)高校面向女大學生開設了健美操體育選修課程。大學生處在成年初期,主要的發(fā)展任務是使心理潛在意識迅速發(fā)展,確立獨立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的、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能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從而避免精神障礙和心理不適應情況。大學生由于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在團隊精神培養(yǎng)方面需要著重加強,這一點在女生群體中顯得尤為重要。團隊精神是成員為了自己團隊的利益與目標共同合作、盡心盡力完成工作任務的作風[1],成員對組織具有強烈的依賴感、認同感和忠誠度。首先表現(xiàn)為成員自身對組織的認同,把組織視為“家”。其次會從中體會到在社會以及群體中,人總是希望自己能夠起到一定的價值,能夠獲得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滿足,達到成員的歸屬感。
1.2 課程設計的合理性是完成團隊精神培養(yǎng)的必要手段
課程設計是課堂教學之前的任務規(guī)劃,通過嚴謹?shù)慕虒W流程安排,逐步實施教學步驟[2]。大學生健美操課程教學可以通過合理的課程設計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團隊精神。學生會在目標的關系上、個人利益的關系上、目標與組織關系上體現(xiàn)自身良好的個人歸屬感,為集體的利益盡職盡責、做出貢獻,主動維護公利與大利。團隊成員有著強烈的自豪感、集體榮譽感,為組織的成功而驕傲,為組織的困境而憂慮。
2.1 深化健美操教學課程設計內涵
教學系統(tǒng)及教學活動過程往往是圍繞課程設計來進行。課程設計的目的是優(yōu)化教學過程,也就是說,教學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合理完成設定的教學目標,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課程設計一般要以學習基礎理論、基本技能等相關知識作為主體,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活動、展示教師的教學活動和教學信息傳播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為教師進行科學的、系統(tǒng)的、有效的教學安排提供依據(jù)。
健美操課程在普通高校女大學生中廣泛開展,可以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方法進行具體設計,從而提高女大學生團隊精神。
首先,應了解當前學生心理現(xiàn)狀,這也是體育課程中進行科學、有效的課程設計的前提。健美操課程設計應采用系統(tǒng)論方法,因為健美操課程教學是由多元素構成的,要考慮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關系和地位。健美操課程教材的編寫以及實踐教學的學時設置,應結合學生生理目標、心理目標等諸要素之間的本質聯(lián)系,使各要素聯(lián)動、協(xié)調、有機結合,完成教學活動及教學任務。其次,教學設計中培養(yǎng)團隊精神的目標要把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在教學實踐中有機地連接起來,通過運用理論和教學實踐活動把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連接起來。課程設計質量的好壞既和教師的課程設計能力有關,也和教師的課程設計理念有關。最后,根據(jù)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需求來設定團隊目標,從中提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課前根據(jù)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對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科學設計,并按照步驟進行實施,從而達到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2.2 明確健美操課程教學目標
在大學生的教育過程中要注意教育的全面性,實現(xiàn)真正的素質教育。對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方面要特別關注,這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大學生在校期間亟需培養(yǎng)的基本素質就是團隊精神,對大學生畢業(yè)后走向社會有更強的社會適應能力,更好地融入社會有極大的意義。在健美操課程教學設計時要針對團隊精神培養(yǎng)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健美操是女大學生在高校的體育選修課程,健美操教學中除了教師示范、領做、課堂指導等教學方法外,可以在健美操課堂上利用教學組織手段、教學內容安排,對女大學生的團隊精神加以培養(yǎng),從而提高女大學生的團隊意識。
在健美操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將學生分成若干組,學生通過團隊成員分工協(xié)作,共同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教師負責教學過程的組織和教學目標的整體實施。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一個團隊是通過積極合作、完成相同的目標為目的的一組學生的集體,團隊成員需要與其他成員合作以實現(xiàn)共同的目標。此教學過程的順利完成,需要教師在課堂心理教學目標描述時布置清楚、要求到位,以便于學生充分理解和實施[3]。
2.3 確定健美操課程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在健美操課程教學中培養(yǎng)團隊精神的目標設計重點是要保證每個學生都自愿參與到教師劃分的學習小組中,積極與團隊的成員合作,完成任務工作,能夠做到犧牲自己的利益來保證團隊的共同利益。學生在團隊合作過程中,激發(fā)每個成員強烈的責任感和奮發(fā)向上、積極創(chuàng)新的敬業(yè)精神,將自己的任務與團隊任務視為一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把團隊任務作為自己的使命來完成。健美操課程教學中培養(yǎng)團隊精神的目標設計難點在于課堂教學步驟的實施,教師要激發(fā)并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參與熱情,并強調學生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在執(zhí)行教學步驟的過程中,鼓勵并敦促學生進行積極參與、大膽創(chuàng)新、密切合作、最大限度地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
2.4 完成健美操課程教學設計
我國許多高等院校都開設了健美操課程,利用課堂教學來提高健美操技術動作的質量,改善學生的形體姿態(tài)。健美操教學中的形體練習可以促進大學生的生理與心理需求以及社會適應性等方面的良好發(fā)展。從我國高等院校健美操課程的教學內容來看,大多采用健美操的基礎步伐,或者根據(jù)基礎步伐重新組合編排成新的步伐進行教學。健美操的課堂教學技術性很強,教學內容絕大部分是體育類院校學生的專項練習法,對普通高等院校的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普通高等院校的學生對于健美操音樂的選擇與欣賞、比賽方法與規(guī)則等相關知識大多不了解,這樣就弱化了健美操的理論教學,不利于對學生欣賞美、鑒賞美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普通高等院校健美操的教學過程中,以技術性動作為主、藝術性動作為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從心理角度上來看,當代大學生在生理與心理都發(fā)生著極大的變化,對于已經成年的大學生來說,他們渴望對美的追求和對美的感受,渴望自己有一個優(yōu)美的體態(tài)、挺拔的身軀。而且,年輕學生的思想相當活躍,新鮮的、有激情的東西很容易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健美操課堂教學過程中,節(jié)奏快、動感性強的動作會受到學生的歡迎。但由于當代大學生體育基礎比較薄弱,形體動作的力量、耐力、柔韌以及協(xié)調性都比較差,健美操練習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都是第一次接觸,對健美操的動作技術的理解膚淺,不能及時準確掌握,在進行動作的重復練習時,學生會因對健美操動作學習的進度慢、效果差而出現(xiàn)急躁情緒,甚至會產生厭學的心理。因此,為了更好地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同時也為了提高健美操教學的效果,引入了以探究、合作為主體的教學方法。
在普通高校健美操課程教學中,首先要激發(fā)學生團隊合作的欲望,并逐步實施各教學環(huán)節(jié)。課上提出課堂教學任務,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小組成員共同完成小組任務,如健美操動作的編排[4]。教師可以讓學生依據(jù)情景提示,編排小段健美操動作。學生可以根據(jù)提示,通過團隊成員間共同協(xié)商,發(fā)揮每一位成員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互相合作,為了舞蹈的質量獻計獻策,積極主動參與到團隊任務中,對成員的具體工作進行劃分,每個成員都負責其中一部分的工作,如前期動作編排、舞蹈展示等。由教師做評委,各個小組間進行舞蹈展示,教師最終評選出優(yōu)秀的小組。通過這種“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方法,可加強女大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提高學生與人溝通、相互合作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素質水平[5]。
合理的課程設計是一堂優(yōu)秀的體育課程的前提,通過科學的課程設計可以明確教學目標、教學任務和教學程序,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通過科學、合理的體育課程設計完成教學,可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運動技能形成,完善大學生心理健康,并對大學生團隊精神、堅強意志力、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1]賈硯林.團隊精神[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220-221.
[2]李龍.教學過程設計[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151-152.
[3]華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方法與途徑[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0(4):120-121.
[4]劉志華.教學系統(tǒng)設計與實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25-26.
[5]張廣兵.參與式課程設計研究[D].重慶:西南師范大學,2009.
2016-07-09
黑龍江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項目“健美操課程中運用‘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對改善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效果研究”(12544081)。
安 婕(1984- ),女,講師,碩士,從事體育教學與訓練研究。
G831.3
A
2095-7602(2016)10-01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