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東部23個釀酒葡萄栽培品種初芽抗寒性的分析研究
隨著美國葡萄酒市場需求量的持續(xù)高漲,在美國東部歐亞種葡萄栽培面積也隨之不斷擴大。因為歐亞種葡萄的抗寒性普遍較弱,而在寒冷地區(qū)種植的一些抗寒性能不明的新品種,導致了頻繁的冬季凍害,產(chǎn)量受到很大損失。為此,本實驗對歐洲、南非等地主栽的23個釀酒葡萄品種的初芽抗寒性展開了研究分析,并利用3種統(tǒng)計方法:mode-date、分段回歸(piecewise regression)、年均半致死溫度LT50(AFT),來確定不同品種的最低初芽半致死溫度LT50。
葡萄初芽耐凍性FT以LT50表示,在俄亥俄州田間每2周檢測一次,連續(xù)檢測3個休眠期。結(jié)果表明,采用AFT法可以很準確地確定不同品種的最低半致死溫度LT50。AFT方法的誤差估計明顯低于mode-date法和分段回歸法,而且用AFT法統(tǒng)計出的葡萄存活率與2014年美國遭受極地渦旋(polar vortex)侵襲后葡萄的存活率數(shù)據(jù)最為一致。連續(xù)2年的平均AFT統(tǒng)計顯示,黑佳美(Gamay noir)的半致死溫度為-19℃,巴貝拉(Barbera)為-15℃,而且不同品種間的FT差異可以精確到1℃。
本實驗結(jié)果對于受低溫限制的釀酒葡萄生產(chǎn)園在選種具有適宜抗寒性的歐亞種葡萄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實踐意義。
來源:American Journal of Enology and Viticulture, 2016, Volume 67, Issue 2(丁燕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