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松
家屬參與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
●吳雪松
探討家屬參與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方法:選取我中心轄區(qū)內80例糖尿病患者,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例數(shù)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教育,而觀察組患者則接受家屬參與健康教育,對兩組患者的管理效果進行分析。結果:兩組患者自護能力比較,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的糖代謝指標改善情況也比對照組要高(P<0.05)。結論:將家屬參與健康教育模式引入到2型糖尿病管理中,可使患者的自護行為顯著提高,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進一步推廣。
2型糖尿?。还芾?;家屬參與;健康教育
大量臨床研究證實[1、2、3],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療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使患者有更好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減少了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家庭是社會支持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其康復的前提與基礎就是家屬的支持、關心與督促。相關研究表明,針對糖尿病患者家屬實施同步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在治療與護理過程中更好的配合護理人員,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4]。為了探索有效的糖尿病教育方式,促進糖尿病患者自護行為和療效的提高,我中心將家屬參與教育模式引入到2型糖尿病的管理中,療效顯著,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中心轄區(qū)內80例糖尿病患者,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例數(shù)均為40例。對照組中,男21例,女19例,年齡27-71歲,平均年齡(53.6±6.9)歲,病程1-18年,平均病程(7.8±1.3)年;觀察組中,男18例,女22例,年齡25-70歲,平均年齡(52.7±5.8)歲,病程1-20年,平均病程(8.2±1.3)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按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診斷。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教育。具體為:將糖尿病基本知識、臨床表現(xiàn)、治療方法以及注意事項等向患者做詳細介紹,提醒患者注意合理飲食,定期對血糖進行監(jiān)測,加強心理干預,多和患者進行交流溝通,使患者對疾病治療充分信心。
觀察組患者接受家庭參與健康教育。具體為:為患者和家屬建立相應的教育檔案,包括:患者的基本資料、聯(lián)系方式、病史等,患者家屬在患者健康教育工作中,需陪同在側,以對糖尿病基本知識,治療方法和注意事項等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從而更好的參與到患者的治療與護理工作中。教育人員每天定時對患者和家屬進行個別教育,同時開展集中教育,耐心的解答患者及其家屬的疑難問題,并將教育內容與掌握情況及時記錄下來。
1.3 隨訪
對患者進行為期10個月的隨訪,以充分掌握患者的多方情況,包括病情、飲食、運動、血糖和用藥等,也一并隨訪家屬,讓患者可以在患者治療過程中給予其支持與鼓勵。
1.4 評價指標
①患者自護行為:按照患者飲食控制、服藥、規(guī)律運動、血糖監(jiān)測、謹遵醫(yī)囑等方面,共24個項目,每個項目5分,A.完全沒有做到;B.偶爾做到;C.有時做到;D.經(jīng)常做到;E.完全做到,共100分,分數(shù)越高,則表明患者具備良好的自護行為。
②糖代謝指標:對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飯后2h血糖水平進行監(jiān)測。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文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利用t檢驗,采用X2對相關計數(shù)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自護行為能力比較
對照組患者自護行為能力(74.2±4.7)分,觀察組自護行為能力為(96.3±3.1)分,兩組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
2.2 兩組患者糖代謝指標變化比較
對照組患者空腹血糖(7.8±3.7)mmol/L,飯后2h血糖(11.4±3.5)mmol/L;觀察組患者空腹血糖(6.2±3.9)mmol/L,飯后2h血糖(8.5±2.2)mmol/L。兩組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
作為一種慢性疾病,糖尿病在我國的發(fā)病率較高,其中中老年人群占到了大部分。因為受到醫(yī)學水平的限制,現(xiàn)階段,血糖水平控制為主要的治療方法,針對糖尿病并發(fā)癥也主要為預防。同時,糖尿病病人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飲食等生活習慣的影響,而糖尿病病人的治療也幾乎為家中治療和調適。
家屬參與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及家屬對糖尿病相關防治和護理知識進行了解與掌握,且也能夠充分的了解合理用藥、飲食、運動以及定期監(jiān)測的重要性與具體做法,進而主動積極的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工作[5]。家屬參與教育后,可協(xié)助護士對患者展開有效監(jiān)管,幫助患者強化健康教育內容,提醒患者在服藥時嚴格遵醫(yī)囑進行,注意飲食和運動的合理,并按時復診和監(jiān)測,幫助患者選擇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為患者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統(tǒng)。在家屬的提醒、督促和鼓勵之下,落實各項治療康復措施,進而促進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增強。
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自護能力行為明顯比對照組要高,且糖代謝指標改善情況也比對照組要高(P<0.05)。由此可見,家屬參與健康教育應用于2型糖尿病管理中,可極大地促進患者自護行為的提高,特別對于強調家庭治療的糖尿病患者來說健康教育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疾病的演進和預后。[6]讓糖尿病管理質量增強,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可做進一步推廣。
(作者單位:貴州省平塘縣疾控中心)
[1]陳曉旭.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護理中作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4,(8):53
[2]馬靜,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的作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3(2):2169—2171
[3]姜輝.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用于糖尿病護理的效果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13(22):269—270
[4]肖曉玲,胡秋秋,劉玉萍. 家屬參與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應用[J]. 中華護理雜志,2012,04:313-316.
[5]鄧家誠. 2型糖尿病管理實施家屬參與健康教育的臨床觀察[J].中國農(nóng)村衛(wèi)生,2016,02:31.
[6]趙清平.糖尿病護理家園對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16(8):45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