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萬噸秸稈“變身”金枝玉葉
“沒想到這些柴火垛也能換錢,俺家的花生秧、地瓜秧就磨出900多千克糠,賣了908塊錢,半年的煤炭錢足夠了”!平邑縣白彥鎮(zhèn)三聯村村民王東標高興地說道。
每年秋收后,堆放在村頭巷尾、房前院后的農作物秸稈,成為影響村容村貌的巨大“障礙物”。如何才能消除這些制約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的障礙?白彥鎮(zhèn)提前動員提前部署,積極引導群眾將秸稈就地晾曬,集中堆放在遠離村莊的空地上。秋收過后,適時發(fā)動群眾開展清理三堆凈化家園活動,同時,引導當地信用社投放小額信貸資金,扶持磨糠販糠大戶上設備、添本錢,聯系山東省及周邊省市大型養(yǎng)殖場找銷路?!扒锸蘸缶烷_機子了,外銷粗糠9000多包,收入6萬多元”。磨糠大戶賈慶國滿臉喜悅。據了解,白彥鎮(zhèn)今年有2萬噸莊稼秸稈粉磨成糠,打包銷往山東省、河南省、江蘇省等地,成為養(yǎng)殖大戶的“搶手貨”,同時也為白彥鎮(zhèn)農戶帶來了2000萬元的收入。(賈巢吳紅學 山東省平邑縣白彥鎮(zhèn)黨委 郵編:27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