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雯
圣人孔子早在兩千年前就曾提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倍?,我們眾所周知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坦言認為:“學生有了興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在教育探索的道路上,我們不難明白,前人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如果學生對學習活動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將產(chǎn)生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把這門學科的學習任務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學習過程中也能興致勃勃地自覺克服重重困難,當然就能提高學習的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面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我們又將如何激發(fā)他們自主學習的興趣,進而促進能力的培養(yǎng)呢?
據(jù)研究,具體的非智力因素的組成因素主要有12種:成就動機、求知欲望、學習熱情;自尊心、自信心、進取心;責任感、義務感、榮譽感;自制性、堅持性、獨立性。我認為可以好好借助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力量,做到以下幾方面:
一、發(fā)現(xiàn)學習本身的“趣”,激發(fā)自主學習的“欲”
1、發(fā)掘教材資源的“趣”。理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不管在任何情況下,學習動機并沒有直接卷入學習的信息加工過程,也不是通過同化的機制來影響學習的。它主要是通過加強努力、集中注意和對學習的立即準備去影響認知的相互作用過程的。而一篇文本,作者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和思想往往是多元的,作為教師,我們可以發(fā)揮的訓練點可能也是很多的。在深入解讀文本后,以自己的眼光藝術(shù)地處理教學文本,合理地取舍教學主題,有機地整合教育資源,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們要善于找準文本的切入點和學生學習的切入點,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習本身的樂趣。如:我們成都地區(qū)所學教材是北師大版的,教材圖畫精美,色彩鮮明,文字優(yōu)美,教材體例獨具匠心,大到主題單元的設(shè)置、課文的選編,小到題目的圖標無不體現(xiàn)編者為之付出的心血。并且,這套教材貼近學生生活,富有情趣,從學生感興趣的讀、背、說、寫、編、唱、畫、演等各種實踐活動中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不但鼓勵學生運用學到的方法自主學習,與同學、長輩合作學習,交流學習的收獲,體驗學習的快樂,還鼓勵師生走出課堂,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qū)等教育資源,引導學生在大語文環(huán)境中學習。比如:一年級上冊七單元《外面的世界》,二年級上冊八單元《書的世界》的安排。教材內(nèi)容富有情趣的編排,本身就對低年級學生充滿了無限的誘惑力,我們教師就應當好好鉆研,發(fā)掘發(fā)揮教材資源的優(yōu)勢,結(jié)合學生實際的學情,設(shè)計出富有情趣的課,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如:我在教學《池塘邊的叫聲》時,就充分利用課文里青蛙和小魚精美的插圖,制作成PPt。學完課文后,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角色表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非常高,走進了語言文字,表演得惟妙惟肖,大大提高了學習效果。
2、發(fā)現(xiàn)同伴交流的“趣”。由于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發(fā)展特點,使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做事情的專注度不高,在課堂上集中精神的時間大約20分鐘。鑒于此,我們教師就要根據(jù)這一特點,在教學設(shè)計下狠下功夫,揚長避短,讓學生在每個學習活動中保持旺盛的精力,發(fā)揮其優(yōu)勢。因此,設(shè)計學習活動時,我將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同伴之間的交流有機結(jié)合起來,安排一些游戲、競賽等活動,讓他們發(fā)現(xiàn)和小伙伴一起學習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從而激發(fā)起學習的興趣。如:我在教學《可愛的娃娃》時.安排學生在十分鐘左右的自主學習后,和同桌一起拼讀生字條,互相考一考。和同桌一起或輪流正確、流利地讀課文。這個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在合作學習交流時,小伙伴之間競爭意識很強,一起拼讀生字條后考得像模像樣,還學會欣賞對方,給全會認讀生字的同學伸出大拇指表揚。在這樣每個人都能表現(xiàn)自己的學習交流活動中,他們感受到學習伙伴友善的幫助,品嘗到學習成功后的喜悅,發(fā)現(xiàn)原來學習是多么快樂的事情,學習的熱情隨之大增。
二、教給學生實用的“法”,增強自主學習的“力”
一個人在工作、學習上如果習得了方法,無論做什么事情,總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他的自信心將大大增加,而這份自信也將不斷刺激他敢于挑戰(zhàn),擁有更強的進取精神,獲得強大的學習能力。我們的教育教學何嘗不想教出這樣的學生來呢?在小學低年級學生中,我們就有意識地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到他們升到高年級,甚至將來一生,他們都將受用。因此,引導低年級學生學習時,我們必須教給其實用的方法,并反復訓練,使其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1、教師引領(lǐng)示范法?!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確立了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教師作為這群主體的引導者,他的引領(lǐng)示范作用是不容忽視的,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而言尤為重要。如:我在教學《丁丁打針》、《池塘邊的叫聲》、《可愛的娃娃》、《上天的螞蟻》等這樣的課文時,簡短引入后就先給學生示范朗讀。這時給學生強調(diào)傾聽的要求:請仔細聽老師讀課文,在新認識的生字頭上帶上音節(jié)。這時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發(fā)現(xiàn)其中的趣味,激發(fā)想自己去讀一讀的欲望。接著,我一步一步出示自主學習的金鑰匙:①標自然段。②讀課文2遍。③拼讀生字條2遍。④圈生字,畫出詞語,再讀2遍。⑤再讀課文2遍,做到正確、流利。每個步驟我都要在投影或白板上給學生作細致的示范,讓學生借助金鑰匙的方法進行自主學習。如:段前標上序號,大聲朗讀課文2遍,遇到不認識的字去查查生字條、查字表、查字典或是請教別人。指讀生字條2遍后到課文中去圈畫生字、詞語,并帶上音節(jié),再讀課文2遍時努力做到正確、流利。
2、開心游戲法。游戲是低年級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當學生根據(jù)老師的金鑰匙進行自主學習后,安排學生同桌或者四人小組交流,這時我們要教給學生交流游戲活動的方法和規(guī)則。如:同桌互相考生字詞語時,教給學生開火車、摘果子、摘星星、男女生比賽、搶答等游戲活動。告訴學生:用鉛筆遮住音節(jié)后考同學,可以打亂順序考,可以抽考生字口頭組詞。如果是在四人小組里開火車認讀生字詞語或課文朗讀,可以順著開,反著開,還可以編號輪流認讀,互相傾聽,給出正確的評價。當同學全會認讀時,同桌就會在書上畫上一個小圖標,或是伸出大拇指夸一夸,不會認讀的就要主動幫一幫。
3、反復練習法。一次兩次的自主學習是遠遠不夠的。一個游戲活動要在一、兩周.甚至更長的時間里堅持反復訓練,達到讓學生掌握老師教給的方法。之后才教給新的游戲活動。當學生掌握了老師教給的自主學習方法后,我們一定要鼓勵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想想:在課堂上,你先完成老師給的任務,還可以再做點什么?給學生滲透一個理念——語文課上永遠有做不完的事情。只有這樣做,一個訓練點一個訓練點地反復練習,學生才能在課堂上自如地完成一連串的學習任務.
三、發(fā)現(xiàn)學生活動的“彩”,發(fā)散學生思維的“根”
每個人做了事情,都想得到別人的肯定于認可。低年級學生的好勝心,更是驅(qū)使他們想得到老師和同伴的表揚。因此,學生在每一個學習活動中,我們都要關(guān)注全體,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的做法,對好的做法和想法一定給出及時、正確的評價,才能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走,才能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碰撞,得到更深遠的發(fā)展。
1、標準求低、求寬。課堂上學生的發(fā)言或長或短,只要是其內(nèi)心感受的真實反映,老師都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和肯定,同時要注意評價語言的具體化,給予正確的方法指導。當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說的幾句話竟然得到大家的認可,那種感覺是很快樂的,更能激發(fā)再次努力。
2、評價符號趣味化。老師們要努力改變以往那種以單純的分值的形式進行評價的做法。努力探索富有情趣的評價方式。對于有進步的同學,老師或同學可以在書本上面畫上一顆糖果或五星;對于進步較大的,老師可以加蓋一枚蘋果印章;對于表現(xiàn)特別出色的,老師可以在上面畫一個大姆指?!耙粡埿δ槨?、“一個卡通人物的畫像”、甚至是老師的簽名等等,都可以算是對學生的積極評價。
3、評價語有指導性。老師給孩子的評價語言應該具有指導性,別泛泛而談,模糊概括。如:我在課堂上看到學生聲音響亮地讀課文,我會夸他:“我聽到了某某同學動聽的讀書聲?!笨吹綄W生同桌合作時小腦袋湊在一起共讀一本書時,我便說:“某某同學真會合作,一個讀,一個認真聽?!甭牭綄W生有感情的朗讀時,我會說:“謝謝你帶我們走進課文里小主人的心里了。”看到學生認真聽講的樣子,我會說:“我喜歡某某同學用明亮的眼睛看著黑板,他真會學習!”……其他同學聽了后會學著也那樣去做。
相信,當我們認真分析學情,借助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力量,結(jié)合對教材的研究,及時捕捉學生在課堂上的閃光點.學生一定會大聲告訴你:“老師,我喜歡自主學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