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農業(yè)廣播電視學校洛寧縣分?!≮w陽春 韓玉偉河南省農業(yè)廣播電視學校洛陽市分?!≈x清華
豫西地區(qū)麥播技術
河南省農業(yè)廣播電視學校洛寧縣分校趙陽春韓玉偉
河南省農業(yè)廣播電視學校洛陽市分校謝清華
豫西地區(qū)地形地貌復雜,小氣候多樣,干旱、大風、冰雹、霜凍、干熱風等自然災害天氣較多,有“十年九旱”之稱。小麥是豫西地區(qū)主要夏糧作物,旱地種植面積在75%以上,種植期因天氣影響,播種期可從10月上旬延遲至11月初,個別年份有的延遲至11月中旬,生育期還要預防凍害、干旱、大風等惡略氣候影響,這就要求麥播要因時因地采用適宜技術,做好關鍵技術落實,確保高質量種足種好小麥。
品種布局做到主導品種突出,搭配品種合理,良種良法配套,最大限度發(fā)揮優(yōu)良品種的增產潛力。根據豫西地區(qū)小麥生產實際和品種特性,小麥品種利用以優(yōu)質高產穩(wěn)產品種為主,正常年份,堅持以半冬性品種為主,適當搭配弱春性品種。栽培品種以洛旱6號、平安8號為主,搭配種植中麥175、豫麥49-198。其中水澆地以眾麥1號、周麥22為主,搭配種植周麥26、豫麥49-198;山區(qū)晚茬麥田以弱春性品種偃展4110、平安6號為主,搭配種植豫麥18。
秋作物收獲后要及時耕翻整地,按照“秸稈還田地塊必須深耕,旋耕地塊必須耙實”的要求,提高整地質量,夯實麥播基礎,增強抗災能力。
(一)擴大機械深耕面積
機械耕地,耕深要在25cm以上,切實做到機耕機耙相結合,切忌深耕淺耙,確保耙透、耙實、耙平、耙細。
(二)旋耕田要耙實
針對旋耕田塊容易造成深播弱苗、缺苗斷壟和冬春易旱易凍等問題,旋耕后一定要耙實。連續(xù)旋耕2~3年的麥田必須深耕1次,以打破犁底層,提高土壤蓄水、保墑和供肥能力,促進根系下扎,增強抗災能力。
(三)加快騰茬整地進度
對于秋作物成熟期推遲的晚收地塊,要充分發(fā)揮大型機械的作用,加快秋收騰茬整地進度。
不斷提高土壤肥力是持續(xù)增產的基礎,是實現用地、養(yǎng)地相結合的重要舉措。在大力推廣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持續(xù)培肥地力的基礎上,繼續(xù)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提高土壤肥力。根據豫西地區(qū)土壤肥力情況,麥播施肥的總體原則是在施足有機肥的基礎上,穩(wěn)定氮肥,配施磷肥,增施鉀肥,補施微肥。氮肥總量控制與分期調控相結合,測土確定磷肥、鉀肥用量,有針對性地補施微肥。每667m2產量在500kg以上的高產田塊,每667m2施氮肥折純氮(N)12~16kg(尿素30kg或碳銨80kg)、磷肥(P2O5)折合8~10kg(磷肥60kg)、鉀肥(K2O)折合4~6kg(氯化鉀15kg)。其中,氮肥50%~60%底 施、40%~50%拔節(jié)期追施。中產麥田每667m2施氮肥折純氮(N)10~12kg(尿素25~30kg或碳銨70kg)、磷肥折合P2O56~8kg(過磷酸鈣40~50kg)、鉀肥K2O折合3~4kg(氯化鉀6~8kg)。同時,要大力推廣小麥專用配方肥,達到均衡施肥、科學施肥的增產效果。
足墑適期播種是保證麥播質量的關鍵,也是培育冬前壯苗、防止旺長凍害、構建合理群體結構的基礎。
(一)足墑播種
足墑播種是確保一播全苗的基礎,只有足墑播種才能確保一播全苗。
(二)掌握適宜播量、播期
根據豫西地區(qū)實際情況,小麥半冬性品種最佳播種期為10月10—15日,基本苗應掌握在16萬~18萬/667m2(播量約8~9kg/667m2)為宜;弱春性品種最佳播種期為10月15—20日,基本苗應控制在18萬~20萬/667m2( 播 量 約9~10kg/667m2)為宜。因其他原因延誤播期或整地質量較差的麥田,應適當增加播量,每晚播3d每667m2播量增加0.5kg,但最高基本苗要控制在30萬以內,并做到播深3~4cm,落種均勻。
根據麥田多年病蟲發(fā)生為害特點,麥播期搞好藥劑拌種(包衣)、土壤處理,可有效減輕地下害蟲、早期病害對小麥的危害。在全蝕病、根腐病發(fā)生的地塊,在采取深翻、增施有機肥、施用酸性化肥等措施的同時,用適樂時拌種后播種;在地下害蟲發(fā)生的地塊,每667m2可選用50%辛硫磷乳油50g,加水3.5kg,拌麥種30~35kg,重發(fā)區(qū)除拌種外,還應采取土壤處理,每667m2可用3%辛硫磷顆粒劑2~2.5kg,拌細土20kg,于耕前撒施,兼治吸漿蟲。對預防紋枯病、根腐病、黑穗病等為主的病害,可選擇使用立克秀、苯醚甲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或懸浮種衣劑等按推薦劑量進行種子包衣或拌種。
(一)闊葉雜草化除
以闊葉雜草為優(yōu)勢種的麥田,每667m2可用75%巨星干懸乳劑1~1.5g,或10%苯磺隆可濕性粉劑10~20g,或56%二甲四氯可濕性粉劑30~40g,或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40~50mL,對水40kg,于小麥3~5葉期、雜草2~5葉期均勻噴霧。
(二)禾本科雜草化除
以禾本科雜草為優(yōu)勢種的麥田,每667m2可用10%驃馬乳油50mL,或6.9%驃馬濃乳劑50~60mL,或3%世瑪乳油25~30mL,對水40kg,于小麥3~5葉期、雜草2~5葉期均勻噴霧。
(三)禾本科、闊葉混生雜草化除
將上述兩類藥劑各任選一種混配施用,或每667m2用50%異丙隆150g,對水40kg均勻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