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霞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比绾尾拍茏寣W生樂于書面表達呢?在多年的作文教學實踐中,我體會到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是作文成功的關鍵。學生做了,經(jīng)歷過的事情,讓學生記錄下來,比憑空想象、隨便臆造要容易得多。所以我常常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快樂作文,收到良好的效果。我曾經(jīng)精心設計了這樣一節(jié)作文課——巧手折紙課。
一、巧設懸念,導入新課
折紙是孩子們非常喜愛的一項活動。孩子們學起來興致非常高。為創(chuàng)設情境,上課時我故作懸念,我說:同學們,今天李老師不教你們作文,教你們折紙怎么樣?(說著我把事先準備好的“千紙鶴”、“和平鴿”、“花籃”……呈現(xiàn)在孩子的面前。)一石激起千層浪,就像學生在作文中形容的那樣:“教室里一下子開了鍋,同學們用詫異的目光看著老師,議論紛紛……”接著,我又說:“這節(jié)課,只要大家用心學,保證每個同學都能折出漂亮的作品,你們就成為了一位位‘小巧手,還有機會參加學校的折紙作品展呢!”聽了這話,學生的興趣一下子來了,他們個個躍躍欲試、摩拳擦掌,情緒更高漲。
我把預先準備好的紙片發(fā)到他們手中,我教給學生折“和平鴿”和“紙簍”的方法,有些學生很快就學會了。一些女孩子竟別出心裁地折出許多其他花樣,學生興高采烈,微笑洋溢在他們臉上,那情形正如他們在作文中所寫:“大家興奮地把李老師圍在中間,看著紙片在她手中如變魔術一般翻來覆去,一轉眼,一只活脫脫的小青蛙誕生了。同學們都興奮得叫了起來,幾乎把房頂撐破了……”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們都有一雙會發(fā)現(xiàn)、會觀察的眼睛,但最初的時候需要老師教會他們怎樣發(fā)現(xiàn),如何觀察。
整節(jié)課大家學得津津有味,興趣盎然,只恨時間過得太快,雖然下課鈴聲響了,但孩子們卻說什么也不愿下課,一再求我把折紙孔雀的方法教給他們(這當然是我故意使得招兒,那個漂亮的大孔雀早把他們饞死了)。借此良機,我設計了第二個環(huán)節(jié)。
二、借興激情,指導寫作
在學生的強烈要求下,我明知故問:“這只孔雀漂亮嗎?”“漂亮!”“你們想學嗎?”“想!”“這可有一定難度?!蔽夜室赓u關子?!拔覀儾慌拢探o我們吧!”孩子們興頭不減。我趁熱打鐵,你們想怎樣學呢?能不能用書面語言表達你們想學的愿望呢?請你們把自己想學的愿望告訴老師,看誰寫的語言生動能打動老師,老師就教你們折“孔雀”,怎么樣?我話音剛落,孩子們就答應了,而且從不同角度選材:有的從老師講課的藝術方面選材,有的從整個課堂氣氛選材,有的從老師輔導“差生”方面選材,有的獨具視角挖掘出“只要不怕困難、堅持不懈就一定會成功”的道理……每一篇都寫得真實生動,真正消除學生畏懼作文的心理。
如一位學生以《語文老師教折紙》為題這樣開頭:“先學折花籃,先學折孔雀,先學……”一陣陣高喊聲好像要撐破五年級的教室。咦?五年級的作文課上怎么傳出這樣的爭吵來?原來,下午第二節(jié)是作文課,李老師笑容滿面地走進教室。真奇怪,他今天沒拿講義,也沒抱著我們的作文本,手里卻提著一個超級塑料兜。老師要干什么?正當我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時,李老師神秘地對大家說:“今天我們不上作文,我教你們折紙怎么樣?”說著他從塑料兜里掏出一堆折紙作品——小巧的紙簍,可愛的和平鴿,張牙舞爪的螃蟹……同學們“啊”了一聲,都伸長脖子去看,有的索性站起來。接著大家議論起來,有的說:“語文老師教折紙,稀奇稀奇真稀奇?!庇械恼f:“作文課改折紙了,老師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俊蓖蝗?,我們班的調皮鬼李華站起來大喊:“老師,您是怎么折的?快教教我們。”頓時,教室里安靜下來,大家都瞪大眼睛看著老師……
另一位學生以《難忘折紙課》為題,這樣寫道:聽著老師的講解,看著彩紙被老師左一折,右一摁,上一翻,下一壓……我眼花繚亂,到底該怎么折?。课业氖侄叨哙锣?,一不小心“哧拉”紙被撕了個大口子。我懊惱極了,一把揉了個紙團,塞進桌斗。“別著急,我來教你?!辈恢裁磿r候,李老師已經(jīng)站在我的身旁……
還有一位學生以《一節(jié)特殊的作文課》為題結尾,他寫道:“叮鈴鈴……下課了,我們一再請求老師把折孔雀的方法告訴我們,老師卻啟發(fā)我們寫一篇作文。我們這才恍然大悟,老師是在變著法兒給我們上作文課。這樣既讓我們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獲得知識,還為我們創(chuàng)設寫作的情境,使我們寫作文前胸有成文。這樣有趣的課誰不喜歡上呢?”
當然,學生的作文中還有許多閃光點,還有許多好詞佳句。這是我們不曾想到的。在作文講評時,孩子們紛紛舉手發(fā)言,情緒高漲。下課鈴聲響起,他們把我團團圍住,我的講桌上瞬間擺滿了折紙作品,花樣竟達幾十種。有的孩子還在上面寫了自己的心靈寄語,頓時幸福感驀地從心底升起……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小學生由于年齡和閱歷的關系,還不可能自己很好地認識生活,體驗生活,感悟生活,從生活中汲取寫作素材,尋找創(chuàng)作的靈感,所以要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可寫,教師要想方設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在情境中幫他們體驗,讓他們“言之有物”,這樣才能讓他們自覺地學習語言,掌握語言,從而更好地運用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