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望
春節(jié)是闔家團圓的日子,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文化符號,故鄉(xiāng)是忙碌在外人們心中最深刻的記憶,是思家游子的精神寄托和靈魂皈依。
故鄉(xiāng)承載著多少兒時的記憶,在北漂的那段日子,面對繁華高大的建筑,喧囂來往的車輛,孤寂的內心經(jīng)常泛起無所皈依的傷痛,時常徘徊在租住房子的院子里,眺望故鄉(xiāng)的方向,淚水迷離了雙眼,長滿青草的田埂,哞哞叫著的老牛、搖曳生姿的香樟,微波蕩漾的池塘、香氣撲鼻的白茶花、池塘邊洗衣的母親……故鄉(xiāng)的諸多場景放電影般在腦海中彌散開來。
工作在粵東海濱小城,一晃8年,買房、結婚、生子,生活日趨一日,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依然年復一年。春節(jié)前夕請上年休假獨自帶著小孩踏上回家的旅程,再去兒時的村莊,記憶中的美好影像已蕩然無存。彎彎曲曲的兩邊綠草叢生的小徑已變成干凈平整的水泥路,斑駁老舊的土房也早已不見蹤影,那趕著山羊一路吆喝的老伯呢?那兒時一同嬉戲玩鬧的伙伴呢?還有春蠶、青蛙、燕子……走在齊整、洋氣十足的建筑群落中,看到家家戶戶院落里停放的小車,再看著一張張陌生新奇的臉龐,心底忽然就有了一種心悸的感覺,這正是所謂的“近鄉(xiāng)情怯”。是啊,我與故鄉(xiāng)已相隔得太久,心中記憶的故鄉(xiāng)再也回不去了,我只是村莊的過客,只是人世間行色匆匆的過客。
春節(jié)后上班第一天,一位異鄉(xiāng)同事問我“在哪里過年”,我說“在這里”,他對我說“其實在這過年也挺好”,簡單的話語卻表達了內心最原始的情感,這讓我想起了蘇軾的那句“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不同的人,不同的處境,不同的年齡閱歷對故鄉(xiāng)內涵的理解必然不同,故鄉(xiāng)可能是出生的地方,也可能是長久居住的地方。隨著時光的流逝,你我年齡的增長,有形的故鄉(xiāng)在繁華和喧囂中終究湮滅,而精神家園則在我們心中越來越清晰。對這座城市的情感是復雜的,不能簡單地說愛與不愛,它承載著我們太多記憶,有喜怒哀樂,也見證了悲歡離合,我們成長的足跡又何嘗不是它發(fā)展的歷程??吹酱汗?jié)有這么多異鄉(xiāng)人在這座城市堅守崗位,恍然明白其實何必非要刻意去找尋兒時的故鄉(xiāng),安于途中,踏踏實實地生活,認認真真的工作,只要心靈高尚,不也是精神的回歸嗎?
“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其實“故鄉(xiāng)”就在你我身邊,就在粗茶淡飯中,就在書桌旁和枕頭邊,就在一葉一花間,就在……在這美麗的海濱小城里只要我們心中有故鄉(xiāng),就是一種難得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