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芳
(太原科技大學 外國語學院,山西 太原 030024)
?
英漢網絡新詞匯文化理據對比研究
于芳
(太原科技大學 外國語學院,山西 太原 030024)
摘要:網絡新詞匯是伴隨著互聯(lián)網的興起和應用在網絡語言領域出現的特殊語言現象,網絡新詞匯的文化理據研究是網絡語言研究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通過對英漢網絡新詞匯構成和發(fā)展的文化背景和大眾造詞心理進行對比分析,探索了二者的個性和共性及相互關聯(lián),揭示了英漢詞語發(fā)展方向和規(guī)律,為網絡交際的規(guī)范提供參考。
關鍵詞:網絡流行語;文化理據;縮略語
網絡新詞匯是伴隨著互聯(lián)網的興起和應用在網絡語言領域出現的特殊語言現象。它們一般簡潔獨特且詼諧幽默,廣為人們使用和推崇。對網絡新詞匯的構詞理據進行研究是網絡語言研究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新詞匯的理據分為兩類:詞內理據(包括擬聲理據、形態(tài)理據、語義理據)和詞外理據(即文化理據)。詞外理據是一種反映語言符號同外界世界聯(lián)系的理據,即詞語的構成以及發(fā)展的文化背景[1]。本文從英漢網絡新詞匯的文化背景來探索新詞匯理據的來源及文化背景對詞匯理據產生的影響,從文化角度闡釋大眾心理和社會價值觀對英漢網絡新詞匯形成的影響。
1客觀世界的發(fā)展對英漢網絡新詞匯形成的影響
任何新詞匯的形成都和客觀世界的變化及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緊密聯(lián)系??萍既招略庐惖陌l(fā)展、政治經濟文化的快速進步、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觀念的更新都直接促使大量網絡新詞匯席卷而來,影響并改變著人們的網絡生活和現實生活。
政治形勢的變化、國家領導人的影響以及新政策的制定都會促使網絡新詞匯的形成。例如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上任后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導致了Obamacare(奧巴馬醫(yī)改)這個詞的出現和普及。而一些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帶有政治色彩的服務,同時也在網上進行各式選舉活動,進而出現了一些英語政治新詞。例如,e-campaigning電子競選,e-precinct電子選區(qū)。而在中國網絡上今年出現的“裸官”一詞指的是配偶、子女等親屬以及大部分財產都在境外而自己孤身一人在國內做官的人;而“20%個稅”指的是最犀利房產稅政策引發(fā)最猛烈迅捷的(假)離婚潮?!傍B巢外交”指的是北京奧運會期間,各國政要來訪進行的外交活動[2]。
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也使很多網絡詞匯應運而生。例如,e-shopping網上購物,e-market電子市場,e-cash電子現金,e-business網上交易,e-service電子服務等。一系列新詞匯都折射出了網絡技術為傳統(tǒng)的經濟生活帶來的影響和改變。而中文網絡詞匯中的“克強指數”源自于英國《經濟學人》雜志于2010年推出的用于評估中國GDP增長量的指標?!坝白鱼y行”是指游離于銀行監(jiān)管體系之外、可能引發(fā)系統(tǒng)性風險和監(jiān)管套利等問題的信用中介體系?!皠傂琛笔莿傂孕枨蟮暮喎Q,指生活必須的東西、生存必備的東西,比如剛需房[3-4]。
科學技術尤其是網絡技術的發(fā)展給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帶來了巨大的改變,很多相關的英漢網絡新詞匯也因此被創(chuàng)造出來。Typerventilating表示通過即時信息軟件發(fā)送信息的時候無間隔地一條一條給對方發(fā)送信息,讓對方插不上話的做法;Pad+addict表示無節(jié)制地花費大量時間在平板電腦上的情況;Factivist指一個人不斷在社交網絡上發(fā)帖,致力于成為網絡流行趨勢的制造者或者參與者,認為這么做就能與眾不同;Digitally Grounded用來形容“受到家長懲罰、無法接觸網絡”的狀態(tài)。而中文中的版主、點贊、潛水、人肉搜索以及“百度一下”等都是科學技術尤其是網絡技術飛速發(fā)展的產物。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發(fā)展最早源自于西方國家,而英語又是全球通用的語言,因此中文網絡詞匯有相當一部分是借用的外來語。例如h黑客是由hacker的音譯與意譯結合構成的新詞;電子郵件地址中的@符號在英文中被讀為at,然后音譯為中文就是“艾特”;網上“沖浪”源自surf,借用了水上體育項目的名稱;常見的還有伊妹兒(E-mail)、博客(blog)等。通過比較,不難發(fā)現漢語網絡新詞中有很多是從英語借用過來的詞語,而能夠進入英語的漢語外來語則是鳳毛麟角[4]。
2網絡壞境下大眾心理對英漢網絡新詞匯形成的影響
在飛速發(fā)展的網絡時代,社會價值觀和公眾普遍的心理需求直接影響了英漢網絡新詞匯的形成。網絡新詞匯都是網民的個性和內心世界的反映,同時也是對社會文化現象和網絡思維方式的折射。
2.1追求簡潔快捷的大眾造詞心理
網絡時代,社會的快節(jié)奏促使人們事事追求方便快捷。但鍵盤輸入與口頭交流相比卻慢得多。為了達到高效通暢的網絡交際目的,人們通過使用縮略法化繁就簡,調高輸入速度。因此,在英漢的網絡新詞匯中出現了大批的縮略詞。
英語中的縮略詞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由英語詞匯首位字母構成的。如,PEM是Privacy enhanced mail的縮寫形式,而BBL是Be back later的縮寫形式,HAGO是have a good one day的首字母縮略詞,用于結束電子郵件或離開聊天室時的告別語;TIA則是thanks in advance的首字母縮略詞。另一種則為截短縮略,即縮略單詞由詞語中的部分字母構成,如大家熟悉的Internet的縮略語為net,plz是please的縮略語,technology的縮略語為tech,而popular的縮略語為pop。
漢語網絡詞匯中的縮略詞種類和數量相對較少,主要是使用具有壓縮式特點的縮略語,例如:白骨精是(白領、骨干、精英)的縮寫;網紅,就是網絡紅人,指在互聯(lián)網上面走紅的人;高富帥是高大、富有和帥氣的縮寫;窮矮挫指的是貧窮、矮小、猥瑣。此外,“何棄療”即“為何放棄治療”的縮寫,“不明覺厲”指的是雖然不明白對方在說什么,但感覺很厲害的樣子。因為文字輸入法的限制,中國網民采用的漢語拼音縮略語成為漢語網絡縮略詞匯的特色,它在漢語網絡縮略語中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例如:RP-人品,JS-奸商等。
除了縮略詞外,英漢網絡詞匯都大量借鑒了諧音詞來提高鍵盤輸入速度。英語的諧音詞主要有字母諧音和數字兩種形式。字母諧音常見的例子如下:CU=see you(再見),IC=I see(我明白了),me 2=me,too(我也是),Q=Cute(可愛)。常見的數字諧音有純數字諧音詞和數字字母組合諧音詞,例如:419是英語for one night的諧音(一夜情的意思),B=Before(在什么之前),4U=for you意為“為你”。
而漢語的諧音詞主要是數字諧音,而字母諧音寥寥無幾。常見的例子如下:818=八卦一下,9494=就是就是,98=酒吧,3344=生生世世。不過,還可以經??吹街杏⑽幕煊玫目s略語,如:I 服了 U, 3q-Thank you等。英語的諧音詞也有受中文的影響,例如:250=stupid person 蠢人,520=I love you 我愛你,但明顯不如漢語網絡新詞匯受到英語的影響大??傊瑹o論是哪種諧音和縮略方式都減少了敲打鍵盤的次數,大大提高了網絡交流效率。
2.2反諷幽默,追求標新個性的大眾造詞心理
網絡環(huán)境下,人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作欲望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他們通過創(chuàng)造活潑生動的網絡詞匯來抒發(fā)諷刺自嘲、無奈、驚訝等多種情緒,同時也在幽默詼諧中釋放壓力,享受到的是一種創(chuàng)造的成就感。例如美國網民用Wikidiot(維基傻瓜)諷刺那些相信維基百科上的所有信息都是事實或者將其視為可靠來源的人;用Brand name-dropping戲謔在別人面前頻繁提及自己擁有的名牌物品,希望以此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淺薄之人;用Teacup(茶杯型人)生動形象地描述那些心理極其脆弱、不堪一擊的人;用Phubbing詼諧地調侃在社交場合不關注身邊的人,而是一個勁看手機的不禮貌行為。
而中文類似的網絡新詞匯更是不勝枚舉,例如:躲貓貓和俯臥撐是中國網民根據時事對公務員的工作進行質疑和諷刺的產物。面對著物價飛漲,網民們創(chuàng)造出“蒜你狠”“油你漲”“糖高宗”等一系列網絡新詞匯來抒發(fā)他們無奈、嘲諷、抱怨的內心狀態(tài)。隨著最新蘋果手機的上市,網友創(chuàng)造出“腎6”這個詞匯,它的意思是賣了腎買蘋果6手機,嘲諷iphone6手機太貴?!翱拥币庵敢环N內心的宣泄、不滿,有被欺騙的意思。這些網絡新詞匯幽默而詼諧同時又意味深長,深受大家的歡迎和喜愛,很快通過網絡為主的媒介迅速傳播開來。
此外,中國的網民還特別喜歡通過諧音和方言來創(chuàng)造出生動有趣的網絡新詞匯,從而增加語言的藝術情趣,形成風趣、諷刺等效果。例如:用油菜花來指代有才華,用杯具表示悲劇,用四川方言“趕腳”來代替感覺,用臺灣普通話中的“偶”來代替“我”,而年輕網民最愛用的“醬紫”則是“這樣子”速讀連音。這些借用的方言讓網絡語言變得活潑生動,標新立異又廣為接受。
近年漢語網絡新詞出現一種新的現象,即采用古代漢語中一些筆畫復雜的詞生動形象地表達意義。如“槑”字由二呆組成,用來形容人比呆還呆的意思。在網絡文化中,“囧”的內小“八”字視為眉眼,“口”視為嘴,表示一個人無奈尷尬的表情。而這種構詞方式在英語網絡新詞匯中還未見到。
有些用來幽默和自嘲的漢語網絡新詞匯甚至被英語國家的網民所接納和借用,如:土豪(Tuhao),大媽(Dama),Lianghui(兩會),gelivable(給力),smilence(笑而不語),emotionormal(情緒穩(wěn)定),circusee(圍觀),vegeteal(偷菜)等等。
3結語
通過對英漢網絡新詞匯的文化理據進行對比分析,不難發(fā)現二者表現趨同性的同時,也具有各自的特點。在新詞匯形成發(fā)展的過程中,二者都受到客觀世界發(fā)展和公眾普遍心理需求的極大影響。但因為語言體系和所處文化的不同,它們表現出來的語言特征有所不同:英語網絡縮略語明顯數量更大種類更為繁多,而中文網絡詞匯對外來語和古漢語的借用現象比英語網絡詞匯多得多。但在英漢新詞匯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二者是交叉影響和相互交融的,總體來講漢語體現出更強的包容性,對英語網絡詞匯的引用和借鑒所占比例更大。
網絡新詞匯是時代進步、語言發(fā)展的產物,對英漢網絡新詞匯的文化理據進行對比分析有助于掌握英漢詞語的發(fā)展方向和規(guī)律,促進網絡環(huán)境下的跨文化交際,同時也為引導規(guī)范社會語言,為語言政策的制定、網絡交際的規(guī)范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 孔筱燕,楊廷君.英漢網絡新詞構詞方式對比研究[J].現代語文,2014(2):157-160.
[2] 付錚.試論漢英網絡語言的現狀[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12(6):72-73.
[3] 李少平.詞語的文化理據與漢語詞匯習得[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2006(4):41-44.
[4] 吳莉.論網絡資源在法律英語翻譯中的應用[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12):136-138.
(責任校對龍四清)
doi: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4.044
收稿日期:20150930
基金項目:太原科技大學校青年科技研究基金項目(20143011)
作者簡介:于芳(1980-),女,河南漯河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翻譯理論方向的研究。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5884(2016)04-01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