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田
(淮北師范大學,235000)
?
錫山秦氏的文學文獻學
高田
(淮北師范大學,235000)
摘要:錫山秦氏是江南文學世家,也是文獻之家。其在文獻學方面作了許多工作,取得了大量成果,特別是保存了大量文學文獻資料,為展現家族文學面貌和發(fā)展脈絡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文獻學;文學;錫山秦氏
錫山秦氏是江南有著七百多年家族史的文學世家,家風嚴謹,家學深厚,在文學領域影響深遠。其中,文獻學是家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了家族文學的發(fā)展。
1文獻與治學
錫山秦氏在文獻學方面有自己的見解,做了大量工作,其根本目的是為文學創(chuàng)作與研究服務。秦氏族人多喜藏書,甚至有自己的藏書樓。如,作為一個頗有才華的詩人,秦汴就曾“構一小樓名曰‘萬卷’,聚圖籍其中,日事校讎,誦讀不輟。嘗言‘得一萬戶侯,不如得萬卷書’?!盵1]其子柄,繼承父業(yè),有繡石山房、雁里草堂諸書齋,名于當世。
秦氏藏書不僅數量大,且種類繁多。詩文集、經學、理學、史書典籍,無所不包。這為其讀書、治學提供了豐富資料,為其文學創(chuàng)作打下了厚實的基礎。這其中最突出的表現是秦氏族人注重輯錄、整合文獻資料,作為治學的依據。秦伯龍編輯《五經類纂》,序曰:“然則類書所作,又曷何少哉?家大人以癸未,余以甲辰,相繼起家壁,深愧株守,未遑兼貫。然游庭過塾之余,于諸經頗喜涉獵,里居需次,尋繹舊聞,而援與舍弟山公輯成是編,聊補類書之所未及。竊思五經如日月之麗天,而爝火詎足增其末光,如江河之行地,而行潦豈能分其余潤?然今圣天子方以經術造士,文章爾雅訓詞深厚,彬彬乎追唐虞三代之隆,則是編也,以備參稽,以資潤色。”[2]秦瀹輯錄古史,其《書戰(zhàn)國人才言行錄后》云:“覽觀載籍,編為《古史聯珠錄》一百五十卷,《讀書記事錄》一十二卷,顧取名也富,則用力斯難至,于今未得全書也。別有《春秋類編》三十二卷。吾友顧子嗣美,欲為予梓之而未果。吾姐夫談君明陽,乃命其子修校正而梓之。修故予甥,又從予學,因請予《戰(zhàn)國人才言行錄》而并校梓焉?!盵3]編纂五經、輯錄古史,秦氏對古史資料的重視為其治學打下基礎。
2文學文獻資料的保存
秦氏保存了大量文獻資料,其中最重要的是文學文獻資料,這為展現其家族文化與文學的特征與盛況,激勵和熏染其后代繼承與發(fā)展前學奠定了堅實基礎。
秦氏不僅有眾多的詩文別集,還有收錄了秦旭、秦金、秦瀚詩集的叢書《秦氏三府君集》。特別是《錫山秦氏詩鈔》與《錫山秦氏文鈔》兩部總集性文學文獻的編纂,更成為秦氏文獻成就的代表,展現了秦氏家族文學的整體面貌。
江蘇著名學者夏孫桐為《錫山秦氏文鈔》作序云:“今觀秦氏所錄,沿歷四朝,作者百數十人,具有道德功業(yè)文章之盛?!`見世所傳刊,合一郡一邑之作,號為文征者,視此一家之集,美盛尤或遜之,況尋常士族所輯家集,譬爝火之于日星,詎可同日語哉?……秦氏人才之盛,世澤之長,既表望于國家,平甫之輯是編,守先待后,近以勉一家之繼美,遠以存斯文之墜緒,其所關至大。”[4]由《錫山秦氏文鈔》所錄,可見秦氏的文學成就遠遠超出一般的士族之家,不愧為名冠江南的文學家族。浙江著名藏書刻書家劉承干于是贊嘆:“遙遙七百載,人往風未微。賢嗣抱殘缺,望古猶可希。征辭潤金石,鏤字編珠璣。百二十三人,俯仰同瞻依。書香紹一脈,讀者知所歸。我生愧已晚,惆悵世已非。把卷自消遣,散發(fā)棲荊扉。觥觥聞大集,令我思風徽。味經啟其鑰,遂庵揭其微。合刊篇五百,霧集煙更霏。文獻果足征,賀君一盞飛?!盵5]
3文獻對家族文學的促進
秦氏族人詩文集數量之大,在其他家族中是少見的。且秦氏注意文獻保存,付梓刊刻,傳于后世,至今其書目可見者尚有415部之多。夏孫桐 《錫山秦氏文鈔序》:“遠者勿論,即有清一代如留仙、味經、小峴、淡如諸先生,皆眾所推為儒經宗師、名臣循吏,且于文號專家,煌煌名作,固已??斒?。淵源所逮,雅材蔚起,每有專集流傳,其散佚孤篇,旁及閨秀,皆不失方雅,家風美矣、盛矣?!盵6]由秦氏詩文集,可見其創(chuàng)作的風格、題材、體裁、師承所向、理論觀點等,這對后學啟示良多。特別是《詩鈔》《文鈔》兩部總集整合了眾多秦氏成員的作品,勾勒出其整體風貌。
《錫山秦氏詩鈔》中每個詩人都有小傳作簡要的介紹,有詩話可錄的必采入,后學者由此而入,提綱挈領,體味詩人的詩學觀點,再觀其詩作,可深入了解其特色與創(chuàng)作理念。且《錫山秦氏詩鈔》以時間先后編排,學者細心觀察與考究,可見其詩學與詩風前后相繼的關系,從而從整體上了解秦氏家族詩學的特點與成就。
《錫山秦氏文鈔》匯錄了眾多古文家的作品,且體裁多樣,內容豐富,序跋、書、記、說、碑銘、傳狀、祭文、哀辭、題記、像贊等應有盡有,記錄了秦氏家族歷史、家風、家學、文化特征及眾多的家族活動。正如江蘇著名教育家唐文治民國十九年序所云:“宏通淹雅,蓋其閥閱之盛,甲于三吳。其著作之富麟麟炳炳,蔚成巨觀,綜其數,達百有二十余人,嗚呼!何其多也。自王跡息而詩衰、離騷作,而言辭之事興,于是乎專集名焉?!墩衙魑倪x》擷漢魏晉諸代之菁華,于是乎總集名焉。然從未有以家族之著述集為鴻編者。即有之,亦不過三五人或十數人而止,然已不數數觀,而況奏對、尺牘、書序、贈答、散奇、駢偶璀燦矞皇,兼以閨門鞶帨繡口錦心,麗藻彬彬,芬流寰宇。此雖海內名族如曲阜之孔、太原之王、清河之張、平原之陸亦鮮斯美。而吾秦氏獨擅其勝,彌令人起羨而起敬矣?!庇纱丝梢郧宄私馇厥献魑牡捏w裁樣式,文論觀點,風格特色。所錄古文家以昭穆行輩為序排列,且附小傳,介紹其生平活動、理想操守、個性特點、文章特色等,清楚地體現出秦氏古文創(chuàng)作的前后發(fā)展脈絡,并方便了其后世子孫的學習。
4結語
綜上所述,錫山秦氏作為久負盛名的文學世家,同時也是一個文獻之家,其在文獻學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特別是保存了大量文學文獻資料,為展現其家族文學面貌,保持家族文脈歷代不衰,起到了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清)秦國璋輯.錫山秦氏獻鈔[M].鈔本.無錫圖書館藏,卷三.
[2][3](清)秦國璋,秦毓鈞輯.錫山秦氏文鈔[M].民國十九年(1930年)詠烈堂印行,無錫圖書館藏,卷二.
[4][5][6](清)秦國璋、秦毓鈞輯,錫山秦氏文鈔[M].民國十九年(1930年)詠烈堂印行,無錫圖書館藏,卷首.
(責任編輯:曹高峰)
Literature documentation of Xishan Qin Family
GAO Tian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235000, China)
Abstract:Xishan Qin Family is a famous family of literature and documentation in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It has made a lot of work in the literature, and has made many results, especially the preserv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 in order to show the appearance and development of family literature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not to be ignored.
Key words:philology; literature; Xishan Qin Family
收稿日期:2015-03-18
作者簡介:高田,女,講師,博士。
中圖分類號:G25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25(2016)01-0127-02
基金項目:安徽省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基金項目(TGW14B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