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荔萍(泉州市自來水有限公司,福建 泉州)
如何有效的控制供水管網漏損率
邱荔萍(泉州市自來水有限公司,福建 泉州)
城市供水管網大多埋設在地下,由于自然老化、地基下沉、交通負荷、土壤鹽堿化及施工不良等原因,往往容易造成管道漏水。因此如何有效的進行漏損控制,關鍵是要對供水管網實施有效地主動檢漏,以及時發(fā)現和修復漏水。
城市管道;供水管網;漏損率
主動檢漏法的分類為聽音法。聽音法檢漏就是利用聲波技術的原理,采用聽音設備(如聽漏棒、檢漏儀)等尋找漏水聲并確定漏水點的一種方法,它是檢漏工作中最常用有比較有效的一種檢漏方法,分為直接聽音法、地面聽音法和打釬聽音法。
聽音法的應用要點為:
(1)閥門頂頭(或者法蘭、消火栓)與漏水點部位聽音的區(qū)別
通過漏水點和閥門頂頭漏水聲的分辨比較,可以明顯聽到在漏水部位有具金屬特質的沙沙聲,而閥門位置的聲音會陡然減小很多,聽音時須認真區(qū)分兩者的差別。
(2)鑄鐵管、鍍鋅管管身漏水與其他部位漏水的區(qū)別
鑄鐵管、鍍鋅管彎頭極易發(fā)生漏水,但由于傳聲效果好,即使其他位置發(fā)生漏水,在彎頭上也可以聽到很好的漏水聲從而導致檢漏工誤判。聽漏時要對這兩種漏水點的細微不同加以仔細分辨,要把彎頭漏水沖擊泥沙的聲音和管身漏水對地面的沖擊的聲音區(qū)分開來。
(3)在有風的情況下進行聽音
風聲與路面漏水聲感覺上很接近,但其缺乏厚實的低頻轟音;如果在漏點的正上方,風聲缺乏沙沙的高頻音。風聲對聽漏棒的干擾要小于聽漏儀的干擾,因此在風聲較大的環(huán)境中要盡量使用聽漏棒。
(4)在地面下有空腔的情況下進行路面聽音
在人行道中檢漏時,地面下經常有空洞。空洞上方的聲音一般大于其他位置的聲音,因為空洞中的空氣受外界空氣震動的影響使空洞內產生新的震動源,從而在路面上產生異響。這個響聲和漏水音比較相似,但其有一個明顯特征就是這個響聲會在空洞之外陡然減弱,在附近換一個沒有空洞的位置就聽不到聲音;而漏水聲在地面上的聲音是連續(xù)的,不會陡然降低。另外,判別空洞音的方法可以用聽漏棒直接敲擊地面來判斷地面是否空的。
(5)在變壓器附近聽音
變壓器附近可以聽見低頻的聲音,這個聲音與電機聲音非常接近,感覺上有連續(xù)快速敲擊的特征,這是50Hz工頻聲音的特征,而漏水聲是聽不出敲擊聲的。
相關分析法:
相關分析法是通過相關儀接收安裝在管道上的兩個傳感器采集管道上的噪聲信號并自動進行相關分析計算出相關結果,它是比較先進、有效的一種精確確定漏點的檢漏方法,主要用于過河、過橋、穿越房屋的管道和綠化帶、埋設較深的管道,有時也對漏水異常點進行校核、判斷。
相關法的應用要點:
(1)探頭必須直接或間接接觸管壁或閥門、消火栓等附屬設施;
(2)要滿足一定的水壓條件,管網水壓要求在2kg/cm2以上。
(3)要滿足一定的閥栓密度,兩個傳感器點之間的距離不大于260m,閘門距離太遠就很難接收到漏水信號,影響檢測效果。
由于管道壁厚和儀器本身存在一定的誤差,利用相關分析法進行檢測時,必須要注意的是,不規(guī)范的操作會給檢測結果帶來較大的誤差。因此,檢漏人員必須掌握正確的設備操作規(guī)程,熟悉設備的性能,養(yǎng)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區(qū)域檢漏:
區(qū)域檢漏法是利用測定檢漏區(qū)域的深夜瞬時最小水量或利用儀器來判斷漏水的方法,主要應用于住宅小區(qū),一般當測的最小流量小于0.5~1m3/(km·h)時可認為沒有漏點。區(qū)域檢漏法又可分為直接區(qū)域檢漏法和間接區(qū)域檢漏法兩種。直接區(qū)域檢漏法就是在檢測時除了測漏水表外其他進水閥門和用戶水表前的閥門全部關閉,這樣測得的水量就是該區(qū)域的漏水量;間接區(qū)域檢漏法就是在檢測時除了觀測水表外,其他進水閥門全部關閉,但并不關閉所有用戶水表前的閥門,這樣測得的水量是該區(qū)域的漏水量和未關閉閥門而能用水的用戶的用水量,減去未關閉閥門而能用水的用戶的用水量,就是該區(qū)域的漏水量。
區(qū)域檢漏法的應用要點:①居民區(qū)或深夜用水量很少的地區(qū);②區(qū)域內管網閥門必須均能關閉嚴密;③檢測范圍宜選擇2~3km管長或5000戶一下居民為一個檢漏小區(qū);④宜在深夜進行。
做好檢漏工作不僅要掌握檢漏技術和檢漏方法,還要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根據我們的檢漏經驗。檢漏的基本工作程序包括制定計劃、現場巡視、管路聽音、路面聽音、確認調查和結果整理等六個步驟。
市政管網多為環(huán)狀管網,是配水管網的一種布置方式,管道縱橫相互接通,環(huán)狀多路的進水有效保證了供水的安全性,使管網內的自來水形成回路流動,流水的水質相對新鮮。但是環(huán)狀管網不便于對進出水量統計分析,無法通過水量判斷什么管網漏水,只能依據一定的周期實施檢漏,當管網不漏水的時候,檢漏工作會出現空載的浪費。
檢漏周期的制定依據每個區(qū)域的漏頻率而定。一般來說,漏水頻率高的地區(qū),檢漏周期短,如我們泉州的舊城區(qū),管網敷設時間長,容易漏水的管線,在常規(guī)巡檢周期內須再復查一遍,按泉州市區(qū)的檢漏周期(90d)巡檢計劃,相對來講還是比較緊張的,需要適當調整安排休息時間,方可完成檢漏工作計劃。
市政管網的檢漏過程大致分為兩步:①發(fā)現有漏水的可疑管段。②對疑似漏水點進行檢測和精確定位。
①發(fā)現有漏水的可疑管段
對管網的基本信息(如歷史維修信息、管材信息、安裝年代和管網水質水壓等)的了解,可以幫助檢漏工發(fā)現漏水頻率高的可疑管段。
現場檢漏工作中,漏水除了一些明漏點外,還有一些特殊的跡象,如聽漏棒在閥栓上聽到異常聲音,往往是附近漏水傳來的聲音,連續(xù)晴天時在路面見到水跡,就要關注地下的管道。下水道或河道橋邊有清亮的水流出現象暗示附近的管道有漏水,管網壓力在平穩(wěn)時出現異常下降或用戶反映用水壓力偏低,有可能是因為管段漏水造成壓力降低。
檢漏工進行巡檢時,需隨身攜帶用于監(jiān)聽閥栓的聽漏棒,地面聽音的檢漏儀,用于揭開井蓋的鉤子,以及觀察用的照明電筒,沿著巡檢計劃管線的路面逐步巡查,并將明漏和暗漏點做好記錄,填寫好檢漏日報表和報漏點位置
②對疑似漏水點進行排除和精確定位
對疑似漏水點進行排除和精確定位,形成一套較為完整和成熟的工藝流程。一般大部分疑漏點可用檢漏儀、聽音棒現場定位或班組協助進行定位。
當疑漏點需要鉆探定位時,需查閱相關管網資料,可以了解管網的信息,幫助提高漏水點的準確性。在管線不明的情況下,一般可用探管儀尋管位。
用電子檢漏儀和相關檢漏儀可以把漏水點從線的范圍縮小到點的范圍,檢漏儀可以在路面監(jiān)聽管道上方的微小漏水音,而相關儀是判斷聲源的工具,擅長對深度管道檢測、對埋深埋壓已知管道檢測,是對電子檢漏儀的補充應用。
所有勘探儀器使用完畢后,疑似暗漏水點的位置大致被圈定,鉆探設備實現最后確認。它是在人的聽音經驗不足的情形下使用的工序。鉆探在不能準確判斷地下管道時有可能會損壞其它管線,甚至造成人身傷害,原則上不提倡鉆探確認漏水點。
小區(qū)管網的檢漏流程:
小區(qū)管網一般是枝狀管網,干管和支管分明,形成樹枝狀。往往通過一路進水可以考核整個小區(qū)的用水量,評價小區(qū)管網的漏水狀況,利于開展檢漏工作。小區(qū)管網由于分支管多,三通、彎頭、閥門、接口等易漏水的部件在整個管網中所占比例較高。
正因為可以考核小區(qū)管網漏損水量,凡能劃分為小區(qū)管網的地區(qū),漏損率均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其意義不僅能對漏損的動態(tài)監(jiān)控,一旦有漏水發(fā)生,即可安排進行檢漏工作,工作目的性明確,效率高。
小區(qū)管網的檢漏流程分兩部分:
(1)了解掌握小區(qū)管網資料和各級水表之間的對應關系,每月分析總、分表抄見水量,差度和漏損率,及時為檢漏工作提供準確信息。
(2)在巡檢過程中,通過觀察小區(qū)管網考核表流量實況,分析判斷是否需要對該小區(qū)管網進行檢漏,在一般情況下小區(qū)考核表夜間最小流量可以反映出管網漏損的真實狀況。
檢漏應注意的問題:
鉆探聽漏:
鉆探的主要工具是電錘,電錘的使用處于漏水點確定工作中最后一個步驟,其作用是鉆穿剛性路面(混凝土路面、柏油路),使聽漏棒能夠直接接觸到漏水點處,判斷漏水點的準確點。
在鉆探過程中應注意把持豎直,一人操作,一人沿管線方向指導操作者,保持電錘豎直鉆進。
自來水的鑒別:
檢漏工作是查明自來水管道泄漏點的位置。但現場的實際工作中,有時會遇到滲流出來的水不是自來水的狀況,如若我們不加以鑒別就實施檢漏工作,結果肯定是無功而返,對于非自來水滲流(污水、地下水)的干擾,檢漏人員必須具備現場鑒別自來水的業(yè)務能力。
其他需注意的問題:
選用何種檢漏方式要根據所處的地理位置情況及選用的儀器設備而定,但無論選用哪種檢漏方法,在去現場檢漏前,一方面要清楚地了解地下管線的實際走向、材質、管徑、埋深、水壓及使用年限;另一方面還要對檢漏儀器進行選擇,針對什么情況決定帶哪些儀器;最后是對所攜帶的儀器預先要進行檢查,看是否有問題,如電池電壓是否符合要求;接線是否對;有無故障等。
此外,在檢漏工作中還應注意安全問題:①如果遇多年未開啟的井蓋要點明火驗證,證明井中無毒氣時,方可下井操作。②在市區(qū)檢漏時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應放置警示牌,穿上警示反光背心。③對某些漏點難以定位需用打地釬法核實時,一定要查清此處是否有電纜和其它管線。④注意保持檢漏儀和相關儀的拾音器或傳感器與測試點接觸良好和安全。
[1]王 菲.城市供水管網漏損控制技術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0,05.
[2]王培永.城市給水管網漏損分析及控制措施的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3,03.
[3]鄧曉婷.城市供水管網漏損因素分析及控制[D].太原理工大學,2012,05.
TU992.4
A
2095-2066(2016)22-0257-02
2016-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