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國際社會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認知
        ——以印度和東盟為例

        2016-03-19 19:25:42毛彬彬
        東南亞縱橫 2016年3期
        關鍵詞:印度戰(zhàn)略

        毛彬彬 陳 遙

        國際社會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認知
        ——以印度和東盟為例

        毛彬彬陳遙※

        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在新形勢下進一步深化國內(nèi)改革、謀求外部和平發(fā)展的大戰(zhàn)略,迅速引起了國際社會特別是印度和東盟的深切關注。對此,印度小心謹慎終未加入,東盟在支持之下亦存擔憂。在美國“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壓力下,印度和東盟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認知顯得尤為重要。積極處理好中國與印度、東盟各國的關系,增強互信,是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順利實施的重要保證。

        中國;印度;東盟;海上絲綢之路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作為中國大戰(zhàn)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著手恢復中國同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各國的友誼;一方面,又攜手各國互聯(lián)互通,共促經(jīng)濟發(fā)展,增添了新的時代內(nèi)容,對于當下中外經(jīng)濟的合作交流與和平發(fā)展有重要意義。

        目前,國內(nèi)關于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更多地是從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來肯定其價值,或是在政治方面提供一些戰(zhàn)略思考以及各省如何建設性參與海上絲綢之路的意見,但對于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所引起的地區(qū)反應問題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①詳見呂余生:《深化中國—東盟合作,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學術論壇》2013年第12期;尤權:《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樞紐》,《求是》2014年第17期;肖琳:《海陸統(tǒng)籌共進,構(gòu)建“一帶一路”》,《太平洋學報》2014年第2期;劉賜貴:《發(fā)展海洋合作伙伴關系,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若干思考》,《國際問題研究》2014年第4期;袁新濤:《“一帶一路”建設的國家戰(zhàn)略分析》,《理論月刊》2014年第11期;吳崇伯:《福建構(gòu)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zhàn)略的優(yōu)勢、挑戰(zhàn)與對策》,《亞太經(jīng)濟》2014年第6期;周春霞:《廣東:建設海上絲綢之路“橋頭堡”》,《開放導報》2014年第5期;胡建華:《廣西參與“一路一帶”建設對策探究》,《開放導報》2014年第5期等,討論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所引起地區(qū)反應的學術文章和專著,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許娟、衛(wèi)靈的《印度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的認知》,《南亞研究季刊》2014年第3期;胡志勇:《印度的“印度洋戰(zhàn)略”對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影響》,《南亞研究季刊》2014年第4期。。因此從外界對于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認知與反應角度進行研究,對于拓寬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領域、跟進海上絲綢之路進展動態(tài),及時做好政策調(diào)整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中國崛起與美國“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背景下的海上絲綢之路

        中國的崛起特別是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對能源的巨大需求使得中國對海洋的依賴與日俱增。2013年,中國石油消費量5.1億噸,同比增長3.8%,占世界石油銷量的12.1%,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位①《我國石油消費量居世界第二,成國際能源市場重要穩(wěn)定增長因素》,人民網(wǎng),http://sh.people.com.cn/n/2014/1120/ c134768-22965684.html,2014年11月20日。。能源在國家安全中的特殊地位使得中國的國家安全越來越依賴于航線的安全保護,南海與印度洋對中國的影響也愈加明顯。作為中國的“海上生命線”,幾乎85%的中國進口都經(jīng)由馬六甲海峽,而能源就占了進口的80%②Justyna Szczudlik-Tatar,China’s New Silk Road Diplomacy,PISM Policy Paper,No.34(82),December 2013,pp.4.,這極大地影響著中國能源供應以及貿(mào)易的安全。中國在海上的首要目標就是保證能源安全以維持經(jīng)濟發(fā)展和實力增長,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zhàn)略順應了中國崛起對能源供應的要求,有助于海上航線的保護。

        中國崛起背景下中國同周邊各國不斷升級的領土爭端問題以及東南亞、南亞地區(qū)獨特的地緣政治,使得此處沿線各國對中國普遍存在疑慮。在脆弱的地緣政治的影響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被印度看作是中國在印度洋影響力的上升。雖然中國—東盟關系進展迅速,但東盟一些國家特別是越南和菲律賓,鑒于中國的軍事現(xiàn)代化與在南海的強硬姿態(tài),仍視中國是一個威脅。總體看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致力于增強雙邊互信,符合目前中國努力改善雙邊關系的需要。

        美國重返亞太及其“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使得中國發(fā)展的外部環(huán)境變得更為復雜,美國在馬六甲海峽的強大存在也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一大障礙。美國一直把中國在東南亞日益增強的影響看作是對美國重返亞太的回應③Szczudlik-Tatar,“China’s Response to the United States’Asia-Pacific Strategy”,PISM Policy Paper,No.41,October 2012.,所以,“重返亞太”以來,“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政治上依靠亞太同盟的同時拉攏中國周邊國家。美國立足東南亞,還拉攏印度制衡中國,正如美國《國防戰(zhàn)略指針》所表示:“美國將與印度建立長期戰(zhàn)略合作關系,支持印度成為地區(qū)經(jīng)濟之錨和更廣闊印度洋地區(qū)的安全提供者”④U.S.Department of Defense,Sustaining U.S.Global Leadership:Priorities for 21st Century Defense,January 2012,pp.2,轉(zhuǎn)引自曹筱陽:《美國“印太”海上安全戰(zhàn)略部署及其影響》,《現(xiàn)代國際關系》2014年第8期。。“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在經(jīng)濟上的政策就是借助“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xié)定”(TPP)⑤“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xié)定”(TPP)是美國主導的、共有12個國家參與談判的一項多邊自由貿(mào)易協(xié)議,是美國“重返亞太”戰(zhàn)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意設置高門檻限制中國加入。,美國此舉的目的除了增加美國的經(jīng)濟利益以外,還希望在亞太地區(qū)建立起自由市場主導規(guī)則,以此制約由中國的發(fā)展模式所帶來的競爭,從而維護霸權地位和在亞太地區(qū)的影響力⑥謝來輝、李天國:《印度與“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xié)定(TPP):機遇與挑戰(zhàn)”》,《印度洋地區(qū)發(fā)展報告(2014)》,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131頁。。2014年5月,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在西點軍校的演講更是強調(diào)美國政府對外政策的目標是要通過維護國際準則以及加強同地區(qū)盟國的合作,維持美國在全球的領導地位⑦Anthony H.Cordesman,Chinese Strategy and Military Power in 2014,Report of the CSIS Burke Chair in Strategy,N ovember20 14,pp.28.http://csis.org/files/publication/14111 0_Cordesman_ChineseStratMilPower2014_Web.pdf.。

        海上絲綢之路添加了歷史文化因素,中國通過運用“鄭和”這一歷史遺產(chǎn)發(fā)起海上外交,實現(xiàn)了海洋軟實力的運用,是利用往昔為當下政治目標服務,華爾街報更是直指中國發(fā)起新絲綢之路外交是視自己為亞洲新秩序的中心。美國還臆測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將現(xiàn)存的“珍珠串”⑧“珍珠串戰(zhàn)略”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2004年美國漢密爾頓公司撰寫的內(nèi)部報告《亞洲能源的未來》中,該報告指出中國正在建設一支遠洋海軍以保護海上通道,并“正在從中東到南海的海上通道沿線建立戰(zhàn)略關系,從而顯示出保衛(wèi)其能源利益和實現(xiàn)廣泛安全目標的一種防御和進攻態(tài)勢”,從2006年起,美國開始高度關注所謂的“珍珠串戰(zhàn)略”并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但中國從未承認過美國所謂的“珍珠鏈”。連接起來,連通了中國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基礎設施網(wǎng)絡,中國的海上力量進一步向西拓展。

        在美國“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壓力下,印度與東盟的認知與反應對于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則顯得更為重要。特別是美國“珍珠串”戰(zhàn)略的提法在視自己被包圍的印度擁有很大的市場,使得中印兩國互信問題的基礎更加脆弱。美國重返東南亞,東盟繼續(xù)推行“大國平衡”,增加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復雜性。

        二、印度和東盟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認知

        印度國內(nèi)對于中國倡議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反應不一甚至頗有分歧。根據(jù)印度國防研究分析所(IDSA)①印度國防研究分析所(IDSA)隸屬印度國防部,是印度最主要的研究戰(zhàn)略與安全問題的智庫,最重要的研究對象是南亞和中國。特別強調(diào)“政策研究”,經(jīng)常承接該國國防部、外交部、內(nèi)政部和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課題,并配合政府出臺重大研究報告。的研究報告,一部分研究人士認為這不僅是中國力圖通過貿(mào)易、港口和大陸橋與東盟建立經(jīng)貿(mào)關系以消除近段時間海上周邊外圍對中國海上強硬行為緊張狀態(tài)的努力,也是打破美國“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抗衡美國以及加強中國對印度洋周邊沿海國家影響的行為②Zorawar Daulet Singh,“Indian Perceptions of China’s Maritime Silk Road Idea”,Journal of Defence Studies,Vol.8,No.4 October-December 2014,pp.136.,印度的法裔歷史學家克勞德·阿爾皮(Claude Arpi)也認為,中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將加深中國與東南亞、印度洋地區(qū)國家的經(jīng)濟與海洋聯(lián)系,是中國緩和自身日益增長的軍事與海洋力量所帶來的系列爭端與周邊國家焦慮的姿態(tài)③John C.K.Daly,“China Focuses on its Maritime Silk Road”,Making Wave,Volume16,No.7.2,31 July,2014.。

        印度新自由主義派則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給予極大的肯定。在他們看來,中國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zhàn)略順應了全球化的趨勢,有利于更大規(guī)模的雙邊合作,并指出印度的政策制定者在評估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問題上不應過分關注對印度安全的考慮,但強調(diào)印度應該在新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重大決策方面發(fā)揮真正的作用④Zorawar Daulet Singh,“Indian Perceptions of China’s Maritime Silk Road Idea”,Journal of Defence Studies,Vol.8,No.4 October-December 2014,pp.136.。他們對印度是否能利用中國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來服務印度表示支持,認為中國的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可以補足印度自身所缺乏的海上基礎設施和技術缺陷,以開發(fā)那些對印度經(jīng)濟持續(xù)發(fā)展起關鍵作用的近海海洋有機物以及礦產(chǎn)油氣資源。而這也是當下印度政府所熱衷的,應謹慎地把握好機會⑤Vijay Sakhuja,“Maritime Silk Road:Can India Leverage It?”#4635,1 September 2014,http://www.ipcs.org/article/navy/ maritime-silk-road-can-india-leverage-it-4635.html.,充分利用與中國關系的升溫,推進兩國在基礎設施的連通、工業(yè)投資、貿(mào)易、能源合作以及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的合作⑥Rajiv Theodore,“China’s new‘Silk Roads’—an Opportunity,More than a Threat for India”,The American Barzaar,September 05,2014.。

        但印度戰(zhàn)略分析家們對此則表現(xiàn)得小心翼翼。他們認為,中國邀請印度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使得印度陷入一種選擇困境:選擇美日即站在了中國的對立面,同時給了加入海上絲綢之路的印度周邊小國利用中印之間的不信任與印度討價還價的機會,這對印度主導該地區(qū)是嚴重的阻滯。而且,印度的海權倡導者從中國對西亞與非洲資源的高度依賴視角分析,更是擔憂中國利用海上絲綢之路進行海權擴張,進而建立在印度洋的永久存在⑦Zorawar Daulet Singh,“Indian Perceptions of China’s Maritime Silk Road Idea”,Journal of Defence Studies,Vol.8,No.4 October-December 2014,pp.136~137.,這就使得印度陷入了一種矛盾心理,即既希望借助美國來牽制中國,又希望追求一貫獨立自主的作風而不受美國的控制。

        事實上,印度所擔憂的不僅僅是中國崛起與中國海軍實力的提升,更是對中國同其他國家在印度洋地區(qū)的合作擔憂。印度非常關注中國在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緬甸、孟加拉國和馬爾代夫的戰(zhàn)略“基地”,擔憂中國在印度洋的擴張。對印度來說,“珍珠串”戰(zhàn)略不再只是觀念領域,而是已經(jīng)變成了擔憂的現(xiàn)實⑧Claude Arpi,Xi Jinping’s new Silk Road-India needs to be wary,Niti Central,1 September 2014.?!罢渲榇睉?zhàn)略,無疑是被印度放大了的印度洋的中國因素,但不可否認,許多印度人選擇相信這是中國在海上對印度的“圍堵”。

        東盟多國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表示歡迎與支持。東盟秘書處公共事務主任李鍵雄說,“東盟國家普遍期待中國能夠加大對本地區(qū)的投資力度,特別是利用自身在基礎設施方面的經(jīng)驗與技術,為加強本地區(qū)互聯(lián)互通發(fā)揮更大作用,這也是中國提出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受到東盟歡迎的原因”⑨《專訪:東盟國家歡迎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中國政府網(wǎng),http://www.gov.cn/xinwen/2014-08/15/content_2734959. htm,2014年8月15日。。東盟事務發(fā)展委員會主席李丹尼也表示“東盟歡迎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提議并希望加強在各領域同中國的合作”①“ASEAN welcomes China’s new Maritime Silk Road initiatives”,人民網(wǎng)(英文版),2014,http://en.people.cn/n/2014/ 0815/c90883-8770343.html#,August 15.。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家紛紛表示支持,連一向謹慎處理與中國關系的新加坡也在習近平主席出使印度前積極響應支持中國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雖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取得了東盟的廣泛肯定,但東盟國家學者、政府官員對此亦存在某種擔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對中國提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構(gòu)想表示歡迎,認為此戰(zhàn)略概念能促進聯(lián)通性和創(chuàng)造經(jīng)濟帶,有利于本區(qū)域發(fā)展,但同時強調(diào)希望與包括美國、歐盟和日本在內(nèi)的其他國家和地區(qū)加強合作②《李總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有利于本區(qū)域發(fā)展》,(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網(wǎng),http://www.zaobao.com/realtime/ singapore/story20140911-387780,2014年9月11日。。透視新加坡對中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背后中國“動機”的隱形擔憂也可以看出,東盟絕大多數(shù)國家對中國崛起的不確定性抱有疑慮與擔憂,特別是那些與中國存在領土糾紛的國家更是如此。

        因此,有學者指出,“中國此舉本質(zhì)是尋求緩解地區(qū)沖突、增強信任,但是由于多種原因,信任之路任重道遠”③Shashi Tharoor,“China’s Silk Road Revival--and the Fears It Stirs--Are Deeply Rooted in the Country’s History”,The World Post,10/14/2014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shashitharoor/chinas-silk-road-revival-history_b_5983456.html.,又如新加坡國立大學特級教授王賡武所認為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接下來還要看多國反應如何”④《海外學者:打造新海上絲綢之路是明智之舉》,新華網(wǎng),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4-09/16/c_1112506808. htm,2014年9月16日。,這也從側(cè)面反映了東盟對合作前景的擔憂。

        三、印度和東盟認知的特點與異同

        (一)認知原因的統(tǒng)一性與多樣性

        從統(tǒng)一性來說,與國際社會對中國崛起的反應一樣,印度與東盟之所以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心存疑慮,就是中國日益增強的實力以及強勢的舉措導致國際社會對中國力量增強的不確定性后果⑤Avery Goldstein,Rising to the Challenge:China’s Grand Strategy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pp.115,轉(zhuǎn)引自喻長森編著:《亞太國家對中國崛起的認知與反應》,北京:時事出版社,2013年版,第143頁。。對中國崛起不確定性的擔憂使得中國與印度、東盟之間的安全困境特別突出。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的認知更是對中國“動機”的認知。

        從多樣性來說,印度與東盟認知原因的側(cè)重點各有不同。印度之所以遲遲沒有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本質(zhì)上源于中印雙方互不信任。從經(jīng)濟角度講,這種不信任要歸結(jié)于中印之間貿(mào)易的不平衡以及兩國對于能源供應的競爭。從安全角度講,中印關系的互信問題則主要來自于中印邊界沖突和中國在印度洋的活動、中巴關系、西藏問題等。特別是中國越來越頻繁地進入印度洋,不僅在投資、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發(fā)揮了巨大作用,如斯里蘭卡的科倫坡港、漢班托特港和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以及孟加拉國的吉大港,而且還對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各國發(fā)起海上外交,并爭取斯里蘭卡、馬爾代夫等國的大力支持,這些都加劇了印度的不安。在中印領土爭端的問題上,印度也有72%的受訪民眾對此表示深切關注⑥Pew Research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Indians Reflect on Their Country&theWorld”,2014http://www.pewglobal.org/2014/0 3/31/indians-reflect-on-their-country-the-world/,March31.。對印度來說,如果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最后成為現(xiàn)實,其最強大和最重要的優(yōu)勢便是中國對印度周圍的南亞區(qū)域合作聯(lián)盟國家加大影響力度⑦維諾德·賽格爾:《中印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東南亞縱橫》2014年第10期。,而這正是印度不愿意看到的。中印雙方相互毗鄰以及受歷史恩怨的影響,再加上雙方共同崛起,使得中印之間的安全困境非常突出,進而使得印度對中國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表現(xiàn)得更為小心、謹慎。

        東盟自成立以來,由于長期受到冷戰(zhàn)大背景的影響,從意識形態(tài)差異、華僑華人因素甚至領導人因素變化都使得東盟對中國的認知比較復雜。隨著冷戰(zhàn)陰霾的逐漸散去,中國與東盟一些國家的領土糾紛又有加劇的趨勢。面對中國經(jīng)濟的強勢發(fā)展與中國國力的增強,加上中國在南中國海領土爭端問題上態(tài)度的強硬,都極大影響了東盟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的認知。越南、菲律賓由于其強烈的民族主義和與中國有南海領土爭端,在處理與中國的關系時表現(xiàn)也更為強硬。在國家安全與巨大的經(jīng)濟利益誘惑下,有的東盟國家陷入一種疑慮與畏懼的雙重心理。

        (二)認知結(jié)果的相似性與差異性

        第一,中國崛起不確定性因素的存在使得印度和東盟都對中國的“動機”表示擔憂,認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包含著復雜的中國“動機”,也都選擇保持小心、謹慎的姿態(tài)。但就表現(xiàn)差異看,印度認為,中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并不會對印度經(jīng)濟發(fā)展起到多大的積極作用,有46%的印度受訪民眾認為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對印度經(jīng)濟不利①Pew Research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Global Opposition to U.S.Surveillance and Drones,but Limited Harm to America’s Image”,July 14,2014 http://www.pewglobal.org/2014/07/ 14/global-opposition-to-u-s-surveillance-and-drones-butlimited-harm-to-americas-image/.,而東盟國家在面對中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時表現(xiàn)出歡迎與期待,更愿意在中國提供的巨大經(jīng)濟利益面前選擇搭乘中國快速發(fā)展的“便車”以受益。

        第二,印度與東盟內(nèi)部以及官方對于21世紀海上絲綢建議的認知也表現(xiàn)出極大的差異性。印度國內(nèi)不同派別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持不同觀點,或支持印度加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或建議印度保持小心。同樣,在東盟各成員國之間也并沒有達成一致認知,有些國家對中國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反應消極甚至抵觸。印度官方雖給予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肯定卻未加入,東盟官方則表示極大支持。

        四、印度和東盟可能的政策反應

        在2014年2月10~12日舉行的中印邊界問題17輪會談上,中國代表楊潔篪發(fā)起了愿與印度共建海上絲綢之路的邀請,印度代表梅農(nóng)也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做出了積極評價,印度國內(nèi)也對中方的邀請進行了激烈討論。印度甚至還召開了“關于中國現(xiàn)身印度洋的國際會議”②此次會議由印度奧斯馬尼亞大學印度洋研究中心組織,于2014年11月13~14日在印度的海得拉巴(Hyderabad)召開。(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a in the Indian Ocean Region),但印度一直遲遲沒有加入。

        雖然印度遲遲沒有接受關于中印共同建設海上絲綢之路的邀請,但透視印度外交可以發(fā)現(xiàn),莫迪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里,要么是不辭辛勞飛行萬里,要么是頻頻邀請一些國家的領導人訪問印度,自然有其深刻考慮③馬加力:《透視“莫迪外交”》,《世界知識》2014年第20期。。2014年6月,莫迪訪問不丹,隨后又在8月訪問尼泊爾,并在2015年3月訪問斯里蘭卡,可以看出印度在不斷施加其對南亞周邊小國的影響。此外,莫迪政府還提出增加國防開支、提升海軍能力、加強與美國的戰(zhàn)略伙伴關系④Agence France-Presse,“India Increases Defense Spending,Invites Foreign Investment”,Defense News,July 10,2014.http:// www.defensenews.com/article/20140710/DEFREG03/307100029/India-Increases-Defense-Spending-Invites-ForeignInvestment.。2014年8月,美國國防部部長哈格爾訪問印度,莫迪隨后于9月訪問美國,以期升級印度的武器系統(tǒng)、提升國防能力、推進兩國防務合作。不僅如此,印度還積極推行“東進”戰(zhàn)略,加強同美國亞太同盟以及部分東盟國家,特別是加強與中國關系比較緊張的越南和菲律賓的關系,以平衡中國在亞太地區(qū)的影響。2014年9月,莫迪訪問日本,尋求防務合作;2014年10月,印度同意向越南出售潛艇,兩國還討論了印度是否出售布拉莫斯巡航導彈的問題⑤Sanjeev Miglani,“India to Supply Vietnam with Naval Vessels amid China Disputes”,Reuters,October 28,2014.http://in.reuters.com/ article/2014/10/28/india-vietnam-idINKBN0IH0L020141028.。

        “不結(jié)盟”一直是印度堅持的外交政策。從莫迪政府以上的行為來看,印度既加強向美國靠攏又堅持獨立自主,一方面加強與東盟的關系,另一方面又拉攏印度洋周邊小國,從本質(zhì)上看,印度意欲在復雜的大國關系中尋求一個平衡點,力圖為印度贏得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也反映出印度從傳統(tǒng)安全出發(fā)表現(xiàn)出對中國的不信任。透視印度國內(nèi)各派別的爭論、國際會議討論、莫迪政府是否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遲疑反應及其多邊外交的發(fā)起,可以確認印度在短時期內(nèi)可能不會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但無論印度是否參與,中國應立足當下,積極推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

        東盟多國對于海上絲綢之路的發(fā)起表示極大支持,特別是在經(jīng)濟合作、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東盟更是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東盟10國意向全部參與⑥《57國成亞投行意向創(chuàng)始成員國》,人民網(wǎng),http://world. people.com.cn/n/2015/0416/c1002-26851897.html,2015年4月16日。,并全力協(xié)助設立由中國倡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中國與東盟共建海上絲綢之路,將領土爭端置于合作共贏之下,對于中國—東盟關系的改善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目前中國已成為東盟第一大貿(mào)易伙伴國,雙方在經(jīng)貿(mào)領域、金融合作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互補性,東盟各國也渴望與中國進行相關的投資合作。從長期看,經(jīng)濟上的合作仍是中國—東盟關系發(fā)展的主流,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將進一步加深中國與東盟經(jīng)貿(mào)的聯(lián)結(jié),但領土爭端問題仍然是阻礙中國—東盟關系發(fā)展的最大障礙。傳統(tǒng)安全視角下,基于美國“重返亞太”以及東盟一貫的“大國平衡”原則,東盟仍將繼續(xù)同時保持與美國、日本、中國、印度等大國的接觸,在經(jīng)濟上關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同時力求保持大國政治上的平衡。

        五、對策建議

        政治互信決定合作命運。鑒于印度和東盟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zhàn)略的認知,如何消除國際社會對中國的疑慮、促成互信合作顯得尤為重要。中國應澄清立意、加強對話,妥善解決領土糾紛問題,發(fā)起公共外交,增強雙邊政治互信,進而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乃至中國崛起營造更為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

        (一)加強對話,釋問答疑,平等對待周邊鄰國

        首先,要尋求同美國、印度以及東盟國家的安全對話,緩和緊張與沖突,努力推進亞太地區(qū)的和平與穩(wěn)定??梢酝ㄟ^APEC峰會、中國—東盟論壇等平臺,保持對話協(xié)商,傳達中國聲音,讓世界了解中國,特別是在與美國關系上,中國更應該尋求同美國的利益共同點,加強合作,而不是在“零和博弈”模式下越走越遠。對于周邊各國,中國應奉行睦鄰友好政策,切實多做有益于周邊鄰國的事情,繼續(xù)讓周邊鄰國與中國保持密切關系。

        (二)妥善處理領土糾紛,不要讓歷史遺留問題影響合作

        中國應該以積極的姿態(tài)處理同印度以及東南亞國家的領土紛爭,在不放棄主權的前提下,努力推進“擱置爭議,共同開發(fā)”。印度戰(zhàn)略家拉賈·莫漢(C. Raja Mohan)也強調(diào),中國應該同印度解決好邊界問題,促成中印關系朝更為合作的方向發(fā)展而非競爭①C.Raja Mohan,Samudra Manthan,Sino-Indian Rivalry in the Indian Pacific,Washington DC: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2012.。2015年3月23~24日,中印雙方代表——楊潔篪與多瓦爾在新德里舉行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18次會晤,這一方面顯示出中印政府在推動邊界問題解決的積極努力,也反映出在雙方在互信不足的背景下解決領土糾紛的迫切性。無論印度是否參與,中國都要積極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

        中國與東盟關系的最大障礙就是南中國海的領土爭端,美國認為,中國在南海等問題上日益強勢的立場也會加強東南亞國家的不安②龔婷:《“一帶一路”:美國對中國周邊外交構(gòu)想的解讀》,孫哲主編:《中美外交:管控分歧與發(fā)展合作》,北京:時事出版社,2014年版。。因此,需要“謹慎處理中國與東盟成員國的領海和島嶼爭端,在維護主權的同時照顧到爭端方的利益訴求,避免在外交領域形成單邊主義形象”③陳遙:《中國—東盟政治互信:現(xiàn)狀問題與模式選擇》,《東南亞研究》2014年第4期。。

        (三)不斷增強軟實力,開展公共外交

        印度、東盟對中國的不信任不利于中國國家形象的良好塑造,這是雙邊關系進一步深化的障礙。因此,要充分發(fā)揮媒體的作用,做好輿論工作,掌握對外話語權,宣傳中國形象,這也是對外應用軟實力的必然要求。再者,要通過人文交流合作宣傳中國的政策,消除誤解分歧,在雙邊互動中塑造良好的中國形象。

        在中國崛起的大背景下,一方面要發(fā)揮東南亞華人個人和團體的有益影響;另一方面也要在中國國際地位不斷提高的時代,認真謹慎地處理好與海外華僑華人的關系④劉宏:《海外華人與崛起的中國:歷史性、國家與國際關系》,《開放時代》2010年8月號。,增強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政治互信。

        (四)利及周邊,做一個負責任的大國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致力于與沿線各國互聯(lián)互通、互利共贏、和平合作、開放包容,應對鄰國的質(zhì)疑與擔憂,中國更應該以實際行動做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以消除鄰國的疑慮。鑒于東盟國家注重在經(jīng)濟上搭中國快車,中國可以承擔更多責任,特別是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過程中讓沿線各國分享中國發(fā)展的紅利,以增強各國對中國真誠和負責任態(tài)度的好感。

        (責任編輯:顏 潔)

        International Perceptions to the 21st Century Marine Silk Road:Cases of India and ASEAN

        Mao Binbin&Chen Yao

        Construction of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aiming to further deepen domestic reform and pursue external peaceful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of today,has aroused great concerns rapidly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especially from India and ASEAN.To this issue,India kept cautious and didn’t join it finally while support and fears coexist in ASEAN.Under the pressure of U.S.“rebalancing”strategy,perceptions of India and ASEAN to the 21st Century Marine Silk Road appear vital in particular.Positive properly handle relationships with India and ASEAN to enhance mutual trust is a significant guarantee for smooth progress of the new Maritime Silk Road strategy.

        China;India;ASSEN;Marine Silk Road

        F752.7

        A

        1003-2479(2016)03-0087-06

        ※毛彬彬:廈門大學世界史專業(yè)碩士研究生;陳遙:廈門大學歷史系講師、博士

        猜你喜歡
        印度戰(zhàn)略
        精誠合作、戰(zhàn)略共贏,“跑”贏2022!
        今日印度
        中外文摘(2021年23期)2021-12-29 03:54:04
        五彩繽紛的灑紅節(jié) 印度
        幼兒100(2021年8期)2021-04-10 05:39:44
        戰(zhàn)略
        印度簽訂長單合同 需求或?qū)p弱
        三步走戰(zhàn)略搞定閱讀理解
        戰(zhàn)略
        擴大開放是長期戰(zhàn)略
        印度式拆遷
        海峽姐妹(2015年5期)2015-02-27 15:11:02
        印度運載火箭的現(xiàn)在與未來
        太空探索(2014年1期)2014-07-10 13:41:47
        亚洲最大av免费观看| 天天爽夜夜爽人人爽曰喷水| 五十路熟妇高熟无码视频| 精品国产精品三级精品av网址|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影院| 在线成人爽a毛片免费软件| 欧美大屁股xxxx| 亚洲视频一区| 亚洲精品国产老熟女久久| 国产三级视频在线观看视主播| 亚洲av高清资源在线观看三区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网站| 精品午夜久久网成年网| 国产精品系列亚洲第一| 国产高清不卡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久| 精品一区二区av天堂色偷偷|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麻豆99网站|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 国产女人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熟妇视频国产偷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 精品人妻av区乱码| 国产成人美涵人妖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看全色黄大色黄大片 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国产91| 国产黄片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中国| 国产av精选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在线免费视频| 理论片午午伦夜理片影院| 国产欧美va欧美va香蕉在线观| 无码伊人久久大杳蕉中文无码| 国产成人av三级在线观看韩国 | 亚洲国产免费一区二区| 国产中文字幕免费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成人3p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大尺度吃奶呻吟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