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 侯召兵
?
以“生活”之石攻“課堂”之玉
◇江蘇侯召兵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中要求了解常見物質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作用,能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生產(chǎn)、生活中的化學現(xiàn)象,解決與化學有關的問題.筆者結合教學實際從以下方面嘗試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構建生活化化學課堂.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采取“先入為主”的教學策略,在新知識的導入上精心設計.例如在乙酸的教學中,教師課前提問:食醋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學生可以回答出:用食醋可以除水壺里的水垢;燒魚的時候放一些出食醋可以除去魚腥味等.通過上述生活常識和生活情境的引入,讓乙酸的性質有了生活原型,既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又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識.
課堂教學過程是在教師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基礎上,師生運用課程資源理解、掌握和運用知識的過程.可以從教學設計,教學重、難點等方面入手構建生活化課堂.
2.1教學設計生活化
課堂教學中可以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xiàn)象和感興趣的事情引入新課.如在進行“金屬的電化學腐蝕與防護”教學時,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提出與生活實際有關的金屬腐蝕與防護的一系列問題: 1) 生活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自行車的鋼圈在內(nèi)陸地區(qū)能長時間保持光亮,為什么在沿海地區(qū)卻銹跡斑斑呢? 2) 沒有及時洗凈的燒菜鐵鍋(殘液里含有NaCl),為什么第2天鍋內(nèi)會有一些紅色銹斑呢? 3) 通過討論說一說采用哪些方法可以防止鋼鐵腐蝕?學生的注意力會很快被生活中的問題吸引,能主動地投入到問題中,并認真思考,同學之間進行相互交流,在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的交錯中理解知識、提升能力.
2.2教學重、難點生活化
某些化學原理反映了化學反應的普遍規(guī)律,比較抽象,需要學生具備比較強的抽象思維才可以理解掌握.因此教師可以將化學原理講解得更加具體直觀,用學生經(jīng)歷過的生活現(xiàn)象或常識打比方、舉例子來解釋一些化學原理,便于學生理解.
在“催化劑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的本質(活化能)”教學中,可以做這樣的比喻:活化能大小好比一座山,現(xiàn)實生活中登上山峰的人數(shù)取決于山峰的高低.催化劑能降低反應的活化能,使更多分子成為活化分子,就像如果把珠穆朗瑪峰砍低,就會有很多人登上珠穆朗瑪峰一樣.再如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教學中,由于教學內(nèi)容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吃力,課后有一部分學生反映對這個常數(shù)到底有多大等問題有些模糊.因此我們可以作這樣的假設: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數(shù)值約為6.02×1023,如果有6.02×1023粒稻谷,平均分給全球60億人,每人每天吃500g,則需要吃14萬年. 學生被上述的計算結果驚訝得目瞪口呆,因此也能對此常數(shù)理解得更深刻.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是表示微觀世界的物理量,只能表示和適應的對象是微粒(分子、原子、離子、電子等),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是表示微粒的集體.在教學的重點、難點處設計具體形象恰當?shù)纳顚嵗?把一些抽象的理論知識形象地還原為學生的生活情境,變得通俗易懂,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實驗是化學教學的重要部分,教師要盡可能利用生活中的資源設計一些生活實驗或趣味實驗,這樣既節(jié)約了實驗成本又達到了同樣的教學效果,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生活處處有化學,對化學學習充滿了興趣.比如“蘋果汁的變色實驗”:用榨汁機把青蘋果榨成汁,剛剛榨出來蘋果汁呈淺綠色,過一會兒慢慢變?yōu)樽攸S色,在其中加入維生素C藥片粉末,充分攪拌溶解,蘋果汁很快又變回淺綠色.通過該實驗學生不僅知道了亞鐵離子和鐵離子的轉化關系,而且學會了利用所學的知識去解釋生活中遇到的那些與化學有關的問題.
另外,日常生活中很多物品是可以用作實驗儀器的,如眼藥水瓶代替膠頭滴管;各種飲料瓶上半部分可剪成漏斗;圓形小魚缸可以當作水槽等.使用這些儀器做實驗,加上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對于實驗現(xiàn)象觀察會更認真、更全面,對實驗原理會理解得更加透徹.
在教學中教師必須以學生的生活為起點,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進行教學,以“生活”之石,攻“課堂”之玉,真正實現(xiàn)在學習中生活、在生活中學習.
江蘇省啟東市匯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