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梅
(紹興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浙江紹興312000)
多媒體投影教學在英語課堂應用中的問題分析和探索實踐
胡春梅
(紹興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浙江紹興312000)
多媒體投影教學,以高效、直觀、智能、生動的特點,在教學領域中得到了普遍的運用,給傳統(tǒng)教學帶來了巨大的質的變革,但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諸多問題。多媒體只是輔助教師教學的一個工具,教學內容如何展示,還要靠教師正確的引導,把握好適度、適時的運用原則,在時間和內容方面把握分寸,不應濫用。
多媒體投影教學;英語;課堂教學;啟發(fā)式教學
隨著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和多媒體教學方式逐漸在各高校的普及,高校教師應現(xiàn)代化教學的要求在日常教學中積極學習并使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過去難以描述的內容可以通過形象、直觀的方式展示,且高效演示課件,有效地縮短教學時間。盡管如此,多媒體投影教學也有其先天不足。筆者在大學英語多媒體教學的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由于一些教師在多媒體技術的理論和運用方面存在著不可忽視的誤區(qū),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語學習極為重要的探究問題、自主學習和批判性思維及與人合作交流等能力的培養(yǎng),給教學效果帶來了消極的影響。
(一)弱化了傳統(tǒng)教學的作用
鑒于計算機輔助教學設備播放教學內容方便、快捷,不少教師在多媒體課堂上過多依賴多媒體展示,缺少傳統(tǒng)教學中老師繪聲繪色的“表演”,學生的學習熱情下降,隨之生生互動、雙向交流就很難開展了。有人更過分夸大計算機技術與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作用,提出信息時代的教學應該完全告別粉筆和黑板,把投影屏幕簡單地當成黑板,這樣傳統(tǒng)的設計合理、簡明扼要、富于動態(tài)的板書等教學形式都扼殺了,形式多媒體,內容獨媒體[1]。動態(tài)的課堂教學因多媒體大屏幕而成為靜態(tài)的信息流置換,傳統(tǒng)教學的優(yōu)勢完全被弱化。然而有經驗的教師都知道,語言教學最需要的是教師隨時與學生做言語的交流,時不時走到學生中間去,努力營造真實的交流空間[2]??紤]到課堂上的情況千變萬化,任何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出現(xiàn),教師要隨時根據(jù)教學進程的需要創(chuàng)設情景,因勢利導地使用多媒體課件,與板書有機結合,才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達到事先所設定的教學目的。
(二)淡化了情感交流
在第二語言教學中,情感指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感情、感覺、情緒、態(tài)度等。語言學家認為,情感因素對語言輸入起著過濾的作用,因而直接影響語言習得。多媒體投影情境下的英語教學過程容易以教師的操作為中心,簡單地把大量教學信息灌輸給學生,缺乏實時的情感交流,忽視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情感交流的需要,違背了英語教學的互動性原則。在多媒體教室里,教師因需操作機器很少離開講臺,遠距離的師生交流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教師得不到學生反饋,有時會感覺上課就如唱一出獨角戲,導致教學熱情下降。這種把師生、生生之間親切的言語和身體語言交流變成冷冰冰的人機對話是不可取的。師生之間不只是進行知識的交流還包含著情感的互動和心靈的交融。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通過手勢、語音語調、面部表情等富有情感的交流,傳遞與教學內容相一致的情感。
(三)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
在制作課件時,教師對難點會通過多種多媒體途徑進行分析和講解,問題和答案大部分都是預設好的,具體、直觀的“情境”調動不了學生的主動思維,剝奪了學生思考問題的樂趣,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皾M堂灌”的教學形式使學生成了單純的看客和聽眾,直觀的講解和展示一定程度上簡化和僵化了學生對知識探究的思維過程,抑制了學生的想象力、探究問題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鍛煉和培養(yǎng)。多媒體信息過多過濫,節(jié)奏過快,還會使學生無法跟上講課速度,只能被動地接受授課內容,這種定向式模式化教學過程嚴重束縛著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與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自主思考的理念背道而馳。
(四)忽視了課件自身的缺陷
課件設計層面存在重多媒體而輕教學設計的問題。部分教師對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應用存在認識誤區(qū),制作的課件只是照搬課文畫面單調的報告、文本式幻燈片,這直接影響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相反,有些課件為了吸引學生,穿插很多華而不實的圖片音視頻,有喧賓奪主、本末倒置之嫌;有些課件中只有一些課本上的插圖,而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需要列舉一些其他相關內容。這類輕教學設計的課件往往忽略了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偏離了英語教學的目標和主題。
操作層面上重多媒體而輕教學實效。有的教師片面地認為多媒體就是現(xiàn)代新課程理念的體現(xiàn),應用得越多越好。在單位時間里節(jié)奏過快或提供的教學內容過多,使得學生整堂課都在被動接受知識、忙于做筆記。實驗證明,課上記筆記的學生回想當時講過的內容的概率是不做筆記學生能回想到的內容的七倍?;脽羝荒灰荒?、稍縱即逝,學生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看完,更不要說做下他們認為重要的筆記[3];在英語課堂中多用、濫用和亂用多媒體,會因教學重點不明確難點不突出而收獲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強調學生應成為真正的主動學習者?!洞髮W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也指出:“教學模式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使學生形成個性化的學習方法并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币虼?,課堂教學設計應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意義的情景和協(xié)作學習環(huán)境,使其完成對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針對上述提到的多媒體教學中存在與教學大綱和教學要求相悖的各類問題,筆者在十多年的教學活動中不斷地探尋行之有效的對策以提高教學效果。
(一)轉變觀念、提高課件設計制作水平
首先,教師需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觀念,樹立建構主義教學觀和知識觀,正確認識多媒體只是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協(xié)作、積極主動的學習環(huán)境的一種手段,要把培養(yǎng)學生實際交流能力、師生和生生互動放在第一位,更不能把多媒體變成教師與學生進行情感和知識交流的障礙。教師需正視認識誤區(qū),平衡好“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關系。多媒體課件不應是黑板替代物的簡單文本,也不應為追求轟動效果而采用過于花哨的圖片和音視頻。要認識多媒體只是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輔助,不能主次顛倒甚至拋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其次,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制作必須以教學目標為中心,立足教學實際。符合課程內容、適合學生學習的多媒體課件是提高多媒體教學的關鍵。老師在制作課件的時候,要注意有的放矢,簡繁得當。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生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過多的信息和表現(xiàn)形式反而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學生接受有用信息。在新課導入時,老師們往往會制作精彩和引人入勝的課件把相關的背景知識介紹給學生,這個時候老師對內容要懂得取舍。如果一堂課里已經安排了播放電影片段或錄音片段,就不必讓學生過多地進行小組活動了。優(yōu)秀的多媒體課件一定要有符合課程設計的創(chuàng)新和構思,在內容的展示上要從教學實際出發(fā),結合學科特點,根據(jù)教學內容來確定,確保所選內容是當前教學或學生學習所急需的。從邏輯性、生動性、知識性的角度出發(fā),適度、實用地設計制作課件,使課件既高于教材,又不脫離教材。多媒體應展示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必須控制信息量,并且注重對信息量的合理組織。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摸索、不斷積累經驗、探索制作技巧,制作出符合課程需要且有創(chuàng)意的優(yōu)秀課件。
最后,提高教師自身素養(yǎng),加強多媒體技術的學習。不斷增加計算機知識積累,提高多媒體操作與互聯(lián)網搜索技能是教師適應現(xiàn)代教學的必修課。一方面教師自身應不斷努力,另一方面高校應多渠道的提高教師的計算機水平,組織大學英語教師進行FLASH、3DS、微課堂等技能的培訓,提高教師掌握多媒體操作、應用、開發(fā)、研制技能的水平。鑒于多媒體備課的工作量較大,分工合作、資源共享應成為新形勢下的主流。
(二)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優(yōu)化合作活動設計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首先要轉變教學觀念,把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提高到教學的高度來認識,構建“以學生為中心”,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性學習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建構主義學習設計的關鍵在于如何分組及如何幫助學生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可采用組織分組或伙伴活動,設計有趣的課堂語言實踐活動,并指導、輔助學生完成。學生也可自行選擇活動任務與角色,積極主動并帶有創(chuàng)造性地準備學習活動。每次活動后教師要及時給予學生建設性的評價和充分的鼓勵從而使他們更好地完成新的學習任務,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學生成為真正的自主學習者,掌握語言輸入輸出的主動權。筆者每隔一周會進行一次以小組為單位、以PPT的形式做15分鐘左右的課件展示,要求學生課前準備,每個學期形式不一,內容以自選主題、課文猜詞、電影配音(電影介紹+配音)等難度逐漸遞增的形式呈現(xiàn),將搜集的資料用自己獨創(chuàng)的方式進行表現(xiàn)和演繹。這樣的教學形式,使詞匯教學變得形象化、生動化,集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如《全新版大學英語綜合教程》第三冊第二單元The Freedom Givers中有個新單詞是“veil”,同學獨創(chuàng)的運用直觀圖片讓同學猜詞,并聯(lián)想記憶mask,還引入了文化西方婚禮時新娘為什么帶veil的原因,通過畫面配合,情景生動逼真,學生們會以景思義,以義聯(lián)詞,把這個單詞深印腦海,記憶單詞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這個課件制作和呈現(xiàn)過程中,學生完成了大量語言的輸入和輸出,成為學習的主動者,調動了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個人學習的信心和創(chuàng)新能力。除了定期課件展示外,筆者針對課文特點會設計不同的任務要求,比如《全新版大學英語綜合教程》第二冊第三單元的Father Knows Better要求學生分組分角色以戲劇的方式演繹三個不同場景的故事教學。學生根據(jù)任務的要求,熟悉并理解故事內容,推敲角色,排練。在他們合作的活動過程中,其學習英語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都得到了最好的發(fā)揮。筆者鼓勵學生利用網絡學習平臺對課文內容進行預熱和深化,布置一個與即將學習的課文主題有關的話題,學生利用各種資源查找與該話題有關的簡短材料,比如《全新版大學英語綜合教程》第三冊第一單元“Mr.Doherty Builds His Dream Life”一文在pre-reading前,布置了兩篇有關農村和城市優(yōu)缺點(dialogue)的聽力作業(yè),讓學生記下各自的優(yōu)缺點,上網搜索并對其進行補充,運用合理的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fā)大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習者的眼球,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獲得很多教材以外的知識。在上課時學生會進行辯論,課后教師布置一篇有關城市農村優(yōu)缺點的作文進行深化。聽-說-寫的過程真正地強調語言學習中“輸入”與“輸出”的相互轉化,因此英語教師應克服長期進行單一形式教學活動的惰性,建議和引導學生朝“個性化學習、自主學習”的方向發(fā)展,多樣化的英語合作課內外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與他人溝通、協(xié)調、合作的能力,使學生身處一個和諧、融洽、被人關愛和理解的氛圍。
(三)注重多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的互補
傳統(tǒng)課堂教學與多媒體輔助教學有機結合的形式將給課堂帶來生機和智慧的碰撞。一方面,兩者相對獨立,各自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另一方面,它們又相互兼容。Ways of learning為主題的單元主要對中西方教育和學習的方式進行了比較,在授課時筆者通過PPT課件及視頻分享了中外課堂《灰姑娘的故事》對比,讓學生利用這些信息資料討論中外教育的差別以及對孩子的影響。在內容上,不再是傳統(tǒng)課堂內課文內容的簡單的復制,而是提供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視角;在形式上,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生動呈現(xiàn)內容的同時引導他們進行思考、討論,不僅有效開拓了學生視野,且鍛煉了學生獨立思考、提出質疑和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從而改掉被動灌輸和接受的學習習慣。
有教育家指出,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續(xù)不斷的活動。有效教學是對話式的、互動式的教學,有效提問是指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回應或回答,并能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學習過程。在教授“Mr.Doherty Builds His Dream Life”(Unit 1 Book3)時,學生通過思考和討論后,確定第三部分的主要意思是:The writer and his family can manage to get by afterquitting his job.”之后提出的問題是Does he make as much money as he did when he was employed full time?學生們對照課文獨立思考,答案的關鍵在于理解原文中not…anywhere near的意思。學生可以通過上下文推斷出該詞組的意思,之后繼續(xù)拋出一個思考題:Since he makes less money,how do his family get by with a smaller income?通過學生的思考和歸納,列出三條途徑來說明以上問題。(P9:work hard;P10:manage money matters;P11:lead a frugal life)教師切忌“一言堂”,問題才是串成課堂的鏈子,有效提問激發(fā)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給予學生充分的參與機會,以獲取知識。這種循序漸進、難度適中設置問題的有效提問,不僅能促進學生思考、共同分析問題,還能較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從上述探究中可見,這種全方位的師生、生生以及學生和教學內容、教學媒體的互動開啟的對話式的、啟發(fā)式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真正學習的主人的同時,毫無疑問地增加了師生、生生情感交流。多媒體教學和傳統(tǒng)教學都有著各自的局限性,教師應合理地接受和運用并有效整合,實現(xiàn)英語教學的新型模式和有效教學的高度統(tǒng)一。
英語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語言學科,其交際能力必須通過大量師生之間的語言交流才得以培養(yǎng)。多媒體只是輔助教師教學的一個工具,老師應適度、適時地運用這一工具,在時間和內容方面把握分寸;在授課方式上,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該用則用,不該用則堅決不用,不能為“潮流”而“潮流”。老師要根據(jù)不同章節(jié)的內容采用案例教學法、課堂小組和伙伴討論法、交流展示式、啟發(fā)問題式等教學方法來完成教學內容,將所要講述的內容形象、生動地展示出來,讓學生參與教學中去,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多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有機整合才能讓學生發(fā)揮學習自主性,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
[1]姚榮娟.論英語教學中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極端化傾向[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9).
[2]郭曼.大學英語多媒體教學中不可忽視的情感因素[J].科技信息,2010(5).
[3]羅湘娜.多媒體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與思考[J].中國電化教育,2010(8).
責任編校:徐希軍
Problems Analysis and Exploratory Practice of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aching in English Classroom
HU Chun-mei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Shaoxing University,Shaoxing 312000,Zheijiang,China)
Multi-media teaching,characterized by its efficiency,intuitiveness,intelligence and vividness,comes into wide use in the teaching domain and it consequently has greatly revolutioniz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learning.However,it inevitably brings problems as well.Multi-media are only teaching aids.How to display teaching contents still relies on teachers’guidance.Multi-media teaching should be used properly at the right moment,which cannot be overused.
multi-media teaching;English;classroom teaching;heuristic teaching
H319;G434
A
1003-4730(2016)06-0161-04
時間:2017-1-20 15:33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045.C.20170120.1533.034.html
2016-05-27
胡春梅,女,浙江紹興人,紹興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
10.13757/j.cnki.cn34-1045/c.2016.06.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