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宏偉郝嘉佳
①中國.中國民航大學心理健康指導中心(天津) 300300 ②天津師范大學心理與行為研究院 △通訊作者 E-mail:haojiajia@ mail.tjnu.edu.cn
?
民航院校新生適應性、人格與學習成績關系研究*
牛宏偉①郝嘉佳②△
①中國.中國民航大學心理健康指導中心(天津) 300300 ②天津師范大學心理與行為研究院 △通訊作者 E-mail:haojiajia@ mail.tjnu.edu.cn
【摘 要】目的:探討民航院校大學一年級學生人格、適應性與成績的關系,為相關教育決策提供理論依據(jù)。方法:應用中國大學生人格量表和中國大學生適應量表對民航院校531名大學一年級學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分析人格、適應性、學習成績的群體差異及其相關關系。結(jié)果:女生績點顯著高于男生績點(t=-5.797,P<0.001);嚴謹對女生的績點有更好的預測作用(F=23.476,P<0.001),而學習適應對男生績點有更好的預測作用(F=22.962,P< 0.001)。結(jié)論:應注重非智力因素教育、個性化教育和適應性教育,尤其要有針對性地提高男生的學習適應性,進而提高民航準從業(yè)者的學業(yè)成就。
【關鍵詞】大學新生;人格;適應性;學習成績
學業(yè)成就是對學生各方面表現(xiàn)的綜合性評價指標[1]。其中,學習成績是對學生在校學習各門課程的考核結(jié)果,是衡量學生知識技能學習效果最直觀念的關系[J].醫(yī)學研究與教育,2013,30(3):60-65
[7]許可嘉,李炳全.大學生抗挫折心理能力與挫折感關系:人格特質(zhì)的中介作用[J].肇慶學院學報,2014,35(1):71-74
[8]陳曉霞.自殺危險因素的研究現(xiàn)狀[J].重慶醫(yī)學,2010,39(1): 115-117
[9]常向東,袁大偉,徐燕,等.初中生自殺意念與抑郁的干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5,23(1):132-136
[10]臧偉偉,伍新春.大學新生的自殺意念及相關因素分析[J].心理技術與應用,2015,19(3):39-41
[11]周婧,楊聯(lián)星,鄧曉剛.大學生挫折感特點分析及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方法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2012,18(1):154-160
[12]張晉,孟楠.大學生挫折心理教育[J].高等高職研究,2008(32): 155-156
[13]楊劍生,武昕.高校的“挫折教育”[J].中國建設教育,2007,2 (2):26-29
[14]萬是明.大學生挫折心理的分析及自我調(diào)適[J].鄭州工學院學報,1995(2):66-69
[15]唐柏林.大學新生的挫折心理探討[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 1996,23(3):72-76的量化指標。在提倡創(chuàng)新和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促進學風、提升大學生的學習成績在高校中依然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話題。
已有研究表明,外在的學校環(huán)境與內(nèi)在的個人特質(zhì)都會對大學生的學習成績產(chǎn)生特定影響。人格是個體與環(huán)境交互作用表現(xiàn)出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作為一種穩(wěn)定的核心心理品質(zhì),人格可能會作用于大學生內(nèi)在的學習動機、策略、自主性等,最終影響其學習成績[2]。
大學生適應指的是大學生對外部環(huán)境和自身狀態(tài)的各個方面形成客觀認識,并在此基礎上積極努力進行相應的調(diào)整,最終使得自我持有的心理狀態(tài)適應所處外部環(huán)境的過程和結(jié)果[3]。對于大一新生來說,從中學進入大學是一個重大的轉(zhuǎn)折適應過程,是個體發(fā)展過程中十分重要的階段。大學一年級學生在人際關系、學習等各方面的適應情況可能會影響其心理狀態(tài),進而影響其學習成績。
另有多項研究指出,大學生在學習成績和適應狀況方面均存在著性別差異,女生在學習成績方面高于男生[1],而在校園適應維度、滿意度適應維度等方面低于男生[4]。非智力因素是造成大學生成績差異的重要原因,但學習成績與適應狀況、人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相關關系在不同性別群體的大學生中的具體表現(xiàn)還需要深入研究。
民航院校學生作為未來民航事業(yè)發(fā)展的生力軍,其學習成績的高低、學習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民航強國目標的實現(xiàn)。因此,我們以民航院校的大學一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從實證角度考查大學一年級學生的人格和適應性對其學業(yè)成績的影響,并探討其中的性別差異,以期在教育實踐中有針對性地開展相應的新生入學教育,加強學風建設,提高民航準從業(yè)者的學業(yè)成就,為民航強國事業(yè)做好保障。
1.1 對象
本研究中的被試為某民航院校大學一年級的學生。以學院為單位,采用整群隨機取樣法,選取565人參加測驗,有效樣本為531人。其中,男生226人,女生305人;獨生子女280人,非獨生子女251 人;理工類347人,文史類184人。被試平均年齡(19.65±0.88)歲。
1.2 方法
1.2.1 中國大學生適應量表(CCSAS)[3]該量表共含60個項目,包括學習適應、人際關系適應、校園生活適應、情緒適應、擇業(yè)適應、自我適應和滿意度7個維度。量表采用從1(不同意)到5(同意)的5級記分方式,個體在該量表的得分越高,表明其適應狀況越好。該量表的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是0.93。
1.2.2 中國大學生人格量表(CCSPS)[5]該量表共含68個項目,包括嚴謹、堅韌、爽直、活躍、重情、利他、隨和7個維度。量表采用從1(完全不符合) 到5(完全符合)的5級記分方式。該量表各個維度的內(nèi)部一致性系系數(shù)均在0.80以上,這表明量表及其分維度具有較好的信效度指標。
1.2.3 樣本學習成績 來源于校教務系統(tǒng),以參加測驗學生的第一學期期末考試績點作為衡量學生學習成績的指標,得分范圍為0~5分。
1.3 統(tǒng)計處理
利用SPSS 17.0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和統(tǒng)計分析,主要采用t檢驗、相關分析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等。
2.1 學習成績的性別差異比較
通過對大學一年級男生和女生的績點進行t檢驗,以考察績點在不同性別間的差異。結(jié)果表明,男生績點(3.00±0.49)和女生績點(3.28±0.60)間存在顯著差異,女生績點顯著高于男生績點(t= -5.797,P<0.001)。
2.2 人格的性別差異比較
通過對大學一年級男生和女生在人格各維度上的得分進行t檢驗,比較各人格特質(zhì)在不同性別間的差異。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大學一年級學生在嚴謹、利他、重情維度上的得分存在顯著性別差異,女生的嚴謹和重情得分顯著高于男生,而利他的得分顯著低于男生。人格的其他維度無顯著性別差異,見表1。
表1 人格的性別差異比較(±s)
表1 人格的性別差異比較(±s)
項 目 活 躍 爽 直 堅 韌 嚴 謹 利 他 重 情 隨 和男(n=226) 3.90±0.62 2.40±0.68 4.15±0.54 3.21±0.54 2.71±0.61 3.49±0.55 3.49±0.47 女(n=305) 3.92±0.56 2.46±0.71 4.14±0.49 3.32±0.57 2.40±0.62 3.68±0.57 3.48±0.43 t -0.367 -1.083 0.274 -2.288 5.776 -3.939 0.295 P 0.714 0.279 0.784 0.023 0.000 0.000 0.768
2.3 適應性的性別差異比較
通過對大學一年級男生和女生在適應性各維度上的得分進行t檢驗,比較適應性在不同性別間的差異。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男生和女生在自我適應性上顯著差異,男生的自我適應性得分顯著高于女生,適應性的其他維度在性別上無顯著差異,見表2。
表2 適應性的性別差異比較(±s)
表2 適應性的性別差異比較(±s)
項 目 人際關系適應 學習適應 校園生活適應 擇業(yè)適應 情緒適應 自我適應 滿意度男(n=226) 3.89±0.69 3.80±0.75 3.95±0.65 3.83±0.71 3.90±0.69 4.06±0.61 3.45±0.88 女(n=305) 3.98±0.66 3.86±0.66 3.96±0.56 3.89±0.65 3.88±0.63 3.86±0.64 3.45±0.82 t -1.389 -0.975 -0.272 -1.070 0.316 3.635 0.005 P 0.165 0.330 0.785 0.285 0.752 0.000 0.996
表3 人格與績點之間的相關(r)
2.4 人格與學習成績的相關
分別對大學一年級男生、女生人格各維度與績點之間的相關性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對于男生而言,其人格中的堅韌、嚴謹以及隨和3個維度的得分與績點呈顯著正相關;而對于女生而言,僅有嚴謹維度的得分與績點的正相關達到了顯著性水平,見表3。
2.5 適應性與學習成績的相關
分別對大學一年級男生、女生適應性各維度與績點之間的相關性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對于男生而言,適應中的學習適應、擇業(yè)適應和自我適應3個維度的得分與績點呈顯著正相關;而對于女生而言,僅有學習適應的得分與績點的呈正相關且達到了顯著性水平,見表4。
表4 適應性與績點之間的相關(r)
2.6 人格與適應性因素對學習成績的預測作用
如上分析,對于男生和女生而言,人格和適應性的各維度與績點的相關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分別考查男生、女生與績點呈顯著相關的人格與適應性維度對于其學習成績的預測作用。當單獨考察男生時,以堅韌、嚴謹、隨和、學習適應、擇業(yè)適應和自我適應作為預測變量,通過逐步回歸分析解釋學生的績點。結(jié)果,只有學習適應變量進入到最終的回歸方程,其總決定系數(shù)(R2)為0.093,這說明男生學習成績變異中有9.3%可以用學習適應這項預測變量來解釋。當單獨考察女生時,以嚴謹、學習適應作為預測變量,通過逐步回歸分析解釋學生績點的變化。結(jié)果,只有嚴謹變量進入最終的回歸方程,其總決定系數(shù)(R2)為0.072,這說明女生績點變異中有7.2%可以用嚴謹來解釋,即嚴謹解釋績點變異的7.2%,見表5。
表5 不同性別學生的人格與適應性因素對績點的逐步回歸分析
3.1 實施個性化教育
現(xiàn)代教育強調(diào)“以人為本”,這意味著教育既要注重人的共性,也應關注人的個性差異,而性別差異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
本研究中發(fā)現(xiàn),與以往研究結(jié)果一致[1],大學一年級學生的學習成績存在性別差異,女生的績點高于男生。這可能是因為大學學習以自學為主,良好學業(yè)成就的取得,需要強化自我控制,抵制各種誘惑。而大學女生比男生具有更高的學業(yè)自我控制能力,能夠更好遵從學校的學習規(guī)范和抵制即時誘惑[6]。
男、女生在人格方面的差異表現(xiàn)在,女生的嚴謹和重情得分顯著高于男生、利他的得分顯著低于男生。與以往研究類似,男生在適應狀況的個別維度上好于女生[4],具體表現(xiàn)在女生的自我適應性顯著低于男生。此外,除了學習成績、人格和適應性指標上的差異以外,男、女生的性別差異還體現(xiàn)在人格和適應性各維度與績點相關程度和預測作用的不同。對于男生來說,人格與適應各維度中與其學習成績的相關因素較多,人格中的堅韌、嚴謹、隨和以及適應中的學習適應、擇業(yè)適應和自我適應都與績點呈正相關,其中學習適應最能影響其成績;而對于女生來說,僅有嚴謹和學習適應與績點相關顯著,且嚴謹是預測其學習成績的主要因素。
高校教育工作的開展應符合大學生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重視大學生的性別差異。要正確認識男、女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及其作用機制,尊重所存在的差異,針對不同性別的學生實施差異化的教學策略,從而使得男、女學生都能夠發(fā)揮自身獨特的心理優(yōu)勢,進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
3.2 注重非智力教育
學習是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共同參與、相互作用下的一項認知活動[7]。非智力因素一般不像智力因素一樣直接參與到個體認知活動的具體操作過程,但是它往往是個體各項認知活動的動力來源,并且在其中發(fā)揮定向、維持和調(diào)節(jié)等重要作用。人格是非智力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隨個體所處年級的增長,它對學習成績的影響效應不斷增加[8]。因此,有必要對不同人格特征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比較,并針對人格不完善者進行教育引導[9]。
嚴謹性與學習成績間存在顯著性正相關,這是國外有關人格因素與學習成績關系的已有研究中最一致的結(jié)論[10]。本研究的發(fā)現(xiàn)也支持了這一結(jié)論,人格中的嚴謹特征與大學一年級學生的學習成績呈顯著相關且是預測女生學習成績的主要變量,即認真仔細、嚴謹自制的傾向?qū)τ谂〉昧己玫膶W習成績具有促進作用。另外,堅韌和隨和的人格特征與大學一年級男生的學習成績有顯著相關。其中,堅韌主要反映個體人格特征當中堅定、執(zhí)著和努力、進取的傾向;隨和則主要體現(xiàn)個體人格特征當中機智、敏捷以及溫和、柔順的傾向[3]。由此可見,培養(yǎng)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既有助于學生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也能促進學生良好人格的形成,這與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是相契合的。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應當設計相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目標明確、堅定執(zhí)著、踏實努力、自我克制、機智靈活,詼諧樂觀等積極心理品質(zhì),完善堅韌、嚴謹和隨和的人格特征,為提高大學生學業(yè)成就和促進其個性發(fā)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
3.3 切實做好適應性教育
大學一年級新生進入陌生的大學校園,面對新的環(huán)境時,在適應方面表現(xiàn)出了較大的個體差異性。部分學生在數(shù)周內(nèi)即能較快適應,有些學生則需要數(shù)月時間,少數(shù)學生則長時間難以適應大學生活[11]。新生適應性不僅預示其能否有機融入大學生活,同時,對將來的學業(yè)成就也有重大影響[12]。
本研究表明,適應性中的學習適應與大學一年級學生的學習成績呈顯著正相關,且是預測男生學習成績的主要變量。學習適應指的是大學生根據(jù)學習活動以及與此相關的外部環(huán)境的需要,努力調(diào)整自身的心理狀態(tài)與行為模式,以達到學習主體與學習環(huán)境平衡的過程。以往研究結(jié)果也表明,提高大一學生適應性有利于改善學習倦怠[13],較好的學習適應性是學生取得良好學習成績的重要保障[14]。因此,在面向新生的教育工作中,要在入學教育階段扎實做好適應性教育,特別是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適應。在通過對學校的全面介紹,使他們盡快適應大學環(huán)境的同時,可組織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高年級學生和新生進行大學學習方法的交流,并圍繞有關“大學學習方法”的主題舉辦講座或班會討論,幫助學生了解大學學習方法,從“要我學”轉(zhuǎn)化為“我要學”,增強其學習自主性。在大學的第一學期著力解決好學生的適應,特別是學習適應問題,會對提高學生成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姚本先,陶龍澤.大學生學業(yè)成就的性別差異研究[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4,25(1):508-512
[2]溫宏蘭,曾志宏.大五人格特質(zhì)在預測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和英語學習成績中的作用[J].學術界,2013(S1):248-253
[3]方曉義,沃建中,藺秀云.《中國大學生適應量表》的編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5,3(2):95-101
[4]于琪,于千.醫(yī)科大學生適應狀況差異與應對措施[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27(6):161-163
[5]王登峰.《中國大學生人格量表》的編制[J].心理與行為研究, 2005,3(2):88-94
[6]陳露露,蔣欽,梁瑩,等.大學生學業(yè)延遲滿足與人格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22(9):1404-1406
[7]鄭延才.對大學生群體非智力因素的認識[J].教學研究,2007,30 (4):319-322
[8]王琳,王延江.影響大學生學習成績的人格因素[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1,25(10):25-26
[9]魯娟,李建江.軍校學員個性特征與學習成績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10):1582-1584
[10]雷燕,高淳海,郭成.人格與學業(yè)成績關系研究述評[J].濱州學院學報,2011,27(1):111-115
[11]譚濤,柯亞莉.大學新生適應期心理迷茫的調(diào)查及疏導[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1(4):79-81
[12]白春玲,樊順厚,劉軍利,等.學生學習成績相關性的研究[J].數(shù)學的實踐與認識,2010,39(23):48-55
[13]李仲平,張海霞,張霞.大一學生學習倦怠與學校適應不良關系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9):1418-1419
[14]馮廷勇,劉雁飛,易陽,等.當代大學生學習適應性研究進展與教育對策[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135-139
Correlation between Adaptability,Personality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the Freshman in Civil Aviation Academy
Niu Hongwei,Hao Jiajia
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Tianjin 3003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personality,adaptability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the freshman in civil aviation academy,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educational strategies.Methods:The Chinese College Student Personality Scale and The Chinese College Student Adaptability Scale were used to find out the group difference among the personality,adaptability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an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m,the participants were 531 freshmen in Civil Aviation Academy.Results:GPA of girl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boys'(t= -5.797,P<0.001);Preciseness had better prediction on girls'GPA(F=23.476,P<0.001),and learning adaptability had better prediction on boys'GPA(F=22.962,P<0.001).Conclusion: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non-intelligence factor education,personalization education and adaptability education,particularly improve the learning adaptability of boys,then enhance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quasi practitioners of civil aviation.
【Key words】Freshman;Personality;Adaptability;Academic performance
(收稿時間:2015-09-26) 2015-09-24)
*基金項目:天津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編號:CEYP6014);中央高校(中國民航大學)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助項目(編號:3122013F001);天津市教委科研計劃項目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專項(編號:2013FDY30)
doi:10.13342/j.cnki.cjhp.2016.03.037
中圖分類號:R39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252(2016)03-045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