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晨
“師傅,這篇課文該教什么嘛?”“師傅,我發(fā)了篇文章在你郵箱,抽空給我修改一下喲!”“師傅,給我推薦幾本好雜志吧!”……每當一聲聲“師傅”在我耳邊響起時,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我未曾謀面的“導師”來。
1999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雜志上讀到了周一貫先生有關“研讀”的系列文章,這讓迷茫中的我眼前一亮,似乎找到了走出“問讀”圈的路徑。之后每個月,我都會將雜志借來,抽時間到幾公里外的場鎮(zhèn)上將文章復印下來,作為資料保存。我每天都反復研讀周先生的“研讀”文章,仔細領會,然后在課堂中進行嘗試,我的課堂形態(tài)因此變化很大。這是我第一次“遇見”周一貫老師,我深深地喜歡上了他的文章,將他當成了心中的師傅。
后來,我給周一貫先生寫了一封信,咨詢他的專著有哪些。在那個年代,別說村小,即便是中心校,也沒有網絡。我生活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山村里,很少走出大山,書信成了唯一能聯系周先生的途徑。沒想到,周先生很快就給我回信了,信中介紹了他的部分專著。我通過郵局先后郵購了周先生的《語文教學優(yōu)課論》《閱讀課堂教學設計論》《研究性閱讀教學探索》《小學語文名師課堂教學經典設計》《小學語文優(yōu)課精彩片段評點》等專著。周先生的著作深入淺出,好讀、好學、好用,我總是不斷地從中汲取營養(yǎng),然后實踐于自己的課堂,在實踐中又生出許多感悟,也試著將它們寫出來,學習“筆耕”。
2004年,我從村小考調到了縣城一所小學任教。到了縣城,視野開闊多了,信息順暢多了,但我研讀周先生的作品和學習“筆耕”的習慣沒有變。學校訂閱的專業(yè)雜志比較多,我是每期必讀,只要遇到周先生的文章,讀后一定要復印下來進行保存?,F在,我的書柜里已有厚厚的幾大摞了,這是我的“財富”。在周先生的“指點”下,我的課堂更實在了,我的研究更“語文”了,也有不少“豆腐塊”見諸報刊雜志了。我沒機會當面聆聽周先生的教誨,但我又無時無刻不在接受他的指導。在我心里,他就是我的導師。周先生的弟子無不頗有建樹,名震一方,周先生都不知道還有我這么一個愚笨的編外弟子存在呢。
周先生在紹興進修校工作時,辦了一個名師研修班,沒幾年,該班的學員都成名成家了。能跟隨周先生學習,是我神往的事。2006年,我調到縣進修校工作,也想給年輕的教師搭建成長與發(fā)展的平臺,也想模仿周先生辦一個類似的名師研修班??上в捎谧陨砟芰鸵恍┢渌颍耸伦罱K成為泡影,這也成了我心中永遠的痛和永遠的不甘。
雖“遇見”,卻“未見”;雖“未見”,卻早已“遇見”,周先生的學識、人品、精神無聲潤澤著我,影響著我。遙祝我心中的導師——周一貫先生身體健康!
我的“男神”師傅
?誙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幸福學校 張麗
我有一個“特殊”的師傅,他把我從迷茫中解救出來,并引領我走上讀書、寫作之路。他是Internet送到我身邊的貴人,是我QQ群里每天都要閃動的小圖標,他就是我的“男神”師傅。
那時,我聽說晉級的評分標準里有發(fā)表文章這一項,我想把這件事先搞定,以備不時之需。于是,我把我寫的文章向一些雜志社投稿,可是除了收取“巨額”版面費的以外,都沒有回音,我不甘心。一日,我在QQ簽名上發(fā)出“論文發(fā)表不是窮人所能及也”的感慨,有人向我發(fā)出了“加好友”申請:“歷練需要過程,只要堅持就會有成功的那一天?!?/p>
我們能想到極度饑餓的人見到面包的情景,但是可能猜測不到想發(fā)表文章都快想瘋了的人是什么樣的。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的人終于看到了黎明的曙光一樣,我瞬間通過了他的申請。
接下來,我把幾年來的苦楚用文字的形式全部說給他聽。我全然不知對方是什么人物,卻把他當成了傾訴的對象。
“好女不愁嫁,好的文章也不愁發(fā)表?!边@對我來說簡直是神回復呀。
就這樣,我們開始了這段“師徒”緣。師傅讓我把寫過的文章發(fā)給他看,他看后的評價是:“文筆還不錯,就是方法有些欠缺,應該多閱讀,多積累,多練筆?!?師傅還發(fā)給我?guī)灼l(fā)表過的文章,并且推薦我訂閱了《黑龍江教育》《意林》和《德育報》。每期雜志和報紙到來我都如獲至寶,細細地品讀并做好讀書筆記。我還翻出遺忘多年的名著來讀。讀書占據了我多半的業(yè)余時間,其余的時間就是寫作?!兜掠龍蟆飞嫌挟厴I(yè)寄語的征稿,我想把QQ空間里寫的“送給我可愛的孩子們”的日志投給他們,師傅非常支持我,并且告訴我德育報對文章的要求。我按照他的建議修改后發(fā)給了編輯,果不其然,我收到了《德育報》的樣報和發(fā)表證書,這打破了我文章發(fā)表的零記錄。我更加信賴我的師傅了。
《黑龍江教育》有一個“教師的寒假計劃”的征稿,我把我寫的《假期做好兩件事》發(fā)給師傅看,他不僅幫我修改,還跟我說,以后再寫作要注重語言的精練。我按照他的要求修改了幾次,最后,這篇文字發(fā)表在了《黑龍江教育》上。這是我期盼已久的事,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我興奮得流出了眼淚。師傅是我學習的精神動力,是我成長的奠基石。
后來,在“男神”師傅的指導和鼓勵下,我的教學設計和德育論文等陸續(xù)發(fā)表在不同的書刊雜志上,并且經常在各種征文活動中拿獎,我這個以前從未嶄露頭角的小人物在學校里風光了一次又一次。
感謝未曾謀面的“男神”師傅,是他引領我走上了讀書、寫作之路,讓我的教育人生更加豐滿,精神生活更加豐富。
師傅,您好嗎?
?誙富??h職業(yè)技術教育中心學校 管靜
師傅,您好嗎?您現在是孫兒繞膝,還是吟詩寫文,亦或侃談教育?語言依舊簡潔生動吧?您的徒兒如今也可以指導別人,偶爾也可以侃談語文教學了,這都離不開您的悉心教誨。
還記得我上完第一節(jié)課,您送了我一份五字評語——形散神也散。這五個字如同重磅炸彈,瞬間轟暈了我。要知道那可是我精心準備了半個月的第一節(jié)課啊,我壘砌的自信轟然倒塌。
您把我叫到辦公室,給我講教學目標、考綱考點、教學常規(guī),還給我分析語文界的領軍人物錢夢龍、于漪的教學風格,末了扔下一句:“從明天開始,聽老教師們的課!”
我自然首選您的課來聽,記得您講的是《勸學》,您儒雅的風范,深入淺出的教法,嫻熟的教育技巧讓我深深折服。學吧!我亦步亦趨起來。您“手把手”幫我設計的公開課《風景談》,在新教師崗位練兵大賽上排名第四,導語用的是卞之琳的詩。一些老師說我的課有您的影子。師徒嘛,一定有相像之處!
教學上,我遵規(guī)守矩一段時間后,開始不安分起來,總想制造點波瀾。那次,我排了5分鐘的課本劇:《包身工》的片段,學生樂翻天,同事嘖嘖稱贊,而您卻當頭喝棒:“教學不能靠花哨,學生不能當猴耍!”我暗自憤慨,也只能繼續(xù)循規(guī)蹈矩。那段時間,我故意疏遠您,與其他教師嘻嘻哈哈。您依舊像往日一樣為我指點,我表面應允,背地里卻想著怎么出花樣兒,開始秘密策劃擂臺賽式的單元復習課。
記得那次課我設計了三個板塊:圖畫猜字、知識問答、場景說話。我把學生分成四個小組,小組積分打擂決勝負。我故意在師傅您上課的時段,請同組的其他教師去聽我的課。課堂環(huán)節(jié)緊湊,學生十分活躍,贏得了教師們的一致好評。創(chuàng)意的歡喜沖淡了沒請您的歉疚。我著實陶醉了一陣子。直到縣進修學校的語文教研員來我校教研時,您匯報我的創(chuàng)新復習課,極言我的課設計新穎、課容量大、學生參與率高,還建議縣級觀摩。我羞愧難當。事后,您建議我把圖畫猜字再豐富些,知識問答縮減點,用說話練習補充理論指導。我使勁點頭,腦子里反復著一個問題:您對我的課怎么這么清楚?后來,同事告訴我,您把我的課每個細節(jié)都問得清清楚楚,還一一做了記錄。師傅啊,我對不住您了!
從那以后,我沉靜了許多,每天都看師傅給我推薦的書,偶爾也搞點教學創(chuàng)新,但每次都與師傅商討,師傅每次都會給我建議。謝謝您,師傅!
師傅如今退休好多年了,隨女兒去了南方小鎮(zhèn),那里的文化氛圍更適合師傅的儒雅博學。
師傅,您若安好,便是晴天!
嚴師·慈母
?誙同江市第二中學 王麗影
學生時代的我,由于自身成績的優(yōu)異,總是漠視老師的關心和呵護;參加工作的我,由于工作閱歷淺薄,才發(fā)現自己是如此的渺小與無助。在我從教的道路上,幸好遇到了她——張曉燕老師,她就是我的嚴師,我的慈母!
從有記憶開始,真正讓自己欽佩的人并不多,而張老師教學上的嚴謹卻讓我佩服。攤開她的教案,隨手翻到任何一頁,都會讓你驚訝:兩個學期、四本教案的內容全部那么工整!字的大小一樣,字與字的間距一樣,每一課的課文內容、板書、反思、時間……樣樣不落。更讓人驚嘆的是,教案里沒有一處勾抹,頁面整潔、清新。每個人都有懶惰的時候,但張老師的教案從第一頁到最后一頁,卻讓我找不到絲毫松懈的痕跡,不給人挑錯的機會,更不給人糾錯的縫隙,這正是她嚴謹作風的體現。
多年的從教生涯,也給傲然的她帶來了很多身體上的頑疾,偶爾也能聽到她的牢騷。但當你走入她的課堂,卻永遠不會看到她會因膝蓋的疼痛而坐視學生不管;也不會在學生的作業(yè)里找到沒批改的空白。當大家都在巧妙地運用電腦等多媒體工具走入課堂時,她卻更加悉心地伏案備課,一筆一畫、工工整整地,在紙上抄寫著要給學生講評的六、七百字的作文。模板抄寫完畢,再去印刷出來,發(fā)到每個學生手里。別人因多媒體的介入,變得輕松了,而她卻更加疲憊了??刹簧朴谶\用現代化教學媒介的她,在課程的進度、學生知識上升的速度等方面,永遠不會被別人甩下。
還記得上學期我在講校內公開課時,從定課、析課到最后的評課。課前的每一樣準備、課堂上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課件中的每一個圖案顏色的選擇,無不經過她嚴格地審查,最終才獲得通過的資格。公開課結束后,聽課的領導和教師都給予我高度的評價、一致的好評。我慶幸自己成了她的弟子。跟隨著她的步伐,讓我學會了嚴謹。每當自己想偷懶時,一想到她那工工整整的猶如印刷版的教案,便會自責,于是,卸下惰性,奮然前行!
“孤身一人獨闖天涯”的苦澀滋味,從來到同江那一天起,我就每天每時每刻都在品嘗著。陌生的環(huán)境、陌生的面容給了陌生的我莫名的恐懼和不安。如果沒有張老師業(yè)務上的指導,生活中的呵護,我想:幸福的家庭,可愛的兒子或許也都不會屬于我,此時的我或許早已不知又要漂向哪個陌生的環(huán)境了。我認定的這位恩師,也是值得我一輩子去珍惜、去感恩的慈母!
初為人師,師傅相伴
?誙富??h職業(yè)技術教育中心學校 陳長華
2000年8月的一天,沐浴著盛夏初升的朝陽,邁著輕盈的腳步,懷著對教育事業(yè)的憧憬,我去學校報到。簡陋的校舍,薄弱的師資,讓我原本興奮的心情降到了冰點。我,一個生物專業(yè)的畢業(yè)生競教起了英語。面對陌生的專業(yè)、陌生的講臺,和一群厭學的中職生,我該怎樣上我初為人師的第一課?
坐在我對面的靜老師鼓勵我:“就當臺下是大白菜,你只管講就是了。”我們都笑了。
靜老師告訴我:“備課要先備學生。”我常利用閑暇時間聽靜老師的課,小心翼翼地說出自己的困惑。逐漸地,我懂得了如何與學生溝通、交流,如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我贏得了學生的尊重,一切似乎游刃有余,然而——
隨著課堂教學的深入,我明顯感到一些學生并不買我的賬。盡管我很努力地把課備好上好,仍然走不到有些學生的內心!一天,一名女生隨意在課堂上走動,無視我的存在,我被徹底激怒了,我與學生發(fā)生了激烈的爭執(zhí)。我心中充滿怨氣與失落:為什么我把一顆心全掏給了學生,卻并未贏得他們足夠的尊敬?我的滿腔熱情換來的卻是尷尬與無助?
這時候,靜老師走到我身邊,拍拍我的肩膀,招呼我去校園里走走。我們并肩走在鋪滿落葉的甬路上,靜老師輕聲地說:“來職教的學生都有一部學習的殘缺史、心靈的冷落史,學生很渴望老師的理解與鼓勵。”“我管他們有錯嗎?”“當然沒錯,但得講究方式方法?!苯又o老師給我講了拉封丹寓言《南風與北風的故事》:“從前啊,南風與北風比賽,看誰更有力量。北風說,你看,路上有一個行人,誰能讓他脫掉身上的大衣,就算誰贏。南風笑了笑,同意了。于是,北風立即呼嘯而起,讓行人感到一陣刺骨的寒冷??墒牵腥瞬粌H沒有脫掉大衣,反而把大衣裹得更緊了。北風使盡渾身解數,也無法達到目的,只好無奈地退了回去。而南風呢,開始輕柔地吹拂行人的臉龐。行人感到越來越暖和,不由自主地解開了紐扣,最后脫掉了大衣。南風贏得了比賽?!膘o老師輕柔的聲音縈繞在我耳畔,我懂了教育學生的真諦。
靜老師特別喜歡讀書學習,我也被潛移默化,像《愛的教育》《做最好的老師》都是那時讀的。靜老師的語文課總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深得學生的喜歡。她的教學理念影響著我,我學會了賞識教育,也學會了等待,等待學生慢慢成長。我開始以全新的視角審視學生,以理性的思維去看待職業(yè)教育。
靜老師是我成長路上的貴人,更是我的良師益友。
君子動手不動口
?誙湖北省枝江市安福寺中學 張家海
“別講話了!別講話了!”上午第一節(jié)課,剛走進教學樓,從樓道兩邊的教室里就傳來了科任老師課前制止講話的聲音。這是常常出現的場景。
記得大學畢業(yè)后在一所學校實習時,談到如何處理課前少數學生喋喋不休的小說小動問題時,指導老師傳授給我一個“妙招”——他讓我遇到學生小說小動時,先掃視教室四周,然后當著全班同學的面似真非真地說:“還有一個人在講話!”課堂馬上就會安靜下來。
走上三尺講臺,自然經常遇到類似的熱鬧場景,我照著他的方法試過很多次,確實,每一次都會收到奇特的效果。我感激我的指導老師傳授給了我一個“教育真經”。
課改中的我,好東西總愛和同伴分享。今年學校新招錄了幾名教師,其中幾位還當上了班主任。和他們在一起閑聊時,再次談到了“課堂上如何應對小說小動的學生”的話題。80后的新人單純直爽、快人快語:“不停講話的學生,我就讓他站起來聽!”……我肯定了他們的做法,同時說出了我的這個“秘籍”,讓他們試試看。
一周后,在食堂就餐時,一位新來的老師告訴我:“張老師,您說的那個方法真的很靈!而且,課堂上有人開小差的情況也管用!”
“真的?”我想聽她繼續(xù)說。 “嗯,我還可以說‘還有一個人沒有記筆記‘還有一個人還沒靜下來……”我暗暗點頭,也暗暗為她高興,看得出,她不僅在實踐經驗,還在發(fā)展經驗。她是用“心”在做教育。
“還有一個人在講話?!毕肫鹬笇Ю蠋煹倪@一招,我依然心存感激。想一想今天的我,身上還真的留有“師傅”的“影子”。如今我本人也正在當“師傅”。其實,經驗這東西,不能總依靠別人的傳授,不能“拿來”就用,也不能總靠“臨床”總結,貴在從師傅的經驗中悟出那份屬于自己的方法,讓自己快速成長起來。
我是教授生物學科的,經常會做一些實驗或者開展一些動手方面的活動。我發(fā)現,初中的學生只要一動起手來就愛講話,該講的不該講的都講,課堂就像在鴉雀窩里搗了一棍子似的。
有一次,我給學生分發(fā)實驗器材,一些學生領著領著器材就講起話來。那時候,我腦海里完全被“動手”“動口”“聽話”這幾個關鍵詞充斥著。突然間,生活中人們說的“君子動手不動口”這句玩笑話一下子躍入我的口邊。于是,我大聲對孩子們說:“君子動手不動口!怎么還講話呀?”
“哈哈,老師您說錯了,是君子動口不——動——手!”下面出現一個天真無邪的聲音。
“哎呀,這都不懂?張老師故意反過來念的嘛,就是叫你只動手,不要講話!”一個腦子靈通的學生一下子點醒了眾多學生,我會意地笑了。一時間,嘰嘰喳喳的課堂馬上安靜下來了。這一招既幽默,又避免了說教,我后來又用在了多種場合,比如,分發(fā)試卷時,獨立作業(yè)時。
“師傅請進門,修行靠個人”。拜師學藝, 且行且思,且思且行。
師傅教我要舍得
?誙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qū)教育局教研室 康松
尹主任一到學校就給初四全體教師做報告。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對于教學中“舍得”二字的提法,他說:“在中考復習中要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要舍得放棄難題,要舍得把學習時間盡可能多地還給學生?!?/p>
尹主任聽我的課,我自我感覺很精彩,深入淺出,條理清晰。我當時是學校教導處副主任,又是市級教學能手,對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還是很自信的。但課后尹主任只是淡淡一笑,說:“你不用講那么多的?!蔽衣犃苏娴牟环猓南?,我講了學生都不一定會,要是不講還不更麻煩?當然這些話嘴上是不能說的,還是要向尹主任表示謝意。
尹主任再來聽課的時候,我不好意思講一整節(jié)課了,給學生留下了十幾分鐘消化吸收的時間。但尹主任聽完還是淡淡一笑,說我講的還是有點兒多。我說:“時間再少,就講不完了。”尹主任說:“不是每道題都須要講的?!蔽倚南?,誰知道中考會考到哪個題?應該強調的如果強調不到位,萬一中考時學生遇到了不會怎么辦?
一天,有幾個數學成績特別好的學生來找我,他們對我說:“老師,您上課的時候還是少講點兒吧,太影響我們學習了?!蔽移婀值貑枺骸拔也皇歉嬖V過你們,我講題的時候你們可以不聽,自己安排復習就行了嗎?”他們說:“我們是按自己的計劃復習的,可是您的聲音太洪亮了,我們剛有點兒思路,就被打斷了?!?/p>
學生的說法讓我很尷尬,覺得應該試著少講點兒,畢竟犧牲尖子生的復習效率是我不能接受的。正好尹主任又來聽我的課,這一節(jié)課我直接交給了學生,把試題的答案也發(fā)下去了,讓學生自主學習、獨立完成。學生遇到不會做的題先自己看答案,看不懂的查書,然后自發(fā)求助同學討論交流,小組內部無法解決的問題再一起問我。下課前十幾分鐘,我把大家都不太理解的一道題講了講。我想這樣的課尹主任應該滿意了吧??伤€是淡淡一笑,說:“最后那道題,其實沒必要講的,一是這樣的試題肯定不會再考了,二是你講了之后,也不會有幾個學生會做?!睆拇艘院?,如果是全班學生都不會做的題目,而且答案也沒人能看得懂,我就會跟學生說:“放棄了吧。”
經過幾次嘗試,我問學生更喜歡哪種復習方式,出乎意料的是,絕大多數學生都感覺自主復習效率更高。雖然我還是有所擔心,但既然學生和尹主任有同樣的想法,我決定咬牙堅持下去。在教學實踐中,我有了許多新的想法,比如一份學案分兩次發(fā)放,學生做完第一份學案后自行到教師處領取第二份學案,這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我又強調每道題的思考時間不超過5分鐘,培養(yǎng)學生的時間意識、速度意識。在課堂上我也更多地去關注全體,不忙于回答個人提出的個別問題。我的職責首先是管理學生、關注學生,幫助所有的學生都動起來,指導所有的學生都能找到事做;其次是對學生及時進行學法指導,提供復習建議,不再隨意干擾學生的復習進度。我還強調錯題或不會做的題目要用紅筆做好標記,或是整理到專用的錯題本上,為二次復習積累資料,讓學生認識到,這些錯題就相當于自己的存款,考試前幾天就可以提取出來用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確感覺學生的復習狀態(tài)越來越好,但對于最終的成績心中還是惴惴不安。中考結束了,結果大大出乎意料,我們學校這級初四共八個班級,前10名中我班占了5個,前20名里我班有8個,而且不及格的學生人數大大減少。我這才真正相信了尹主任對我的教導:“學生已經會了的不用講,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用講,講了學生也不會的不用講。要相信學生,只要學習方法正確,可能不需要教師教,他們也能學好。這就是葉圣陶先生說的“不教而教”了: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知識,乃是教學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