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鳳池
批評得好,會讓對方改正錯誤并且積極工作學習;批評得不好,會讓對方記恨自己而且消極怠工。如何才能掌握批評的藝術呢?
表揚大范圍,批評小范圍?領導須得注意批評和表揚是相對的,就是表揚對人、批評對事。批評是對事不對人,并且批評盡可能在小范圍內,盡量委婉,不要把批評當作懲罰。批評的意思是希望這個人改變、進步,而懲罰是這個人已經犯了罪,造成了嚴重后果。批評的對象通常是工作需要改進的下級,并不是要受懲罰的罪人,所以要盡量縮小批評的范圍、降低負面影響的程度,起到提醒的作用即可。我們可以采用電話溝通、個別談話、小范圍打招呼等方式來批評。
而表揚可以在比較大的場合來進行,尤其是你斷定這個人需要表揚的時候,盡可能選個公開的場合讓對方得到鼓勵和榮譽,效果會很好。而且,表揚要強調表揚的是誰,弱化表揚的是什么事情。但是,批評的時候要強調批評事,弱化批評誰,而且最好使用低強度的批評,如果你能用開玩笑、調侃或者雙關語這樣的方式,可以達到批評的目的就最好了,不要直截了當地說我要批評你什么。
什么樣的批評效果好?有一個師生互動的有趣例子,在上下級關系中也可以借鑒類似方式。某老師在教室給學生講課,由于傷風感冒,嗓子疼,鼻子又不通氣,說話就挺不舒服,前排右側有三個男生卻一直在交頭接耳。老師大聲講他們大聲說,小聲講他們小聲說。老師把自己聲音的強度由小到大,由大到小變換了三次他們還沒停下來,于是采取行動干預了。
一般情況下, 老師遇到這種情況都是怎么干預的?直接點名A、B、C同學,或是直接指著這個同學說:“你們在說什么,還上不上課了?我本來就感冒難受,你們要這樣的話,就請你們出去,要不就閉嘴,或者你們三個上來大聲講,我的課不講了,先聽你們的?!边@些都帶有情緒化表達的色彩,當然也是明顯而直接的批評。這樣的批評效果怎么樣?這三個學生有可能是不說話了,但是會對老師產生一些敵意:“你怎么采取這么嚴厲的方式,又是在這么大的場合批評我們?一百多人的大教室,直接點名或是指著鼻子說,讓我們三個顏面掃地?!?/p>
給他們這種刺激,和學生相互對立并不是老師想要的。能不能恰當地批評或善意地提醒一下?既不能不管他們,也不能情緒化。于是老師笑容可掬,眼神親和慈祥,走近他們說:“看你們三個特別高興,能不能分享給我一點快樂?因為我此時正受著傷風感冒的困擾,心情不是太好,如果你們能分給我一點快樂,我下面的課會講得更好一點?!?/p>
這三個學生就陷入了一種有點尷尬和不知所措的狀態(tài)。老師到此為止,馬上回到講臺繼續(xù)開展課堂的教學。在下面的一段時間里,老師就像沒有發(fā)生過這個事一樣很認真地投入到講課中去。講到一處,書上有一段需要朗讀的,老師就對著其中一位說:“請你幫我一個忙,因為我今天嗓子不太好,我聽你嗓音不錯,你幫我讀一下?!边@個學生讀得字正腔圓、抑揚頓挫,一字一句特別清楚。然后,老師對他先表示肯定與贊賞,接著表示感謝。隨后說:“看起來你是個相當聰明的人,你對這個課程充滿了興趣,而且你這一讀我就可以聽出來,你對這些內容具有足夠的理解,你要好好學習這個課程,肯定是前途無量。”
在下一節(jié)課,老師問剛才我批評人了嗎?好多同學點頭說批評了。又問他們仨,你們受傷害了嗎?三個人都搖搖頭。那你們行為有改變嗎?他們說有,而且也確實修正了自己的行為。這種批評既不傷人,效果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