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就是用健康器官來替代功能已經嚴重受損的器官,從而來延長患者的壽命。我們已經熟知心臟移植、腎臟移植、肝臟移植等,但有的器官卻還不能移植或者說移植后沒辦法正常工作。研究者們希望能夠突破各種器官移植的難關,子宮移植就是近一兩年才成功的。
子宮移植的難點是,移植手術完成后還不算成功,必須要生下小寶寶才算成功。在之前的許多移植案例中,移植的子宮由于供血不足,所以無法成功孕育寶寶。在2014年,瑞典的哥德堡大學所移植的一顆子宮,終于孕育出了新的生命,這可能是因為醫(yī)生在移植時盡可能多地移植了子宮周圍的血管。接受移植的女性36歲,先天就沒有子宮,捐贈子宮的女性61歲。移植子宮后一年,這位女性通過試管嬰兒懷孕,并在31周后產下了一名1.8公斤的健康寶寶。
子宮并不會像卵巢一樣在絕經后就喪失功能,70歲的女性和20歲的女性一樣擁有功能良好的子宮。50歲以上的女性通常已經沒有生育需求,把子宮捐贈給別人似乎“不浪費”。那些因為子宮問題而無法懷孕的女性,她們的女性長輩,如媽媽、姨媽、姑媽等,不少都樂于捐出自己的已經“無用”的子宮。
雖然第一例成功的子宮移植令人興奮,但這并不代表子宮移植已經成為了一種常規(guī)手術。2015年,越來越多的子宮移植或者子宮移植計劃在不同國家陸續(xù)進行,包括法國、日本、英國和中國。在中國西安西京醫(yī)院,一名先天無子宮的女性移植了她母親捐贈的子宮,手術歷時14小時,各項指標都顯示子宮移植后存活,希望她能夠在未來生下自己的寶寶。目前,全世界已有11例子宮移植,其中8例子宮存活,1例分娩成功。
子宮移植已經算極大的突破,可有人的目標更為驚人,例如意大利的Sergio Canavero博士在2015年宣布要移植頭部!其實更確切地說是移植整個身體。將接受移植的志愿者是一位患有肌肉萎縮疾病的俄羅斯人Spiridonov。因為患病,30年的人生中,Spiridonov都只能在輪椅上度過,因此,雖然移植頭部的風險很大,但為了能夠擁有健康的身體,他也甘愿冒險。
頭部移植手術的困難超出了許多人的想象,脊髓、頸部結構、血管系統(tǒng)、副交感神經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甚至患者精神和心理的復雜狀況都必須全部考慮進去。而且完全沒有案例可以遵循,如對于應該用多少免疫抑制劑等問題,必須要謹慎考慮,少了無法解決排異問題,多了可能會直接“燒壞”大腦。即使如此,Canavero博士仍然決定進行移植,他已經制定了一套完成的計劃,詳細描述了移植過程,包括如何冷凍捐贈者的頭部和身體。不出意外,全球首例頭部移植手術將在2017年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