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啞行者”蔣彝

        2016-03-17 00:41:17陳艷群
        文學自由談 2016年5期
        關鍵詞:羅先生

        □[美]陳艷群

        “啞行者”蔣彝

        □[美]陳艷群

        年初為吾師、九十高齡的羅錦堂先生整理文稿和字畫,準備將他幾十年來有關蝴蝶的札記與詠蝶詩,以及他在中青年時期所繪的工筆蝴蝶圖和名人題跋,結集出版。

        在一疊翻拍的書畫作品的照片中,我看到一幅署名“蔣彝”的墨寶,落款“彝”字的下端,極為夸張,似兩條細長的腿,一立,一揚,呈45度角展開,宛如飛燕起舞,優(yōu)雅輕盈。如此獨特、富有動態(tài)的簽名,應出自于感性的藝術家之手。我將照片遞給羅先生請教。羅先生架起老花眼鏡,目光直奔書法左下角的簽名上,說:“蔣彝,哈哈,啞行者?!蓖nD片刻,尋思如何介紹此人,“他就是將Coca-Cola譯成‘可口可樂’的人。”

        “哦?蔣彝竟等于可口可樂?!”我頓覺豁然貫通,有似曾相識之感??蓢@蔣彝之真名,潛伏于名牌底下,竟然長達近一個世紀。此于譯者,豈非甚為委屈?

        “蔣先生是否以此獲得了譯名專利權,或得到什么褒獎嗎?”我好奇地追問?!皼]有,”羅先生說,“那是上世紀30年代的事,他的譯名被選中后,可口可樂公司僅給了他6英鎊的稿酬,就買斷了使用權。一提及此事,蔣先生便甩頭慨嘆,說當時哪怕有一些該公司的股票也好。”

        話雖如此,但我想,蔣彝先生每見此廣告一次,必得意一次。成就所帶來的滿足往往勝過一切物質需求。

        “蔣先生是個博學多能的人,其英文著作等身,且體裁寬廣,有游記、詩歌、小說、散文、兒童讀物等。其家學淵源,幼承庭訓,沉潛丹青。書法擅四體,畫風尤為獨特,以中國傳統(tǒng)畫法參以西方構圖色彩,令人耳目一新。他還為芭蕾舞劇設計過舞臺布景呢。你知道,蔣先生還是第一個畫熊貓的人,英國人稱他為‘熊貓先生’?!绷_先生如數(shù)家珍,侃侃而談。

        我沒看走眼,蔣彝先生果然是位藝術家!

        1926年,蔣彝畢業(yè)于東南大學(中央大學前身)化工系,分別在江蘇、江西任教數(shù)年。青年時期踏入政壇,歷任安徽蕪湖、當涂和江西九江縣長?!案改腹佟笔Y彝欲為民眾謀福祉,他整頓社會秩序,力圖改革教育、稅制、土地等不合理制度。他體察民情,親辦三宗離婚案,為提高婦女地位,捍衛(wèi)她們的權益而吶喊。他欲鏟除腐敗政治,斷絕裙帶關系,怎奈那“三把火”燒得過旺,殃及權貴利益,觸摸老虎尾巴而招致詆毀報復。壯志未酬的他,自怨無德無能,不能遏止貪贓枉法的軍閥,以及地方的惡勢力,失望之余,掛印而去。他舉目四望,江山一片混亂,便將目光投向海外,欲睹西洋政府管理國家之道。于是,他決意遠赴英國,研習其政治體系。

        蔣彝求助于兄長和親屬,借得一筆款,同時獲得江西省提供的微薄獎學金,將妻兒托付給兄長后,只身踏上了去英倫學習的航程。

        在茫茫的大海上,蔣彝悄然度過了三十歲生日。三十歲要重新在異域生根,開辟一片天地,語言是先決條件。他相信事在人為,一到英國,便發(fā)奮攻讀英語。兩年下來,他的英語不僅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應付裕如,還用英文寫出了第一本以書畫為題材的圖書《中國畫》。

        明明來此尋求治國之道,如何轉向了藝文世界?羅先生告訴我:“蔣先生家學淵源。父親是瓷片畫家,他從小于父親的膝下學習書法和繪畫,功底不淺。到英國后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重拾丹青,隨后進入大學教授中文、書法和中國繪畫。”

        上世紀30年代初的英國,中國文化藝術氛圍甚濃,僅倫敦就舉辦了好幾次中國藝術展。其間,劉海粟造訪倫敦,帶來幾十幅中國現(xiàn)代優(yōu)秀畫家的作品,將于新百靈頓畫院展出。蔣彝被請去協(xié)助布展。劉海粟得知蔣彝擅丹青,邀他參展,他也很珍惜這樣的機會,創(chuàng)作了幾張小幅畫作助興。孰料展覽期間竟賣掉一幅,這讓蔣彝驚喜不已。很快,他又認識了著名漢學家駱任廷(香港的駱克道即是紀念他在此做過布政司)、溥儀的英文老師莊士敦等人,并成為了他們的朋友。身為倫敦大學東方學院董事的駱任廷,得知學校需要中文老師,立刻想到了蔣彝,有意舉薦他。蔣彝完全沒有中文教學的經(jīng)驗,但他知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他很幸運地通過了系主任莊士敦的面試,進入該校,并逐漸結識了許多活躍于當代的藝文界人士。倫敦常有中國的文化界人士往來。在與徐悲鴻、劉海粟、梅蘭芳等藝術大家的交往中,蔣彝越發(fā)意識到,憑自己的藝術修養(yǎng),他完全能夠向金發(fā)碧眼的西方人介紹中國,做個中西文化的橋梁。很快,他調整了人生坐標,朝文學藝術之路奮進,先前的政治抱負被眼前的藝術機緣和對藝術的熱忱所替代。

        上世紀30年代的美國,先有賽珍珠以中國農(nóng)民為題材的英文小說《大地》問世,在歐美引起轟動,并由此摘取諾貝爾文學獎,旋即林語堂來美,出版了英文《吾國吾民》文集,較為系統(tǒng)地把中國和中國文化介紹到西方,讓歐美人實實領略了截然不同的文化境界。同一時期,在大西洋東岸的英國,學英文出身的戲劇家熊式一,將中國傳統(tǒng)劇目《王寶釧》譯成英文出版,好評如潮,接著又將此劇改編為四幕喜劇,搬上英國的話劇舞臺,以其“幽默輕松,異國情調,與眾不同,新穎獨到,扣人心弦,引人入勝”的藝術特征,創(chuàng)造了在倫敦連續(xù)三年、達九百多場演出的中國劇種奇跡。后來,熊式一接到美國發(fā)來的邀請,移師百老匯,《王寶釧》連續(xù)演出一百多場,許多社會名流甚至羅斯??偨y(tǒng)夫婦皆蒞臨捧場,贊不絕口。

        在熊式一的《王寶釧》一書中,除了有當?shù)卦娙撕驮u論家賽爾斯·阿伯克隆比作序、徐悲鴻為封面和書首畫了兩幅畫外,還有蔣彝精心為書中人物所作的十二幅線描插圖。同為江西人的熊式一,對這位初來乍到的老鄉(xiāng)和室友所作的插圖非常滿意,他對蔣彝說:“蔣兄,今后咱倆合作吧,你就專門為我的書畫插圖。我出了名,你也有一份?!?/p>

        熊式一這番話,讓蔣彝內(nèi)心不是滋味:個頭矮他一截的熊式一將他看走眼了。他不甘于現(xiàn)狀。他意識到,熊式一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他的英語功力。他告誡自己,必須花大力氣盡快掌握英語這把鑰匙,有了它,就能打開通往自己理想和目標的大門。

        1935年11月,大型中國藝術展覽會在百靈頓畫院舉行前夕,倫敦各大書局紛紛請專家寫書介紹中國藝術。麥勛書局經(jīng)理艾倫·懷特認為,藝術展是促銷有關中國藝術書籍的絕佳時機,而這樣的書最好由中國藝術家來寫。他通過熊式一找到蔣彝,請他擔當此任。蔣彝雖然心存顧慮,擔心自己的英文水平無法勝任,但機會實在太誘人了,一咬牙,毅然承諾。

        接下來的英文寫作,讓蔣彝苦不堪言,滿腹的詩情畫意被蹩腳的英語堵得無從抒發(fā),自信心受挫。就在此時,一位女子出現(xiàn)了。她叫英妮絲·杰克遜(InnesJackson),是蔣彝“初級古代漢語班”的學生,不久前剛從牛津大學畢業(yè),后又在東方學院專攻古代漢語。英妮絲對中國文化興趣極濃,也很愿意助蔣彝一臂之力。她逐字逐句地為蔣彝修改推敲,將詞不達意的語句重新組織,加工潤色。終于,蔣彝的《中國畫》一書趕在展覽開幕前一周出版了。這次大規(guī)模的中國藝術品展覽讓英國和從歐洲其他地區(qū)趕來的人大飽眼福。展廳里三千多件書畫、雕刻、玉器、銅器、瓷器等琳瑯滿目的藝術品,大都是國民政府精挑細選的珍品,英國方面更是特派薩??颂栜娕瀸3倘ブ袊\送。正如出版商的預料,許多人是讀了蔣彝的書后進入展廳的?!吨袊嫛愤\用比較的方法,強調東、西方人與自然關系的區(qū)別,取材獨特,集書畫、人文和歷史知識為一體,引導讀者去欣賞東方人的智慧,拓寬他們對中國文化的視野。

        蔣彝和英妮絲之間的友誼維系了一生。這位謙虛好學、文筆娟秀而又樂于助人的英國女子,是蔣彝一生的精神支柱和寫作幫手??梢哉f,蔣彝出版的每一本書都得益于英妮絲在文字上的把關。

        《中國畫》出版一個月之后得以再版。處女作旗開得勝,讓蔣彝更加堅信自己要走的路。從此,他開始了一系列的寫作和中國藝術教學活動。

        兩年后,也就是1937年,蔣彝以“啞行者”為筆名,出版了第一本散文游記 《濱湖畫記》(TheSilentTravelerInLakeland),讓古板自大的英國人耳目一新,一時成為暢銷書。該書非普通的游記,也不似賽珍珠和林語堂等其他作者的中國題材作品,而是別出心裁地用英語描繪了英倫的人文風物,并將中英兩國文化進行對比。在書中,他使出了十八般武藝,散文、詩歌、書法、繪畫和印章,多管齊下,真可謂“以詩文書畫描繪英倫氣息,訪山水風物論中英異同”。英國作家里德(HerbertRead)在序言中說:“蔣先生闖進我國的圣地,以中國方式致敬?!笨芍^一語中的。蔣彝以一個中國藝術家的獨特角度對西方文化進行評論,讓西方作者望塵莫及,這也是他獨一無二的優(yōu)勢。

        事實上,英國人對中國的刻板印象,大半是從中國回來的外交官或傳教士偏頗的描寫中獲得,如男人蓄長辮、女人裹小腳、黃包車夫、吸鴉片者、乞丐等舊時中國的落后形象;如今居然有個溫文爾雅、西裝革履的華人出現(xiàn)在他們眼前,對他們的大英帝國品頭論足,還不失生動幽默地將他們的眾生相和日常生活栩栩如生地描繪出來,將他們的文化特征了解得那么透徹。英國人平素習焉不察的生活細節(jié),經(jīng)東方人所持的鏡子一照,讓他們意識到,他們雖然有那么多可愛可貴之處,也有荒唐可笑的一面。同時,他們更是透過蔣彝多才多藝和幽默的文筆,領略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這讓英國人甚為訝異。所幸保守傲慢的英國人并非主觀自大,而是以喜愛中國的茶葉、絲綢和瓷器一樣的真誠和熱情,爭相購買與傳閱這本書?!稙I湖畫記》出版后一個月即售罄,隨后又增印了八次。

        那是中國人民慘遭日本蹂躪之時,同時也是中國文化風行歐美之際。這看似奇怪的現(xiàn)象,仔細想來也有它的因緣。中國當時戰(zhàn)亂的局勢,逼迫許多國人向外求生存謀發(fā)展。一些身懷技藝的文人,如賽珍珠、林語堂、梅蘭芳、徐悲鴻、熊式一和蔣彝等,都來到海外,紛紛將作品以不同形式呈現(xiàn)給歐美的觀眾與讀者。日本侵華的事實對于歐美大眾來說遙不可及,而眼前的中國文化和藝術卻強有力地震撼著他們,從而對飽受日本蹂躪的中國同情心油然而生。誰能說,這些大國的首領、將官和外交官,在援華的政策上,沒有受到這些作品的影響呢?

        蔣彝開始小有名氣,且一發(fā)不可收拾,各國文化人士紛紛發(fā)出邀請,企望他也為他們的城市畫個像,把把他們的文化脈搏。蔣彝用四十多年的時間遍游歐美各地,采風問俗,搜珍集錦。他相繼出版了關于倫敦、愛丁堡、紐約、巴黎、都柏林、波士頓、舊金山、日本、約古郡、牛津以及戰(zhàn)時歐洲等的“啞行者畫記”。這些有著蔣彝獨特風格的游記,里面皆加插他的畫和詩詞,而詩詞是用行、草、篆、隸等四種不同字體書寫的。這一寫作特點,始終貫穿在他每一部游記中。

        一個東方人能以異域城市為題材,出版這一大批暢銷的英文書籍,當非幸致。觀察入微和勤于筆耕,固然是起碼的條件,更重要的,還是以深入淺出的理論,發(fā)揚中華文化之精華,且世情練達、洞悉人性。西洋人開始對這位中國人刮目相看,無不覺得這 “啞者”其實是凡事心知肚明,太能說了。《中國書法》于1955年出版至今,仍為美國許多高校學習中國書法的基礎教材,而《紐約畫記》在上世紀50年代還榮登《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榜。

        可以說,蔣彝是當時歐美民眾所認識的為數(shù)不多的中國人之一。他的讀者面從稚童到老年人,幾乎各個年齡階段皆有。喚起蔣彝為兒童創(chuàng)作的并非他因,正是國寶熊貓。

        熊貓的發(fā)現(xiàn)是在19世紀末。它們生活在四川的高山深谷,不為世人所知,更鮮有一睹其芳容者。1938年的平安夜,一艘貨船在雪夜中駛進倫敦的港口,為英國人民帶來了一份驚喜的圣誕禮物——五只大熊貓。它們不是官方派來的“大使”,而是經(jīng)人倒賣,從四川經(jīng)貴州、廣西、廣東,最后輾轉來到香港,再在海上漂泊多日而來到倫敦的。雖來路非正,但并不影響它們受歡迎的程度。倫敦動物協(xié)會將收購的其中三只分別冠以中國朝代之名——“唐”、“宋”和“明”。而不足一歲的“明”似乎比它的同伴更活潑,更招人喜愛,被選擇在倫敦動物園里展出。它那毛茸茸的黑白身子,憨態(tài)可掬,其可愛的形象立刻成了許多商家爭相開發(fā)的商品;英國的卡通、明信片、煙盒、珠寶、玩具、報刊雜志,甚至電視節(jié)目上,“明”的形象無處不在。

        這可是個新鮮事兒。蔣彝造訪了這個大明星。他邊看邊想,靈感隨之而來:熊貓黑白分明的毛色,非常適合用中國的水墨畫來表現(xiàn);熊貓喜食竹,而竹子本身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常見的題材?!斑@是我畫畫的好題材!”熊貓的習性是晝伏夜動,白天總是懶洋洋地躺在那里,甚至背對著觀眾。作為倫敦動物協(xié)會的會員,蔣彝得到動物園的特別許可,得以晚上留在動物園,觀察熊貓的習性。他畫了上百張速寫?;氐郊?,鋪紙染翰作畫。他筆下的熊貓,有的依石,有的采竹、食竹,有的奔躍,有的獨行、獨笑,自得其樂,還有兩小無猜、父子或一家三口的生動畫面。他將熊貓的坐、臥、仰、爬、走、叫,或嬉戲或閑適的姿態(tài),描繪得活靈活現(xiàn)。他以熊貓為創(chuàng)作題材的畫不下千張。

        與熊貓和其他動物“相處”久了,蔣彝萌生了寫兒童書籍的想法。很快,一本本圖文并茂的兒童讀物《金寶與大熊貓》《金寶游萬牲園記》《金寶在動物園》《明的故事》《羅鐵成》《大鼻子》等書相繼在英國出版,深受兒童的喜愛。其中《明的故事》賣了25萬冊。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這些輕松活潑的兒童讀物曾撫平多少孩子的心靈,伴隨了一代人的成長。

        羅先生說,蔣彝移居美國后,在哥倫比亞大學執(zhí)教達十六年,此外還馬不停蹄地穿梭于哈佛大學、香港大學等處演講、教學,回到寓所就是寫作和繪畫。他以傳播中國文化為使命,且一生從未間斷。努力付出而獲得的榮譽也接踵而至,他因在文學藝術方面的成就被評為“美國最杰出的華人”。

        蔣彝數(shù)度受到邀請,客座夏威夷大學,講授中國書畫,每次停留時間一至三個月。其間他與羅先生交往密切,倆人常常在一起談書畫、佛教、詩詞等。羅先生沒有讀過蔣先生的游記,但從他們的交談和蔣先生送他的畫冊,以及為羅先生的題跋中,可以感受到蔣先生的博學多才?!澳憧催@題跋,”羅先生指著照片說,“‘年年透視莊周夢,何幸能游百蝶鄉(xiāng)……冉冉翩翩,至飽眼?!械摹饺紧骠妗陀玫妹睢_@都是有出處的,取自曹植的《美女篇》,原文是‘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笨梢娛Y先生讀書廣博,引經(jīng)據(jù)典,信手拈來。

        許多人寫游記,總是挖掘與自己文化的不同之處,而蔣彝則喜歡發(fā)現(xiàn)相同點。在他看來,文化不同會產(chǎn)生身處異鄉(xiāng)的孤獨感,而探索兩國間的共同之處,不只是一種文化的比較,且是將心安置的一種方式,可以在異域尋找和體驗“歸家”的感覺。

        說到家,這是蔣彝最不愿揭開的一個話題。孤懸海外42年,他的情感方面是一片空白,整日面對冷火秋煙,無人問寒問暖,榮辱皆自領,其中的“苦痛”,怎三言兩語能說得清?。?/p>

        那是大半輩子的苦行僧似的獨身生活,“家”對他來說,有名無實,唯養(yǎng)家的責任和義務讓他感覺到家的存在。一家六口因戰(zhàn)爭散作四處,一想到顛沛流離的妻子和子女,自己無法履行做丈夫和父親的義務,蔣彝每每長夜垂淚。

        他的生活恬淡自持。友人來訪,只見“一室之內(nèi),只四壁圖書,蕭然一榻”。在周圍的鄰居看來,他是一個話語不多,但和藹可親、喜歡爽朗大笑、非常幽默大方的人。房東、鄰居、朋友的小孩都非常喜歡他,稱他為“啞叔叔”;他也常跟他們一起玩,給他們畫些山水、鳥獸,或將自己的書送給他們,還給他們買糖果和冰淇淋吃。他的包里總是裝滿了各種小禮品。每次旅行,這些孩子們會每天查看郵箱,盼著“啞叔叔”的來信或明信片??吹竭@些可愛的孩子,他就會拿他們的年紀與自家的孩子對比。在眾人面前總是笑盈盈的他,內(nèi)心卻無時不在撕裂地痛。

        他雖然洋裝在身,但骨子里的傳統(tǒng)思想依然根深蒂固。1947年,蔣彝想方設法把17歲的長子健國接到身邊。他不許兒子與其他華人過多接觸,哪怕是好友熊式一家也不許常去;他鼓勵兒子多與英國人交朋友,擴大社交圈子;他更希望看到兒子成為一名儒雅的紳士。健國長大后,自己開了一家印刷公司,后改名為“啞行者出版社”,并娶了一位英籍女性為妻。兒媳婦心直口快,沒有中國傳統(tǒng)女性的溫順,和蔣彝見面也只是一聲“哈羅”。這讓蔣彝心中大為不滿,斷定這樣的兒媳不會理解中國的文化和習俗。他曾試圖勸阻兒子中斷這段關系,而完全西化的兒子覺得父親的思想太守舊,拒不相從。很明顯,父子之間出現(xiàn)了代溝。當蔣彝移民美國時,兒子不愿一同前往,這讓蔣彝大失所望,不免懊惱沮喪。好在不久小兒子健飛來到美國,多少給了他一點慰藉。后來,大兒子一家也遷來美國。難得三代同堂,卻因兩代人的理念不同而矛盾重重。這是孤獨了大半輩子,渴望家庭溫暖的蔣彝所意想不到的。

        無處話孤單。不飲酒的他只能借詩句舒緩心頭的愁苦:

        西游怎比孫行者,

        夢里江南總屬空。

        近識此生多不是,

        不夫不父不公公。

        蔣彝數(shù)次來檀島,非常喜歡夏威夷,也打算寫一本夏威夷畫記。不僅喜歡,他曾在此結過一段情緣,遇上一位小他三十多歲的臺灣人。兩人情投意合,先后來美的蔣彝的兩個兒子也表示支持,無奈年齡關系,使得對方父母堅決反對。在他的一生中,這是唯一燃起的愛情火焰。此前,他與表姐是指腹為婚,膝下雖有四個兒女,但彼此之間沒有婚姻基礎。四十余年的漂泊,潔身自好的他終于等來了幸福,然而,這份幸福終究跨不出傳統(tǒng)觀念的羈絆,黯然止步。

        倦鳥知還,葉落歸根,故鄉(xiāng)對一個人永遠有著致命的吸引力。那些年來,蔣彝像一個猶太人一樣到處“流浪”,但是,心中的耶路撒冷只有一個:故鄉(xiāng)。

        終于,故國厚重的大門“咣當”一聲,拉開了門栓,對外敞開了。隨著這一驚天動地的巨響,紛亂而興奮的腳步,從世界各地向國門涌去。

        蔣彝內(nèi)心既興奮又緊張,將與闊別42年的妻女團圓,是難以想象的場面。這場面讓他既歡喜又害怕,心神不安。他的哥哥、姐姐等親人已不在人世?;貒镁烤故窍仓胤赀€是斷人腸,他不能預知。他只祈求有一種方式,能彌補四十多年來親人間生離死別的空白。

        當飛機降落在北京機場,蔣彝從機艙走出來,深深吸一口故鄉(xiāng)的空氣。44年的夙愿,終于得償。一聲聲“爸爸”、“外公”,如夢似幻。他熱淚縱橫,喃喃地對親人說:“真想不到,真想不到……”萬語千言,不知從何說起。無論是與癱瘓的妻子,還是與兩位女兒和孫輩們的見面,都令他百感交集。他每天去女兒家,陪伴為他吃盡苦頭、替他盡孝心、撫養(yǎng)四兒女的賢妻。彼此回避怨言,唯享重逢的喜悅。

        回國的所見所聞如浪潮,在他內(nèi)心翻滾。他要把這些感受記下來,要將祖國的變化向外界傳播?;氐矫绹?,他開始寫《重訪祖國》,而此時,他被診斷為結腸癌。他知道時間有限,終于在再度回國之前完成了這本書。他還有一個最大的心愿,就是回國去走遍大江南北,寫一本《中國藝術史》。為此,他奔波于十幾個省市之間,獲得了不少資料,也做了大量的筆記。但病魔難敵,不久,這位藝術家因內(nèi)臟衰竭而在祖國辭世。

        《人民日報》和《紐約時報》相繼刊出他的訃告。蔣彝去世月余后,他的新書《重訪祖國》出版。諾頓出版社按照蔣彝生前的囑托,給世界各地幾十位朋友各寄一本贈書,每一冊都附上一張他的簽名;羅先生也是在收到出版社寄來的書中才得知老友已辭世。這是蔣彝離開紐約回祖國時,為關愛他的人送上的最后一份禮物。他早已想好了告別的方式。

        “啞行者”去了天國,續(xù)寫他的“天國游記”。

        猜你喜歡
        羅先生
        品德驗證
        中外文摘(2022年12期)2022-08-02 08:36:06
        品德驗證
        退房“罵死”銷售經(jīng)理,要擔責嗎
        新傳奇(2022年6期)2022-02-22 10:48:25
        抽絲
        福建文學(2020年8期)2020-08-06 14:59:57
        糾 錯
        糾錯
        故事會(2017年22期)2017-11-23 13:49:15
        羅先生的婚姻
        愛無由
        母子一臺戲
        民生周刊(2014年26期)2014-12-30 01:43:05
        品德驗證
        愛你(2014年9期)2014-11-15 00:56:39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二区首页|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婷婷四房色播| 91精品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不卡a v无码在线|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专区| 公和我做好爽添厨房|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 亚洲成人小说| 国产麻豆一精品一AV一免费软件| 国产短视频精品区第一页| 91久久国产情侣真实对白| 国产喷白浆精品一区二区豆腐| 久久综合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八戒网| 激情综合五月开心婷婷| 欧美老熟妇喷水| 国产欧美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中文在线视频| av网页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丰满熟女乱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蜜桃亚洲av高清| 女人被男人爽到呻吟的视频| 中文无码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v| 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 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色欲| 亚州中文字幕乱码中文字幕| 亚洲av天堂免费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国产亚洲成年网址在线观看 | 国产性感主播一区二区| 手机在线免费av资源网| 性无码专区无码| 欧美bbw极品另类| 91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日韩精品一级在线视频| 国产不卡在线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