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展
沿京哈高速,從北京向東北行進750公里,便可抵達鐵嶺市。
作為遼寧省14個省轄地級市之一,人們對這座東北四線城市的印象多來源于趙本山小品和二人轉。
然而,據(jù)貓眼電影最近發(fā)布的《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電影消費洞察》報告,2015年上半年三四線城市票房增長迅猛,其中鐵嶺增長幅度最大,為315%。
2012年,廣東大地院線在鐵嶺市最繁華的商場開了全市第一家專門影院“新瑪特影院”——在此之前,只有鐵嶺大戲院在演出二人轉之余,偶爾放放電影。
2014年是新瑪特營業(yè)額增長最為迅猛的一年,1000萬元的營業(yè)額相比2012、2013年翻了一倍。
2015年鐵嶺市第二家影院“今世界”開張。新瑪特迎來競爭對手,但營業(yè)額仍略有增長。
“我們原來屬于獨門生意?!毙卢斕氐挠霸航浝韯|亮告訴《瞭望東方周刊》,“現(xiàn)在蛋糕大了,有更多人切分?!?/p>
鐵嶺的電影市場是三四線市場崛起的一個縮影。截至2015年12月3日,2015年中國城市影院票房觀影人次為11.4億,其中三四線城市觀影人次占比36%。該統(tǒng)計周期內,全國銀幕數(shù)突破3萬塊,影院6210家,其中有71.5%的新建影院分布在三線及以下城市。
“小鎮(zhèn)青年”這個泛指三線以下城市觀影族群的概念也越來越多地被提及。
諸多報告指出,三四線電影市場銀幕數(shù)的增長和小鎮(zhèn)青年觀影熱情的提升,成為近兩年國產電影票房爆發(fā)的重要原因。而小鎮(zhèn)青年的觀影口味也在深刻影響著國產電影的走向。
劉東亮回顧新瑪特2015年的放映情況,“同檔期電影的上座率比前幾年都要好,像《捉妖記》《夏洛特煩惱》等片子,甚至上座率能達到場場爆滿?!?/p>
從“有點小貴”到“比較實惠”
與北上廣不同,鐵嶺人“夜生活少,娛樂生活少,下班除了吃燒烤、唱歌,就是去電影院了”。劉東亮感覺到,看電影正在成為鐵嶺人一種便捷時尚的社交方式,影院生意也越來越紅火。
華誼兄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陳昌業(yè)告訴《瞭望東方周刊》,經濟發(fā)展給三四線城市居民帶來更多的消費可能性,可支配收入增加使他們必然尋求新的娛樂方式。
而“爆款電影”會增加普通群眾對于電影行業(yè)的關注度。陳昌業(yè)舉例,2009年《阿凡達》的上映將一部分人重新拉回影院,甚至使國產電影年票房從60億元增長到100億元。2015幾部10億級大片的涌現(xiàn)又成為一個個“話題性”事件,吸引人們涌進電影院一探究竟。
隨著賀歲檔的到來,“每個影院都想抓住機會?!眲|亮說,新瑪特是一個中型多廳影院,6個影廳中最小的有154個座位。最近,《尋龍訣》這樣的“A類國產大片”就排了5個廳,154座影廳最少能達到七八十人的上座率,周末更是滿場。
根據(jù)大地影院聯(lián)合藝恩發(fā)布的《小鎮(zhèn)青年洞察研究白皮書》,2015年前三季度全國中型多廳影院有2000多家,成為三四線城市影院市場主體。
與小型影院相比,中型影院的優(yōu)勢在于可以放映更多場次,覆蓋更多消費者;與大型影院相比,中型影院更加靈活,投資風險更小。
據(jù)上述白皮書,2015年前三季度績優(yōu)影院數(shù)量占比只有6%,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因為其具有更高的市場成熟度和已經培養(yǎng)成型的觀影習慣。隨著四五線城市的票房崛起和影院運營理念的提升,整個市場未來的提升空間巨大。
“有的小地方電影市場還是空白,沒有數(shù)字化先進電影院?!眲|亮說。
2015年新瑪特的業(yè)績增長,在劉東亮看來:一方面是整個市場大盤的擴大、影片整體質量提高,同時新瑪特也經歷了培育市場的過程。
他回憶,影院在營業(yè)兩年后,當?shù)厝瞬砰_始慢慢接納影院和看電影。
他特別提到電商涌入帶來電影票價日趨優(yōu)惠,“人們對電影票的心理從‘有點小貴到‘比較實惠”。
由于“影院定價三十元的電影票,網上只需要十幾塊錢”,在線選座在鐵嶺已經變得非常普及,無形當中也提高了人們的觀影頻次。
劉東亮注意到,2014年在線購票的觀眾還不到10%。2015年春節(jié)過后網絡購票開始迅猛增長,暑期檔以后電商出票比已達70%以上。
驚悚片的夜場生意
在新瑪特,影院一般將影片分為A、B、C三個等級。A類影片上映時間比較長,B、C類影片可能就上映幾天,有的甚至不上。
A類影片的導演、明星陣容都較為強大,比如《尋龍訣》《惡棍天使》《老炮兒》。有些A類影片的票價也比B類影片更貴,“畢竟是炒票房的影片”。
有三類明星在鐵嶺比較有號召力:一類是如鹿晗、李易峰、吳亦凡這樣的新生代偶像;一類是老少通吃的一線明星,如黃渤、成龍、趙薇、范冰冰;還有何炅這樣在三四線市場很有人氣的電視綜藝明星。
B類影片的演員有一定號召力,但是影片不算最熱門。如《怦然星動》,雖由楊冪、李易峰主演,但整體制作量級一般。
C類影片則通常是小成本、新人導演,或缺少“熟臉”明星,很多只能接受“院線一日游”的命運。
一個例外是驚悚片。雖屬C類影片,但它卻是主攻三四線市場的大地院線的獨門秘笈?!爸灰行缕紩??!眲|亮說。
新瑪特多將驚悚片排在夜場,上座率往往不錯,黑暗的影院里驚叫聲連連。
與一二線城市相比,鐵嶺電影院在運營上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夜場較少——晚上8點多,北上廣年輕人的夜生活才剛剛開始,鐵嶺人卻已收拾回家。新瑪特過去的末場往往只排到晚上9點。
然而通過驚悚片,現(xiàn)在最后一場的時間是晚9點半,能維持二三十人觀看。
大地影院集團總經理于欣曾總結,“觀眾是需要培養(yǎng)和教育的”。對于小鎮(zhèn)青年來說,三四五線城市文娛消費項目不多,并且他們有時間:一線城市白領晚上7點可能還沒回到家,而小鎮(zhèn)青年已經基本吃完飯,可以去看電影了。
目前,二人轉和電影成了鐵嶺分庭抗禮的兩種娛樂方式。二人轉每有大型演出時上座率能達到三分之二,但整體觀眾年齡層偏大一些;電影更受年輕人歡迎。鐵嶺的電影人群并未分流二人轉人群,因為是“兩種感覺、兩種體系”。
“小清新”打敗好萊塢
劉東亮告訴本刊記者,鐵嶺人偏愛的電影類型是《匆匆那年》《何以笙簫默》這樣的“小清新影片”,《夏洛特煩惱》《煎餅俠》《捉妖記》這樣的喜劇片,以及《戰(zhàn)狼》這樣比較“燃”的國產動作片。
如《小時代》系列不愁票房,觀眾絕大多數(shù)為初高中生,每部不斷,主要是看“小鮮肉”。
對于《小時代》《何以笙簫默》這類具有夢幻愛情、高顏值、高洋上取景和高端音樂元素的“輕趣味”電影,北師大文學院教授、著名編劇梁振華曾表示,“電影的夢幻感、儀式感和形式感都更加強烈”,對互聯(lián)網時代的90后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戰(zhàn)狼》上映時,大地院線的市場份額占到全國第一。而《夏洛特煩惱》在新瑪特能達到場場爆滿,劉東亮認為其創(chuàng)作團隊開心麻花本身在北方很有市場,有觀眾緣。
隨著《煎餅俠》《夏洛特煩惱》等影片的走俏,“喜劇+屌絲”成為2015年主流的高票房電影類型,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尹鴻認為,這很大程度上是由小鎮(zhèn)青年的審美趣味決定的。
《港囧》在三四線城市受歡迎的程度就不如上述兩部喜劇片,“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港囧》的核心是想講一個中產階級遭遇中年危機的故事,這個故事顯然不夠接地氣。”尹鴻說。
《煎餅俠》制片人陳祉希告訴《瞭望東方周刊》,一線城市人群看電影“講究格調”,三線城市人群則“需要歡樂”。
根據(jù)華誼兄弟研究院的《2015國產大片觀眾調研報告》,一線城市有54.4%的受訪觀眾喜歡看大片,三線城市這個數(shù)字縮減到43.6%。小鎮(zhèn)青年對于進口大片的反應比較淡然似乎是行業(yè)內比較認可的事實。
很多好萊塢大制作進口片在鐵嶺被歸為B類片。隨著春節(jié)檔的到來,鐵嶺的觀眾口味更偏向看國產片,外國影片排場都不會太多。
三四線城市觀眾并不喜歡看英文字幕,看國語譯版又覺得不夠原汁原味,最重要的是“國產片更貼近生活?!眲|亮強調。
不可忽略的是,由于三四線城市的影院大部分是近5年才開始建設,所以小鎮(zhèn)青年并未養(yǎng)成對好萊塢大片的文化接受。尤其是一些系列電影,因為不了解前史,所以望而卻步。
三四線城市現(xiàn)下的審美趣味正是一二線城市曾經的審美趣味的縮影,只是節(jié)奏稍慢一拍。
“地級營銷”
三四線市場的增長催生了“地級營銷”。與一線城市追求高大上的調性不同,“地級營銷”更講究地域特色、接地氣。而在傳播渠道上,它更集中于當?shù)貓蠹?、民生服務類媒體等偏本地化渠道。
“地級營銷”最重要的方式是路演,能有效帶動當?shù)氐呐牌俊?/p>
張宇峰曾做過《煎餅俠》的宣傳總監(jiān)。他告訴《瞭望東方周刊》,三四線城市的票房更容易受到宣傳下沉的影響。“三四線城市規(guī)模較小,新聞事件比較集中,明星來城市路演就成為一個新聞話題,也會受到更熱情的回應。”
《煎餅俠》上映前,主創(chuàng)在東北一些城市路演。雖然他們并未來過鐵嶺,但劉東亮也感覺該片的影響力輻射到鐵嶺,由此新瑪特對《煎餅俠》給足了排片。
由于小鎮(zhèn)青年對于國產電影的票房貢獻率越來越高,電影生產者正越來越重視這部分人的審美需求,量身定做符合他們欣賞口味的電影。
在排片中,劉東亮除了參考大地院線的排片意見,也根據(jù)鐵嶺當?shù)赜^眾的反響作調整。
一些優(yōu)秀的藝術片對于鐵嶺的年輕人來說吸引力還是不夠。比如《黃金時代》在一線城市口碑不錯,但是在鐵嶺“有的顧客反映看不懂,看了一半就出來”。新瑪特就會申請減少一些場次。
“鐵嶺的觀眾更希望可以通過影片得到娛樂放松,喜劇片、娛樂大片能夠滿足他們的觀影需求。”劉東亮總結。
其實一些電影從業(yè)者擔心越來越龐大的小鎮(zhèn)青年族群會主導目前國產電影的創(chuàng)作取向。
導演王小帥就曾對《瞭望東方周刊》表示,什么電影賺錢就拍什么會導致中國電影市場沒有進步,“現(xiàn)在的市場就是鐵板一塊,好處是有固定人群,壞處也顯而易見?!?/p>
但是“三四線觀眾的審美品味也在慢慢提高”。劉東亮說,鐵嶺的觀眾現(xiàn)在會通過豆瓣等評分網站查看影片口碑,再決定是否購票。
比如范冰冰主演的《王朝的女人楊貴妃》因為口碑較差,且為古裝歷史題材,上座率并不理想。
也許很快,小鎮(zhèn)青年也不好“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