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種防護噴劑用于預防放射性皮炎的效果比較
李祎萍
(江蘇省泰州市人民醫(yī)院 腫瘤科, 江蘇 泰州, 225300)
關鍵詞:3M液體敷料; 醫(yī)用射線防護噴劑; 放射性皮炎; 預防
放療是治療惡性腫瘤的重要手段之一,放射性皮炎是放療常見反應[1-3],而重度皮炎會影響到患者的治療[4]。本科2013年9月—2015年3月對胸部腫瘤患者分別采用3M液體敷料和醫(yī)用射線防護噴劑以預防放射性皮膚損傷,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科2013年9月—2015年3月收治胸部腫瘤放療患者共62例,男28例,女34例; 60歲以上37例, 60歲以下25例,中位年齡63歲;合并糖尿病者16例,肥胖者(依據BMI指數)12例,食管癌27例,肺癌32例,胸腺癌3例;合并同步化療37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31例,實驗組每次放療前采用3M液體敷料噴灑整個放療靶區(qū)皮膚,對照組每次放療結束采用醫(yī)用射線防護噴劑噴灑整個放療靶區(qū)皮膚,放療均采用三維適形投照技術,常規(guī)分割,1.8~2.0 Gy/d, 5次/周,總量60~66 Gy[5]。
1.2方法
試驗組于每次放療前清洗放療靶區(qū)皮膚,待干后使用3 M液體敷料(噴罐式:每罐28 mL),噴嘴與放療區(qū)皮膚保持15~20 cm的距離,均勻噴灑整個欲保護部位[6], 72 h重新噴灑1次。對照組于每次放療結束后針對放療靶區(qū)皮膚噴霧醫(yī)用射線防護噴劑, 0.1 mL/cm2, 3~4次/d[7]。
1.3評價標準
根據RTOG急性放射性損傷評分標準評定放射性皮膚損傷程度[8]: 0度:皮膚無變化; Ⅰ度:輕度紅斑,出汗減少,干性脫皮,濾泡; Ⅱ度:明顯紅斑,斑狀濕性脫皮,中度水腫;Ⅲ度:融合性濕性脫皮,凹陷性水腫; Ⅳ度:壞死、潰瘍、出血。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結果
2.1放射性皮炎發(fā)生率及嚴重程度
試驗組發(fā)生放射性皮炎8例(25.8%), 對照組發(fā)生13例(54.8%), 2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試驗組放射性皮炎包括5例Ⅰ度、3例Ⅱ度放射性皮損;對照組放射性皮炎包括4例Ⅰ度、5例Ⅱ度和4例Ⅲ度的皮損,實驗組放射性皮炎發(fā)生程度較對照組顯著減輕(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放射性皮損嚴重程度的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2.2放射性皮炎平均發(fā)生時間
試驗組放射性皮炎的平均發(fā)生時間為(21±4.5) d, 對照組為(15±3.8) d, 試驗組發(fā)生放射性皮炎的時間較對照組顯著延緩(P<0.05)。
3討論
細胞核DNA吸收了輻射能導致可逆或不可逆的DNA合成和分化兩方面的影響,由此引起細胞基因的改變而引起一系列皮膚反應和損傷[9]。故采取放射治療患者隨著放射劑量的增加放射性皮膚反應逐漸出現,逐步加重。所以早期干預尤為重要。
本研究結果顯示,使用3M液體敷料的放療患者均未出現與使用3M液體敷料有關的不良反應,出現急性放射性皮膚損傷的時間較對照組晚,而且大多數僅出現Ⅰ級急性放射性皮膚損傷。由此可見3M液體敷料顯著降低了腫瘤放療患者皮膚放射性損傷的發(fā)生率,提高了皮膚對電離輻射的耐受程度,減輕了皮膚損傷程度[10-11]。
3M液體敷料主要成分是聚合物、增塑劑、載體溶劑、HMDS[12-13], 噴灑后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無色透明的可防水、防摩擦的薄膜,此膜如同人的皮膚,氧氣能滲透至膜下,膜下的水汽和二氧化碳能通過該膜揮發(fā)[14-16], 這種3 M無痛保護膜通過放療時減少皮膚表面磨損起到預防作用。而醫(yī)用射線防護噴劑主要成分是超氧化物歧化酶、維生素B12、山梨酸鉀、山梨醇、SOD穩(wěn)定劑[17-20],通常在放療后噴灑照射野皮膚達到清除放射線在受照皮膚表面產生的大量自由基而發(fā)揮作用。但是液體噴劑容易沿皮膚流淌,皮膚表面也很難干燥,另外皮膚吸收強弱的個體差異也影響其效果。3M液體敷料每瓶25 mL, 醫(yī)用射線防護噴劑每瓶30 mL, 通常一個療程都只需用1瓶,就成本效益而言,前者性價比高于后者,而且能明顯減少因濕性脫屑所使用的敷料的處置,大大節(jié)省了護理時間和科室耗材消耗,也節(jié)省了患者的醫(yī)療費用[21-23]。
3M液體敷料較醫(yī)用放射性防護噴劑更能有效地保護放射野皮膚,延緩了放射性損傷發(fā)生的時間,保證放療的順利進行,提高了患者的療效和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趙慧玲. 宮頸癌放療后并發(fā)放射性直腸炎的護理進展[J]. 護理研究. 2013. 27(5B): 1291.
[2]聞曲,劉義蘭, 喻姣花. 新編腫瘤護理學[M]. 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1: 44.
[3]王娟, 韓麗娟. 放療引起皮膚反應的護理研究進展[J]. 全科護理, 2014, 10(5): 399.
[4]何麗娟. 3M無痛保護膜對放療患者皮膚保護的效果觀察[J].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08, 14(21): 56.
[5]閆婧, 高山寶, 劉娟, 等. 胸部腫瘤三維適形放療劑量造影劑影響的研究[J]. 中華腫瘤防治雜志, 2011, 14(23): 1878.
[6]穆蕾蕾. 1例直腸癌患者Ⅳ度放射性皮炎的護理[J]. 內蒙古中醫(yī)藥, 2015, 15(3): 143.
[7]羅金秀, 付喜秀, 吳冬梅. 醫(yī)用射線防護噴劑治療Ⅱ度放射性皮炎的效果觀察[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3, 15(9): 118.
[8]殷蔚伯, 余子豪, 徐國鎮(zhèn), 等. 腫瘤放射治療學[M]. 北京: 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 2008: 1350.
[9]徐敏, 李建彬, 田世禹. 放射性皮炎的防治研究現狀[J]. 中華腫瘤防治雜志, 2007, 12(17): 1354.
[10]陳明華, 余紅春, 雷麗嬋, 等.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與康復新液治療Ⅲ級放射性皮炎的療效觀察[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3, 17(1): 95.
[11]王雪妹, 宋娟, 侯建紅.預見性護理在ICU失禁患者相關性皮炎預防中的應用[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5, 19(14): 135.
[12]孫文蘭, 魏燁平, 于騰陽, 等. 綜合療法治療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的療效觀察[J]. 華南國防醫(yī)學雜志, 2015, 35(5): 398.
[13]楊英, 葛英姿, 高春蘭. 放療患者用“3M無痛保護膜”的療效觀察和護理[J]. 家庭護士, 2008, 13(3): 252.
[14]曾金英, 鄧偉英, 董娟娜. 3M液體敷料和造口護膚粉用于失禁性皮炎的臨床效果及護理[J]. 醫(yī)療裝備, 2015, 23(10): 159.
[15]林子剛, 徐小文, 劉利利, 等. 75例染發(fā)皮炎患者流行病學分析及治療[J]. 華南國防醫(yī)學雜志, 2015, 35(5): 370.
[16]李賢俠, 董自娟, 丁元霞, 等. 早期護理干預預防老年失禁相關性皮炎的效果評價[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5, 19(12): 133.
[17]王海波, 劉海春, 王振清. 慢性光化性皮炎患者外周血T細胞亞群水平變化及意義[J]. 海南醫(yī)學院學報, 2015, 21(1): 71.
[18]劉月玲, 徐燕華, 王宜順, 等. 龍血竭聯(lián)合潰瘍貼治療高齡患者Ⅳ度失禁性皮炎的療效觀察[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4, 18(20): 51.
[19]宋娟, 王雪妹. 住院失禁患者失禁性皮炎發(fā)生的相關因素分析[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4, 18(20): 77.
[20]夏安林, 陳姝. 醫(yī)用射線防護噴劑對預防皮膚放射性損傷效果觀察[J]. 中國美容醫(yī)學, 2012, 12(12): 299.
[21]江平, 王芳. 氟芬那酸丁酯軟膏治療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臨床療效觀察[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3, 17(11): 112.
[22]王新蘭, 李麗芳, 李海霞, 等. 胰外瘺致刺激性皮炎患者的臨床護理分析[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3, 17(10): 67.
[23]劉瑛, 王馨, 吳婕翎. 媽咪愛聯(lián)合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對牛奶蛋白過敏引起的特應性皮炎療效觀察[J]. 中國婦幼保健, 2013, 28(33): 5499.
收稿日期:2015-08-15
中圖分類號:R 473.7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6)02-146-02
DOI:10.7619/jcmp.20160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