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平
構建陽光課程體系
●彭平
課程是學校為實現(xiàn)培養(yǎng)目標而選擇的教育內容的總和。仙桃二中圍繞“陽光教育”理念,在認真落實國家課程的基礎上,自主開發(fā)并認真實施“5+ N”系列校本課程。
再好的課程,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實施,就形同虛設。仙桃二中從強化課程建設、加強過程管理、做好課程研究三個方面,規(guī)范校本課程的實施。
1.強化課程建設
教師、學生、家長都是校本課程的建設者。在校本課程開發(fā)中,學校注重發(fā)揮各方面的力量、匯集多方面的資源,讓課程既接地氣,又有一定的高度。一是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比如,“寫字課”的字帖、“唱歌課”的歌譜等主要由學生自主選定,“閱讀課”的入選篇目也充分征求了學生的意見。二是重視利用活動資源。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師生參加的各項比賽等,都是校本課程的重要資源。教材編寫組及時發(fā)掘這類資源的價值,并將其充實到校本課程之中。三是尋找鄉(xiāng)土資源。比如,“唱歌課”選用了部分家鄉(xiāng)的民歌民謠,“繪畫課”選用了大量的家鄉(xiāng)風景,“閱讀課”納入了家鄉(xiāng)的風土人情等。
2.加強過程管理
為防止國家課程過“硬”、校本課程過“軟”的現(xiàn)象發(fā)生,學校在課程實施中做到“三到位”:一是時間到位。把校本課程納入課表,統(tǒng)籌安排教學時間。二是指導到位。選聘有專業(yè)愛好的骨干教師做“五課”或社團活動的指導教師,讓他們對學生進行專業(yè)的、規(guī)范的指導。三是責任到位。學校將校本課程的管理分解到相關科室,相關科室再細分到具體的教師,確保責任到人,不留“空檔”。
同時,學校在校本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既有詳細的制度與安排,又有具體的落實和檢查。比如,學校圍繞“統(tǒng)一規(guī)劃、分班實施、科室督查”的思路,要求“跑操課”由體衛(wèi)藝室和班主任組織實施,由體衛(wèi)藝室督查;“寫字課”由語文教師批改、指導,由教務處檢查;“閱讀課”由語文教師指導,由教務處檢查;“唱歌課”“繪畫課”分別由各班的音樂、美術教師具體指導,由體衛(wèi)藝室督查;社團活動由教務處督查,每學期進行一次展示和評比。
3.做好課程研究
任何一門課程,一旦進入實施階段,就需要有相應的課程標準。這樣,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才有依憑。在課程實施初期,學校由主管校長負責,并邀請部分家長、校內外專家和師生共同參與,為每一門校本課程制定了相應的標準。實施過程中,學校為每一門校本課程組建了專業(yè)團隊,讓他們在教研組長的帶領下開展課程研究,解決課程實施中的具體問題。課程的實施為研究找到了源頭活水,研究又助推了課程的實施。教師們邊教邊研,邊研邊教,使課程的結構越來越合理,實施策略越來越優(yōu)化。
在校本課程的推行中,仙桃二中逐步建立了發(fā)展性課程評價體系,用評價推動課程的實施,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1.健全課程評價體系
一是評價主體全面。教師、學生、家長、外聘專家等都是課程評價的主體。學校分別制定了評價標準,讓不同的主體從不同的角度對課程做出評價。二是評價目標明確。既評價課程目標的達成度,又評價課程發(fā)展的潛力值。相關教研組及時收集、整理評價結果,并針對評價中提出的問題,及時制訂解決方案,使課程越來越完善。三是評價方式多元。既有定期組織的檢測性評價,又有不定期舉辦的繪畫(書法)作品比賽、品名著誦經典演講比賽、讀書征文比賽、跑操展演、班歌比賽等評價活動。多元的評價方式既檢驗了學生的課程能力,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豐富課程評價內涵
課程評價不僅關注學生知識和能力的提升,更關注他們的精神成長。如,跑操課不僅關注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還關注團隊凝聚力、榮譽感等精神層面的價值;唱歌課、寫字課、繪畫課不僅關注學生技能的提升,還關注情操的陶冶、心境的升華等軟實力;閱讀課不僅關注閱讀量的多少,還關注閱讀的興趣、閱讀的品質等。
3.放大課程評價功能
學校將課程評價結果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相結合,每年評選、表彰一批“陽光少年”,以激發(fā)學生自我發(fā)展的愿望;將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圖片、文字等,通過多種形式進行展示,以激發(fā)學生自我展示的熱情。這些措施增強了學生自我發(fā)展的信心,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作者單位:仙桃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