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國
(塔河縣二十二站林場,黑龍江塔河165200)
關于造林密度若干方面影響的探討
李興國
(塔河縣二十二站林場,黑龍江塔河165200)
為了更好地提高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我國主要采取的方式有植樹造林、提高植被覆蓋率等。在進行植樹造林時,為了提高其造林效益,必須了解造林的密度,科學合理的造林密度對于林木的成長和林木的質量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造林密度;生態(tài)環(huán)境;產量
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建設,關系著人們的福祉,關乎民族長遠發(fā)展的大計,由于以往我國過分關注經濟的建設,導致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較為嚴重的破壞,比如環(huán)境污染、生態(tài)資源枯竭、森林大面積消亡等。如今,我國為了營造更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打造生態(tài)與經濟共贏的局面,我國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了“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將生態(tài)文明建設也定義為我國發(fā)展的一項重要指標。
從古至今,人類的生存和發(fā)展一直與自然資源和自然環(huán)境息息相關。但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fā)展,我國忽視了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導致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而近些年為了保護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文明建設,我國主要開展了植樹造林、倡導提高植被覆蓋率等一系列的活動,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的經濟發(fā)展。在植樹造林過程中,造林密度與整個的造林效益存在著非常密切的關系,科學合理的造林密度,可以提高林木的質量,提升造林的效益。本文重點對造林密度對林木產量、質量以及生態(tài)環(huán)境等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所謂的造林密度,就是指在一定的單位面積下,造林地上所種植樹木的數量或者進行播種的數量。在我國,通常用株或者畝來表示,因此又被稱為造林初值密度。由于造林密度直接影響著林木的生長發(fā)育,關乎植被的質量以及產量,而且,如果造林密度科學合理,還會提高造林的經濟效益,避免水土流失現(xiàn)象的惡化。因此,在進行植樹造林時,必須對造林密度引起足夠的重視。
1.1 造林密度的影響
1.1.1造林密度對于林木質量的影響
造林密度對于林木質量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為對林木生長高度、林木樹冠生長發(fā)育、林木直徑生長和林木根系生長的影響。其原因是:
其一,眾所周知,林木種類的不同,對于陽光、溫度、水分、土壤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在不同的造林環(huán)境下,如果忽視對造林密度的關注,必然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果造林的密度較大,就有可能導致植被間為獲取更多的資源而相互競爭局面的發(fā)生,不利于植被的生長。如果密度偏小,雖然林木可以獲得足夠的生長資源,但是還會導致許多的資源浪費。因此,造林的密度對于林木的生長高度有一定的影響。
其二,造林密度對于林木樹冠生長發(fā)育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樹木較為成熟的時候。在植樹造林初期,由于每株樹木生長獨立,而且根莖較細,所以所需資源較少,基本都可以獲得所需的資源,此時造林密度對于林木的影響較小。但是當林木較為成熟,造林密度對于林木樹冠的影響表現(xiàn)得就十分明顯,如果造林密度較大,就會使每棵樹木樹冠的生長空間減少,冠幅也會變得越小。如果造林密度偏小,自然林木樹冠的生長發(fā)育空間就會變大。
其三,造林密度對于林木直徑生長發(fā)育的影響,一部分原因是受到林木樹冠幅度的制約。林木直徑的大小與林木樹冠的生長發(fā)育有著密切的關系,當林木的樹冠幅度較大時,就會生長更多的樹葉。如果陽光等外界條件充足,其光合作用就越明顯,林木的直徑就會越大。因此,可以說造林密度影響林木樹冠的生長發(fā)育,進而影響到林木直徑的生長。
其四,在植樹造林中,如果造林密度較小,林木的根系向下延伸就較為容易,根系也會較為發(fā)達,垂直分布也就較深,如此吸收的水分和營養(yǎng)就會更多,就更有利于林木的生長。如果造林密度較大,林木間就可能出現(xiàn)相互競爭的現(xiàn)象,此時林木的根系總量就會相對較少,垂直分布也會較淺,會對林木的發(fā)展起到一定的制約。當然,由于造林環(huán)境的不同,土壤中的營養(yǎng)成分也并不相同,因此這種關系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也有可能影響較小。
1.1.2造林密度對樹木產量的影響
造林密度除了影響林木的質量,還會影響林木的產量,在一定的單位面積下,如果密度越大,樹木的直接就會越小,從而導致林木的單株材積也會變小。對于整體造林產量而言,在保證數量的情況下,人們會更加注重造林密度對林木單株材積的影響,目的是為了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造林密度對于林木的成活率和成材率都有一定的影響。如果密度較大,由于生長資源有限,所以林木間就會產生競爭,在競爭過程中,必然會有一部分林木無法獲得足夠的資源而遭到淘汰。因此,過大的造林密度不利于林木的生長,會降低林木的成活率。反之,如果密度合理,造林規(guī)劃有效,就會使得林木獲得足夠的營養(yǎng)成分,減少林木間的競爭,從而可以提高林木的成活率和成材率,進而提高造林的經濟效益。
1.1.3造林密度對于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
植樹造林雖然會極大的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但是造林的種類不同,造林的密度不一,必然會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建設產生不同的效果。比如,如果造林區(qū)所種植的是防護林,若密度過小,就不會起到很好的防護目的,因此需要造林時盡可能使密度偏大。再者,如果造林區(qū)種植的是用材林,若密度過大,會使得林木的生長發(fā)育較差,影響林木的成活率和成材率,對于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建設起到阻礙的作用。
1.2 造林密度的合理確定
正是由于造林密度對于林木的生長發(fā)育有如此多的影響,所以必須對造林的密度有一個合理的確定。首先,需要根據種植林木的種類來確定造林的密度,比如楊樹、落葉松等,這些植被喜陽,在種植時應該保證造林密度較小,保證株與株間的距離。又如紅松、云杉這一類植被,它們生長喜陰,可以在造林時適當的提高密度。其次,根據造林的目的不同,確定其造林的密度。比如防護林需要較大的造林密度,用材林需要在造林時保證密度較小。還有經濟林、風景林等,需要根據目的不同,來選取不同的密度。再次,在進行造林密度考慮時,還要結合當地的技術水平和造林區(qū)實際的情況,比如陽光、水分、土壤資源等,這樣合理的確定造林的密度,才能發(fā)揮林木的最大價值,創(chuàng)造更大的效益。
造林密度對于林木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因此,在進行實際造林中,要結合實際情況,做到因地制宜,對于不同的植被、不同的目的、不同的環(huán)境使用不同的造林密度。
[1]孫鵬程,王燕春.關于造林密度若干方面影響的探討[J].農業(yè)與技術,2014,(06):72.
[2]王浩然.造林密度對林木生長的影響分析[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3,(06):161,174.
[3]王紅梅.基于造林密度對林木生長的影響分析造林密度的確定方法[J].農業(yè)與技術,2013,(06):46.
[4]楊翠花.簡論營造林密度對樹木生長質量的影響[J].農民致富之友,2013,(18):68,174.
Discussion on several effects of plantation density
LI Xing-guo
(22 Station ForestryFarmofTahe County,Tahe 165200,China)
In order toimprove the qualityof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man and nature,afforest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vegetation coverage have been taken as the major method.Scientific and rational plantation density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quality and growth of the forest.
Plantation density;Ecological environment;Yield
S725
B
1674-8646(2016)13-0082-02
2016-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