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蘭縣第三高級中學 陳秀國
積極開展校本教研促進物理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依蘭縣第三高級中學 陳秀國
眾所周知,校本教研是根據本校實際而開展的,是圍繞所在學校存在的問題而進行的。如今,物理教材從各個方面發(fā)生了變化,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對于“生活—物理—生活”的意識進一步加強,必須由“講”變?yōu)椤皩А?,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獲得相應的能力。因此教師要想盡快完成轉變,校本教研是必不可少的。校本教研是教師“在自已的工作中,針對自己的問題,做自己的研究”,所以要有教師個人、集體與專業(yè)研究人員的參與,這是校本研究的三個核心要素。
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
1.自我對話
在校本教學研究的過程中,物理組積極倡導多思考、多感悟,實際上就是積極地去開展自我對話,不斷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2.自我批評
每當完成一節(jié)課、一個教學任務,我們都應該自覺地從三個維度上去審視和考查自己,篩選并保存好的行為習慣,淘汰和改造壞的行為習慣,使反思從感性上升到理性。
通過自我批評,在課前形成的教案、課中靈活調整的設計、課后回頭“看一看”的過程中我們會深有感觸:以前上課就是執(zhí)行教案,從不考慮學生的感悟,上完課也就完了??墒峭ㄟ^校本教研,在課前我們要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課后認真反思,寫好每堂課的小結。這看似簡單,積累起來卻是一筆不小的財富,物理教師從中不斷地成長,收獲著財富,真正做到了“留一只眼睛給自己,關注自己的教學細節(jié)?!?/p>
3.交流式反思
每節(jié)課后我們都相互交流,通過學生的反饋來反思我們的教學效果。盡管有時一些問題難以得出結論,但在討論中,教師對研究對象有了更多的想法。
如:在教學中,教師越來越感到教學應注重學生不同層次的發(fā)展要求,那什么樣的教學是有效的教學呢?所有教師始終在探究,聽過組內不同教師的課后,我發(fā)現(xiàn)每個人的教學模式都各有優(yōu)點,因此整合之后,決定作為一個課題研究,并提出了研究方案:
(1)對統(tǒng)一的內容進行對比,比較當堂課的教學效果;
(2)通過集體備課、說課、統(tǒng)一知識目標和重難點、教具手段;
(3)集體聽課、評課、評議當堂課的教學效果;
(4)階段驗收學生的反饋,進行對比;
(5)授課教師反思自己的教學模式的成功與不足;
(6)聽取專家意見和學習教學理論,對比利弊,尋求指導;
(7)達成共識,試驗推廣。
課堂實錄和研究討論過程在此不多贅述,只把研究結果說明一下:
自主討論交流教學模式,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探究實踐,先解決他們能夠自行解決的問題,然后教師根據具體情況對某些知識進行重點講解和指導。
目標引導教學模式是把包含定論知識的教材按科學知識內在的邏輯展開,按學生的理解方式傳達給學生,學生接受信息與觀念,從而形成知識結構和認知能力。通過例題和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在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通過嚴謹的思維引導和訓練,讓學生在同一起跑線上去發(fā)現(xiàn)、探究新的事物,使學生在“例中學”“導中學”“做中學”。目標引導教學雖然體現(xiàn)了學生的發(fā)現(xiàn)、探究,但也延承了傳統(tǒng)的接受式教學模式,對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不利,阻礙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形成。
研究表明,目標引導教學模式對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是行之有效的,而自主討論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思維的開發(fā),能力的培養(yǎng),個性的發(fā)展,但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面對層次更突出的學生時,自身研討促使我們又思考了一個問題:習題課如何上才更有效?在以往的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是憑自己的經驗全面具體地為學生總結各部分重點知識、典型例題,然后詳細地進行講解。通常是教師講的酣暢淋漓,學生聽的也津津有味。但課后靜下心來思考一番,教師教的完全是學生所欠缺的嗎?教師設置的問題和學生的困惑完全合拍嗎?這樣一堂看似精彩絕倫的講解是有效的教學嗎?面對種種疑惑,我們經過了多番的思考和討論,經過了對學生的調查和反饋,最終得出結論:要想上出一堂真正精彩、有效的習題課,還要我們在課前摸清學生的問題所在,有針對性地設置習題。我們最終提出了“全面了解學生——根據問題精心設置講課內容——在課堂上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共同解決問題”的習題課方案。研究表明,其優(yōu)勢體現(xiàn)在:
(1)課堂針對性很強,能夠準確抓住學生的困惑;
(2)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提出的問題和自己很貼近,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看法,集思廣益,使問題分析得很透徹,體現(xiàn)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3)教師通過適時的指導讓迷茫的學生找到方向,真正體現(xiàn)了教師的解惑作用;
(4)講解時適時埋下伏筆,讓學生在做題時有意識地思考總結,提出新的問題,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思考的能力。
不足:
(1)準備不充分的學生收效不高;
(2)這種開放式的課堂進程不是很好控制。
經過組內反思,大家一致認為:通過上這樣的課,掀起了學生研討的熱情,增強了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領悟到了:只有發(fā)現(xiàn)問題才能真正解決問題。生生互動,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同時也感覺到這樣的模式對教師的要求更高,教師要想實現(xiàn)很好的調控就要站在一個更高的高度去看待學生的問題,給學生準確的指導,并在課下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心準備,絞盡腦汁地營造學生討論問題的氛圍。學生興奮的表情和反饋回來的良好效果,給了我們很大的動力。在未來的教學中,我們將一直循著這個方向,不斷地探索和完善課堂模式。
反思的本質是一種理解與實踐之間的對話,是理想自我與現(xiàn)實自我的心靈溝通,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
努力構建一種民主、和諧、平等、互動的校本研究文化一直是物理教育者的共識。在互動的過程中拉進彼此之間的距離。在對話與交流中可以產生觀點的撞擊、思想的交鋒。正因為如此,才使得物理學科的教研從以往的“單兵作戰(zhàn)”,走向“團隊合作”,由“畫地為牢”,走向“資源共享”。
開放式的備課會激發(fā)教師潛在的能量,使他們能把連自己都意識不到的看法與思想展示出來。我們物理備課組共同開發(fā)課程,研究教學,共享經驗和理念,并總結了“四合一”主體教學模式,從教學目標、教學流程、教學組織、教學手段四個方面關注課程教學,確立了“積極參與、階梯難度、滾動訓練、及時反饋、互助合作”的實施原則,使課堂呈現(xiàn)出“大容量、強節(jié)奏、高效益、活全體”的鮮明特色。
例如:組內的年輕教師上公開課的時候將同伴互助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任何一位教師在上公開課前都先在組內說課,然后全組討論可行性,提出不同見解后再實施,全組聽課,聽完課后回來評課,將事先沒有考慮到的問題一一討論,每個人都發(fā)表意見,出謀劃策,改進實驗,將學生的錯誤操作回放,將對比數據打在大屏幕上等等,經過幾次討論修改,最后形成一節(jié)精彩的課。上完課后,上課的教師反思說:“經過以上幾個環(huán)節(jié),我深深領悟到同伴之間的這種互幫互助,不但成就了一節(jié)好課,也成就了一位好教師?!蹦贻p教師有了這樣的經驗,以后上公開課也有了抓手,收獲了滿滿的自信;老教師在原有的教學模式下出新、出變,也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可以說專業(yè)引領是校本教研的高級形式。為了更好地開闊眼界、拓展思維、提高研究水平,我們采取了多種形式:
1.專業(yè)理論引領
有針對性地學習了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的《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研修》《高中新課程教師讀書》《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不斷地用理論武裝頭腦,這也是校本教研的切入點??梢哉f,理論是反思的“CT”,有了理論的指導,“病變”就一清二楚。不斷的理論學習給了我們以精神與氣質的熏陶、思維和智慧的啟迪、思想和理念的升華。
讀一本好書,一篇好文章,實際上就是與一位大師對話。所以,教師自學理論實際上是一種隱性的專業(yè)引領。校本教研不僅是外在變化,更是內在生命的一種自覺。
2.先進的經驗引領
通過網上溝通,熱線電話,在展現(xiàn)自我的同時,我們也通過這樣的方式學到了兄弟學校的先進經驗。走出去,請進來,把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吸收變通,為我所用,使我們受益匪淺。
3.骨干教師引領
教師梯隊搭建,底蘊厚實的老教師,思維縝密、基本功過硬的中年教師,和頭腦靈活、思維活躍的年輕教師,形成了一個和諧的氛圍,在這樣的氛圍里,知識、思維的碰撞,激發(fā)了教師為之興奮的火花。通過骨干教師的引領,這火花點燃了我們物理校本教研的激情。
4.專家引領
一線教師都有較強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育教學實踐。但有時會感到功夫沒少下,收獲卻不大,邁不開實質性的步伐。因此可以不定期地請省、市教研員到組內輔導、座談、現(xiàn)場指導備課、上課、點評。專家們擁有較多的教育理論修養(yǎng),有較深厚的教育實踐功底,有較寬闊的教育觀察視野,往往能夠“站得高、鉆得深、看得遠”,可以為我們的教育科研指明方向,大大提高效率。
“讓教育充滿思想,讓思想充滿智慧。”在新課程改革實驗的進程中,物理教師應攜手共建、共進,用心澆灌物理教育的夢想之樹。
編輯/王一鳴
E-m ail:512131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