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開發(fā)區(qū)天星湖中學 嚴燕梅
搭建平臺“展示”英語
江蘇省南通市開發(fā)區(qū)天星湖中學嚴燕梅
以學生為中心的英語教學,更多體現(xiàn)了對其學習的尊重、信任與鼓勵,關注學生在學習探究中的主動發(fā)現(xiàn)和積極表現(xiàn)。基于這樣的理念,課程標準將培養(yǎng)“學生能用英語做事”作為核心要義,支持學生在實踐、體驗、合作、探究等學習過程中展示自己,給學生搭建展示的平臺,讓他們在寬廣的舞臺上主動表現(xiàn)自己,幫助他們在主動運用中積累語言運用技能,使得課堂教學富有情境性、趣味性和開放性,讓英語成為學生想說、想聽、想用的事。
給學生自由表達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們在主動演講的過程中找到更多的精彩,能在激活認知潛能的基礎上幫助他們獲得更多的知識技能。借助主題演講來展現(xiàn)學生的預學與探知成果,讓他們帶著無窮的激情和豐富的想象主動走進課堂。
主題演講,讓學生從臺下走上臺前,給他們更多探索嘗試的機會。如,在《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三Unit3 Back to the past的“Reading B Lostcivilizations”教學中,依據(jù)“Why dowe need lost civilizations?”,可要求學生圍繞“Theknowledge of civilizations”“Whatdowe do for lost civilizations?”主動陳述自己的觀點,讓他們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報刊雜志等搜集相關的資料,讓他們在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儲備中積淀豐富的感悟。很多學生在演講中,通過一定的背景資料、相關課件、圖片資料等不斷完善自己的演講主題,展現(xiàn)自己豐富的知識和青春活力。通過這樣的主題演講,能幫助學生在積淀深厚語言文化知識的過程中培養(yǎng)保護生態(tài)的良好環(huán)保意識,讓他們能夠帶著問題主動拓展延伸,幫助他們獲得更多的知識與技能。主題演講,讓學生有了更多展示的機會,幫助他們在展示自信和成果的過程中找到更多的學習樂趣。實踐證明,主題演講模式運用開啟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進程,讓學生在主題演講中自覺搜集整理相應的資料,幫助他們圍繞素材內(nèi)容主動展示。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多給學生設置一定的演講主題并創(chuàng)設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情境,讓他們在自由選擇的過程中增強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提高英語表達綜合運用能力。
交際是運用的重要途徑,也是體現(xiàn)英語生命價值的重要基石。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思考探究題目,讓他們圍繞重點有的放矢進行探究,能在層層遞進的探究中發(fā)現(xiàn)更多的曲徑,獲得更多的美麗景色。專題探究運用,讓學生有了更多的嘗試機會,讓他們在主動協(xié)作和討論的過程中找到更多的策略方法。
創(chuàng)設一定的話題,以此為任務鼓勵學生協(xié)作探究,利于學生將識記轉(zhuǎn)變?yōu)閷嵺`運用。如,在模塊六Unit1 Laughter is good for you的“Reading Stand-up for your health”閱讀教學中,針對“The value ofhealth”,可建議學生運用同桌互動的形式,圍繞“Which information did you read in thearticle?”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疑難,讓學生在閱讀之初就帶著問題進行探知。在此基礎上,可引導學生就“Whatdoweshould do for our health?”進行小組合作探究,讓他們在帶著問題進行討論中主動識記和運用語篇內(nèi)容進行更深入的學習。教師也可根據(jù)學生在群體討論中的不足,主動創(chuàng)設相應的任務,讓他們在深入思考的過程中找到切入點。
專題探究,使得學生集中注意力進行深入研讀語篇,讓他們在主動搜集相應知識信息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感悟體驗。依據(jù)學生的學習狀況,特別是他們在認知中的不足,可設計相應的前置性思考題目,幫助他們逐步消除和破解疑惑,多給學生相互學習和交流的機會,讓他們在彼此探究中暢所欲言和集思廣益,讓課堂成為他們探知求解的試驗場,而非聽講的教堂。
學生有著無限的潛能和動力,需要不斷激活和引導。傳統(tǒng)英語教學,學生作為聽講者身份參與課堂,接受教師講解和教本的引導。新課程教學則要轉(zhuǎn)變這種教學思維方式,讓學生由臺下主動走上臺前,給他們更多的發(fā)展空間,幫助他們展示才能。
編演劇本,讓學生有更多的自我創(chuàng)設和想象的空間,使得課堂教學“談笑風生”。如,在《牛津高中英語》模塊八的Unit1 Thewrittenworld“Reading Appreciating literature”教學中,可建議學生就其中提及的CharlesDickens,可引導學生就《霧都孤兒》《雙城記》等一些著作中的精彩片段進行編演,讓學生從中體味其高超的寫作藝術和風格,讓學生有更多的嘗試機會。在欣賞學生表演的過程中,教師可建議學生圍繞“Why do you do?”和“Whatdid you get from the scene play?”主動表達,讓他們在跳出文本探究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自我創(chuàng)設和鍛煉的機會,幫助他們加深理解。
找出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幫助他們在自我編寫和主動扮演的過程中找到學習和使用英語的感覺,更利于他們主動接受。圍繞課程知識的要點,特別是學生關注的熱點,能使得他們在帶著問題進行主動模擬的過程中融入更多的理解感知,幫助他們活躍思維和豐富認知視野。教師多融入學生的模擬表演中,讓學生能夠帶著自己的獨特感知主動參與互動,幫助他們形成更為全面深刻的印象。
有問有答,讓英語在互動交際中展現(xiàn)其本質(zhì)特點;有爭有論,讓學生在探討中集思廣益。多給學生自由發(fā)表言論的機會,讓他們在感受舌戰(zhàn)的暢快之感中獲得滿滿的幸福感,更能激活學生的探究愿望。多給學生各抒己見的機會,讓他們將學習英語自覺轉(zhuǎn)化為運用英語,更能使得課堂教學充滿生機活力。
運用課外論壇,讓學生有更多建言的機會,使得課堂活力無限。如,在模塊三Unit1 Theworld ofoursenses的“Reading Fog”教學中,可依據(jù)小說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建議學生就“Whatare Pollyand theold blindman going to dowhen in thenext fog?”主動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讓他們能夠搜集足夠多的資料證據(jù)來證明。有的學生從受教育的角度出發(fā),認為Polly會向盲人學習,盡可能幫助更多的人;有的學生從宣傳的角度出發(fā),認為Polly會用微博、郵件等方式報道,讓其他人周知;有的學生則認為當時沒有互聯(lián)網(wǎng),不可能這樣宣傳,等等。在搜集了上述觀點后,教師不妨建議學生就“How are you going to interview to Polly and the old blindman?”等提出自己的意見想法,讓他們通過微信、QQ群等網(wǎng)絡資源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幫助他們在爭辯中獲得感知。
課外論壇讓學生有了更多的展露機會,讓學生在主動拓展延伸的過程中豐富認知感悟思維,幫助他們走出理解誤區(qū)。關注學生的不同觀點,幫助他們理出思維方法和剖析根源,引導他們在主動表達中強化感知,關注他們的多樣化表達。多支持學生的論辯,讓他們在相互學習借鑒中取長補短,給他們創(chuàng)設自由、快樂的英語學習氛圍。
總而言之,無論何種教學理念,都應以學生為中心,多給學生自我展示的機會。從學生想知道的到學生想自愿表達的,創(chuàng)設一切的載體讓他們主動互動,使學習英語成為他們內(nèi)在的自覺。多激活學生的主體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大膽展示,無疑會使他們成為課堂上的主角,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和諧的環(huán)境與多彩多姿的舞臺。英語課堂其實就是學生展現(xiàn)青春活力的樂園,更是議論紛紛的校場。
編輯/丁俊玲
E-mail:56310268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