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峰 賈樹波(廣東理工學院廣東肇慶526114)
高校健身課教學中健身運動處方的運用探索
□郭 峰 賈樹波(廣東理工學院廣東肇慶526114)
我國當前教育中,為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全面發(fā)展,教學方法也在進行不斷的改革和優(yōu)化。運動健身處方是針對不同個人的體質狀態(tài)而制定出的個人科學鍛煉方法,這種方法能夠顯著提高我國高校健身課的學習效果。本文根據(jù)健身運動處方的特點,分析了高校健身課的目前概況并對其應用進行了探索。
高校健身課教學運動處方
1.1、健身運動處方概念
處方,是醫(yī)生為病人開出的所需藥品的書面文件,顧名思義,運動處方就是根據(jù)個人的身體狀況像處方一樣給不同的人制定的科學的鍛煉方案。因為人的身體狀況是有差異的,所以鍛煉的量和方式也應該有針對性。要想在健身課教學中實現(xiàn)最好的教學效果,就應讓學生在鍛煉開始之前經(jīng)過細致的身體檢查,充分了解個人的身體狀態(tài),然后根據(jù)想要實現(xiàn)的健身目標來科學的選擇運動項目和鍛煉強度。這種方式所做出的個人鍛煉方案就是運動處方,在健身課教學中,合理有效的運動處方是學生身體素質提高的保障。
1.2、健身運動處方特點
首先,健身運動處方具有科學性。運動方案確定前,要通過醫(yī)院精準的體能測試和各項診斷來充分了解個人的身體狀況,并以此為基礎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學內容。這就在健身課中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興趣和自身情況結合在了一起,既達到了教學目標又能使學生發(fā)揮其自主性,還能在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養(yǎng)成課外時間時或是課程結束后自主合理健身的良好習慣。
健身運動處方還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特點。處方以每個人的身體素質為基礎,又結合了高校學生自身的興趣,對每個人在健身課的學習計劃都具有高度的針對性。這種針對性保證了教學任務的高效完成,也滿足了不同的個體需求。運動處方的制定是從學生當前的實際身體狀況出發(fā)的,因此具有高度的實效性,興趣會引導學生更深刻的了解自己的運動處方,從而使學生真正學習到有關健身的知識和技能,從各個方面理解和掌握教學方法,將健身課的教學落到實處。
2.1、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改變傳統(tǒng)授課模式
相對于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健身運動處方教學模式更加多樣化,它包括多種多樣的項目鍛煉,如健美操,力量和延伸運動項目。這些項目的鍛煉打破了以往傳統(tǒng)體育教學中只能在學校的器材中鍛煉的限制,使學生在課下時間也能夠有機會進行合理的鍛煉。同時,健身運動處方教學更注重課堂的娛樂性和對每個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在學習的過程中使學生對所學項目了解更加深刻,培養(yǎng)學生對健身長久的興趣。不僅如此,健身處方還將提升個人身體素質的思想觀念在授課中潛移默化的傳遞給了每個學生,學生在課上認真進行鍛煉學習的同時也能在課下自主進行鍛煉。
2.2、有利于健身課效果的提升
高校開設健身課的目的就是全面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在日常課堂中讓學生了解健身知識,學會如何合理的健身,養(yǎng)成終生鍛煉的好習慣。在傳統(tǒng)健身課中,課堂中只注重了健身知識的傳輸而忽略了學生的心理,學生在還未對健身課有充分的了解時就被老師帶領著進行鍛煉,無法自身感受到鍛煉的效果。而健身運動處方的運用,能夠很好地抓住學生心理,讓學生在一步步的過程中明白健身的重要性,對自己的身體素質進行深刻了解,從而制定科學的計劃對自身情況進行改善。學生了解自身的身體狀況后,也能實時對健身效果進行檢查,從而提高健身課的效果。
2.3、有利于師生間更好的溝通
在教學課堂上,師生間的良好溝通更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通過學生與老師的溝通,老師能夠對教學情況進行細致的了解并對不合適的地方進行改善,從而使學生受到更好的教育。由于健身運動處方在很多方面都對學生有著高要求,健身的姿勢和技巧都非常重要,因此老師在授課前要對學生所要實行的健身處方有一個深入的了解,掌握鍛煉中的技巧和精髓,從而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更好的指導。指導過程中,老師會發(fā)現(xiàn)學生沒有做到位的地方,通過這樣的交流,學生能夠更好的體會到每個健身動作的重點所在,從而進行更好的鍛煉。此外,這種交流還有利于學生與老師感情的溝通,為課堂提供了良好的學習鍛煉氛圍。
2.4、有利于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
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強弱關系著畢業(yè)后融入社會的速度,在學生自身的發(fā)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高校健身課不僅要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要在課堂中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以使學生更加適應社會的需求。在健身運動處方中,有些項目需要同學之間的合作才能完成,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同學之間的交流,為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機會。課堂中同學合作完成項目,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的交際能力,提高了學生在陌生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
3.1、教育模式和教材較為陳舊
雖然隨著素質教育的普及,我國大部分課堂上的教育模式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改變,但是不少高效的健身課教學中依然采取著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即在課堂上為了讓學生達到考試的及格和運動要求的標準而授課,注意力都放在了體育成績上。這種教育模式通常會導致大部分學生的體育成績較好,在某幾項測試上也有著優(yōu)秀的表現(xiàn),但是身體的綜合素質并不達標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同樣,健身課普遍使用的教材中健身理論知識和科學正確鍛煉方法教育的內容較少,學生難以自主學習正確的健身知識,整體上注重學生的課堂鍛煉而忽視了對學生體育素質的培養(yǎng)。
3.2、教學方法枯燥
在高效健身課的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學生沒有鍛煉和健身的興趣,只是為了體育達標而健身。這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部分原因是一直以來枯燥的教學讓本來對健身就不是很了解的學生認為健身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老師教什么,學生就練什么,這種將學生教學統(tǒng)一化的傳統(tǒng)方式嚴重忽略了學生間的個體差異。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健身課中的設備也更加完善并趨于多樣化和現(xiàn)代化,這就為學生的多樣化發(fā)展提供了條件。因此,一個新的教學方式和理念的實施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健身課課堂氛圍,針對不同學生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案,提高學生對健身的興趣,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4.1、制定處方基本環(huán)節(jié)
根據(jù)目前健身運動處方的制定來看,一般來說,方案的確立需要四個環(huán)節(jié)。首先,要做全面的身體檢查,對自己各方面的健康狀況有一個細致的掌控,然后進行身體診斷,充分了解自己的體質和運動能力,在對身體各方面的機能都熟悉的情況下,才能有針對性的對每個人設計適合自己的運動處方,才能得到更合理的鍛煉。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就是運動處方,運動處方的制定不僅要根據(jù)身體情況,還要參考個人的興趣愛好,制定完成后就是第四個環(huán)節(jié),運動鍛煉。在鍛煉過程中,學生要嚴格按照運動處方內容進行鍛煉,因為處方的基礎是身體檢查與診斷,因此在進行一段時間相應的鍛煉之后,還需要進行以此身體檢查與診斷,以此來確認運動處方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如果根據(jù)運動處方鍛煉的效果較好,就可以持續(xù)鍛煉下去,如果效果不如預期,就要反思到底是哪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并進行改正。這樣一個循環(huán)結束后,再進行下一個階段的鍛煉。
4.2、全面了解學生情況
要想將健身處方真正運用到高校的健身課中,對學生的全面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了解了學生的基本情況和個人興趣、需求,才能為學生制定合理的健身計劃。其中,對學生基本情況的全面了解,不僅是對學生的姓名、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的了解,還要知道學生是否有過病史,是否在當前的學習中身體有所不適,在課堂表現(xiàn)中所表現(xiàn)出的身體基本素質是否良好,以及對學生的體能和身體能夠承受的最大運動量有一個大體的掌握。
4.3、合理選擇教學內容
目前,高校健身課的教學一般是以提高學生健身基礎知識、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協(xié)調學生全面發(fā)展三大目的為教學基礎的,因此針對這三個目的也應制定不同的教學內容。
健身基礎知識學習。知識的學習主要是通過老師在課堂的傳授,老師通過對健身理論知識的講解,讓學生掌握在健身運動中的技巧和細節(jié),明白在各項運動中所鍛煉到的部位,以便在鍛煉過程中注意自己的鍛煉姿勢是否正確,從而得到良好的鍛煉效果。通過對健身知識的學習,學生還應學會在健身中控制運動負荷量與強度,在身體可承受范圍之內進行合理的、有效的健身,防止運動過量對身體產生傷害或是做一些無用功。
身體素質的提升。它的教學就是在健身處方的基礎上對學生的鍛煉進行指導。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一般老師會根據(jù)課程計劃,分情況對每次課程的任務進行不同健身項目的講解,讓學生在實際中體會在學習健身基礎知識時掌握的內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協(xié)調學生全面發(fā)展。健身除了提升身體素質外,還能鍛煉學生的身體協(xié)調性等其他各項機能,一個好的體格也是學生全方面發(fā)展的基礎。通過健身課中一些小組集體活動項目的完成,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因此在健身課的實際教學中,老師要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讓學生通過不同的活動從各個方面提升自己,以達到全面發(fā)展的目標,從而更好的適應社會。
4.4、健身運動處方的實施
在將健身運動處方的理念應用的健身課教學中時,一般也是分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大約為一個月左右。第一個階段,是通過理論知識的講解,讓學生對自身的身體素質的提高和運動處方的制定等有一個深刻的了解,學會針對自身情況來判斷當前狀態(tài)下適合怎樣的鍛煉強度和如何進行鍛煉。第二個階段,學生就需要根據(jù)第一階段所學內容進行訓練,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督促學生對于自身嚴格要求,按照健身運動處方的方案進行科學系統(tǒng)的鍛煉,可以采取個人和小組的模式進行多方面練習。第三個階段主要是在第二階段鍛煉的基礎上,全面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協(xié)調能力,注重各方面的綜合提高和耐力的培養(yǎng),此時的訓練多以個人訓練為主。第四個階段就是復習與考核階段了,學生對著一學期的學習內容和鍛煉進行總結,通過老師的考核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和進步之處,以便在課程結束后總結經(jīng)驗,進行更好的個人鍛煉。
高校健身課中健身運動處方的運用,解決了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中的問題,它能夠針對個人情況科學合理的制定出鍛煉計劃,不忽略每一個學生,有利于個人綜合素質的提高。雖然在健身運動處方的應用中可能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但是隨著這種方式的深入,問題會慢慢得到解決。這種優(yōu)化的教學方式更加符合我國現(xiàn)階段的教育目標,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里完善自我,發(fā)展自我。
[1]曹西文.論健身運動處方教學對高校體育教學的作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3.
[2]徐景文.高校體育采用健身處方教學模式的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4.
[3]王春海.試析健身運動處方對高校健身課教學的作用及實踐[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
[4]張啟平.淺析高校健身運動處方教學模式設計[J].長江叢刊, 2016.
[5]萬茹,莫磊,毛振明.體質教育教學實驗對當今體育教學改革的啟示[J].體育學刊,2015.
[6]李春榮,王彥成,胡永南,李春生.構建普通高校體育理論課程教學體系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
G807
A
1006-8902-(2016)-11-SY